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技术栈总结-基础

- - -计算机技术演化- - -
1 编程语言演化
1.1 写在最前
  此文用于个人总结,串接知识点

1.2 汇编
  举例:mov 、add
  特点:程序量很大,几百行、几千行乃至几万行

1.3 VB->C->C++
  面向过程->面向对象
  特点:goto关键字、指针、内存管理、数据类型

1.4 Java(Sun公司)
  特性:封装(封装成class)、继承(object)、多态(工厂模式、代理模式等)
  JVM:编译流程、堆栈、类生成过程
  GC:新生代、老年代、GC算法

1.5 Java演变
  Applet,C/S架构的桌面程序
  JSP + servlet,B/S架构
  JavaEE、JavaSE,比较笨重,体量大
  Spring,轻量化(高内聚 + 低耦合)
  SSH,Struts、Spring和Hibernate(ORM框架)
  SSI,Struts、Spring和iBatis(半ORM框架、轻量、灵活)
  SSM,Spring、SpringMVC、Mybatis
  SpringBoot
  SpingCloud

2 技术思想
  NoSQL思想:Redis、MongoDB
  微服务思想:RPC、SpringCloud、Dubbo、Zookeeper
  MQ思想:RocketMQ、RabbitMQ
  心跳思想:Socket

- - -Java技术基础- - -
1 知识拓扑
  Java知识拓扑


2 面向对象&三特性
2.1 面向对象
  ① 事物 -> 对象,万物皆对象;
  ② 把数据及其操作方法封装成一个整体,即对象;
  ③ 面向对象的思想为:A做XX事、B做XX事、C做XX事;
  ④ 面向过程的思想为:第1步做XX事、第2步做XX事、第3步做XX事。

2.2 类&对象
  ① 同类对象抽象出其共性,形成类;
  ② 类是对象的模板;
  ③ 对象是类的实例。

2.3 封装
  ① 定义:将对象的属性和行为封装成一个整体;
  ② 作用:封装私有成员数据,提供成员方法修改数据。

2.4 继承
  ① 定义:子类继承父类的特征和行为,class 子类 extends 父类 { };
  ② 特点:Java不支持多继承,支持多重继承;
  ③ 作用: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和维护性;
  ④ 作用:类和类产生了关系,是多态的前提。

2.5 多态
  ① 定  义:同一行为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② 多  态:包括“方法多态”与“对象多态”;
  ③ 方法多态:包括“重载”和“重写”;
  ④ 对象多态:父类子类对象的转换,具体有“向上转型”和“向下转型”;
  ⑤ 重  载:单个类中,相同方法,参数不同,其功能不同;
  ⑥ 重  写:继承父类的多个子类中,相同方法,子类不同,其功能不同;
  ⑦ 向上转型:子类对象变为父类对象,格式:父类 父类对象 = 子类实例;
  ⑧ 向下转型:父类对象变为子类对象,格式:子类 子类对象 = (子类)父类实例;
  ⑨ 多态条件:继承、重写、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⑩ 实现方式:重载与重写,抽象类与抽象方法,接口。

3 反射
3.1 反射机制
3.1.1 Java代码运行过程

如上图,Java代码在计算机中运行的三个阶段
  ① Source源代码阶段,java被编译成class文件;
  ② Class类对象阶段,类加载器将class文件加载进内存,并封装成Class类对象,将成员变量封装成Field[],将构造函数封装成Construction[],将成员方法封装成Method[];
  ③ RunTime运行时阶段,使用new创建对象的过程。


  如上图,类的加载过程。

3.1.2 反射机制概念
1. 定义
  在程序运行状态中,对于任意类或对象,都能获取其属性和方法(包括私有属性和方法),这种动态获取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方法的功能就称为反射机制。
2. 优点
  ① 可以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操作这些对象;
  ② 可以解耦,提高程序的可扩展性。

3.2 Class对象及其方法
3.2.1 获取字节码对象
  【Source源代码阶段】Class.forName(“全类名”):将字节码文件加载进内存,返回Class对象,多用于配置文件,将类名定义在配置文件中,读取配置文件加载类;
  【Class类对象阶段】类名.class:通过类名的属性class获取,多用于参数的传递;
  【Runtime运行时阶段】对象.getClass():该方法定义在Objec类中,所有的类都会继承此方法,多用于对象获取字节码。

3.2.2 常用方法
1. 获取包名 类名
  clazz.getPackage().getName()//包名
  clazz.getSimpleName()//类名
  clazz.getName()//完整类名
2. 获取成员变量
  getFields()//获取所有公开的成员变量,包括继承变量
  getDeclaredFields()//获取本类定义的成员变量,包括私有,但不包括继承的变量
  getField(变量名)
  getDeclaredField(变量名)
3. 获取构造方法
  getConstructor(参数类型列表)//获取公开的构造方法
  getConstructors()//获取所有的公开的构造方法
  getDeclaredConstructors()//获取所有的构造方法,包括私有
  getDeclaredConstructor(int.class,String.class)
4. 获取成员方法
  getMethods()//获取所有可见的方法,包括继承的方法
  getMethod(方法名,参数类型列表)
  getDeclaredMethods()//获取本类定义的的方法,包括私有,不包括继承的方法
  getDeclaredMethod(方法名,int.class,String.class)
5. 反射新建实例
  clazz.newInstance();//执行无参构造创建对象
  clazz.newInstance(666,”海绵宝宝”);//执行含参构造创建对象
  clazz.getConstructor(int.class,String.class)//获取构造方法
6. 反射调用成员变量
  clazz.getDeclaredField(变量名);//获取变量
  clazz.setAccessible(true);//使私有成员允许访问
  f.set(实例,值);//为指定实例的变量赋值,静态变量,第一参数给null
  f.get(实例);//访问指定实例变量的值,静态变量,第一参数给null
7. 反射调用成员方法
  Method m = Clazz.getDeclaredMethod(方法名,参数类型列表);
  m.setAccessible(true);//使私有方法允许被调用
  m.invoke(实例,参数数据);//让指定实例来执行该方法

3.3 反射机制应用a
3.3.1 案例分析
1. 需求
  实现"框架",要求不改变该类的任何代码,可以创建任意类的对象,并且执行类的任意方法。
2. 实现
  ① 配置文件;
  ② 反射机制.
3. 步骤
  ① 将需要创建的对象的全类名和需要执行的方法定义在配置文件中;
  ② 在程序中加载读取配置文件;
  ③ 使用反射技术把类文件加载进内存;
  ④ 创建对象;
  ⑤ 执行方法.

