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学习笔记 进阶(SQL优化,视图,存储过程 上)

SQL优化

 

SQL优化-插入数据

  • insert优化

    · 批量插入

insert into tb_user values(1, 'Tom'), (2, 'Cat'), (3, 'Jerry');

    · 手动提交事务

start transaction;
insert into tb_user values(1, 'Tom'), (2, 'Cat'), (3, 'Jerry');
insert into tb_user values(4, 'Tom'), (5, 'Cat'), (6, 'Jerry');
insert into tb_user values(7, 'Tom'), (8, 'Cat'), (9, 'Jerry');
commit;

    · 主键顺序插入

主键乱序插入:8  1  9  21  88  2  4  15  89  5  7  3
主键顺序插入:1  2  3  4  5  7  8  9  15  21  88  89
  • 大批量插入数据

如果一次性需要插入大批量数据,使用insert语句插入性能较低,此时可以使用MySQL数据库提供的load指令进行插入。操作如下:

 

#客户端连接服务端时,加上参数 --local-infile
mysql --local-infile -u root -p
#设置全局参数local_infile为1,开启从本地加载文件导入数据的开关
set global local_infile = 1;
#执行load指令将准备好的数据,加载到表结构中
load data local infile '/root/sql1.log' into table 'tb_user' fields terminated by ',' lines terminated by '/n';

主键顺序插入性能高于乱序插入

 

SQL优化-主键优化

  • 数据组织方式

在InnoDB存储引擎中,表数据都是根据主键顺序组织存放的,这种存储方式的表称为索引组织表(index organized table IOT)。

  • 页分裂

页可以为空,也可以填充一半,也可以填充100%。每个页包含了2-N行数据(如果一行数据多大,会行溢出),根据主键排列。

 

 主键乱序插入会产生页分裂

  • 页合并

当删除一条记录时,实际上记录并没有被物理删除,只是被标记(flaged)为删除并且它的空间变得允许被其他记录声明使用。

当页中删除的记录达到MERGE_THRESHOLD(默认为页的50%),InnoDB会开始寻找最靠近的页(前或后)看看是否可以将两个合页并以优化空间使用。

MERGE_THRESHOLD:合并页的阈值,可以自己设置,在创建表或者创建索引时指定。

  • 主键设计原则

    · 满足业务需求的情况下,尽量降低主键的长度。

    · 插入数据时,尽量选择顺序插入,选择使用AUTO_INCREMENT自增主键。

    · 尽量不要使用UUID做主键或是其他自然主键,如身份证号。

    · 业务操作时,避免对主键的修改。

 

SQL优化-order by优化

  1. Using filesort:通过表的索引或全表扫描,读取满足条件的数据行,然后在排序缓冲区sort buffer中完成排序操作,所有不是通过索引直接返回排序结果的排序都叫FileSort排序。
  2. Using index:通过有序索引顺序扫描直接返回有序数据,这种情况即为using index,不需要额外排序,操作效率高。
  • 根据排序字段建立合适的索引,多字段排序时,也遵循最左前缀法则。
  • 尽量使用覆盖索引。
  • 多字段排序,一个升序一个降序,此时需要注意联合索引在创建时的规则(ASC/DESC)。
  • 如果不可避免的出现filesort,大数据量排序时,可以适当增大排序缓冲区的大小sort_buffer_size(默认256k)。

 

SQL优化-group by优化

  • 在分组操作时,可以通过索引来提高效率。
  • 分组操作时,索引的使用也是满足最左前缀法则的。

 

SQL优化-limit优化

一个常见又非常头疼的问题就是limit 2000000, 10,此时需要MySQL排序前2000010记录,仅仅返回2000000~2000010的记录,其他记录丢弃,查询排序的代价非常大。

优化思路:一般分页查询时,通过创建覆盖索引能够比较好地提高性能,可以通过覆盖索引加子查询形式进行优化。

explain select * from tb_sku t, (select id from tb_sku order by id limit 2000000, 10) a where t.id = a.id;

 

SQL优化-count优化

explain select count(*) from tb_user;
  • MyISAM引擎把一个表的总行数存在了磁盘上,因此执行count(*)的时候会直接返回这个数,效率很高。
  • InnoDB引擎就麻烦了,它执行count(*)的时候,需要把数据一行一行地从引擎里面读出来,然后累积计数。

优化思路:自己计数。

  • count的几种用法

    · count()是一个聚合函数,对于返回的结果集,一行行地判断,如果count函数的参数不是NULL,累计值就加1,否则不加,最后返回累计值。

    · 用法:count(*)、count(主键)、count(字段)、count(1)

    · count(主键):InnoDB引擎会遍历整张表,把每一行的主键id都取出来,返回给服务层。服务层拿到主键后,直接按行进行累加(主键不可能为null)。

    · count(字段)

      没有not null约束:InnoDB引擎会遍历整张表把每一行的字段值都取出来,返回给服务层,服务层判断是否为null,不为null,计数累加。

      有not null约束:InnoDB引擎会遍历整张表把每一行的字段值都取出来,返回给服务层,直接按行进行累加。

    · count(1):InnoDB引擎会遍历整张表,但不取值。服务层对于返回的每一行,放一个数字“1”进去,直接按行进行累加。

    · count(*):InnoDB引擎并不会把全部字段取出来,而是专门做了优化,不取值,服务层直接按行进行累加。

 

SQL优化-update优化

InnoDB的行锁是针对索引加的锁,不是针对记录加的锁,并且该索引不能失效,否则会从行锁升级为表锁。

 

视图

 

