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 ···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2011年3月7日

【翻译】ModelSim指南 III (ModelSIM)(Verilog)(Digital Logic)

摘要: 5多库协作简介本课将练习使用多个库。通过使用第三方的库,使设计包含多个库。 本课先创建一个包含counter设计单元的资源库。然后,创建一个项目并编译测试台,链接包含counter的库,最后运行仿真。 本课用到的设计文件范例是一个8位二进制递增计数器和相关的测试台。路径如下: Verilog – <install_dir>/examples/tutorials/verilog/libraries/counter.v and tcounter.v 扩展阅读用户手册章节—Design Libraries。 创建资源库在创建资源库前,确认安装目录里的modelsim.ini文件的属性是“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3-07 12:49 yf.x 阅读(975) 评论(0) 推荐(2) 编辑

2011年3月3日

【翻译】ModelSim指南II(ModelSim)(Verilog)(digital Logical)

摘要: 4项目简介本课将练习创建一个项目。 项目最少包括一个工作库和存储在.mpf文件里德状态集合。一个项目可能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l HDL源文件或源文件索引 l 其他文件如说明或其他项目文档 l 本地库 l 全局库索引 本课用到的设计文件本课范例是一个简单的8位二进制递增计数器和相应的测试台。其在如下位置: Verilog – <install_dir>/examples/tutorials/verilog/projects/counter.v and tcounter.v 扩展阅读用户手册章节:Projects。 创建一个新项目1. 创建一个新目录并复制本课所用的设计文件。 2. 如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3-03 16:56 yf.x 阅读(1049) 评论(0) 推荐(1) 编辑

2011年2月22日

【笔记】超前进位加法器的进位递推公式的推导(Digital Logic)

摘要: Introduction讲数字逻辑的书经常会讲加法器,其中就有超前进位全加器。但它到底是怎么超前进位的,其推导过程很多书都略了。故总结如下。Design首先,不管电路结构如何,我们还是回到真值表,先看看最简单的半加器的真值表。(ps:啥叫半加器,简单说就是没有低位进位信号的加法电路)。 图1 半加器其中An、Bn是2个1bit的输入,Sn'是和,Cn'是进位输出。接下来再看看全加器的真值表。 图2 全加器由全加器的真值表很容易就推出其和Sn和进位输出Cn的逻辑表达式,如图2所示整理,用Pn代替Sn',Gn代替Cn'。就得到进位递推公式:Cn=PnCn-1+Gn其中,Pn叫做进位传递函数,Gn叫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2-22 16:39 yf.x 阅读(491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10年12月25日

【笔记】模电—lesson 37 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一般表达式 (hust)

摘要: 可以总结出:输出和反馈取自不同电极,为电流反馈;取自同一电极为电压反馈。 1.信号单向化 只考虑主要因素。 2. 环路增益 -AF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2-25 16:05 yf.x 阅读(85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笔记】模电--lesson 36 反馈的基本概念II与负反馈的四种组态 (hust)

摘要: 1.串联反馈与并联反馈 由反馈网络在放大电路输入端的连接方式判定。 并联: xf和xi接于同一输入端; 串联: xf和xi接于不同输入端。 2.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 由输出端的取样对象决定。 判断方法: 负载短接,xf-0为电压反馈,反之为电流反馈。 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 3.负反馈的四种组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2-25 15:53 yf.x 阅读(596) 评论(0) 推荐(0) 编辑

【笔记】模电—lesson 35 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I (hust)

摘要: Xid--净输入信号 反馈通路 开环 闭环 电源线和地线都不能作为反馈通路。 正反馈、负反馈 瞬时极性法。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2-25 15:44 yf.x 阅读(35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10年12月17日

【笔记】模电—lesson 15 多级放大电路 III

摘要: 三、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分析 1. Q点 晶体管输入回路方程: 通常,Rb较小,且IBQ很小,故 可见,选择合适的VEE和Re就可得合适的Q。 注:这里与以前的方法不同,以前是确定IBQ,这里是确定IEQ。注入一定电流,好处是使Q基本不变,比较稳定。Rb大多是信号源的内阻。 启发:如果能从e极注入电流,Q点稳定。 2. 抑制共模信号 3.放大差模信号 动态分析: 电路的Ro增大,变复杂,Av减小...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2-17 08:57 yf.x 阅读(52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10年12月16日

