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觉很扯蛋的事情就是测试人员提bug的问题.先说下前提,公司测试会以提bug数量来做为一部分员工绩效的成份.再说一下公司从需求到开发
到测试,先是需求出一个文档,开发根据文档做功能的开发,然后测试看文档做黑合测试,文档里面没有用例,所以测试对文档用自己的理解来测试.
----------------割了公司老总的JJ---------------
下面就是我要吐槽的东西了,需求说做一个A,开发做了个A',A与A'有一点偏差,然后测试理解的是A'',A与A''也有偏差.我去,我不是想说这个偏差
的问题 ,我是想说bug数量的问题,就这两个小小的偏差导致bug数量偏差大约1.5倍.
先看一下需求与开发之间的情况如图一, 需求的想法是黑圈里的,开发是做的红,圈里的东西,两个相差一点.理论开发只是a与c部分出了差错,分别
按1个单位计算,也就是测试应该提开发2个单位的bug.
再看下图二,就是把测试加入进来,测试是蓝色的圈里的.测试首先会提 d,a1,b,c这几个地方的bug.因为这几个地方是她们认开发与自己看到的文
档里不同的东西.也就是提了2个单位的bug了.后面通过测试与需求的沟通,她们的理解会向需求方向靠近,最后重合,所以她们再提a,c1,a是之前开
发没有做到的,c1,是开发和测试都理解错了的,所以也要做调整.所以最后是6个部分的bug.也就是bug数量比以前多了1.5倍.(按bug提成的小伙伴真
欢乐)
这种方法牛b吧.也相当于给按bug数量提成的小伙伴们一点经验吧.我勒个去.
所以难得糊涂,湖涂有时也是有好处的.
【推荐】编程新体验,更懂你的AI,立即体验豆包MarsCode编程助手
【推荐】凌霞软件回馈社区,博客园 & 1Panel & Halo 联合会员上线
【推荐】抖音旗下AI助手豆包,你的智能百科全书,全免费不限次数
【推荐】博客园社区专享云产品让利特惠,阿里云新客6.5折上折
【推荐】轻量又高性能的 SSH 工具 IShell:AI 加持,快人一步
· DeepSeek 解答了困扰我五年的技术问题
· 为什么说在企业级应用开发中,后端往往是效率杀手?
· 用 C# 插值字符串处理器写一个 sscanf
· Java 中堆内存和栈内存上的数据分布和特点
· 开发中对象命名的一点思考
· DeepSeek 解答了困扰我五年的技术问题。时代确实变了!
· PPT革命!DeepSeek+Kimi=N小时工作5分钟完成?
· What?废柴, 还在本地部署DeepSeek吗?Are you kidding?
· 赶AI大潮:在VSCode中使用DeepSeek及近百种模型的极简方法
· DeepSeek企业级部署实战指南:从服务器选型到Dify私有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