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常见操作命令及相关延伸

linux 常用命令
ls 浏览当前目录
cd 切换目录
rm 删除  
  用户可以用rm命令删除不需要的文件。该命令的功能为删除一个目录中的一个或多个文件或目录,它也可以将某个目录及其下的所有文件及子目录均删除。对于链接文件,只是断开了链接,原文件保持不变。
  rm命令的一般形式为:rm [选项]... 目录... 删除指定的<文件>(即解除链接)。
  -d --directory 删除可能仍有数据的目录 (只限超级用户)
  -f --force 略过不存在的文件,不显示任何信息
  -i --interactive 进行任何删除操作前必须先确认
  -r/R --recursive 同时删除该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层
  -v --verbose 详细显示进行的步骤
     --help 显示此帮助信息并离开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并离开
  要删除第一个字符为‘-’的文件 (例如‘-foo’),请使用以下其中一种方法:
  rm -- -foo
  rm ./-foo
  请注意,如果使用 rm 来删除文件,通常仍可以将该文件恢复原状。如果想保证
  该文件的内容无法还原,请考虑使用 shred。
  范例:
  删除所有rb语言程序档;删除前逐一询问确认 :
  rm -i *.rb
  将 Finished 子目录及子目录中所有档案删除 :
  rm -r Finished
  将 Finished 子目录及子目录中所有档案删除,并且不用--确认 :
  rm -rf Finished
cp 复制档案或目录
  # cp [-adfilprsu] 来源档(source) 目的檔(destination)
  # cp [options] source1 source2 source3 …. directory
  参数:
  -a :相当于 -pdr 的意思;
  -d :若来源文件为连结文件的属性(link file),则复制连结文件属性而非档案本身;
  -f :为强制 (force) 的意思,若有重复或其它疑问时,不会询问使用者,而强制复制;
  -i :若目的檔(destination)已经存在时,在覆盖时会先询问是否真的动作!
  -l :进行硬式连结 (hard link) 的连结档建立,而非复制档案本身;
  -p :连同档案的属性一起复制过去,而非使用预设属性;
  -r :递归持续复制,用于目录的复制行为;
  -s :复制成为符号连结文件 (symbolic link),亦即『快捷方式』档案;
  -u :若 destination 比 source 旧才更新 destination !
最后需要注意的,如果来源档有两个以上,则最后一个目的文件一定要是『目录』才行!

scp 跨服务器复制
scp  [参数]  [原路径]  [目标路径]
scp 本地用户名 @IP 地址 : 文件名 1 远程用户名 @IP 地址 : 文件名 2
[ 本地用户名 @IP 地址 :] 可以不输入 , 可能需要输入远程用户名所对应的密码 .
可能有用的几个参数 :
-1 强制scp命令使用协议ssh1
-2 强制scp命令使用协议ssh2
-4 强制scp命令只使用IPv4寻址
-6 强制scp命令只使用IPv6寻址
-B 使用批处理模式(传输过程中不询问传输口令或短语)
-C 允许压缩。(将-C标志传递给ssh,从而打开压缩功能)
-p 保留原文件的修改时间,访问时间和访问权限。
-q 不显示传输进度条。
-r 递归复制整个目录。
-v 详细方式显示输出。scp和ssh(1)会显示出整个过程的调试信息。这些信息用于调试连接,验证和配置问题。
-c cipher 以cipher将数据传输进行加密,这个选项将直接传递给ssh。
-F ssh_config 指定一个替代的ssh配置文件,此参数直接传递给ssh。
-i identity_file 从指定文件中读取传输时使用的密钥文件,此参数直接传递给ssh。
-l limit 限定用户所能使用的带宽,以Kbit/s为单位。
-o ssh_option 如果习惯于使用ssh_config(5)中的参数传递方式,
-P port 注意是大写的P, port是指定数据传输用到的端口号
-S program 指定加密传输时所使用的程序。此程序必须能够理解ssh(1)的选项
使用实例:
从本地服务器复制到远程服务器:
(1) 复制文件:
命令格式:
scp local_file remote_username@remote_ip:remote_folder
或者
scp local_file remote_username@remote_ip:remote_file
或者
scp local_file remote_ip:remote_folder
或者
scp local_file remote_ip:remote_file
第1,2个指定了用户名,命令执行后需要输入用户密码
第1个仅指定了远程的目录,文件名字不变,第2个指定了文件名
第3,4个没有指定用户名,命令执行后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第3个仅指定了远程的目录,文件名字不变,第4个指定了文件名
(2) 复制目录:
命令格式:
scp -r local_folder remote_username@remote_ip:remote_folder
或者
scp -r local_folder remote_ip:remote_folder
第1个指定了用户名,命令执行后需要输入用户密码;
第2个没有指定用户名,命令执行后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从远程服务器复制到本地服务器:
从远程复制到本地的scp命令与上面的命令雷同,只要将从本地复制到远程的命令后面2个参数互换顺序就行了。