【笔记】模电—Lesson 14 多级放大电路 II

摘要: 3.2 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一、动态参数分析1.电压放大倍数 2.输入电阻 3.输出电阻 对电压放大电路的要求:Ri大, Ro小,Au的数值大,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大。 二、分析举例 注意:求Av要考虑后级的输入电阻是前级的负载。讨论一:失真分析。首先确定在哪一级出现了失真,再判断是什么失真。 比较Uom1和Uim2,则可判断在输入信号逐渐增大时哪一级首先出现失真。 在前级均未出现失真的情况下,多级放大电路的最大不失真电压等于输出级的最大不失真电压。 3.3 差分放大电路一、零点漂移的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1. 什么是零点漂移现象:ΔuI=0,ΔuO≠0的现象。 产生原因:温度变化,直流电源波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2-16 09:59 yf.x 阅读(867)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10年12月15日

【笔记】模电—lesson 13 多级放大电路 I

摘要: 3.1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一、直接耦合 直接耦合的优点:能够放大变化缓慢的信号,利于集成。问题:第一级和第二级的Q点相互联系,存在零点漂移现象。当输入信号为零时,前级由温度变化所引起的电流、电位的变化会逐级放大。如何设置合适的Q点?假设温度无变化,由于直接相连,第一级的管压降Vce1=Vbe2,使得Q1接近饱和区,所以Q1不合适,实际上,在多级放大电路里,Q1应尽量设置的比较低,工作电流小一些(靠近截止区).因为Ri1影响整个电路的Ri,Ri1里有rbe,rbe与IEQ相关,为使Ri更大一些,即信号的电压在放大器的输入端更多一些。希望Q低一些,即IEQ小一些,所以,不论从失真还是动态参数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2-15 18:18 yf.x 阅读(74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10年12月13日

【笔记】模电—lesson3 集成运放 (hust)

摘要: 主要从模型、外特性讨论,以及基本放大电路,分析,线性应用。2.1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1.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的内部组成单元          图2.1.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内部结构框图 2.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2.2 理想运算放大器 2.3 基本线性运放电路2.3.1 同相放大电路1. 基本电路 2. 负反馈的基本概念 开环 闭环 反馈:将放大电路输出量,通过某种方式送回到输入回路的过程。 3. 虚假短路输出通过负反馈的作用,使vn自动地跟踪vp,即vp≈vn,或vid=vp-vn≈0。这种现象称为虚假短路,简称虚短。 由于运放的输入电阻ri很大,所以,运放两输入端之间的 ip=-i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2-13 11:06 yf.x 阅读(913) 评论(0) 推荐(1) 编辑

2010年12月11日

【笔记】模电—lesson2 绪论(hust)

摘要: 一 放大电路模型1.放大电路的符号及模拟信号放大 2.放大电路模型 二 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物理意义:Ro表示电路带负载的能力;Ri表示电路对信号源的影响。 相位失真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2-11 11:31 yf.x 阅读(390) 评论(0) 推荐(2) 编辑

2010年12月6日

【笔记】模电--lesson10晶体管放大电路的三种接法

摘要: 一、基本共集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不变。 二、基本共基放大电路 问题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2-06 10:08 yf.x 阅读(606) 评论(1) 推荐(1) 编辑

2010年12月5日

【笔记】模电—lesson9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摘要: 一、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二、静态工作点稳定的典型电路 2个条件。 利:稳定性好;弊:放大倍数小。解决方法,把Re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有旁路电容。三、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方法 左边的电路是负反馈,右边是利用二极管反向电流对温度的敏感性的特点。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2-05 18:38 yf.x 阅读(63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10年11月24日

【笔记】模电--lesson 8 放大电路分析方法III

摘要: 1.简化的h参数等效电路--交流等效模型 基区体电阻:基区的特点,薄,载流子浓度低。所以体电阻大。 发射结电阻:可用PN结的电流方程求得。 发射区体电阻:数值小,可忽略。 2.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输出电阻Ro,等效变换。相当于c、e间开路。 3.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讨论一 1.在什么参数、如何变化时Q1->Q2->Q3->Q4? 2.从输出电压上看,哪个Q点下最易产...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1-24 16:56 yf.x 阅读(1390) 评论(1) 推荐(1) 编辑

