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河南大学的悲哀???

原文: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28992

河南大学,建校在七朝古都开封,辉煌时期学校综合实力仅次于清华北大,即使经过抗战时期的那一段战乱的损失,河南大学依然在1944年的教育部大学排名中位于第六名。现如今,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改革开放经济增长了,但河南大学在全国却就变成了一个不入流的一本大学,不为人所知,数次“211”工程高校评比都因为各种原因都失之交臂,令人叹息。研究河南大学的校史对于河南人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河南大学就是河南的一个小缩影,都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也都曾经人才辈出,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没落了,至于没落的原因,有人说是政治,有人说是经济,至于到底是为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所有河南人民思考的问题。  

  【校史是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楼主对于河南大学曾经的辉煌是了解的,这个辉煌与现在的没落相比,确实令人心痛。本贴我想向楼主简述一下河南大学的校史,楼主自会有所思考。在简述校史之前,我先表达一下我对河南大学没落最主要原因的看法:建国初的院系调整是罪魁祸首。如果把调整之前中国各大学的实力平移到现在,到现有的招考制度之下,河南大学绝对有资格招到一流的生源,并且能拿到国家丰厚的科研办学经费(别忘了211、985工程其实就是拨款的),这样的话,进大陆top5难道还有压力?再次,对于楼上说把就业率拉上来的问题,我就笑笑不说话,中国排名靠前的名校是靠什么成为名校的?到底是学术还是就业?照这个逻辑估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还不如地方某财经大学了,更不如蓝翔了。
——————下面进入正题——————
一、河南大学校史简述
(一)、院系调整前
1、历史沿革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1912.9-1923.3)
1912年,河南省教育界人士如时任河南教育司长李时灿、河南提学史陈善同、省学务公所议员王敬芳等人提议建立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得到北洋政府当局及河南籍大总统袁世凯的支持,该学堂于1912年9月下旬开课,设英文、德文、法文三科,在当时与清华学堂(现发展为清华大学)和南洋公学(现发展为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呈三足鼎立之势。
中州大学(1923.3-1926.6)
1923年冯玉祥任河南督军后搜缴军阀赵倜的财产,以此为经费在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中州大学,河南大学的校脉至此成为了一所真正的大学。
河南省立中山大学(1927.7-1930.8)
1927年随着北伐的节节胜利,中国国民党的国民政府接受中州大学,兼并了当时的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和河南省立农业专门学校,并易名为“河南省立中山大学”。此时该校已拥有文、法、理、农、医五大学科,在全国已是实力超群的综合性大学。
省立河南大学(1930.9-1942.3)
河南省立中山大学于1930年易名径称“省立河南大学”,一直到1937年河南省沦陷前,该校发展迅速,成为中国顶尖大学之一,并添建了许多设施。在当年,很多大学在设施上是很捉襟见肘的。七七事变爆发后,华北形势急转直下,省立河南大学一迁再迁,但幸运的是,在转移过程中并未受到什么损失,反而在增添院系,这个命运相比当时的安徽省立安徽大学要强太多了,可见国民政府对河南大学的重视。1942年3月,国民政府为了在转移中加强联系,改省立河大为国立大学,径称“国立河南大学”。
国立河南大学(1942.3-1948.6)
国立河南大学于1945年12月迁回开封,至此仍是全国顶尖的名校。但随着内战的发展,1948年6月,校内左右派分裂,左派教授范文澜携带意识形态相似之师生前往解放区宝丰县,新建“河南大学”,国立河南大学主体则在时任校长姚从吾带领下迁往苏州吴县。
分裂后的河南大学(1948.11-1952)
a.国立河南大学主体
姚从吾校长在苏州形势告急后前往台湾, 教务长郝象吾、前医学院院长张静吾和秘书长马非百接管校务,拒绝广州国民政府的迁穗命令,滞留在苏州,于1949年4月29日由陈毅的华东野战军接管。同年7月,迁回开封,与中原大学医学院合并。
b.左翼河南大学—中原大学
该校后由陈毅下令易名为“中原大学”,并于1948年11月开封解放后由宝丰迁回开封原校址。1949年,中原大学医学院并回国立河南大学,余下系科则响应“中南先建武汉的号召”,迁往武汉,其系科现已发展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美术学院和武汉音乐学院等高校,成为武汉最重要的高校源头之一。
(二)、院系改革中
1949年8月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吴芝圃以各种政治原因打压拆分河南大学,河大遭到浩劫,农学院独立为河南农学院(今河南农业大学);医学院独立为河南医学院(后发展为河南医科大学,现已被郑州大学兼并为郑州大学医学部);行政学院独立为河南行政干部管理学院;水利系并入武汉大学;财经系并入中南财经学院(后与“五院四系”中的中南政法学院合并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育学院并入华中高师(现华中师范大学);植物病虫害系并入华中农学院(现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并入平原师范学院(现河南师范大学)。
(三)、院系改革后
七零八落的河南大学余下的部分被改为了一个院系都不完整的师范院校,几乎丧失了所有理工科系,又加上院系调整中社会科学的全部裁撤,曾经文、法、理、工、农、医学科齐全实力雄厚的河南大学已不复存在,称“河南师范学院”。1956年11月改称“开封师范学院”。1979年8月改称“河南师范大学”。1984年5月恢复“河南大学”校名。
二、综评
院系调整使一大批学校成长,一大批学校建立,一大批学校遭殃,一大批学校消失。相比较消失的燕京大学、辅仁大学,河南大学或许是被命运眷顾了。但在“遭殃”的那批学校里,河大又是最惨烈的。院系调整机械地照搬苏联模式,机械地批判各种思想,犯下的错误,改革开放后中央也有所反思,但有些损失终究是挽回不了了。一句话说白,现在做大做强的名校,大多是以前院系调整中的获利者,他们吸收了大量优秀师资,在招生中享有最优秀的生源,现在又享受着国家开拨的各种经费,当然稳坐前排交椅。从河大分出来的那些院校中可以看到,如果他们留在河大到现在,河大是什么实力,拥有多么综合的建制。这跟地域、地域经济,甚至就业率几乎没有关系。如非要论地域和地域经济的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北京迁往合肥,难道没落了吗?如非要论就业率的话,那我来打个比方:当年河大的建制与实力如果平移到现在,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复旦大学,应该没问题吧?而现在的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和收入随便秒复旦不成问题吧?甚至是央财、上财的本科生的就业与收入都会比复旦基础学科毕业的研究生收入高,没问题吧?那么,难道复旦比央财、上财差了吗?到底是谁进了QS的world'top100?谁在国家历史上贡献更大?我不否认专门类院校存在的价值,但对于一个地域,甚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引领其人文精神的大学必然是一个综合性大学,以研究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既言河南大学,便须知河南大学之历史、知其命运、知其精神。倘若当年的河南大学不是一个叱咤风云的综合性大学,仅仅是一个专门类院校的话,河南人民会记得她曾经作为人文精神领袖的价值吗?国家又调整她干什么呢?今天又会有人在此感叹“河大之殇”吗?
———————分割线———————
“河大之殇”是中国教育盲目发展的最典型的缩影,把一个名校培养出来是何等艰难,毁了又是何等迅速,恢复又是何等难上加难?希望中国教育不再走弯路。

是河南大学的悲哀???

posted @ 2021-02-17 21:03  叕叒双又  阅读(245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