20145233韩昊辰 第五周总结

20145233 《Java程序设计》第5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一、异常处理

1.语法与继承结构

使用try、catch: Java中所有错误都会被包装成对象,可以尝试(try)执行程序并捕捉(catch)代表错误的对象后做一些处理。使用了try、catch语法,JVM会尝试执行try区块中的程序代码,如果发生错误,执行程序会跳离错误发生点,然后比对catch括号中声明的类型,是否符合被抛出的错误对象类型,如果是就执行catch中的程序代码。
程序中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所引发的错误,Java中的错误也以对象方式呈现为java.lang.Throwable的各种子类实例。只要能捕捉包装错误的对象,就可以针对该错误做一些处理。
在这里举一个书上的列子关于使用try和catch的例子。

package ch08;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Averag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console = new Scanner(System.in);
        double sum = 0;
        int count = 0;
        while (true) {
            int number = console.nextInt();
            if (number == 0) {
                break;
            }
            sum += number;
            count++;
        }
        System.out.printf("平均 %.2f%n", sum / count);
    }
}

在这个程序中,输入正确的数字,会计算出平均数,结果如下:

但是,若是不小心输入了并非int的值,就会出现如下的情况:

这是另一个关于输入错误的代码,对其一部分进行了判断并纠正

package ch08;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Averag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console = new Scanner(System.in);
        double sum = 0;
        int count = 0;
        while (true) {
            int number = console.nextInt();
            if (number == 0) {
                break;
            }
            sum += number;
            count++;
        }
        System.out.printf("平均 %.2f%n", sum / count);
    }
}

若是输入错误,就会出现以下的结果:

2.异常继承结构

错误会被包装为对象,这些对象均可抛出,因此设计错误对象都继承自java.lang.Throwable类,Throwable定义了取得错误信息、堆栈追踪(Stack Trace)等方法,它有两个子类:java.lang.Errorjava.lang.Exception。在此简述一下Error类与Exception类的区别,在Java中对于比较严重的问题,是通过Error类来进行描述的,而对于非严重的问题,则是通过Exception类来进行描述的。对于Error,一般不编写针对性的代码对其进行处理,因为此时已经超出了JVM的运行能力范围之外了。

单就语法与继承架构上来说,如果某个方法声明会抛出Throwable或子类实例,只要不是属于Error或java.lang.RuntimeException或其子类实例,就必须明确使用try、catch语法加以处理,或者在方法中用throws声明这个方法会抛出异常,否则会编译失败,throws的使用也提高了代码的安全性。

Exception中有一个特殊的子类异常叫RuntimeException异常,就是运行时异常,它的特点是如果在函数内容抛出该异常,函数上可以不用声明,编译一样通过,如果在函数上声明了该异常,调用者可以不用进行处理,编译一样通过。Exception或其子对象,但非属于RuntimeException或其子类对象,称为受检异常(Checked Exception),属于RuntimeException衍生出来的类实例亦称为非受检异常(Unchecked Exception),受检异常存在的目的,在于API设计者实现某方法时,某些条件成立时会引发错误,而且认为调用方法的客户端有能力处理错误,要求编译程序提醒客户端必须明确处理错误,不然不可通过编译,API客户端无权选择要不要处理。

如果父类异常对象在子类异常对象前被捕捉,则catch子类异常对象将永远不会被执行,编译程序会检查出这个错误。从JDK7开始,可以使用多重捕捉语法,不过仍需注意异常的继承,catch括号中列出的异常不得有继承关系,否则会发生编译错误。

在catch区块进行完部分错误处理之后,可以使用throw将异常再度抛出,这里将throw和throws要区分开,throws使用在函数上,后面跟的是异常类,可以跟多个,用逗号隔开,而throw是使用在函数内,后面跟的是异常对象。

若想得知异常发生的根源,以及多重方法调用下异常的堆栈传播,可以利用异常对象自动收集的堆栈追踪来取得相关信息,例如调用异常对象的printStackTrace()getStackTrace()等方法。要善于堆栈追踪,前提是程序代码中不可有私吞异常的行为、对异常做了不适当的处理,或显示了不正确信息。在使用throw重抛异常时,异常的追踪堆栈起点,仍是异常的发生根源,而不是重抛异常的地方。如果想要让异常堆栈起点为重抛异常的地方,可以使用fillInStackTrace(),这个方法会重新装填异常堆栈,将起点设为重抛异常的地方,并返回Throwable对象。

3.异常与资源管理

程序中因错误而抛出异常时,原本的执行流程就会中断,抛出异常处之后的程序代码就不会被执行,如果程序开启了相关资源,是否在使用完毕后被关闭了呢?

finally区块

最后一定要执行关闭资源的动作,try、catch语法还可以搭配finally,无论try区块中有无发生异常,若撰写finally区块,则finally区块一定会被执行。举一个例子:

package ch08;

import java.io.File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FileNotFound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FileUtil {
    public static String readFile(String name) throws FileNotFoundException {
        StringBuilder text = new StringBuilder();
        try {
            Scanner console = new Scanner(new FileInputStream(name));
            while (console.hasNext()) {
                text.append(console.nextLine()).append('\n');
            }
        }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ex) {
            ex.printStackTrace();
            throw ex;
        }
        return text.toString();
    }
}

由于finally区块一定会被执行,在这个范例中scanner原先是null,若FileInputStream创建失败,则scanner就有可能还是null,因此在finally区块中必须先检查scanner是否有参考对象,有的话才进一步调用close()方法,否则scanner参考至null又打算调用close()方法,反而会抛出NullPointerException
想要尝试关闭资源(Try-With-Resources)的对象,是撰写在try之后的括号中,如果无须catch处理任何异常,可以不用撰写,也不要撰写finally。尝试关闭资源语法可套用的对象,必须操作java.lang.AutoCloseable接口,该语法也可以同时关闭两个以上的对象资源,只要中间以分号隔开。在try的括号中,越后面撰写的对象资源会越早被关闭。

