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sectionObserver API,观察元素是否进入了可视区域
网页开发时,常常需要了解某个元素是否进入了"视口"(viewport),即用户能不能看到它。
上图的绿色方块不断滚动,顶部会提示它的可见性。
传统的实现方法是,监听到scroll事件后,调用目标元素(绿色方块)的getBoundingClientRect()方法,得到它对应于视口左上角的坐标,再判断是否在视口之内。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由于scroll事件密集发生,计算量很大,容易造成性能问题。
目前有一个新的 IntersectionObserver API,可以自动"观察"元素是否可见,Chrome 51+ 已经支持。由于可见(visible)的本质是,目标元素与视口产生一个交叉区,所以这个 API 叫做"交叉观察器"。
一、API
它的用法非常简单。
var io = new IntersectionObserver(callback, option);
上面代码中,IntersectionObserver
是浏览器原生提供的构造函数,接受两个参数:callback
是可见性变化时的回调函数,option
是配置对象(该参数可选)。
构造函数的返回值是一个观察器实例。实例的observe方法可以指定观察哪个 DOM 节点。
// 开始观察
io.observe(document.getElementById('example'));
// 停止观察
io.unobserve(element);
// 关闭观察器
io.disconnect();
上面代码中,observe的参数是一个 DOM 节点对象。如果要观察多个节点,就要多次调用这个方法。
io.observe(elementA);
io.observe(elementB);
二、callback 参数
目标元素的可见性变化时,就会调用观察器的回调函数callback
。
callback
一般会触发两次。一次是目标元素刚刚进入视口(开始可见),另一次是完全离开视口(开始不可见)。
var io = new IntersectionObserver(
entries => {
console.log(entries);
}
)
上面代码中,回调函数采用的是箭头函数的写法。callback
函数的参数(entries
)是一个数组,每个成员都是一个IntersectionObserverEntry
对象。举例来说,如果同时有两个被观察的对象的可见性发生变化,entries数组就会有两个成员。
三、IntersectionObserverEntry 对象
IntersectionObserverEntry
对象提供目标元素的信息,一共有六个属性。
{
time: 3893.92,
rootBounds: ClientRect {
bottom: 920,
height: 1024,
left: 0,
right: 1024,
top: 0,
width: 920
},
boundingClientRect: ClientRect {
// ...
},
intersectionRect: ClientRect {
// ...
},
intersectionRatio: 0.54,
target: element
}
每个属性的含义如下。
time
:可见性发生变化的时间,是一个高精度时间戳,单位为毫秒
target
:被观察的目标元素,是一个 DOM
节点对象
rootBounds
:根元素的矩形区域的信息,getBoundingClientRect()
方法的返回值,如果没有根元素(即直接相对于视口滚动),则返回null
boundingClientRect
:目标元素的矩形区域的信息
intersectionRect
:目标元素与视口(或根元素)的交叉区域的信息
intersectionRatio
:目标元素的可见比例,即intersectionRect
占boundingClientRect
的比例,完全可见时为1,完全不可见时小于等于0
上图中,灰色的水平方框代表视口,深红色的区域代表四个被观察的目标元素。它们各自的intersectionRatio
图中都已经注明。
我写了一个 Demo,演示IntersectionObserverEntry
对象。注意,这个 Demo 只能在 Chrome 51+ 运行。
四、实例:惰性加载(lazy load)
有时,我们希望某些静态资源(比如图片),只有用户向下滚动,它们进入视口时才加载,这样可以节省带宽,提高网页性能。这就叫做"惰性加载"。
有了 IntersectionObserver
API,实现起来就很容易了。
function query(selector) {
return Array.from(document.querySelectorAll(selector));
}
var observer = new IntersectionObserver(
function (changes) {
changes.forEach(function (change) {
var container = change.target;
var content = container.querySelector('template').content;
container.appendChild(content);
observer.unobserve(container);
});
}
);
query('.lazy-loaded').forEach(function (item) {
observer.observe(item);
});
上面代码中,只有目标区域可见时,才会将模板内容插入真实 DOM,从而引发静态资源的加载。
五、实例:无限滚动
无限滚动(infinite scroll)的实现也很简单。
var intersectionObserver = new IntersectionObserver(
function (entries) {
// 如果不可见,就返回
if (entries[0].intersectionRatio <= 0) return;
loadItems(10);
console.log('Loaded new items');
});
// 开始观察
intersectionObserver.observe(
document.querySelector('.scrollerFooter')
);
无限滚动时,最好在页面底部有一个页尾栏(又称sentinels
)。一旦页尾栏可见,就表示用户到达了页面底部,从而加载新的条目放在页尾栏前面。这样做的好处是,不需要再一次调用observe()
方法,现有的IntersectionObserver
可以保持使用。
六、Option 对象
IntersectionObserver
构造函数的第二个参数是一个配置对象。它可以设置以下属性。
6.1 threshold 属性
threshold
属性决定了什么时候触发回调函数。它是一个数组,每个成员都是一个门槛值,默认为[0],即交叉比例(intersectionRatio
)达到0时触发回调函数。
new IntersectionObserver(
entries => {/* ... */ },
{
threshold: [0, 0.25, 0.5, 0.75, 1]
}
);
用户可以自定义这个数组。比如,[0, 0.25, 0.5, 0.75, 1]就表示当目标元素 0%、25%、50%、75%、100% 可见时,会触发回调函数。
6.2 root 属性,rootMargin 属性
很多时候,目标元素不仅会随着窗口滚动,还会在容器里面滚动(比如在iframe
窗口里滚动)。容器内滚动也会影响目标元素的可见性,参见本文开始时的那张示意图。
IntersectionObserver
API 支持容器内滚动。root
属性指定目标元素所在的容器节点(即根元素)。注意,容器元素必须是目标元素的祖先节点。
var opts = {
root: document.querySelector('.container'),
rootMargin: "500px 0px"
};
var observer = new IntersectionObserver(
callback,
opts
);
上面代码中,除了root
属性,还有rootMargin
属性。后者定义根元素的margin
,用来扩展或缩小rootBounds
这个矩形的大小,从而影响intersectionRect
交叉区域的大小。它使用CSS
的定义方法,比如10px 20px 30px 40px
,表示top、right、bottom 和 left
四个方向的值。
这样设置以后,不管是窗口滚动或者容器内滚动,只要目标元素可见性变化,都会触发观察器。
七、注意点
IntersectionObserver
API 是异步的,不随着目标元素的滚动同步触发。
规格写明,IntersectionObserver
的实现,应该采用requestIdleCallback()
,即只有线程空闲下来,才会执行观察器。这意味着,这个观察器的优先级非常低,只在其他任务执行完,浏览器有了空闲才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