3.3.2 代码实现
1. 实体类

public class Person {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eat...");
}
}


public class Student {
public void study(){
System.out.println("I am a Student");
}
}

2. 两种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1
className = zzuli.edu.cn.Person
methodName = eat
//配置文件2
//className = zzuli.edu.cn.Student
//methodName = study

3. 框架

public class Reflect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1.加载配置文件
//1.1创建Properties对象
Properties pro = new Properties();
//1.2加载配置文件
//1.2.1获取class目录下的配置文件(使用类加载器)
ClassLoader classLoader = ReflectTest.class.getClassLoader();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classLoader.getResourceAsStream("pro.properties");
pro.load(inputStream);
//2.获取配置文件中定义的数据
String className = pro.getProperty("className");
String methodName = pro.getProperty("methodName");
//3.加载该类进内存
Class cls = Class.forName(className);
//4.创建对象
Object obj = cls.newInstance();
//5.获取方法对象
Method method = cls.getMethod(methodName);
//6.执行方法
method.invoke(obj);
}
}

4. 两种运行结果


3.4 反射机制应用b
  通过反射创建任意类的对象,并且执行类的任意方法。

package com.yuEntity;
import lombok.Data;
@Data
public class Student {
public Student() {
}
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I am a student!");
}
}

package com.yuEntity;
import lombok.Data;
@Data
public class Teacher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Teacher(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I am a teacher!");
}
}

public class TestReflection {

@Test
public void testReflection()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通过Class.forName() 获取字节码对象");
Class clsStudent = Class.forName("com.yuEntity.Student");
System.out.println("通过newInstance() 创建对象实例");
Object student = clsStudent.newInstance();
System.out.println("student对象:" + student);
System.out.print("通过getMethod() 获取对象show()方法并执行: ");
Method method = clsStudent.getMethod("show");
method.invoke(student);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通过Class.forName() 获取字节码对象");
Class clsTeacher = Class.forName("com.yuEntity.Teacher");
Class[] teacherCls = new Class[]{String.class, int.class};
System.out.println("通过getConstructor() 创建对象实例");
Object teacher = clsTeacher.getConstructor(teacherCls).newInstance("张珊",20);
System.out.println("teacher对象: " + teacher);
System.out.print("通过getMethod() 获取对象show()方法并执行: ");
method = clsTeacher.getMethod("show");
method.invoke(teacher);
}
}

4 异常&泛型&序列化&复制
4.1 异常
4.1.1 异常概念
定义:程序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称为异常。
原因:
  输入非法数据;
  要打开的文件不存在;
  网络通信时连接中断,或者JVM内存溢出。

4.1.2 异常分类
1. 分类

2. Error
  JVM相关错误,无法处理,如系统崩溃,内存不足,方法调用栈溢等。
3. Exception
  可处理的异常,可捕获且可能恢复。

4.1.3 异常处理

注意:
  try/catch后面的finally块非强制性要求;
  try后不能既没catch也没finally;
  try, catch, finally块之间不能添加任何代码;
  finally代码一定会执行(除了JVM退出)。

4.1.4 使用@controllerAdvice处理异常
4.2 泛型
4.2.1 泛型概述
1. 定义
  泛型,即参数化类型。定义类、接口和方法时,其数据类型可被指定为参数。
2. 类型擦除
  泛型在编译阶段有效,不进入运行阶段,编译生成的字节码文件不包含泛型中的类型信息,该过程称为类型擦除。如定义List< Object >和 List< String >,编译后变成List。

4.2.2 泛型使用
1. 泛型类

//在实例化泛型类时,必须指定T的具体类型
public class Generic<T>{
private T key;
public Generic(T key) {
this.key = key;
}
public T getKey(){
return key;
}
}

//泛型的类型参数是类类型(包括自定义类)
Generic<Integer> genericInteger = new Generic<Integer>(123456);
Generic<String> genericString = new Generic<String>("key_vlaue");
1
2
3
2. 泛型接口

//泛型接口
public interface Generator<T> {
public T next();
}

//未传入泛型实参,需将泛型的声明加到类中
class FruitGenerator<T> implements Generator<T>{
@Override
public T next() {
return null;
}
}

//传入泛型实参,T换成实参类型
public class FruitGenerator implements Generator<String> {
private String[] fruits = new String[]{"Apple", "Banana", "Pear"};
@Override
public String next() {
Random rand = new Random();
return fruits[rand.nextInt(3)];
}
}

3. 泛型通配符
  操作类型时,若不使用类型具体功能,只使用Object类的功能,可用通配符“?”定义未知类型。

public void showKeyValue(Generic<Number> obj){
Log.d("泛型测试","key value is " + obj.getKey());
}
public void showKeyValue1(Generic<?> obj){
Log.d("泛型测试","key value is " + obj.getKey());
}

//Integer是Number的子类
Generic<Integer> gInteger = new Generic<Integer>(123);
Generic<Number> gNumber = new Generic<Number>(456);
showKeyValue(gNumber);
showKeyValue(gInteger);// 报错
showKeyValue1(gNumber);
showKeyValue1(gInteger);

4. 泛型方法
  ①基本泛型方法

public class GenericTest {
//泛型类
public class Generic<T>{
private T key;
public Generic(T key) {
this.key = key;
}
//getKey使用泛型,但不是泛型方法,普通的成员方法
public T getKey(){
return key;
}
/* setKey错误,类中并未声明泛型E
public E setKey(E key){
this.key = keu
}*/
}

/* showKeyName为泛型方法
public与返回值之间的<T>必不可少,泛型数量可为多个,如:
public <T,K> K showKeyName(Generic<T> container){
}*/
public <T> T showKeyName(Generic<T> container){
System.out.println("container key :" + container.getKey());
T test = container.getKey();
return test;
}
//showKeyValue1为普通方法
public void showKeyValue1(Generic<Number> obj){
Log.d("泛型测试","key value is " + obj.getKey());
}
//showKeyValue2为普通方法
public void showKeyValue2(Generic<?> obj){
Log.d("泛型测试","key value is " + obj.getKey());
}
/*showKeyName错误,未声明泛型E
public <T> T showKeyName(Generic<E> container){
...
}*/
/*showkey错误,未声明泛型T
public void showkey(T genericObj){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②泛型类中的泛型方法

//泛型类
public class Generic<T>{
public void show_1(T t){
System.out.println(t.toString());
}
//泛型类中泛型方法,泛型E可与类中T不同
public <E> void show_2(E e){
System.out.println(e.toString());
}
//泛型类中泛型方法,泛型T是新类型,可以和泛型类中T不同
public <T> void show_3(T t){
System.out.println(t.toString());
}
}

  ③泛型方法的可变参数

public <T> void printMsg( T... args){
for(T t : args){
Log.d("泛型测试","t is " + t);
}
}

printMsg("111",222,"aaaa","2323.4",55.55);
1
  ④静态方法要使用泛型,必须定义成泛型方法

public class StaticGenerator<T> {
public static <T> void show1(T t){
}
//show2方法错误
public static void show2(T t){
}
}