wget 访问当前url并下载至本地:
ps 过滤
su 切换用户
tail 查看日志
sh 启动
pwd 查看当前目录
zip/tar 压缩
unzip 解压缩
1.功能作用:解压缩zip文件
2.位置:/usr/bin/unzip
3.格式用法:unzip [-Z] [-opts[modifiers]] file[.zip] [list] [-x xlist] [-d exdir]
4.主要参数
-c 将解压缩的结果显示到屏幕上,并对字符做适当的转换
-p 与-c参数类似,会将解压缩的结果显示到屏幕上,但不会执行任何的转换。
-l 显示压缩文件内所包含的文件
-f 更新现有的文件
-t 检查压缩文件是否正确,但不解压
-u 与-f参数类似,但是除了更新现有的文件外,也会将压缩文件中的其他文件解压缩到目录中
-z 仅显示压缩文件的备注文字
-v 执行是时显示详细的信息。或查看压缩文件目录,但不解压
-T 将压缩文件内的所有文件的最新变动时间设为解压缩时候的时间
-x 指定不要处理.zip压缩文件中的哪些文件
-d 指定文件解压缩后所要存储的目录
-n 解压缩时不要覆盖原有的文件
-q 安静模式,执行时不显示任何信息
-o 不必先询问用户,unzip执行后覆盖原有文件
-a 对文本文件进行必要的字符转换
-j 不处理压缩文件中原有的目录路径
-aa 把所有的文件目录当作文本处理
-U use escapes for all non-ASCII Unicode
-UU 忽略Unicode编码字符
-C 压缩文件中的文件名称区分大小写
-L 将压缩文件中的全部文件名改为小写
-X 解压缩时同时回存文件原来的UID/GID
-V 保留VMS的文件版本信息
-K 保留文件的setuid/setgid/tacky属性
-M 将输出结果送到more程序处理
-O 指定字符编码为DOS,Windows和OS/2

