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应用场景

1、基本思想:zookeeper的应用场景均可从其节点类型和watcher机制进行考虑。

2、应用场景:

a、统一命名服务:主要使用顺序节点进行。

b、集群管理:临时节点+wather机制

c、分布式日志收集:

d、master选举:

e、分布式锁:使用临时节点+监听机制

f、分布式屏障:使用临时节点+监听机制

3、具体应用:

(1)配置中心:数据发布/订阅,顾名思义就是发布者发布数据供订阅者进行数据订阅。从而动态获取数据(配置信息)实现数据(配置信息)的集中式管理和数据的动态更新。设计模式为,Push 模式和Pull 模式。

  程序分布式的部署在不同的机器上,将程序的配置信息放在 zk 的 znode 下,当有配置发生改变时,也就是 znode 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改变 zk 中某个目录节点的内容,利用 watcher 通知给各个客户端,从而更改配置。

 

  数据(配置信息)特性:

  a、数据量通常比较小

  b、数据内容在运行时会发生动态更新

  c、集群中各机器共享,配置一致如:机器列表信息、运行时开关配置、数据库配置信息等

 

  基于 Zookeeper 的实现方式:

  数据存储:将数据(配置信息)存储到 Zookeeper 上的一个数据节点。

  数据获取:应用在启动初始化节点从 Zookeeper 数据节点读取数据,并在该节点上注册一个数据变更 Watcher。

  数据变更:当变更数据时,更新 Zookeeper 对应节点数据,Zookeeper会将数据变更通知发到各客户端,客户端接到通知后重新读取变更后的数据即可。

 

(2)zk 的命名服务(文件系统):命名服务是指通过指定的名字来获取资源或者服务的地址,利用 zk 创建一个全局的路径,这个路径就可以作为一个名字,指向集群中的集群,提供的服务的地址,或者一个远程的对象等等。

 

(3)集群管理:所谓集群管理无在乎两点:是否有机器退出和加入、选举 master。

  对于第一点,所有机器约定在父目录下创建临时目录节点,然后监听父目录节点的子节点变化消息。一旦有机器挂掉,该机器与 zookeeper 的连接断开,其所创建的临时目录节点被删除,所有其他机器都收到通知:某个兄弟目录被删除,于是,所有人都知道:它上船了。新机器加入也是类似,所有机器收到通知:新兄弟目录加入,highcount 又有了。

  对于第二点,我们稍微改变一下,所有机器创建临时顺序编号目录节点,每次选取编号最小的机器作为 master 就好。

 

(4)分布式锁:

  有了 zookeeper 的一致性文件系统,锁的问题变得容易。锁服务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保持独占,另一个是控制时序。

  对于第一类,我们将 zookeeper 上的一个 znode 看作是一把锁,通过 createznode的方式来实现。所有客户端都去创建 /distribute_lock 节点,最终成功创建的那个客户端也即拥有了这把锁。用完删除掉自己创建的 distribute_lock 节点就释放出锁。

  对于第二类, /distribute_lock 已经预先存在,所有客户端在它下面创建临时顺序编号目录节点,和选 master 一样,编号最小的获得锁,用完删除,依次方便。

 

(5)Zookeeper 队列管理:

  两种类型的队列:

  (1)同步队列,当一个队列的成员都聚齐时,这个队列才可用,否则一直等待所有成员到达。

  (2)队列按照 FIFO 方式进行入队和出队操作。第一类,在约定目录下创建临时目录节点,监听节点数目是否是我们要求的数目。第二类,和分布式锁服务中的控制时序场景基本原理一致,入列有编号,出列按编号。在特定的目录下创建 PERSISTENT_SEQUENTIAL 节点,创建成功时Watcher 通知等待的队列,队列删除序列号最小的节点用以消费。此场景下Zookeeper 的 znode 用于消息存储,znode 存储的数据就是消息队列中的消息内容,SEQUENTIAL 序列号就是消息的编号,按序取出即可。由于创建的节点是持久化的,所以不必担心队列消息的丢失问题。

posted @ 2019-12-05 21:58  guoyu1  阅读(37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