5. 泛型上下边界
  ① 泛型方法的上下边界,必须与泛型声明在一起

//泛型方法添加上下边界时,必须在<T>上添加上下边界
public <T extends Number> T showKeyName(Generic<T> container){
System.out.println("container key :" + container.getKey());
T test = container.getKey();
return test;
}

  ②泛型上边界,例1

public class Generic<T>{
private T key;
public Generic(T key) {
this.key = key;
}
public T getKey(){
return key;
}
}

public void showKeyValue1(Generic<? extends Number> obj){
Log.d("泛型测试","key value is " + obj.getKey());
}

Generic<String> generic1 = new Generic<String>("11111");
Generic<Integer> generic2 = new Generic<Integer>(2222);
Generic<Float> generic3 = new Generic<Float>(2.4f);
Generic<Double> generic4 = new Generic<Double>(2.56);

showKeyValue1(generic1);//报错,String不是Number的子类
showKeyValue1(generic2);
showKeyValue1(generic3);
showKeyValue1(generic4);

  ②泛型上边界,例2

public class Generic<T extends Number>{
private T key;
public Generic(T key) {
this.key = key;
}
public T getKey(){
return key;
}
}

Generic<String> generic1 = new Generic<String>("11111");//报错,String不是Number子类
1
4.3 序列化
1. 定义
  Java序列化是指把Java对象转换为字节流,便于传输和保存;Java反序列化是指把字节流恢复为Java对象。
2. 实现
  实现 java.io.Serializable接口。

4.4 复制
1. 直接赋值复制
  直接赋值时, A a1 = a2; 实际上复制的是引用,也就是说a1和a2指向的是同一个对象,当a1变化时,a2的成员变量也会跟着变化。

@Data
public class NanjPerson{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int sex;

public Nanj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int sex)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this.sex = sex;
}
}
/*@description 一般复制*/
@Test
public void testNanjPersonClone(){
NanjPerson person1 = new NanjPerson("Spring1",20,0);
NanjPerson person2 = person1;
System.out.println("南京人1: " + person1.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南京人2: " + person2.toString());

person2.setName("Spring2");
System.out.println("修改南京人2属性,南京人1的属性也被修改");
System.out.println("南京人1: " + person1.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南京人2: " + person2.toString());
System.out.print( person1 == person2);
if(person1 == person2){
System.out.println(" 直接赋值复制 南京人1和南京人2指向同一个对象");
}else {
System.out.println(" 直接赋值复制 南京人1和南京人2指向不同的对象");
}
}


2. 浅拷贝
  浅拷贝中,当对象被复制时只复制它本身和其中包含的值类型的成员变量,而引用类型的成员对象并没有复制。


@Data
public class AddressA{
private String addr;

public AddressA(String addrIn) {
this.addr = addrIn;
}
}

@Data
public class WuxPersonA implements Cloneable{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int sex;
private AddressA address;

public WuxPersonA(String name, int age, int sex, AddressA address)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this.sex = sex;
this.address = address;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clone() {
WuxPersonA person = null;
try {
person = (WuxPersonA)super.clone();
} catch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person;
}
}

/*浅拷贝*/
@Test
public void testWuxPersonAClone(){
WuxPersonA personA1 = new WuxPersonA("SpringA1",20,0,new AddressA("无锡A1"));
WuxPersonA personA2 = (WuxPersonA) personA1.clone();
System.out.println("无锡人A1: " + personA1.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无锡人A2: " + personA2.toString());

personA2.setName("SpringA2");
personA2.address.setAddr("无锡A2");
System.out.println("修改无锡人A2属性 ,无锡人A1的属性里 WuxPersonA中AddressA类有问题 其他属性无问题");
System.out.println("无锡人A1: " + personA1.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无锡人A2: " + personA2.toString());
System.out.print( personA1 == personA2);
if(personA1 == personA2){
System.out.println(" 浅拷贝 对象里面含有另一对象 无锡人A1和无锡人A2指向同一个对象");
}else {
System.out.println(" 浅拷贝 对象里面含有另一对象 无锡人A1和无锡人A2的WuxPersonA不是同一个对象 AddressA是同一个对象 ");
}
}


3. 深拷贝
  深拷贝中,除了对象本身被复制外,对象所包含的所有成员变量也将复制。


@Data
public class AddressB implements Cloneable{
private String addr;

public AddressB(String addrIn) {
this.addr = addrIn;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clone() {
AddressB addr = null;
try {
addr = (AddressB) super.clone();
} catch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addr;
}
}

@Data
public class WuxPersonB implements Cloneable{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int sex;
private AddressB addressB;

public WuxPersonB(String name, int age, int sex, AddressB addressB)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this.sex = sex;
this.addressB = addressB;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clone() {
WuxPersonB person = null;
try {
person = (WuxPersonB)super.clone();
} catch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person.addressB = (AddressB) addressB.clone();
return person;
}
}

/*深拷贝*/
@Test
public void testWuxPersonBClone(){
WuxPersonB personB1 = new WuxPersonB("SpringB1",20,0,new AddressB("无锡B1"));
WuxPersonB personB2 = (WuxPersonB) personB1.clone();
System.out.println("无锡人B1: " + personB1.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无锡人B2: " + personB2.toString());

personB2.setName("SpringB2");
personB2.addressB.setAddr("无锡B2");
System.out.println("修改无锡人B2属性,无锡人B1的属性保持不变 包括WuxPersonA中AddressA类无问题");
System.out.println("无锡人B1: " + personB1.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无锡人B2: " + personB2.toString());
System.out.print( personB1 == personB2);
if(personB1 == personB2){
System.out.println(" 深拷贝 无锡人B1和无锡人B2指向同一个对象");
}else {
System.out.println(" 深拷贝 无锡人B1和无锡人B2指向不同的对象 包括WuxPersonA对象中AddressA对象");
}
}

4. 序列化深拷贝

@Data
public class Car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4694790051431625830L;
private String brand;
private int price;

public Car(String brand, int price) {
this.brand = brand;
this.price = price;
}
}

@Data
public class Person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7913723651426251020L;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int sex;
private Car car;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int sex, Car car)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this.sex = sex;
this.car = car;
}
}

/*序列化拷贝工具类*/
public static class CloneUtil{

public static <T extends Serializable> T clone(T obj) throws Exception{
//序列化 将obj对象的内容进行流化,转化为字节序列写到内存的字节数组中
ByteArrayOutputStream bos = new ByteArrayOutputStream();
ObjectOutputStream oos = new ObjectOutputStream(bos);
oos.writeObject(obj);
//反序列化 读取内存中字节数组的内容,重新转换为java对象返回
ByteArrayInputStream bis = new ByteArrayInputStream(bos.toByteArray());
ObjectInputStream ois = new ObjectInputStream(bis);
return (T) ois.readObject();
}
}

