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工案例分析之笔记软件

项目 内容
本作业所属课程 2020春季软件工程(罗杰 任健)
本作业要求 案例分析作业
我的课程目标 学习软件开发技术,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这个作业在哪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从市场中现存的知名软件中学习到软件设计开发的经验,从用户以及从业者角度分别分析一个软件

前言

笔者在进入Evernote产品时网页自动链接到了印象笔记,后来才了解到印象笔记与Evernote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而Evernote(国际版)因服务不稳定的原因,目前不推荐使用。

笔者最终选取了印象笔记以及语雀的网页端作为调研与分析的对象,并以语雀作为分析的重点对象。

测试环境

  • 操作系统:Win10 OS内部版本 19041.867
  • 浏览器:Microsoft Edge 版本 89.0.774.68 (官方内部版本) (64 位)
  • 输入法:微软拼音

bug指数

严重程度 说明
微小bug,几乎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 对用户使用体验有较大影响,但不影响功能正常进行
★★★ 功能性bug,功能无法正常进行或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 致命性系统故障、致命性安全性漏洞、用户体验严重影响

第一部分 调研

1.印象笔记

1.1体验流程

首先是注册界面,整体比较简洁,支持手机注册、邮箱注册以及微信授权绑定,与一般产品的区别不大。

注册登录之后会提示先“完成印象笔记的安装”(然而不安装桌面版也是可以正常使用的),并提供了网页插件安装。

接下来就进入笔记的编辑与管理界面,初始有一段教学指引,帮助用户更快上手。整体风格较为简洁,左边一栏提供查看收藏、查看笔记、查看笔记本、查看书签,以及新建笔记和查找功能。

进入笔记编辑之后,可以看到上方的工具栏均为文本编辑的基础操作,例如调整字体大小以及字体格式等(没有找到是否支持markdown)。不过使用的时候就会发现实际能使用的字体种类很少,支持的功能也较少

右上保存返回后,重新回到笔记管理界面。

完成所有的教程

总的来说整个体验流程非常迅捷,支持的功能也不算多,简洁是其一大特点

1.2 bug分析

bug1 电脑桌面版的下载未启动(表象)
  • bug指数:★★★
  • 具体触发流程:首次注册登录完成后会进入“请完成印象笔记的安装”,并显示“正在下载印象笔记桌面版,即时提升工作效率”,但实际上并没有在下载,下面的链接更像是去“引诱”人们点击

犹豫再三之后点击了链接

果不其然开始下载了(注意左下方)。之后我又用邮箱以及微信重新创建了账号,在点击链接之前都没有进行桌面版的下载

  • bug分析
    这个bug从表面上看是功能性bug,需要进行下载但却不开始,必须要点击链接才能正常下载。但是再仔细思考一下就不难发现,这个bug是有意而为之的。与其称之为bug,不如称之为营销策略。用户在第一时间注册登录之后真的需要立即下载桌面版才能使用吗?明显不是。如果第一次点击进去就强制下载,这明显是不合理的。因此开发团队就搞了一个“小把戏”,他们说“正在下载”,其实没有强制性进行下载,但是此时用户的注意力集中在了“为什么没有下载”而去点击了下载链接,而不是注意力集中在“为什么我必须要下载桌面版不可”,开发团队因此成功将用户“骗”了进来,流量增加了。妙哉!(虽然此举给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我觉得我被骗了)
bug2 网页返回错误
  • bug指数:★★
  • 具体触发流程:进入笔记编辑界面后,直接点击左上角的“返回”,网页返回异常(注意网址的变化)

  • bug分析
    应该是前端的问题,出现了两个冗余的返回页面,但不影响功能的正常使用
bug3 分享链接隐藏过深
  • bug指数:★
  • 具体触发流程:在笔记中找寻分享链接,找寻良久之后最终在最上栏的“···”中找到,且“···(更多)”中仅有此一个功能
  • bug分析
    这不是一个功能性bug,但是影响到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比较疑惑的是目前“最多”中只有一个“复制文章链接”,为什么不将这个功能直接拿出来方便用户的使用呢?即使说这是为后面添加功能的迭代提前做好准备,我认为首先重要的功能完全可以直接拿出来单独提供一个有图标的清晰的链接,其次一个已经投入使用的软件前端应当优先考虑用户体验。

2.语雀

2.1体验流程

首先依旧是注册界面,注册之后弹出完善个人信息的页面

信息提交之后,直接进入主页面。可以看到主页面中有非常多的功能,简单浏览之后,能看出其支持写学习笔记、博客、讨论以及团队协作相关的项目。

首先进行学习笔记(知识库)的创建,第一次创建时会由系统自动生成样例,供用户进行学习

创建完之后直接进入笔记的编辑,其中文本编辑是支持Markdown的(好感度提升)。还可以新创建表格、思维图、演示文稿等不同形式的文件,同时提供相应的模板供参考。

其他还有例如小记的功能,可以随时记录一两句话,作为提醒或是感想

发现是语雀的论坛,用户在里面可以发表自己的一些文章,同时评论他人的文章

看到这里给我的直观体验感受就是,语雀虽是一款笔记软件(平台),但却引入大量与其他用户的交互功能,更像类似于博客园一样的交流论坛。

2.2 bug分析

bug1 创建知识库时,封面无法正常显示
  • bug指数:★★★
  • 具体触发流程:创建知识库时,可以选择上传图片作为知识库的封面

创建完成之后,切换到该知识库的目录页,没有发现上传的封面显示

创建新的知识库,仍然没有显示封面(bug可复现)

