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算法
1. 前言
什么是特殊矩阵?
C++
,一般使用二维数组
存储矩阵数据。
在实际存储时,会发现矩阵中有许多值相同的数据或有许多零数据,且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称这类型的矩阵为特殊矩阵
。
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可以设计算法,对这类特殊矩阵
进行压缩存储,让多个相同的非零数据只分配一个存储空间;对零数据不分配空间。
本文将讲解如何压缩这类特殊矩阵,以及压缩后如何保证矩阵的常规操作不受影响。
2. 压缩对称矩阵
什么是对称矩阵?
在一个n
阶矩阵A
中,若所有数据满足如下述特性,则可称A
为对称矩阵。
-
a[i][j]==a[j][i]
i
是数据在矩阵中的行号。j
是数据在矩阵中的列号。 -
0<<i,j<<n-1
在n
阶对称矩阵 a[i][j]
中,当i==j(行号和列号相同)
时所有元素所构建成的集合称为主对角线。
如下图所示:
对称矩阵
以主对角线为分界线,把整个矩阵分成 2
个三角区域,主对角线之上的称为上三角
,主对角线之下的区域称为下三角
。
对称矩阵的上三角
和下三角
区域中的元素是相同的,以n
行n
列的二维数组存储时,会浪费近一半的空间,可以采压缩机制,将 二维数组中的数据压缩存储在一个一维数组中,这个过程也称为数据线性化
。
线性过程时,一维数组的空间需要多大?
n
阶矩阵,使用二维数组存储,理论上所需要的存储单元应该是 n2。
对称矩阵
以主对角线为分界线,上三角
和下三角
区域中的数据是相同的。注意,主对角线上的元素是需要单独存储的,主对角线上的数据个数为 n
。
真正需要的存储单元应该:(理论上所需要的存储单元-主对角线上的数据所需单元) / 2 +主对角线上的数据所需单元
。
如下表达式所述:
(n2-n)/2+n=n(n+1)/2
所以,可以把n
阶矩阵中的数据可以全部压缩在长度为 n(n+1)/2
的一维数组中,能节约近一半的存储空间。并且n
阶矩阵和一维数组之间满足如下的位置对应关系:
i>=j
表示矩阵中的下三角区域(包含主对角线上数据)。
i<j
表示矩阵中的上三角区域。
转存实现: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对称矩阵
int nums[4][4]= { {3,5,6,8},{5,4,7,9},{6,7,12,10},{8,9,10,13} };
//一维数组,根据上述公式,一维数组长度为 4*(4+1)/2=10
int zipNums[10]= {0};
for(int i=0; i<4; i++) {
for(int j=0; j<4; j++) {
if (i>=j) {
zipNums[ i*(i+1)/2+j]=nums[i][j];
} else {
zipNums[ j*(j+1)/2+i]=nums[i][j];
}
}
}
for(int i=0; i<10; i++) {
cout<<zipNums[i]<<"\t";
}
return 0;
}
如上是二维数组
压缩到一维数组
后的结果。
3. 压缩稀疏矩阵
什么是稀疏矩阵?
如果矩阵A
中的有效数据的数量远远小于矩阵实际能描述的数据的总数,则称A为稀疏矩阵
。
现假设有 m
行n
列的矩阵,其中所保存的元素个数为 c
,则稀疏因子
为:e=c/(m*n)
。当用二维数组存储稀疏矩阵中数据时,仅有少部分空间被利用,可以采用压缩机制来进行存储。
稀疏因子越小,表示有效数据越少。
稀疏矩阵
中的非零数据的存储位置是没有规律的,在压缩存储时,除了需要记录非零数据本身外还需要记录其位置信息。所以需要一个三元组对象(i,j,a[i][j])
对数据进行唯一性确定。
3.1 三元组表
为了便于描述,压缩前的矩阵称为原稀疏矩阵
,压缩后的稀疏矩阵称三元组表矩阵
。
原稀疏矩阵
也好,三元组表矩阵
也好。只要顶着矩阵
这个概念,就应该能进行矩阵相应的操作。矩阵的内置操作有很多,本文选择矩阵的转置操作来对比压缩前和压缩后的算法差异性。
什么是矩阵转置?