/*序列化实现深拷贝*/
@Test
public void testPersonClone() throws Exception {

Person person1 = new Person("Spring1",20,0,new Car("奥迪",300000));
Person person2 = CloneUtil.clone(person1);
System.out.println("person2: " + person2.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person2: " + person2.toString());

person2.setName("Spring2");
person2.getCar().setBrand("奔驰");
System.out.println("修改person2的属性 person1的属性保持不变 包括Person中car类无问题");
System.out.println("person1: " + person1.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person2: " + person2.toString());
System.out.print( person1 == person2);
if(person1 == person2){
System.out.println(" 序列化实现深拷贝 person1和person2指向同一个对象");
}else {
System.out.println(" 序列化实现深拷贝 person1和person2指向不同的对象 包括Person中car对象");
}
}

5. 反射复制对象

@Data
public class Programmer {
private String corporation;
private String university; //学校名称
private Car car;

public Programmer(String corporation, String university, Car car) {
this.corporation = corporation;
this.university = university;
this.car = car;
}
}

@Data
public class Doctor {
private String corporation;
private int university; //学校编码
private Car car;

public Doctor() {}

public Doctor(String corporation, int university, Car car) {
this.corporation = corporation;
this.university = university;
this.car = car;
}
}

/*两个对象相同属性值复制*/
public static void CopyByReflection(Object source, Object dest) throws Exception {
//获取属性
BeanInfo sourceBean = Introspector.getBeanInfo(source.getClass(), java.lang.Object.class);
PropertyDescriptor[] sourceProperty = sourceBean.getPropertyDescriptors();

BeanInfo destBean = Introspector.getBeanInfo(dest.getClass(), java.lang.Object.class);
PropertyDescriptor[] destProperty = destBean.getPropertyDescriptors();

try {
for (int i = 0; i < sourceProperty.length; i++) {
for (int j = 0; j < destProperty.length; j++) {
if (sourceProperty[i].getName().equals(destProperty[j].getName())
&& sourceProperty[i].getPropertyType().equals(destProperty[j].getPropertyType())) {
//调用source的getter方法和dest的setter方法
destProperty[j].getWriteMethod().invoke(dest, sourceProperty[i].getReadMethod().invoke(source));
break;
}
}
}
} catch (Exception e) {
throw new Exception("属性复制失败:" + e.getMessage());
}
}

/*通过反射复制对象*/
@Test
public void testCloneByReflection() throws Exception {
Programmer programmer = new Programmer("Corporation-a","北京大学",new Car("奔驰",300000));

Doctor doctor = new Doctor();
CopyByReflection(programmer,doctor);
System.out.println("programmer对象: " + programmer.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doctor对象: " + doctor.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programmer对象和doctor对象,university的类型不同,故复制失败");

doctor.setCorporation("Corporation-b");
doctor.car.setBrand("宝马");
System.out.println("programmer对象: " + programmer.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doctor对象: " + doctor.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programmer对象中,car对象的复制,属于浅复制");
}


5 数据结构与集合
5.1 数据结构
  常见数据结构包括:数组、 链表、 栈、队列、树、散列表、图、堆,其结构如下图:


5.2 Java集合
5.2.1 集合类型及其特性
  数组/Array:查询快、增删慢、长度固定、连续内存、栈内存
  链表/LinkList:查询慢、增删快、长度不定、随机内存、堆内存
  散列表/哈希表/HashTable:数组+链表

  Map/键值对:HashMap、LinkedHashMap、TreeMap、HashTable
  List/动态数组:ArrayList、LinkedList、Vector
  set/去重:HashSet、LinkedHashSet、TreeSet

5.2.2 常见集合的特点
集合类型 安全性 有序性 结构 复杂度
HashMap 线程不安全 数据无序 数组+链表+红黑树 增删查/O(1)、O(n)、O(log(n))
LinkedHashMap 线程不安全 数据有序 HashMap+双向链表
(双向链表记录插入顺序) 增删查/O(1)、O(n)、O(log(n))
TreeMap 线程不安全 数据有序 可排序 红黑树
(根据主键自动排序) 增删查/O(log(n))
HashTable 线程安全 数据无序 数组+链表 增删查/O(1)、O(n)
-
ArrayList 线程不安全 数据有序 数组 查询快/O(1)、非尾部增删慢/O(n)
LinkedList 线程不安全 数据有序 双向链表 查询慢/O(n)、增删快/O(1)
vector 线程安全 数据有序 数组 查询快/O(1)、非尾部增删慢/O(n)
-
HashSet 线程不安全 数据无序 HashTable 增删查/O(1)、O(n)
LinkedHashSet 线程不安全 数据有序
HashTable+链表
(链表记录插入顺序) 增删查/O(1)、O(n)
TreeSet 线程不安全 数据有序 可排序 红黑树
(根据主键自动排序) 增删查/O(log(n))
6 JVM
  你好

7 GC
  你好

8 Tomcat
  你好

9 计算机原理
  你好

- - -Spring技术- - -
1 知识拓扑
  Spring技术知识拓扑


2 Mybatis
2.1 Mybatis工作原理

  ① 读取mybatis-config.xml配置文件;
  ② 加载SQL映射文件(在mybatis-config.xml中加载);
  ③ 构造会话工厂SqlSessionFactory对象;
  ④ 根据会话工厂创建SqlSession对象,该对象有Executor执行器;
  ⑤Executor执行器接口中,其成员方法有MappedStatement参数,该参数用来存储映射的SQL语句的id、参数等信息;
  ⑥ Executor执行器,根据SqlSession传递的参数生成SQL语句,维护查询缓存。

2.2 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
2.2.1 一级缓存
   一级缓存是SqlSession范围的缓存,调用SqlSession修改,添加,删除,commit(),close()方法时,会清空一级缓存。
   如下图,查询id为1的信息,先查询缓存,若缓存中不存在,则查询数据库,并将信息存到一级缓存。若执行commit操作,则清空一级缓存,让缓存中存储最新信息,避免脏读。


2.2.2 二级缓存
   二级缓存是mapper映射级别的缓存,多个SqlSession操作一个sql语句,共用其二级缓存,mybatis二级缓存默认为开启,修改参数cacheEnabled可设置关闭。
   如下图,sqlsession1查询用户信息,并存到二级缓存中。sqlsession2查询相同信息,首先查询缓存,如果存在则从缓存中取数据。sqlsession3执行相同sql,执行commit提交,将会清空二级缓存区域的数据。


3 Vue与react
  你好

4 Ajax->Java/Servlet->DB
  你好

5 Restful思想
  你好

6 SpringBoot
  你好

7 AOP
  你好

8 IOC
  你好

9 注解
9.1 概述
1. 定义
  注解,也叫元数据,即一种描述数据的数据。本质上来说,注解一种特殊的注释。
2. 用途
  ① 生成文档,生成javadoc文档;
  ② 编译检查,编译期间进行检查验证;
  ③ 编译时动态处理,例如动态生成代码;
  ④ 运行时动态处理,例如使用反射注入实例。
3. 分类
  ① Java自带注解,包括@Override、@Deprecated和@SuppressWarnings;
  ② 元注解,用于定义注解的注解,包括@Retention、@Target、@Inherited、@Documented;
  ③ 自定义注解。