切换到知识库的总目录,仍然没有显示封面

  • bug分析
    封面图片未能正常上传或前端封面显示处未与数据库正确建立连接
bug2 创建新文件时,无法正常显示创建时间
  • bug指数:★★★
  • 具体触发流程:首先观察最初创建的知识库的目录,会发现知识库中文件后面会显示创建时间

但是创建新的知识库后,再创建新文件,显示创建时间处却显示一串意义不明的字母(最初没有意识到这里应该显示创建时间,直到回过头来看最初创建的知识库才意识到),此bug可以很好复现

  • bug分析
    显示时间的前端格式转换错误或创建时在数据库中存储了错误的数据
提交反馈

3.采访其他同学

本次采访的对象为我的室友lxy,他经常使用ipad进行笔记的整理,对于笔记软件已经有很长时间的使用与体会,因此选他作为采访的对象

Q:你最常用的笔记软件是什么?

A:GoodNotes5

Q:你以前接触过语雀这款笔记软件吗?

A:没有

Q:语雀的实际体验如何?

A:还行。模板种类很多,比较方便;知识库的多重目录比较新颖。

Q:你认为一个笔记软件有论坛是怎样的体验?

A:我认为没什么必要。记笔记主要还是自己看,难道还要与别人分享吗?

Q:现在让你选择换成语雀来记笔记你会换吗?为什么?

A:不会。因为语雀现在没有App啊(笑),我记笔记还是习惯在ipad上。

4.对比与总结

印象笔记相较于语雀的优点有:

  • 界面简洁,没有冗余的功能;
  • 笔记之间的结构非常清晰(语雀的文件结构在熟练运用之后也比较清晰,但相对来说更难以上手)

语雀相较于印象笔记的优点有:

  • 功能更加全面,支持Excel表格、思维导图、演示文档等多种形式;
  • 文本编辑支持Markdown,更加方便快捷;
  • 有自己的论坛,用户可以通过论坛展示自己的心得,同时也可以在论坛里学习他人的经验

评分

根据该博客制定功能评估表

类别 描述 **印象笔记 ** 语雀
功能 核心功能 记录笔记的方便程度以及整理的方便程度 8 9
细节 有什么为用户考虑的细节? 9 9
用户体验 当用户完成功能时,不干扰用户 (例如: 是否不断弹出不相关广告)。 是否有广告弹出 9 10
辅助功能 一些辅助功能如皮肤等 支持更多形式的笔记 5 9
差异化功能 这个软件独特的功能. 它对用户的吸引力有多大? 是否拥有独特的功能 4 9
软件的效能 占用内存, 启动速度, 内存泄漏情况 9 8
体验 软件的适应性 在不同的浏览器上都可以正常操作,有配套的App 9 9
成长性 记住用户的选择, 适应用户的特点,用户越用越方便 收藏或书签功能 9 9
用户有控制权 系统状态有反馈,等待时间要合适。关键操作有确认提示,有明确的错误信息。 让用户方便地从错误中恢复工作, 快捷操作键可调整。 进行笔记操作时有明确的提示信息,保存和删除保证不是误操作 9 9
自选 自选评分项目 与其他用户之间的交互是否方便 6 9
总分 77 90

注:单项满分 10 分, 良好 6 分, 及格 4 分,聊胜于无 1 分, 很差 -3 分

结论:我更推荐使用语雀平台

第二部分 分析

使用此服务的所有功能,估计这个软件/网站/服务做到这个程度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团队人数6人左右,计算机大学毕业生,并有专业UI支持)。

对于语雀来说,需要完成的主要部分为用户系统、笔记管理系统以及论坛系统。大概完成开发需要6个月的时间。用户系统以及笔记管理系统的开发大概需要两个月时间,论坛交互需要一个月时间,完成测试、增加新的功能(不改变基础架构)以及提高用户体验,进行内部测试等大概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分析这个软件目前的优劣(和类似软件相比),这个产品的质量在同类产品中估计名列第几?