如有 m
行n
列的A
矩阵,所谓转置,指把A
变成 n
行m
列的 B
矩阵。A
和B
满足 A[i][j]=B[j][i]
。即A
的行变成B
的列。如下图所示:
A
稀疏矩阵转置成B
稀疏矩阵的原生实现:
//原矩阵
int aArray[4][5]= {{0,5,0,1,0},{0,0,3,0,0},{0,7,0,0,0},{0,0,9,0,0}};
//转置后矩阵
int bArray[5][4];
//转置算法
for(int row=0; row<4; row++) {
for(int col=0; col<5; col++) {
bArray[col][row]=aArray[row][col];
}
}
基于原生矩阵上的转置算法,其时间复杂度为 O(m*n)
,即O(n2)。
从存储角度而言,aArray
矩阵和其转置后的bArray
矩阵都是稀疏矩阵,使用二维数组存储会浪费大量的空间。有必要对其以三元组表
的形式进行压缩存储。
三元组表
是一个一维数组,因其中的每一个存储位置需要存储原稀疏矩阵中非零数据的3
个信息(行,列,值)。三元组表
名由此而来,也就是说数组中存储的是对象。
先来一个图示,直观上了解一下A稀疏矩阵
压缩前后的差异性。
压缩算法实现: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int DataType;
#define maxSize 100
//三元组结构
struct Node {
//行号
int row=-1;
//列号
int col=-1;
//非零元素的值
DataType val=0;
} ;
//维护三元组表的类
class Matrix {
private:
//位置编号
int idx=0;
//压缩前稀疏矩阵的行数
int rows;
//压缩前稀疏矩阵的列数
int cols;
//原稀疏矩阵中非零数据的个数
int terms;
//压缩存储的一维数组,初始化
Node node;
Node data[maxSize]= {node};
public:
//构造函数
Matrix(int row,int col) {
this->rows=row;
this->cols=col;
this->terms=0;
}
//存储三元结点
void setData(int row ,int col,int val) {
Node n;
n.row=row;
n.col=col;
n.val=val;
this->data[idx++]=n;
//记录非零数据的数量
this->terms++;
}
//重载上面函数
void setData(int index,int row ,int col,int val) {
Node n;
n.row=row;
n.col=col;
n.val=val;
this->data[index]=n;
this->terms++;
}
//显示三无组表中的数据
void showInfo() {
for(int i=0; i<maxSize; i++ ) {
if(data[i].val==0)break;
cout<<data[i].row<<"\t"<<data[i].col<<"\t"<<data[i].val<<endl;
}
}
//基于三元组表的转置算法
Matrix transMatrix();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原稀疏矩阵
int aArray[4][5]= {{0,5,0,1,0},{0,0,3,0,0},{0,7,0,0,0},{0,0,9,0,0}};
//实例化
Matrix matrix(4,5);
//压缩矩阵
for(int row=0; row<4; row++) {
for(int col=0; col<5; col++) {
if (aArray[row][col]!=0) {
//转存至三元组表中
matrix.setData(row,col,aArray[row][col]);
}
}
}
matrix.showInfo();
return 0;
}
代码执行后的结果和直观图示结果一致:
压缩之后,则要思考,如何在A三元组表
的基础上直接实现矩阵的转置。或者说 ,转置后的矩阵还是使用三元组表
方式描述。
先从直观上了解一下,转置后的B
矩稀疏阵的三元组表的结构应该是什么样子。
是否可以通过直接交换A的三元组表
中行和列位置中的值?至于可不可以,可以先用演示图推演一下:
从图示可知,如果仅是交换A三元组表
的行和列位置后得到的新三元组表
并不和前面所推演出现的B三元组表
一致。
如果仔细观察,可发现得到的新三元组表
的是对原B稀疏表以列优先
遍历后的结果。
B稀疏矩阵
的三元组表
显然应该是以行优先遍历的结果。
3.2 以列优先搜索
经过转置后,A稀疏矩阵
的行会变成B稀疏矩阵
的列,也可以说A
的列变成B
的行。如果在A
中以列优先搜索,则相当于在B
中以行优先进行搜索。可利用这个简单而又令人兴奋的道理实现基于三元组表
的转置。
Matrix Matrix::transMatrix(){
//转置后的三元组表对象
Matrix bMatrix(this->cols,this->rows);
//对原稀疏矩阵以列优先搜索
for(int c=0;c<this->cols;c++){
//在对应的三元组表上查找此列上是否有非零数据
for(int j=0;j<this->terms;j++ ){