9.2 元注解
元注解 作用
@ResponseBody 描述注解的生命周期
@Retention 将注解中元素输出到Javadoc
@Target 描述注解的修饰范围
@Inherited 类继承时,子类会继承父类使用的注解中被@Inherited修饰的注解
9.1 常用注解
注解 作用
@ResponseBody 将返回的Java对象转换为JSON格式
@Documented
@RequestBody 将读到的内容(json数据)转换为java对象并绑定到Controller方法的参数上。
@RequestMapping 标识 http 请求地址与 Controller 类的方法之间的映射。
@Transactional 用于给service方法添加事务,其事务的开启需要基于接口或者类的代理被创建 ,同一个类中方法A调用有事务的方法B,事务不会起作用。
@Param 限定mapper中的变量名,起规范作用。
- - -DataBase- - -
1 知识拓扑
如下图,DataBase知识拓扑。

如下图,MySQL知识拓扑。


2 文件与日志
  你好

3 关系型数据库
  你好

4 NoSQL
  你好

5 非关系型数据库
  你好

6 MySQL
6.1 存储引擎
6.1.1 数据库连接
1. 连接
  ① 通信类型:同步、异步
  ② 连接方式:长连接、短连接
  ③ 通信协议:TCP/IP、UDP
  ④ 通信方式:单工、半双工、双工
  ⑤ MySQL使用同步通信、长连接、TCP/IP协议和半双工通信方式。
2. JDBC
  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是Java和数据库之间的桥梁,是一组用Java语言编写的类和接口。


6.1.2 MySQL结构
  如下图,MySQL可分为两层架构,第一层SQLLayer,功能包括权限判断,sql解析,执行计划优化,querycache处理等;第二层存储引擎层,是底层数据存取操作实现部分。

  MySQL两层架构中,服务层、存储引擎层中涉及的知识点如下图。其中,CRUD过程中,MySQL服务层中的步骤可分为连接、解析、优化、执行。


6.1.3 存储引擎概念
  存储引擎是数据存储、数据索引、数据CRUD、是否支持事务等技术的实现方式,不同存储引擎的特性有一定差别。

6.1.4 存储引擎区别
特点 InnoDB MyISAM MEMORY FEDERATED
支持事务 是 否 否 否
锁机制 行锁(适合高并发) 表锁 表锁 -
支持外键 是 否 否 -
支持索引 B树索引
全文索引
集群索引
数据索引 B树索引
全文索引 B树索引
哈希索引
数据索引 B树索引
其他 索引和数据文件不分离 索引和数据文件分离 - 适用于分布式场景,连接多个MySQL服务器
6.2 索引
6.2.1 索引
1. 定义
  索引是对数据库中数据排序的一种数据结构,存储在内存或磁盘中,使用索引可快速访问数据库中的指定数据。
2. 优点
  ① 减少数据查询行数,提高效率;
  ② 建立唯一索引或者主键索引,保证数据字段的唯一性;
  ③ 检索时有分组和排序需求时,减少服务器排序的时间。
3. 缺点
  ① 创建和维护索引存在时间及内存消耗;
  ② 索引字段过多,数据量过大时,索引占据空间可能比表更大;
  ③ 更新数据时,也需要维护索引,增加数据维护复杂度。
4. 建立索引的原则
  ① 离散度高;
  ② 有序性好;
  ③ 索引数目不要多。

6.2.2 索引分类及使用
1. 单列索引
  一个单列索引只包含单个列,但一个表中可以有多个单列索引。
  普通索引:MySQL中基本索引类型,允许在定义索引的列中插入重复值和空值。
  唯一索引:索引列中的值是唯一的,但是允许为空值,
  主键索引:是一种特殊的唯一索引,不允许有空值。
2. 组合索引
  基于多个字段组合创建的索引,使用组合索引时遵循最左匹配原则。
3. 全文索引
  在MyISAM引擎上才能使用,只能在CHAR、VARCHAR、TEXT类型字段上使用。
4. 空间索引
  空间索引是对空间数据类型的字段建立的索引,MySQL中的空间数据类型有四种,GEOMETRY、POINT、LINESTRING、POLYGON。使用SPATIAL关键字,引擎为MyISAM。

6.2.3 B树
1. B树定义
  ① 树中每个结点最多含有m个孩子( m >= 2 );
  ② 除根结点和叶子结点外,其他每个结点至少 m/2 个孩子。
  ③ 若根结点不是叶子,至少2个孩子。
  ④ 有j个孩子的非叶节点恰好有 j-1 个关键码,关键码按递增次序排序。


6.2.4 B+树
1. B+树定义
  ① 非叶子节点的值会以最大或最小值出现在其子节点中,即叶子节点包含所有元素;
  ② 非叶子节点带有索引数据和指向叶子节点的指针,不包含实际数据信息,叶子节点有所有元素信息;
  ③ 所有叶子节点形成一个有序链表。

2. B+树优势
  ① B+树磁盘读写代价低,B树存储元素数据,B+只存储索引,可以存储更多节点;
  ② B+树查询效率稳定,非终结点只是关键字的索引,查找数据必须走到叶子节点;
  ③ B+树中叶子结点是一个链表,所以B+树在面对范围查询时比B树更加高效。

6.2.5 聚簇索引
1. 定义
  聚簇索引,叶子节点存储的是数据。索引类型依赖存储引擎,Innodb使用的是聚簇索引。
2. 优点
  ① 减少磁盘IO次数,查询数据时,索引节点和数据被同时载入内存;
  ② 无需维护辅助索引,当出现数据页分裂时,无需更新索引中的数据块指针。
3. Innodb的主键索引和辅助索引
  如图为Innodb存储引擎生成的主键索引结构,非叶子节点存储主键,叶子节点存储主键和行数据。

  如下图为Innodb存储引擎生成的辅助索引结构。叶子节点存储索引字段和对应的主键值,索引到主键值后,根据主键值再去主键索引中查找对应的数据。

6.2.6 非聚簇索引
  非聚簇索引,叶子节点中存储的是指向数据块指针,MyISAM使用非聚簇索引。


6.2.7 索引优化
(1) like语句前导模糊查询不使用索引
  select address from t where name like ‘%xx’; - 不使用索引
  select address from t where name like ‘xx%’; - 可使用索引

(2) 负向条件查询不使用索引
  select name from t where status != 1 and status != 2; - 不使用索引
  select name from t where status in (0,3,4); - 优化为in可使用索引
  负向条件有!=,<>,not in,not exists,not like等(设status为0 1 2 3 4)。

