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软工个人阅读作业1

项目 内容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2021春季软件工程(罗杰 任健)
这个作业的要求在哪里 2021年软工-热身阅读作业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学习软件开发技术,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这个作业在哪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更好地了解自己,并对未来做出规划

写在前面:大学生上课是否需要认真听讲

关于大学生是否应当在课堂上认真听讲,Scalers的这篇文章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大学生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并给出了5个理由来辅佐自己的观点。我对作者的看法基本表示认同,在这里针对文章中的某些观点给出自己的理解。

首先作者以一种绝对的口吻告诉读者:大学生上课就是要认真听讲,这种观点过于绝对,有失偏颇。针对不同课程,不同老师,不同的学生,情况都会有所不同。多数学生并非不认真听课就是在玩手机摸鱼,而是在课堂上完成一些对于自己来说更加有意义的工作。例如我在大一曾经上过一门解读《易经》的课程,老师讲课十分的自信,讲述了许多他自己的观点,例如《易经》是由史前文明而非这个时代的人类文明所创造的,史前文明拥有比现在更为强大的科技等等。老师还用在我看来非常不和逻辑的方式强行解读,强行将《易经》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让我听的十分无语。可能是我的层次不够高,但这种高层次也并非我所向往的,将这些时间拿来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不好吗

其次作者提到:聚精会神在这个时代已经是稀缺能力,大学应该打好基础,这一点我也已经深有体会了。高中上课时能够一节课专注课堂不开小差,到了大学之后,我发现自己的专注力有所下降。上课时总是想看个时间,看看有没有什么新消息,平时一个人自习的时候也经常无法专注的做完一件事,甚至一般考试的2个小时成为了我认为我大学生涯中最能集中注意力的时刻。有时候三心二意确实能够最大化利用时间,但是三心二意惯了,一心一意就变得很难了,我认为这是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

第一部分:结缘计算机

  • 你为什么选择计算机专业?你认为你的条件如何?和这些博主比呢?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我选择计算机专业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高考乃至大一大类排名的综合原因将我推到了计算机专业。和博客1的博主在初中时就对计算机拥有浓厚的兴趣不同,我在初高中时基本没有和计算机打过交道,电脑游戏也很少玩。在初高中时期,我一直对自己大学要读什么专业没有什么认知。我对很多事情都没有什么兴趣,再加上高中老师总是告诉我们:“你们现在不需要考虑这么多,高考考完了再去考虑。”(不得不说我觉得我国现有教育体系下高中与大学之间存在鸿沟),直到最后报选专业的时候还是根据预估分数线选择了北航信息大类。经过大一一年的学习,我仍未找到明确的方向,最后还是排名够得到计算机专业的原因,选择了计算机这一条路。

但是选择计算机专业也不能说是完全没有一点自己的想法。我比较喜欢阅读科幻小说,在高中我曾经在一本科幻杂志上阅读了一篇关于虚拟现实相关的内容,从此计算机专业也就纳入了考量范围之内(不过上学期选修了虚拟现实相关的课程之后,发现跟我想象中的虚拟现实差别有点大)。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认为我的条件和这些博主相比算是比较差的了。我接触计算机的时间比较晚,再加上对于计算机谈不上热爱,虽然有些兴趣,但是这点兴趣还做不到推着我学习更多课堂之外的计算机相关的知识。

  • 计算机是你喜欢的领域吗?是你擅长的领域吗?

我对于计算机谈不上喜欢或者说是不喜欢,如果要与其他专业相比的话,应该是更加偏向喜欢一点。尽管在学习的过程中给我带来了不少不怎么愉快的经历,但是学的多了反而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自己的好奇心。

计算机不是我擅长的领域。我比较头疼的就是写代码,从大一开始学习c语言,经历了数据结构,oo,编译等一系列课程,我依旧对编程有一种畏惧感,总是把手头的其他事情都干完才会去处理编程相关的任务。不知不觉之间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越怕越不想写,越不写越怕。大三上学期独立编写了类c语言编辑器,以及和同学共同完成了数据库的项目,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善。

有时候也会想自己如果学的不是计算机会怎样,但也只是想想罢了。我自认为自己的心态还是很不错的,不讨厌就有可能会喜欢,不擅长总有一天也能比较擅长,就是这样。

第二部分:在计算机系里学习

  • 你对你的大学生活有什么想要吐槽的地方吗?你理想的大学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跟学校给你的有什么区别?比较你在中国大学的经历,你的老师和学校能做到和国外那样吗?如果不能,请分析一下为什么。