【笔记】模电--lesson07 放大电路分析方法II

摘要: 1.失真分析与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消除截止失真需将Q点上移,办法是增大VBB。 消除饱和失真需将Q点下移,办法:增大Rb(或减小VBB)以减小IBQ,减小Rc是负载线变陡,增大Vcc是负载线右移。 思考:以上解决失真的方法,有没有带来弊端? 最大不失真决定Uom 2.直流负载线和交流负载线 交流负载线应过Q点,且斜率决定于(Rc//RL),在空载的情况下,交、直流负载线是一条。 3.等效电...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1-24 10:42 yf.x 阅读(626) 评论(0) 推荐(1) 编辑

2010年11月17日

[笔记]模电--用数字万用表判断三极管管脚

摘要: 我们知道三极管的内部就像二个二极管组合而成的。其形式就像下图。中间的是基极(B极)。 首先我们要先找到基极并判断是PNP还是NPN管。看上图可知,对于PNP管的基极是二个负极的共同点,NPN管的基极是二个正极的共同点。这时我们可以用数字万用表的二极管档去测基极,看图3。对于PNP管,当黑表笔(连表内电池负极)在基极上,红表笔去测另两个极时一般为相差不大的较小读数(一般0.5-0.8),如表笔反过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1-17 11:23 yf.x 阅读(1485) 评论(0) 推荐(1) 编辑

[笔记]模电--如何判断和识别二极管的正负极

摘要: 1、通过外观判断二极管正负极(极性)  二极管常见封装为两脚直插和贴片,负极(K)一端一般都标有一条横线,另一端为正极(A),如下图所示: 2、利用万用表判断二极管正负极(极性)  如果二极管的正负极标记模糊不清,可以用万用表进行测试判别。1)指针式万用判断方法:  将万用表打到R×1K档,用红黑表笔分别与二极管的两个电极相接,测得两个方向阻抗相差很大,测得阻值小的那次.则黑表笔接的就...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1-17 10:47 yf.x 阅读(5299) 评论(0) 推荐(1) 编辑

2010年11月12日

【笔记】模电--lesson06 放大电路分析方法I

摘要: 3.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波形分析 如果在信号的正半周,输入电压按正弦曲线逐渐变化(增大)的时候,ce之间的电压就会逐渐减小,假如Q点设置的不合适,正半周增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ce之间的电压已 经小不下来了,这就意味着这个管子饱和了;饱和的特征是I(B)还有能力增大,但I(C)不能按照比例增大了。饱和失真的波形,底部失真。类似,在正半周,如果I(B)小不下去了,ic也小不下去,V(CE)就大不上去,顶...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1-12 17:12 yf.x 阅读(1981) 评论(2) 推荐(1) 编辑

2010年11月11日

【笔记】模电--Lesson05 基本放大电路

摘要: §2.1 放大的概念与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1.放大的概念 ◆放大的对象:变化量 ◆放大的本质:能量的控制 ◆放大的特征:功率放大 ◆放大的基本要求:不失真 2.性能指标 对信号而言,任何放大电路均可看成二端口网络。 1)放大倍数:电压放大倍数是最常被研究和测试的参数 2)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输入电阻:从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 将输出等效成有内阻的电压源,内阻就是输出电阻; 3.通频...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1-11 11:13 yf.x 阅读(648) 评论(0) 推荐(2) 编辑

2010年11月10日

【笔记】模电--如何用一台欧姆表(模拟型)判别一只BJT的三个电极e,b,c?

摘要: 1、判断NPN型或PNP型 一般地,三极管中间的管脚为基极。将模拟表调至200Ω,用模拟表的黑表笔接三极管的基极,另一表笔分别接另外两个管脚,记下读数;再用模拟表的红表笔接三极管的基极,黑表笔分别接另两个管脚,记下读数。若第一次读数较小,则是NPN型,反之,则是PNP型。 2、判断e,c 用两手分别将两表笔与三极管两侧的管脚相连,用舌头接触基极,观察读数;再将两表笔互换,观察读数。记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1-10 11:58 yf.x 阅读(2094) 评论(0) 推荐(1) 编辑

上一页 1 ···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