(3) 范围条件右边的列不使用索引
  select name from t where no < 10010 and title=‘xxx’ and date between ‘1986-01-01’ and ‘1986-12-31’;
  范围条件有<,<=,>,>=,between等,索引最多用于一个范围列,如上联合索引 (no,title,date),SQL中no使用索引,title date不适用索引。

(4) 在索引列做任何操作(计算、函数、表达式)不使用索引
  select name from t where YEAR(create_time) <= ‘2016’; - 不使用索引
  select name from t where create_time<= ‘2016-01-01’; - 可使用索引
  select name from order where date < = CURDATE(); - 不使用索引
  select name from order where date < = ‘2018-01-2412:00:00’; - 可使用索引
  select id from t where substring(name,1,3)=’abc’; - 不使用索引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ame like ‘abc%’ ; - 可使用索引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2=100; - 不使用索引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100*2; - 可使用索引

(5) where中索引列使用参数会导致索引失效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num; - 不使用索引
  select id from t with(index) where num=@num; - 可以改为强制查询使用索引
  SQL在运行时解析局部变量,优化程序是在编译时选择访问计划,但在编译时,变量值是未知的。

(6) 强制类型转换会导致全表扫描
  select name from t where phone=13800001234; - 不使用索引
  select name from t where phone=‘13800001234’; - 可使用索引
  字符串类型不加单引号时索引失效,因为mysql会做类型转换。

(7) is null, is not null无法使用索引,mysql的高版本允许使用索引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 is null; - mysql低版本不使用索引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0; - 可在num设置默认值0,确保num列没有null值

(8) 使用联合索引时,要符合最左原则
  建立联合索引,字段数一般少于5个,如果在a b c上建立联合索引,会自动建立a、(a,b)、(a,b,c) 三组索引。
  ① 建立联合索引时,区分度最高的字段在最左边。
  ② 存在等号和非等号混合条件时,建立索引应把等号条件的列前置,如where a > ? and b= ?,即使a区分度更高,也把b放在索引最前列。
  ③ 最左前缀查询时,不是指where条件顺序必须和联合索引一致,但建议保持一致。
  ④ 假如index(a,b,c), where a=3 and b like ‘abc%’ and c=4,a能用,b能用,c不能用。

6.3 事务
6.3.1 事务概念
  数据库的事务是指一组sql语句组成的逻辑处理单元,在这组sql操作中,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执行失败。

6.3.2 事务特性
  原子性(Atomic):指事务的原子性操作,要么同时成功,要么同时失败;
  一致性(Consistent):事务操作前后,状态要一致;
  隔离性(Isolated):多个事务之间,相互隔离;
  持久性(Durable):当事务提交或回滚后,数据的新增、修改会持久化到数据库中。

6.3.3 事务隔离级别
1. 事务隔离级别

问题 问题描述
脏读 事务a,读取到事务b中没有提交的数据
不可重复读(虚读) 事务a中,针对某条数据,两次读到的结果不同
幻读 事务a按相同条件检索数据,事务b添加满足该条件的数据,则事务a两次检索到的数据记录数不同
隔离级别 备注 脏读 不可重复读 幻读
Read uncommitted/0 未提交读 可能 可能 可能
Read committed/1 已提交读(Oracle默认) 否 可能 可能
Repeatable read/2 可重复读(MySQL默认) 否 否 可能
Serializable/3 串行化 否 否 否
2. 未提交读执行过程图

3. 已提交读执行过程图


6.4 锁
6.4.1 锁分类
1. 按粒度划分

锁 优缺点 支持引擎
表锁 开销小,加锁快,不出现死锁,粒度大,发生锁冲突概率高,并发度低 MyISAM、MEMORY、InnoDB
行锁 开销大,加锁慢,会出现死锁,粒度小,发生锁冲突概率低,并发度高 InnoDB
2. 按类型划分

锁 优缺点
共享锁/读锁 多个事务对同一数据可共享一把锁,均可访问数据,只能读不能修改。
排他锁/写锁 事务A获取某数据行的排他锁,则其他事务不能获取该行的其他锁,包括共享锁和排他锁,获取排他锁的事务是可以对数据就行读取和修改
3. MySQL调度策略
  ① 写入请求应按其到达的次序进行处理;
  ② 写入具有比读取更高的优先权。

6.4.2 MyISAM的锁
1. 支持表锁
  ① Select操作加共享锁,Update、Delete、Insert操作加排它锁;
  ② 读写之间、写写之间是串行的,读读之间是并行的;
  ③ 由于表锁粒度大,读写是串行的,若更新操作较多,可能出现严重的锁等待。
2. 并发锁
  MyISAM的系统变量concurrent_insert(默认设置为1)。

6.4.3 InnoDB的锁
1. 支持行锁

行锁分类 操作说明
记录锁/Record lock 对索引项加锁,即锁定一条记录
间隙锁/Gap lock 对索引项之间的‘间隙’、对第一条记录前的间隙或最后一条记录后的间隙加锁,即锁定一个范围的记录,不包含记录本身
范围锁/Next-key Lock 锁定一个范围的记录并包含记录本身(上面两者的结合)
2. 行锁导致的死锁
(1) 死锁原理
  MySQL中,行锁不是锁数据,而是锁索引;索引分为主键索引和非主键索引,若sql语句操作了主键索引,MySQL会锁定该主键索引;若语句操作了非主键索引,MySQL会先锁定该非主键索引,再锁定相关的主键索引。在update、delete操作时,MySQL不仅锁定where条件扫描的索引记录,同时会锁定相邻的键值,即next-key locking。
(2) 死锁原因
  当两个事务同时执行,事务a锁住了主键索引,在等待其他相关索引;事务b锁定了非主键索引,在等待主键索引,则发生死锁。
(3) 降低死锁
  ① 不同程序并发存取多个表,尽量以相同的顺序访问表;
  ② 一个事务,尽可能一次锁定需要的所有资源;
  ③ 对于容易产生死锁的业务,可使用粒度较大的锁,如表锁;
  ④ 若程序以批量方式处理数据,可事先对数据排序,保证每个线程按固定的顺序处理记录。
3. 行锁的间隙锁
  用法: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字段名>** for update;使用范围条件(所示方法)检索数据时,InnoDB除了给索引记录加锁,还会给不存在的记录(间隙)加锁。
  目的:防止幻读,避免其他事务插入数据。