-I 指定字符编码为UNIX
5.tar用法:
 -c: 建立压缩档案
 -x:解压
 -t:查看内容
 -r:向压缩归档文件末尾追加文件
 -u:更新原压缩包中的文件
 这五个是独立的命令,压缩解压都要用到其中一个,可以和别的命令连用但只能用其中一个。下面的参数是根据需要在压缩或解压档案时可选的。
 -z:有gzip属性的
 -j:有bz2属性的
 -Z:有compress属性的
 -v:显示所有过程
 -O:将文件解开到标准输出
 下面的参数-f是必须的
 -f: 使用档案名字,切记,这个参数是最后一个参数,后面只能接档案名。
  # tar -cf all.tar *.jpg
 这条命令是将所有.jpg的文件打成一个名为all.tar的包。-c是表示产生新的包,-f指定包的文件名。
  # tar -rf all.tar *.gif
 这条命令是将所有.gif的文件增加到all.tar的包里面去。-r是表示增加文件的意思。
  # tar -uf all.tar logo.gif
 这条命令是更新原来tar包all.tar中logo.gif文件,-u是表示更新文件的意思。
  # tar -tf all.tar
 这条命令是列出all.tar包中所有文件,-t是列出文件的意思
  # tar -xf all.tar
 这条命令是解出all.tar包中所有文件,-x是解开的意思
压缩
 tar -cvf jpg.tar *.jpg //将目录里所有jpg文件打包成tar.jpg
 tar -czf jpg.tar.gz *.jpg //将目录里所有jpg文件打包成jpg.tar后,并且将其用gzip压缩,生成一个gzip压缩过的包,命名为jpg.tar.gz
 tar -cjf jpg.tar.bz2 *.jpg //将目录里所有jpg文件打包成jpg.tar后,并且将其用bzip2压缩,生成一个bzip2压缩过的包,命名为jpg.tar.bz2
 tar -cZf jpg.tar.Z *.jpg //将目录里所有jpg文件打包成jpg.tar后,并且将其用compress压缩,生成一个umcompress压缩过的包,命名为jpg.tar.Z
 rar a jpg.rar *.jpg //rar格式的压缩,需要先下载rar for linux
 zip jpg.zip *.jpg //zip格式的压缩,需要先下载zip for linux
解压
 tar -xvf file.tar //解压 tar包
 tar -xzvf file.tar.gz //解压tar.gz
 tar -xjvf file.tar.bz2 //解压 tar.bz2
 tar -xZvf file.tar.Z //解压tar.Z
 unrar e file.rar //解压rar
 unzip file.zip //解压zip
总结
 1、*.tar 用 tar -xvf 解压
 2、*.gz 用 gzip -d或者gunzip 解压
 3、*.tar.gz和*.tgz 用 tar -xzf 解压
 4、*.bz2 用 bzip2 -d或者用bunzip2 解压
 5、*.tar.bz2用tar -xjf 解压
 6、*.Z 用 uncompress 解压
 7、*.tar.Z 用tar -xZf 解压
 8、*.rar 用 unrar e解压
 9、*.zip 用 unzip 解压

6.示例: 

1)将压缩文件text.zip在当前目录下解压缩。
  unzip test.zip
2)将压缩文件text.zip在指定目录/tmp下解压缩,如果已有相同的文件存在,要求unzip命令不覆盖原先的文件。
  
unzip -n test.zip -d /tmp
3)查看压缩文件目录,但不解压。
  unzip -v test.zip
4)将压缩文件test.zip在指定目录/tmp下解压缩,如果已有相同的文件存在,要求unzip命令覆盖原先的文件。
  unzip -o test.zip -d tmp/