优势:功能更加丰富,笔记种类多样

劣势:定位不够明确,更像是笔记软件与论坛的结合体;部分功能上手难度较大

质量估计名列前三(不包括专门支持移动端的手写为主的笔记软件)

你在第一部分发现的bug,为何软件团队不能在发布前修复?他们是不知道,还是有意不修复?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可以从下面的可能性中选取几个

我认为主要是测试不完善的结果,这些bug是在用户正常体验中就能遇到的bug,可能因为对核心功能没有很大的影响于是就没有认真进行测试

第三部分 建议和规划

1.市场概况

  • 首先市场有多大

    教育部对外公布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超过4000万。笔记类软件主要面向在校大学生,但工薪阶级会使用语雀类型的平台的概率也不小,语雀可以为他们提供项目规划的平台以及小组成员交流的平台,平时的会议记录也可能会需要这样的软件。

  • 其次直接的用户有多少?潜在的用户又有多少?

    假设大学生有使用笔记软件记笔记的习惯的比率在30%左右,那么就有1200万的直接用户。所有的大学生都可能是潜在用户,工薪阶级的人也有可能是潜在用户,因此全国的潜在用户估计应有约5000万

2.市场现状

  • 目前市场上有什么样的产品了?

    在线云笔记软件约有200种以上,其中走在比较靠前位置的有OneNote,幕布,印象笔记等

  • 上述产品的定位、优势与劣势在哪里?

    • OneNote:OneNote 的界面美观,可为每个笔记本设置 logo 颜色;强大的搜索功能搭配手写操作的平板电脑,Onenote可以发挥更强大的绘图功能。除了多种色彩选择,还可以选择笔的种类以及粗细等。缺点是下载慢,不支持多标签
    • 印象笔记:之前仅仅体验的网页端,网页端的功能比较简洁。但是对于移动端,国内版支持MarkDown和思维导图,功能很多,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不同需求的用户,另外可以使用配套手写笔在手写的同时,纸和屏进行同步,适合学生用户,代办事项和提醒也不错。缺点是会员制。
    • 幕布:幕布主打的是一键生成思维导图,而且支持思维导图演示播放,使知识点具备层次感,非常适合梳理知识点,便于记忆强化。缺点是不支持Latex
  • 上述产品之间呈现什么样的关系,哪些为竞品关系?以及竞争中的各方态势如何?

    幕布主打思维导图,与其他两款不构成直接竞争关系。OneNote与印象笔记算是同品牌里的两个大哥了。

3.市场与产品生态

  • 这个产品的核心用户群是什么样的人?典型用户是什么样的?学历,年龄,专业,爱好,收入,表面需求,潜在需求都是什么?

    核心用户群应该是在校大学生群体以及某些项目成员

    典型用户:

    • 19岁,大一学生,刚适应大学生活想要体验不同形式的记笔记的方式
    • 21岁,大三升大四的学生,需要一个能整理笔记,做好每日规划的软件
    • 24岁,某项目开发人员,需要一个能管理项目文件的软件
    • 40岁,家庭主妇,平时爱好读书,偶尔会写一些读书心得并期望与他人分享
  • 产品的用户群体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是否有利用其相互作用二次构成特定用户生态的可能性?

    由于有论坛和评论机制的存在,用户群体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针对不同的领域,可能会在论坛中形成特定的用户生态。

4.产品规划

  • 你要在当前软件的基础上设计什么样的新功能?为何要做这个功能,而不是其他功能?为什么用户会用你的产品/功能?你的创新在哪里?可以用NABCD分析

    根据NABCD分析进行分析

    • N(Need):随着智能移动设备应用的普及,许多用户不满于只有网页版和PC版,例如用平板进行手写会更加直接方便,因此需要移动端配套的软件
    • A(Approach):需要一个App,最好能同时上线iOS与安卓
    • B(Benefit):使用移动端更加方便快捷,可以随时随地打开知识库,随时随地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 C(Competitors):市面上许多语雀本身的精品都有配套的App,因此竞争应当会比较激烈,但是语雀有用户基础,网页端以及PC端的用户可以顺利地转移到移动端产品上去,其次语雀独特的知识库和论坛功能也能吸引许多潜在用户
    • D(Delivery;Data):语雀是阿里旗下的产品,可以通过阿里其他产品为语雀移动端引流
  • 如果你是项目经理,可以招聘6个人,并且有4个月的时间,你认为应该如何配置角色(开发,测试,美工等等) 才能在第16周如期发布软件的改进版本,并取得预想中的成绩。

    3个人进行开发,2个人进行测试,一个人负责美工(UI设计)

  • 请为你的团队设计16个周期每周的详细规划。

    时间 任务
    第一周 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并进行任务的分配
    第二到五周 后端进行数据库的开发,UI进行前端页面的设计
    第六到七周 前端完成开发,Alpha版本开发完成
    第八周 对Alpha版本进行测试
    第九到十周 对部分用户开放Alpha版本的测试,根据反馈总结需求
    第十一到十三周 根据Alpha版本用户测试的分析进行Beta版本的开发
    第十四到十五周 对部分用户开放Beta版本的测试,根据反馈结果进行最后分析调整
    第十六周 结束测试,最后调整之后进行发布
posted @ 2021-04-09 19:11  MadokaHomura  阅读(431)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