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简答题(复试用)
1. 数据模型包括哪几个部分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
2. 简述数据库并发操作带来的问题
读脏数据(T1 修改某一数据并将其写会磁盘,T2 再次读取该数据后,T1
由于某种原因被撤销,这时 T1 修改过的数据恢复原值,T2 读到的数据就与
数据库中的数据不一致,称为读脏数据)、不可重复读(事务 T1 读取数据
后,事务 T2 对其进行了修改,当事务 T1 再次读取该数据得到与第一次不
同的值)、丢失修改(两个事务 T1 和 T2 同时读入一数据并修改,T2 的提交
结果破坏了 T1 提交的结果,导致 T1 修改的结果被丢失)
3. 简述最小函数依赖集满足的三个条件
任意函数右部仅含有一个属性
F 中不存在这样的函数,X→A,使得 F 与 F-(X→A)等价
F 中不存在这样的函数依赖 X→A,X 有真子集 Z 使得 F-(X→A)∪(Z→
A)与 F 等价
4. ER 模型的冲突(三个)
属性冲突、命名冲突、结构冲突
5. DBMS 的功能
数据定义
数据组织,存储,管理功能
数据操纵功能: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如查询、插入、删除、修改等
数据库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6. 简述 DB 的并发控制和恢复的关系
如果采用封锁机制,事务的并发操作有可能会产生死锁。为了解除死锁,就
要抽取某个事务作为牺牲品,把它撤销,这就属于 DB 的恢复范畴。
7. 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构成的存储、管理、处
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8. 三类完整性约束
实体完整性约束、参照完整性约束、用户定义完整性约束
9. 简述 ER 图向关系模型转换的原则
每个实体都转化成一个关系模式;
1:1 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任意一端的关系模式合并;
1:N 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 N 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N:M 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10. 什么是数据,什么是数据库,什么是 DBMS,什么是 DBMS
数据:描述事务的符号称为数据,数据与语义是不可分的
数据库: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构成的存
储、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11. 什么是事务,事务的特征,和程序的区别
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做。要么全不做,是
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
一个程序包含一个或多个事务。
12. 什么是计算机系统完整性?完整性约束条件作用的对象
数据的正确性、相容性,防止不和语义的数据进入数据库。
列:属性值的取值类型、范围、精度等约束条件
元祖:对元祖中各个属性列间的联系的约束
关系:对若干元组间、关系集合上以及关系之间的联系的约束
13. 什么是排它锁,共享锁
排它锁:若事务对数据对象 A 加上 X 锁,则只允许 T 读取和修改 A,任何
其他事务都不能再对 A 加任何类型的锁。
共享锁:若事务 T 对 A 加上 S 锁,则事务可以读 A 但不能修改 A,其他事
务只能再对 A 加 S 锁而不能加 X 锁。直到 T 释放 A 上的 S 锁为止。
14.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
据库运行和维护
15. 活锁与死锁
死锁:T1 在等待 T2,而 T2 又在等待 T1。T1 和 T2 两个事务永远不能结束
16. 简述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的特点
数据结构化
数据的共享度高,冗余底且易扩充、、
数据独立性高:物理独立性(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存储是
相互独立的)、逻辑独立性(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
立的)
提供数据的安全性检查、完整性检查、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
17. 简述并发操作的可串行性
当多个事务并发执行的结果与串行执行的结果相同,称这种调度是可串行化
调度。可串行性是并发事务正确调度的准则。按照这个准则,一个给定的并
发调度,当且仅当他是可串行化的,才认为是正确的调度。
18. 二级封锁协议。以及如何解决读脏数据的问题
在一级协议基础上增加对事务 T 读取数据 R 之前必须先对其加 S 锁,读完
即可释放 S 锁。
19. 数据字典存储哪些内容
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