对于大学生活,想要吐槽的地方着实是有不少。其中最想吐槽的就是新冠疫情原因导致在家上了半年学,这半年在家的学习对我的影响还是比较大。首先我本身就比较宅,加上疫情期间提倡呆在家里,于是我就很少锻炼身体,本就不太好的体质变得更差了(不过好在这学期开始坚持跑步了)。其次是我的自制力不强,初高中都是在寄宿制学校读书,在家没有在学校一样的学习氛围,对我来说这是致命的。那一个学期过后,我感觉自己和身边的其他同学已经拉开了较大的差距。大三上学期由于教务和培养计划的安排,是一个非常忙碌的学期,就这样我又在每日不知为何而忙碌的前提下迎来了大三下学期。正如博客2的博主所说:“本科四年是最珍贵的四年学习时光”,但我认为我没能好好利用这前两年半的时光。

其他也有一些想要吐槽的地方,例如6系抢课的艰难、宿舍独立卫浴的诸多麻烦(谁能想到寒假回来迎接我的是卫生间的污水以及刺鼻的气味)等等,就不再一一举例了。

我理想中的大学教育是所学习的知识能与社会所需要的相接轨的教育。准确来说,我认为应当有两类大学,一类大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研究型人才,与研究院等部门机构相接轨;另一类大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技术型人才,与社会上的其他工作相接轨。我认为现在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还无法做到很好地接轨。这一点我认为计算机专业算是做的比较好的,听说甚至有的专业本科毕业之后很难找到一个还不错的工作。

至于对比国内外的教育,我认为国内还是很难做到和国外顶尖大学一样的。首先是师资力量,国内学校每届招收的学生很多,平均师资力量不足;其次是学生,学生数量一多,教师就必须关注所有的学生,课程的难度也会有所调整;最后我认为国内外大学的教学理念也不尽相同,大环境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大学培养模式,有利有弊吧。

  • 迄今为止,你写了多少代码,描述你做的最复杂的软件项目/作业。

    • 大一上学期c语言每周十道题基本没能全部做完,一学期下来代码量大概在1000行左右
    • 大一下学期数据结构每两周5道作业题,加上最后的排序大作业,一学期下来代码量1500行左右
    • 大二上学期计组实验,代码量2000-3000行左右
    • 大二下学期oo四单元作业,代码量2000-3000行左右
    • 大三上学期编译实验代码量2000+;数据库代码量(我负责的部分)500+;ruby大作业除脚手架自动生成以外的部分(包括自己重新写的部分)500行左右

其中我独立完成的最复杂的应该是编译实验要求做的类c语言编译器了。尽管最后的优化部分没做,仅仅只完成了实现编译功能的部分,整个编译器依旧花费了我很大的精力。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与中间代码生成、目标代码生成、符号表建立与管理、错误处理一环套一环,从头开发这个类c编译器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经历。

  • 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时候,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要学这么多数学,这和我们的计算机有关系吗”,你现在是否还有这样的疑问?对这个问题,你有自己的解答了吗?那么其他学科呢?

大一在学习数分与高代时难免会有这样的想法。数学对于计算机来说是研究的工具,我们学习如何使用工具却不告诉我们如何不为了使用工具而使用工具,自然就会产生“学习这个到底有什么用”的想法。我真正意识到有用还是上学期学习虚拟现实课程中关于计算机图形学相关的内容时,猛然发现自己线性代数相关知识已经忘了个八八九九了,这才意识到数理基础的重要。现在已经不再有这样的疑问了。

第三部分:未来规划

  • 对于你未来在IT行业的发展,你有什么样的梦想或者未来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你准备怎样来规划你技术道路,职业道路和社会道路?

谈不上有什么梦想,对未来想从事什么工作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博客3中陈皓分享了他的职业生涯,认为自己的前两年在银行的工作十分不满意,他谈到:“因为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所以,浪费了至少两年的时间”。他的经历让我认识到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但我无法完全认同他的话。想要完全认清自己,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并非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很多事情只有去尝试了才能知道自己到底适不适合。我认为这也是实习所能带给我们的其中一个信息。正是这两年的经历让他认识到了自己不想在没有激情的地方工作,帮助他找到自己的方向。在没有任何经历的前提下去做职业规划,我认为是十分困难的。

虽然这么说,但不代表我认为职业规划没有用。相反,尽早做出规划去指导自己的未来可以节省出很多时间,减少自己的迷茫。如果能够很好认清自己,职业规划就相对容易实行了,可惜我没能很好了解自己,所以未来的很多时候估计还是会经历不断的试错吧,不过我觉得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通过一些实习来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或者是真正合适的,从而辅助自己进行职业规划,我认为这是比较合理的一种方法。

参考博客

Scalers:大学生上课为什么一定要认真听讲?

我的软件开发生涯 (10年开发经验总结和爆栈人生)

一直在路上——记我从初中到本科近十年的学习成长历程

【野生程序员】:优先招聘

谈谈职业规划——CSDN对我的采访

posted @ 2021-03-10 16:52  MadokaHomura  阅读(116)  评论(3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