6.4.4 悲观锁&乐观锁
1. 悲观锁
(1) 悲观锁流程及使用场景
  ① 修改记录前,先加排他锁,加锁失败则等待或者抛出异常,加锁成功则进行修改,事务完成后解锁;
  ② 行锁、表锁、读锁、写锁都属于悲观锁。
  ③ 悲观并发控制主要用于数据争用激烈的环境;
(2) 优缺点
  ① 优点 悲观并发控制使用“先取锁再访问”的策略,可保证数据处理的安全性;
  ② 缺点 (a)效率低,处理加锁有额外开销,增加死锁概率;
  ③ 缺点 (b)只读事务不涉及数据修改,无需加锁。
2. 乐观锁
  如果系统并发量非常大,悲观锁会带来非常大的性能问题,可选择使用乐观锁,乐观锁的实现方法有版本控制机制和时间戳。
(1) 版本控制机制
  标志:每行数据增加version字段,每次更新数据对应版本号+1,
  原理:读出数据,将版本号一同读出,之后更新,版本号+1,提交数据版本号大于数据库当前版本号,则予以更新,否则认为是过期数据,重新读取数据。
(2) 使用时间戳实现
  标志:每行数据增加time字段;
  原理:读出数据,将时间戳一同读出,之后更新,提交数据时间戳等于数据库当前时间戳,则予以更新,否则认为是过期数据,重新读取数据。

6.5 MVCC
6.5.1 定义及工作原理
1. 定义
  Multi-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 ,一种多版本并发控制协议,只在数据库引擎为InnoDB、隔离级别为RC、RR的情况下存在。MVCC是通过版本号和快照/一致性视图,实现了事务隔离性,但只在事务级别为已提交读和可重复读时有效。MVCC最大的好处是:读不加锁,读写不冲突。
2. 工作原理
  InnoDB引擎中,每行数据都有三个隐藏字段,唯一行号(DB_ROW_ID字段)、事务ID(DB_TRX_ID字段)和回滚指针(DB_ROLL_PTR字段)。开启事务时,会生成一个事务版本号,被操作的数据会生成新的数据行,但在提交前对其他事务不可见。数据更新之后,事务提交成功后,将该事务版本号赋值给数据行的创建版本号,图解如下。


6.5.2 快照
1. 快照创建策略

隔离级别 创建快照策略
read committed级别 事务开启,每个select操作,都会创建快照(Read View),保持最新快照
repeatable read级别 事务开启,首个select操作之后,创建快照(Read View),之后均使用该快照
2. 快照工作原理
  如下图,版本1、版本2并非实际物理存在的,而图中的U1和U2实际就是undo log,这v1和v2版本是根据当前v3和undo log计算出来的。

  快照遵循原则如下:自己更新的数据总是可见,其他事务更新的数据有三种情况:版本未提交的,都不可见;版本已经提交,但是是在创建视图之后提交的也不可见;版本已经提交,但是是在创建视图之前提交的是可见的。

6.6 执行计划explain
6.6.1 执行计划explain
  explain执行计划包含信息如下图,其中,比较重要的字段为包含id、type、key、rows。


6.6.2 参数详解
1. id
  select查询的序列号,表示执行select子句或操作表的顺序,包括三种情况。
  ① id相同,执行顺序由上至下;
  ② id不同,如果是子查询,id序号会递增,id值越大优先级越高,越先被执行;
  ③ id相同又不同(两种情况同时存在),id如果相同,则为一组,从上往下顺序执行,在所有组中,id值越大,优先级越高,越先执行 。
2. select_type
  查询类型,用于区分普通查询、联合查询、子查询等复杂的查询。其值包含SIMPLE、PRIMARY、SUBQUERY、DERIVED、UNION、UNION RESULT。
3. type
  访问类型,sql查询优化的重要指标,结果值从好到坏依次是:system > const > eq_ref > ref > fulltext > ref_or_null > index_merge > unique_subquery > index_subquery > range > index > ALL,一般来说,sql查询至少达到range级别,最好能达到ref。

type值类型 意义
system 表中只有一行记录匹配,是const类型特例
const 通过索引一次即可查询到数据,const用于比较primary key或者unique索引
eq_ref 唯一性索引扫描,表中只有一条记录匹配,常见于主键或唯一索引扫描
ref 非唯一性索引扫描,返回匹配某个单独值的所有行
range 检索给定范围的行,使用一个索引来选择行,一般是在where语句中出现bettween、<、>、in等的查询。
index Full Index Scan,遍历索引树(Index与ALL都是读全表,但index是从索引中读取,而ALL是从硬盘读取)
ALL Full Table Scan,遍历全表以找到匹配的行
4. possible_keys
  查询涉及到的字段上存在索引,则该索引将被列出,但不一定被查询实际使用>
5. key
  实际使用的索引,如果为NULL,则没有使用索引;查询中如果使用了覆盖索引,则该索引仅出现在key列表中 。
6. key_len
  表示索引中使用的字节数,查询中使用的索引的长度(最大可能长度),并非实际使用长度,理论上长度越短越好,key_len是根据表定义计算而得的,不是通过表内检索出的。
7. ref
  显示索引的那一列被使用,如果可能,是一个常量const。
8. rows
  根据表统计信息及索引选用情况,大致估算出找到所需的记录所需要读取的行数。

6.7 优化技术
6.7.1 优化技术总结
  ① 表设计合理化(符合“三范式”,兼顾“反范式”);
  ② 适当添加索引(包括普通索引、主键索引、唯一索引、全文索引);
  ③ SQL语句优化(包括避免全表扫描、避免嵌套子查询等);
  ④ 分表技术(水平分割、垂直分割);
  ⑤ 读写分离(其中写包括update/delete/add);
  ⑥ 存储过程(模块化编程,可提高速度,但迁移性差,服务器压力也会逐渐增大);
  ⑦ mysql参数调优(修改my.ini配置文件的参数);
  ⑧ mysql服务器硬件升级;
  ⑨ 定时清除不需要的数据,定时进行碎片整理(特别是使用MyISAM)。

6.7.2 表设计合理化
1. 第一范式
  每列属性都是不可再分,确保每列原子性;
  两列属性相同或相似,尽量合并属性一样的列,确保不产生冗余数据。

2. 第二范式
  表中每列都只和主键相关,即一张表中只保存一种数据。

3. 第三范式
  表中每列只能依赖于主键,非主键依赖数据用外键做关联。

4. 反范式
  若业务所涉及的表非常多,经常会有多表联查,其查询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可考虑使用“反范式”。增加必要的,有效的冗余字段,用空间来换取时间,在查询时减少或者是避免过多表之间的联查。

6.7.3 Sql语句优化
1. Sql执行效率排查方法
  ① SHOW [ SESSION|GLOBAL ] STATUS指令;
  ② 慢查询定位与记录。
2. 常用Sql优化方法
  ① group by 分组查询涉及到排序,使用order by null禁止排序;
  ② 使用左/右连接替代多表联查,因为MySQL使用JOIN不需要在内存中创建临时表;
  ③ 含or的查询语句,每个条件列都尽量使用索引,没有索引可考虑增加索引;
  ④ 选择合适的存储引擎,MyISAM引擎不支持事务,其查询和添加效率高,INNODB引擎支持事务,其数据一致性较好。