vim/vi 编辑当前文件
1、vi的基本概念
  基本上vi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各模式的功能区分如下:
1) 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控制屏幕光标的移动,字符、字或行的删除,移动复制某区段及进入Insert mode下,或者到 last line mode。
2) 插入模式(Insert mode)
   只有在Insert mode下,才可以做文字输入,按「ESC」键可回到命令行模式。
3) 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
   将文件保存或退出vi,也可以设置编辑环境,如寻找字符串、列出行号……等。
不过一般我们在使用时把vi简化成两个模式,就是将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也算入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2、vi的基本操作
a)进入vi
在系统提示符号输入vi及文件名称后,就进入vi全屏幕编辑画面:
  $ vi myfile
不过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就是您进入vi之后,是处于「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您要切换到「插入模式(Insert mode)」才能够输入文字。初次使用vi的人都会想先用上下左右键移动光标,结果电脑一直哔哔叫,把自己气个半死,所以进入vi后,先不要乱动,转换到「插入模式(Insert mode)」再说吧!
b)切换至插入模式(Insert mode)编辑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按一下字母「i」就可以进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这时候你就可以开始输入文字了。
c)Insert 的切换
 您目前处于「插入模式(Insert mode)」,您就只能一直输入文字,如果您发现输错了字!想用光标键往回移动,将该字删除,就要先按一下「ESC」键转到「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再删除文字。
d)退出vi及保存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按一下「:」冒号键进入「Last line mode」,例如:
: w filename (输入 「w filename」将文章以指定的文件名filename保存)
: wq (输入「wq」,存盘并退出vi)
: q! (输入q!, 不存盘强制退出vi)
3、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功能键
1).插入模式
按「i」切换进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按"i"进入插入模式后是从光标当前位置开始输入文件;
 按「a」进入插入模式后,是从目前光标所在位置的下一个位置开始输入文字;
 按「o」进入插入模式后,是插入新的一行,从行首开始输入文字。
2).从插入模式切换为命令行模式
按「ESC」键。
3).移动光标
vi可以直接用键盘上的光标来上下左右移动,但正规的vi是用小写英文字母「h」、「j」、「k」、「l」,分别控制光标左、下、上、右移一格。
  按「ctrl」+「b」:屏幕往"后"移动一页。
  按「ctrl」+「f」:屏幕往"前"移动一页。
  按「ctrl」+「u」:屏幕往"后"移动半页。
  按「ctrl」+「d」:屏幕往"前"移动半页。
  按数字「0」:移到文章的开头。
  按「G」:移动到文章的最后。
  按「$」: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行尾"。
  按「^」: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行首"
  按「w」:光标跳到下个字的开头
  按「e」:光标跳到下个字的字尾
  按「b」:光标回到上个字的开头
  按「#l」:光标移到该行的第#个位置,如:5l,56l。
4).删除文字
「x」:每按一次,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后面"一个字符。
「#x」:例如,「6x」表示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后面"6个字符。
「X」:大写的X,每按一次,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前面"一个字符。
「#X」:例如,「20X」表示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前面"20个字符。
「dd」:删除光标所在行。
「#dd」:从光标所在行开始删除#行
5).复制
  「yw」:将光标所在之处到字尾的字符复制到缓冲区中。
  「#yw」:复制#个字到缓冲区
  「yy」:复制光标所在行到缓冲区。
  「#yy」:例如,「6yy」表示拷贝从光标所在的该行"往下数"6行文字。
  「p」:将缓冲区内的字符贴到光标所在位置。注意:所有与"y"有关的复制命令都必须与"p"配合才能完成复制与粘贴功能。
6).替换
  「r」:替换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R」:替换光标所到之处的字符,直到按下「ESC」键为止。
7).回复上一次操作
 「u」:如果您误执行一个命令,可以马上按下「u」,回到上一个操作。按多次"u"可以执行多次回复。
8).更改
  「cw」:更改光标所在处的字到字尾处
  「c#w」:例如,「c3w」表示更改3个字
9).跳至指定的行
  「ctrl」+「g」列出光标所在行的行号。
  「#G」:例如,「15G」,表示移动光标至文章的第15行行首。
4、Last line mode下命令简介
 在使用「last line mode」之前,请记住先按「ESC」键确定您已经处于「command mode」下后,再按「:」冒号即可进入「last line mode」。
A).列出行号
 「set nu」:输入「set nu」后,会在文件中的每一行前面列出行号。
B).跳到文件中的某一行
 「#」:「#」号表示一个数字,在冒号后输入一个数字,再按回车键就会跳到该行了,如输入数字15,再回车,就会跳到文章的第15行。
C).查找字符
 「/关键字」:先按「/」键,再输入您想寻找的字符,如果第一次找的关键字不是您想要的,可以一直按「n」会往后寻找到您要的关键字为止。
 「?关键字」:先按「?」键,再输入您想寻找的字符,如果第一次找的关键字不是您想要的,可以一直按「n」会往前寻找到您要的关键字为止。
D).保存文件
 「w」:在冒号输入字母「w」就可以将文件保存起来。
E).离开vi
 「q」:按「q」就是退出,如果无法离开vi,可以在「q」后跟一个「!」强制离开vi。
 「qw」:一般建议离开时,搭配「w」一起使用,这样在退出的时候还可以保存文件。
5、vi命令列表
1、下表列出命令模式下的一些键的功能:
h:左移光标一个字符
l:右移光标一个字符
k:光标上移一行
j:光标下移一行
^:光标移动至行首
0:数字"0",光标移至文章的开头
G:光标移至文章的最后
$:光标移动至行尾
Ctrl+f:向前翻屏
Ctrl+b:向后翻屏
Ctrl+d:向前翻半屏
Ctrl+u:向后翻半屏
i:在光标位置前插入字符
a:在光标所在位置的后一个字符开始增加
o:插入新的一行,从行首开始输入
ESC:从输入状态退至命令状态
x:删除光标后面的字符
#x:删除光标后的#个字符
X:(大写X),删除光标前面的字符
#X:删除光标前面的#个字符
dd:删除光标所在的行
#dd:删除从光标所在行数的#行
yw:复制光标所在位置的一个字
#yw:复制光标所在位置的#个字
yy:复制光标所在位置的一行
#yy:复制从光标所在行数的#行
p:粘贴
u:取消操作
cw:更改光标所在位置的一个字
#cw:更改光标所在位置的#个字
2、下表列出行命令模式下的一些指令
w filename:储存正在编辑的文件为filename
wq filename:储存正在编辑的文件为filename,并退出vi
q!:放弃所有修改,退出vi
set nu:显示行号
/或?:查找,在/后输入要查找的内容
n:与/或?一起使用,如果查找的内容不是想要找的关键字,按n或向后(与/联用)或向前(与?联用)继续查找,直到找到为止。
对于第一次用vi,有几点注意要提醒一下:
1.用vi打开文件后,是处于「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您要切换到「插入模式(Insert mode)」才能够输入文字。切换方法: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按一下字母「i」就可以进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这时候你就可以开始输入文字了。
2.编辑好后,需从插入模式切换为命令行模式才能对文件进行保存,切换方法:按「ESC」键。
3.保存并退出文件:在命令模式下输入:wq即可!(别忘了wq前面的)
cat 打开当前文件(只读)
chmod +权限 文件:给目录赋权限