if(this->data[j].col==c){
//如果此列上有数据,则转置并保存
bMatrix.setData(this->data[j].col,this->data[j].row,this->data[j].val);
}
}
}
return bMatrix;
}
测试代码: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原稀疏矩阵
int aArray[4][5]= {{0,5,0,1,0},{0,0,3,0,0},{0,7,0,0,0},{0,0,9,0,0}};
//实例化压缩矩阵
Matrix matrix(4,5);
//压缩矩阵
for(int row=0; row<4; row++) {
for(int col=0; col<5; col++) {
if (aArray[row][col]!=0) {
matrix.setData(row,col,aArray[row][col]);
}
}
}
cout<<"显示 A 稀疏矩阵压缩后的结果:"<<endl;
matrix.showInfo();
cout<<"在A的三元组表的基础上转置后的结果:"<<endl;
Matrix bMatrix= matrix.transMatrix();
bMatrix.showInfo();
return 0;
}
输出结果:
代码执行后输出的结果,和前文推演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
前文可知,基于原生稀疏矩阵上的转置时间复杂度为 O(m*n)
。基于三元组表
的 时间复杂度=稀疏矩阵的列数乘以稀疏矩阵中非零数据的个数
。当稀疏矩阵中的元素个数为n*m
时,则上述的时间复杂度会变成 O(m*n2)。
3.3 找出存储位置
上述算法适合于当稀疏因子较小时,当矩阵中的非零数据较多时,时间复杂度会较高。可以在上述列优先搜索
的算法基础上进行优化
。
其核心思路如下所述:
- 在原
A稀疏矩阵
中按列优先进行搜索。 - 统计每一列中非零数据的个数。
- 记录每一列中第一个非零数据在
B
三元组表中的位置。
对A稀疏矩阵
按列遍历时,可以发现,扫描时,数据出现的顺序和其在B三元组表
中的存储顺序是一致的。
如果在遍历时,能记录每列非零数据在B三元组表
中应该存储的位置,则可以实现A三元组表
中的数据直接以转置要求存储在B三元组表中
。
重写上述的转置函数。
Matrix Matrix::transMatrix() {
//保存转置后数据的压缩矩阵
Matrix bMatrix(this->cols,this->rows);
//初始化数组,用来保存A稀疏矩阵中第一列中非零数据的个数
int counts[this->cols]= {0};
//计算每一列中非零数据个数
for(int i=0; i<this->terms; i++)
counts[this->data[i].col]++;
//初始化数组,用来保存A稀疏矩阵每列中非零数据在B三元组表中的起始位置
int position[this->cols]= {0};
for(int i=1;i<this->cols;i++ ){
//上一列的起始位置加上上一列非零数据的个数
position[i]=position[i-1]+counts[i-1];
}
//转置A三元组表
for(int i=0;i<this->terms;i++){
int col=this->data[i].col;
int row=this->data[i].row;
int val=this->data[i].val;
//找到在B三元组中的起始存储位置
int pos=position[col];
bMatrix.setData(pos,col,row,val);
position[col]++;
}
return bMatrix;
}
测试代码不需要任何变化: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原稀疏矩阵
int aArray[4][5]= {{0,5,0,1,0},{0,0,3,0,0},{0,7,0,0,0},{0,0,9,0,0}};
//实例化压缩矩阵
Matrix matrix(4,5);
//压缩矩阵
for(int row=0; row<4; row++) {
for(int col=0; col<5; col++) {
if (aArray[row][col]!=0) {
matrix.setData(row,col,aArray[row][col]);
}
}
}
cout<<"显示 A 稀疏矩阵压缩后的结果:"<<endl;
matrix.showInfo();
cout<<"在A的三元组表的基础上转置后的结果:"<<endl;
Matrix bMatrix= matrix.transMatrix();
bMatrix.showInfo();
return 0;
}
输出结果:
上述 2
种转置算法,其本质是一样的,第一种方案更容易理解,第二种方案在第一种方案的基础上用空间换取了时间上性能的提升。
4. 总结
使用二维数组存储矩阵中数据时,如果矩阵中的有效数据较小时,可以采用压缩的方式对其进行存储。
本文着重讲解如何使用三元组表方式压缩存储稀疏矩阵。转存过程并不难,难点在于转存为三元组表后,如何在三元组表的基础上正常进行矩阵相关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