二、Collection与Map

1.认识Collection架构

JavaSE提供了满足各种需求的API,在使用这些API前,建议先了解其继承与接口的操作架构,才能了解何时该采用哪个类,以及类之间如何彼此合作,而不会沦为死背API或抄写范例的境界。

收集对象的行为,像是新增对象的add()方法、移除对象的remove()方法等,都是定义在java.util.Collection中。既然可以收集对象,也要能逐一取得对象,这就是java.lang.Iterable定义的行为,它定义了iterable()方法返回java.util.Iterator操作对象,可以让你逐一取得收集的对象。Collection接口中有三个子接口,分别是List、Set和Queue。如果希望收集时记录记录每个对象的索引顺序,并可依索引取回对象,可以使用java.util.List接口,如果希望收集的对象不重复,具有集合的行为,可以使用java.util.Set接口,如果希望收集对象时以队列方式,收集的对象假如至尾端,取得对象时从前端,则可以使用java.util.Queue接口,如果希望对Queue的两端进行加入、移除等操作,则可以使用java.util.Deque

2.键值对应的Map

就如同网络搜素,根据关键字可找到对应的数据,程序设计中也常有这类的需求,根据某个键来取得对应的值。可以事先利用java.util.Map接口操作对象来建立键值对应数据,之后若要取得值,只要用对应的键,只要用对应的键就可以迅速取得。
常用Map操作类有HashMap、TreeMap和Properties。HashMap的特点是线程不安全,速度快,允许存放null 键,null值,TreeMap会对键进行排序,条件是作为键的对象必须操作Comparable接口,或者是在创建TreeMap时指定操作Comparable接口的对象,Properties的setProperty()可以指定字符串类型的键值,getProperty()可以指定字符串类型的键,取回字符串类型的值,通常称为属性名称与属性值。

教材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在296页Students.java程序中我照着书上的代码巧了,居然有个地方是红色的,我看了半天,我觉得这书一定在逗我,set这什么东西莫名其妙的,突然就这么出现了,我想了下,我觉得这是书上的问题,因为前面定义一直出现的是students,这个set应该是代替students,但是书中这么写,是怎么会执行通过的?

package ch08;

import java.util.HashSet;
import java.util.Set;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number;

    Student(String name, String number) {
        this.name = name;
        this.number = number;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String.format("(%s,%s)", name, number);
    }
}

public class Student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et students = new HashSet();
        students.add(new Student("Justin", "B835031"));
        students.add(new Student("Monica", "B835032"));
        students.add(new Student("Justin", "B835031"));
        System.out.println(students);
    }
}

这是改正代码才可以正确运行的程序后:

代码调试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在这两章中我发现了有些东西按照书上来的话,是没有办法编译通过的,还有就是例如266页的代码,他也是前后使用的变量名不一样,前面定义的是object o,后面就拉过来一个elem,我觉得书上有错误是正常的,刚好可以顺便检测我们对于书上以前的内容是否真的了解,以及是否看懂了这段代码。附上266页的代码:

package ch08;

public class SimpleLinkedList {
    private class Node {
        Node(Object o) {
            this.o = o;
        }
        Object o;
        Node next;
    }
    private Node first;

    public void add(Object o) {
        Node node = new Node(o);
        if (first == null) {
            first = node;
        } else {
            append(node);
        }
    }

    private void append(Node node) {
        Node last = first;
        while (last.next != null) {
            last = last.next;
        }
        last.next = node;
    }

    public int size() {
        int count = 0;
        Node last = first;
        while (last != null) {
            last = last.next;
            count++;
        }
        return count;
    }

    public Object get(int index) {
        checkSize(index);
        return findElemOf(index);
    }

    private void checkSize(int index) throws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
        int size = size();
        if (index >= size) {
            throw new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String.format("Index: %d,Size: %d", index, size));
        }
    }

    private Object findElemOf(int index) {
        int count = 0;
        Node last = first;
        while (count < index) {
            last = last.next;
            count++;
        }
        return last.o;
    }


}

本周代码托管截图

其他(感悟、思考等,可选)

上一周,岐浩同学提出了,压力太大两章学不精的看法,这周老师就说了博客不再加分,但是我想说的是除去时间的分配,接下来的几章相比之前其实难度有所降低,老师也讲到真正的难点在之前的几章,因为前面任务多难度大,说实话我没有将所有的内容都搞清楚,并且上次的测验是操作题,我不会,所以在这里还是可以看出我对于这些其实还是掌握的不牢。
没有办法在自己编写程序的时候用到这一切,虽然老师对于博客的要求不再那么难,但是我想表达的是之前的内容是真的关键,我需要对之前的内容加强自己的训练。这门语言讲真学起来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尤其是当程序跑起来的时候,满足的成就感。
接下来的几周内,各科的实验开始多了起来,所以在这本来就挺紧的时间里面来复习Java,因为自己还是不能编译代码,需要大量的练习,那么如何协调这些科目,就是我自己的问题了。

学习进度条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博客量(新增/累积)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重要成长
目标 4000行 24篇 350小时
第一周 150/150 2/2 15/15
第二周 200/350 2/4 20/35
第三周 350/700 2/6 30/65
第四周 500/1200 1/7 35/100
第五周 1100/2300 1/8 30/130
posted @ 2016-04-03 13:50  20145233韩昊辰  阅读(130)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