视图-介绍及基本语法

视图(view)是一种虚拟存在的表。视图中的数据并不在数据库中实际存在,行和列数据来自定义视图的查询中使用的表,并且是在使用视图时动态生成的。

通俗的讲,视图只保存了查询的SQL逻辑,不保存查询结果。所以我们在创建视图的时候,主要的工作就落在创建这条SQL查询语句上。

  • 创建
CREATE [OR REPLACE] VIEW 视图名称[(列名列表)] AS SELECT语句 [WITH[CASCADED | LOCAL] CHECK OPTION]
  • 查询
查看创建视图语句:SHOW CREATE VIEW 视图名称;
查看视图数据:SELECT * FROM 视图名称......;
  • 修改
方式一:CREATE [OR REPLACE] VIEW 视图名称[(列名列表)] AS SELECT语句 [WITH[CASCADED | LOCAL] CHECK OPTION]
方式二:ALTER VIEW 视图名称[(列名列表)] AS SELECT语句 [WITH[CASCADED | LOCAL] CHECK OPTION]
  • 删除
DROP VIEW [IF EXISTS] 视图名称 [,视图名称] ...

 

视图-检查选项

  • 视图的检查选项

当使用WITH CHECK OPTION子句创建视图时,MySQL会通过视图检查正在更改的每个行,例如插入、更新、删除,以使其符合视图的定义。MySQL允许基于另一个视图创建视图,它还会检查依赖视图中的规则以保持一致性。为了确定检查的范围,MySQL提供了两个选项:CASCADED和LOCAL,默认值为CASCADED。

CASCADED:

 LOCAL:

 

视图-更新及作用

  • 视图的更新

要使视图可更新,视图中的行与基础表中的行之间必须存在一对一的关系。如果视图包含以下一项,则该视图不可更新:

  1. 聚合函数或窗口函数(SUM()、MIN()、MAX()、COUNT()等)
  2. DISTINCT
  3. GROUP BY
  4. HAVING
  5. UNION 或者 UNION ALL
  • 作用

    · 简单

      视图不仅可以简化用户对数据的理解,也可以简化他们的操作。那些被经常使用的查询可以被定义为视图,从而使得用户不必为以后的操作每次指定全部条件。

    · 安全

      数据库可以授权,但不能授权到数据库特定行和特定的列上。通过视图用户只能查询和修改他们所能见到的数据。

    · 数据独立

      视图可帮助用户屏蔽真实表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

 

存储过程

 

存储过程-介绍

  • 介绍

存储过程是事先经过编译并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一段SQL语句的集合,调用存储过程可以简化应用开发人员的很多工作,减少数据在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对于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是有好处的。

存储过程思想上很简单,就是数据库SQL语言层面的代码封装与重用。

  • 特点

    · 封装,复用

    · 可以接收参数,也可以返回数据

    · 减少网络交互,效率提升

 

存储过程-基本语法

  • 创建
CREATE PROCEDURE 存储过程名称 ([ 参数列表 ])
BEGIN
        -- SQL语句
END ;
  • 调用
CALL 名称 ([ 参数 ]);
  • 查看
SELECT * FROM INFORMATION_SCHEMA.ROUTINES WHERE ROUTINE_SCHEMA = 'xxx'; -- 查询指定数据库的存储过程及状态信息
SHOW CREATE PROCEDURE 存储过程名称; -- 查询某个存储过程的定义
  • 删除
DROP PROCEDURE [ IF EXISTS ] 存储过程名称;

注意:在命令行中,执行创建存储过程的SQL时,需要通过关键字delimiter指定SQL语句的结束符。

 

存储过程-变量-系统变量

系统变量是MySQL服务器提供,不是用户定义的,属于服务器层面。分为全局变量(GLOBAL)、会话变量(SESSION)。

    · 查看系统变量

SHOW [ SESSION | GLOBAL ] VARIABLES; -- 查看所有系统变量
SHOW [ SESSION | GLOBAL ] VARIABLES LIKE '......'; -- 可以通过LIKE模糊匹配方式查找变量
SELECT @@[ SESSION | GLOBAL ] 系统变量名; -- 查看指定变量的值

    · 设置系统变量

SET [ SESSION | GLOBAL ] 系统变量名 = 值;
SET @@[ SESSION | GLOBAL ] 系统变量名 = 值;

注意:

如果没有指定SESSION/GLOBAL,默认是SESSION,会话变量。

mysql服务器重新启动之后,所设置的全局参数会失效,要想不失效,可以在 /etc/my.cnf 中配置。

 

存储过程-变量-用户自定义变量

用户自定义变量是用户根据需要自己定义的变量,用户变量不用提前声明,在用的时候直接用“@变量名”使用就可以。其作用域为当前连接。

  • 赋值
SET @var_name = expr [, @var_name = expr] ...;
SET @var_name := expr [, @var_name = expr] ...;
SELECT @var_name := expr [, @var_name := expr] ...;
SELECT 字段名 INTO @var_name FROM 表名;
  • 使用
SELECT @var_name;

 

存储过程-变量-局部变量

局部变量是根据需要定义的在局部生效的变量,访问之前,需要DECLARE声明。可用作存储过程内的局部变量和输入参数,局部变量的范围是在其内声明的BEGIN ... END块。

  • 声明
DECLARE 变量名 变量类型 [DEFAULT ...];

变量类型就是数据库字段类型:INT、BIGINT、CHAR、VARCHAR、DATE、TIME等

  • 赋值
SET 变量名 = 值;
SET 变量名 := 值;
SELECT 字段名 INTO 变量名 FROM 表名 ...;

 

posted @ 2024-07-29 16:46  handsome_zyc  阅读(1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