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 Server数据库锁机制及类型
Microsoft SQL Server(以下简称SQL Server)作为一种中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系统更强调由系统来管理锁。在用户有SQL请求时,系统分析请求,自动在满足锁定条件和系统性能之间为数据库加上适当的锁,同时系统在运行期间常常自动进行优化处理,实行动态加锁。 对于一般的用户而言,通过系统的自动锁定管理机制基本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但如果对数据安全、数据库完整性和一致性有特殊要求,就必须自己控制数据库的锁定和解锁,这就需要了解SQL Server的锁机制,掌握数据库锁定方法。 锁的多粒度性以及锁升级 数据库中的锁是指一种软件机制,用来指示某个用户(也即进程会话,下同)已经占用了某种资源,从而防止其他用户做出影响本用户的数据修改或导致数据库数据的非完整性和非一致性。这儿所谓资源,主要指用户可以操作的数据行、索引以及数据表等。根据资源的不同,锁有多粒度(multigranular)的概念,也就是指可以锁定的资源的层次。SQL Server中能够锁定的资源粒度包括:数据库、表、区域、页面、键值(指带有索引的行数据)、行标识符(RID,即表中的单行数据)。 采用多粒度锁的重要用途是用来支持并发操作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SQL Server根据用户的请求,做出分析后自动给数据库加上合适的锁。假设某用户只操作一个表中的部分行数据,系统可能会只添加几个行锁(RID)或页面锁,这样可以尽可能多地支持多用户的并发操作。但是,如果用户事务中频繁对某个表中的多条记录操作,将导致对该表的许多记录行都加上了行级锁,数据库系统中锁的数目会急剧增加,这样就加重了系统负荷,影响系统性能。因此,在数据库系统中,一般都支持锁升级(lock escalation)。所谓锁升级是指调整锁的粒度,将多个低粒度的锁替换成少数的更高粒度的锁,以此来降低系统负荷。在SQL Server中当一个事务中的锁较多,达到锁升级门限时,系统自动将行级锁和页面锁升级为表级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SQL Server中,锁的升级门限以及锁升级是由系统自动来确定的,不需要用户设置。
SQL Server锁类型
1) HOLDLOCK: 在该表上保持共享锁,直到整个事务结束,而不是在语句执行完立即释放所添加的锁。
2) NOLOCK:不添加共享锁和排它锁,当这个选项生效后,可能读到未提交读的数据或“脏数据”,这个选项仅仅应用于SELECT语句。
3) PAGLOCK:指定添加页锁(否则通常可能添加表锁)。
4) READCOMMITTED用与运行在提交读隔离级别的事务相同的锁语义执行扫描。默认情况下,SQL Server 2000 在此隔离级别上操作。
5) READPAST: 跳过已经加锁的数据行,这个选项将使事务读取数据时跳过那些已经被其他事务锁定的数据行,而不是阻塞直到其他事务释放锁,
READPAST仅仅应用于READ COMMITTED隔离性级别下事务操作中的SELECT语句操作。
6) READUNCOMMITTED:等同于NOLOCK。
7) REPEATABLEREAD:设置事务为可重复读隔离性级别。
8) ROWLOCK:使用行级锁,而不使用粒度更粗的页级锁和表级锁。
9) SERIALIZABLE:用与运行在可串行读隔离级别的事务相同的锁语义执行扫描。等同于 HOLDLOCK。
10) TABLOCK:指定使用表级锁,而不是使用行级或页面级的锁,SQL Server在该语句执行完后释放这个锁,而如果同时指定了HOLDLOCK,该锁一直保持到这个事务结束。
11) TABLOCKX:指定在表上使用排它锁,这个锁可以阻止其他事务读或更新这个表的数据,直到这个语句或整个事务结束。
12) UPDLOCK :指定在 读表中数据时设置更新 锁(update lock)而不是设置共享锁,该锁一直保持到这个语句或整个事务结束,使用UPDLOCK的作用是允许用户先读取数据(而且不阻塞其他用户读数据),并且保证在后来再更新数据时,这一段时间内这些数据没有被其他用户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