修改时间:
root权限下
date -s "yyyy-MM-dd HH:MI:SS"
clock -w

sudo命令

  Linux sudo命令以系统管理者的身份执行指令,也就是说,经由 sudo 所执行的指令就好像是 root 亲自执行。
  使用权限:在 /etc/sudoers 中有出现的使用者。
语法
  sudo -V
  sudo -h
  sudo -l
  sudo -v
  sudo -k
  sudo -s
  sudo -H
  sudo [ -b ] [ -p prompt ] [ -u username/#uid] -s
  sudo command
参数说明:
  -V 显示版本编号
  -h 会显示版本编号及指令的使用方式说明
  -l 显示出自己(执行 sudo 的使用者)的权限
  -v 因为 sudo 在第一次执行时或是在 N 分钟内没有执行(N 预设为五)会问密码,这个参数是重新做一次确认,如果超过 N 分钟,也会问密码
  -k 将会强迫使用者在下一次执行 sudo 时问密码(不论有没有超过 N 分钟)
  -b 将要执行的指令放在背景执行
  -p prompt 可以更改问密码的提示语,其中 %u 会代换为使用者的帐号名称, %h 会显示主机名称
  -u username/#uid 不加此参数,代表要以 root 的身份执行指令,而加了此参数,可以以 username 的身份执行指令(#uid 为该 username 的使用者号码)
  -s 执行环境变数中的 SHELL 所指定的 shell ,或是 /etc/passwd 里所指定的 shell
  -H 将环境变数中的 HOME (家目录)指定为要变更身份的使用者家目录(如不加 -u 参数就是系统管理者 root )
  command 要以系统管理者身份(或以 -u 更改为其他人)执行的指令

 

posted on 2018-08-23 18:18  白衣·沽酒  阅读(19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