6.7.4 适当添加索引
  索引知识,具体见6.2章节,索引技术可大大提高查询速度,其代价是降低插入、更新、删除的速度。

6.7.5 分库分表技术
1. 垂直分表
  将一张表的若干列,提取成子表。如下图,商品描述信息访问频次低,占用存储空间大,商品基本信息访问频次高,占用存储空间小。采用垂直分表规则,将商品基本信息存放在表1中,访问商品描述信息放在表2中。

2. 水平分表
  将一张表分割成多个相同的子表,在访问时,根据事先定义好的规则操作对应的子表。如下图,商品信息及商品描述被分成了两套表,如果商品ID为双数,将此操作映射至表1,如果商品ID为单数,将操作映射至表2。

3. 垂直分库
  如下图,将SELLER_DB(卖家库),分为了PRODUCT_DB(商品库)和STORE_DB(店铺库),并把这两个库分散到不同服务器。

4. 水平分库
  如下图,将店铺ID为单数的和店铺ID为双数的商品信息分别放在两个库中。

5. 其他分表分库技术
  ① mysql集群,其作用和分表相同,集群可将任务分担到多台数据库,可进行读写分离,减少读写压力。
  ② 自定义规则分表/库,按照业务规则来分解为多个表/库,常用规则包括Range(范围)、Hash(哈希)等,也可自定义规则。

6.7.6 读写分离
1. 读写分离原理
  读写分离,即在主服务器上增删改,在从服务器上读,同时将数据从主服务器同步到从服务器。实现了数据备份、优化了数据库性能。
2. 常用分离技术
  ① 基于程序代码内部实现;
  ② 基于中间代理层实现,其结构如下图所示,流行的代理中间件有mysql_proxy、Atlas、Amoeba。


7 集群
  你好

- - -常用组件- - -
1 Redis
  直接输入

2 MongDB
  你好

3 Nginx
3.1 概述
3.1 正向代理&反向代理
1. 正向代理
定义:正向代理用来代理客户端
作用:
  ① 访问原来无法访问的资源;
  ② 用作缓存,加速访问速度;
  ③ 对客户端访问授权,上网进行认证;
  ④ 代理可以记录用户访问记录(上网行为管理),对外隐藏用户信息。
2. 反向代理
定义:反向代理用来代理服务端
作用:
  ① 保护内网安全;
  ② 负载均衡;
  ③ 缓存,减少服务器的压力。

3.2 Nginx的作用
  ① 反向代理,将多台服务器代理成一台服务器;
  ② 负载均衡,将多个请求分配到多台服务器上,减轻单台服务器压力,提高服务吞吐量;
  ③ 动静分离,nginx可用作静态文件的缓存服务器,提高访问速度。


3.2 事件驱动架构
3.2.1 IO模型
1. IO请求两步骤(读)
  内核查看数据是否就绪
  数据拷贝(磁盘->内核缓冲区->用户缓冲区)
2. IO分类及其原理


3.2.2 多路复用器
  多路复用器有三种模式select、poll、epoll,三种模式的优缺点如下表。

select poll epoll
操作方式 轮询 轮询 回调
就绪队列 数组 链表 链表
IO效率 调用方式为线性遍历,复杂度为O(n) 调用方式为线性遍历,复杂度为O(n) 事件通知方式,若fd就绪,系统注册的回调函被调用,复杂度O(1)
3.2.3 Nginx事件驱动架构
  Nginx采用epoll模型,实现异步非阻塞的事件处理机制。如下图,当多个client请求worker1,假设client1请求阻塞,由于异步非阻塞机制,worker1仍可以处理其他客户端请求。


3.3 可预见式进程模型
  Nginx启动后,包含一个master进程和多个worker进程,其结构如下图,worker进程数量一般配置为内核数量。
  master进程功能包括接收信号,向worker进程发信号,监控worker进程状态,重启worker进程等;worker进程功能为处理基本的网络事件。


4 MongoDB
  你好

- - -问题深入理解- - -
1 MySQL相关问题
1. InnoDB存储引擎,三层B+树,单表能存储多少数据
  MySQl存储单元为1页,1页为16K,即16384Byte
  非叶子节点存储单元为主键+指针,大小为8+6=14Byte
  单页可存储16384/14 ≈ 1170个单元,即可存储1170个子节点
  每个存储单元可标记1页,则前两层可标记1170x1170页
  第三层叶子节点存储数据,每条数据约1K,单页则可存储16/1=16个数据
  三层 B+树,单表可存数据约为1170x1170x16=21902400条数据
2. between and查询,MySQL如何优化查询速度
  假设针对where条件列已建立索引
  扫描索引树时,获取最大值和最小值
  然后从叶子结点的链表读取数据
3. 覆盖索引与回表
  假设有表t(id PK, name KEY, sex, flag),其中,id是聚集索引,name是普通索引,表中有4条数据(1, shenjian, m, A)、(3, zhangsan, m, A)、(5, lisi, m, A)、(9, wangwu, f, B),若有查询操作“select * from t where name=‘lisi’”,则执行如下图

  如上图粉红色路径,先定位主键值,再定位行记录,即回表操作,性能相较扫一遍索引树更低;覆盖索引将被查询的字段,建立到联合索引里去,不需要回表,一次扫描索引即可获得数据。
4. SQL执行慢,如何优化
  执行过程:客户端->连接->缓存->解析器->优化器->执行器->服务端
  连接优化:限制连接数;使用连接池(降低消耗、管理简单)。
  缓存优化:修改架构,即加缓存。
  使用优化器:使用慢查询;使用show profiles查询sql效率;explain;sql优化。
  表设计优化:使用合适的引擎;字段长度够用即可;不要使用视图和存储过程;不要存图片、文本等信息;表设计合理,符合三范式。
  优化方向总结:SQL语句和索引;存储引擎和表结构;数据库架构;MySQL配置;硬件与操作系统。

5. 索引下推
  ******

2 Java基础相关问题
1. Data注解是否有问题
  A类继承B类,使用@Data注解的A类自动生成的toString()函数无法打印B类的成员变量
2. 切面编程如何理解
  在运行时,动态地将代码切入到类的指定方法、指定位置上的编程思想就是面向切面的编程。
3. spring容器中,实例加载顺序
  ******
4. Inherit组合注解使用
  ******
5. 注解如何起作用的
  ******

3 常用组件相关问题
1. 某现场升级后Nginx问题
  进程配置:主进程 + hms用户进程 + hcs用户进程,
  配置文件:hms用户配置文件和hcs用户配置文件,
  问题现象:hms用户进程、hcs用户进程不能同时工作,其中一个会挂死,
  解决办法:将hcs用户配置文件合并到hms用户配置文件后,解决了该问题,
  原因:?

posted @ 2021-12-24 21:33  hanease  阅读(39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