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客-编程题

(1)反转字符串

描述:写出一个程序,接受一个字符串,然后输出该字符串反转后的字符串。(字符串长度不超过1000)

输入:
"abcd"
返回值:
"dcba"

 Python3版本:

class Solition:
    def solve(self,str):
        res = str[::-1]
        return res

 

(2)反转链表

描述:输入一个链表,反转链表后,输出新链表的表头。

输入:{1,2,3}

输出:{3,2,1}

 python3版本:

class Solution:
    def ReverseList(self,pHead):
            curr = pHead
            prv = None
            while curr is not None;
                    temp = curr.next
                    curr.next = prv
                    prv = curr
                    curr = temp
            return prv

说明:

 

 

 反转链表是指将链表的指针反转,这样子整个链表的方向就能反转:

第一步,现将后面的地址临时存起来(temp)

第二步,反转,就是将当前指针的next指向原来的前一项(prv)

第三步,去反转下一个元素,将保存的temp指向当前(curr)

 (3)排序题

描述:给定一个数组,请你编写一个函数,返回该数组排序后的形式。

输入:[5,2,3,1,4]

输出:[1,2,3,4,5]

(解法1)

直接采用集成函数

class Solution:
    def MySolution(self,arr):
        return sorted(arr)

(解法2)

快速排序算法

class Solution:
    def MySolution(self,arr):
        if len(arr) <= 2:
            return arr
        return self.quick_sort(arr)

    def quick_sort(self,arr):
        base = arr.pop(0)
        left = []
        right = []
        for i in arr:
            if i< base:
              left.append(i)
            else:
              right.append(i)
        return self.quick_sort(left)+[base]+self.quick_sort(right)
    return arr                  
                

                         

(解法3)

冒泡排序

 

class Solution:
    def MySolution(self,arr):
        return self.bubble.sort(arr)
    def bubble.sort(self,arr):
        for i in range(len(arr)-1):
            for j in range(len(arr)-i-1):
                if arr[j] > arr[j+1]
                    arr[j],arr[j+1] = arr[j+1],arr[j]
        return arr

(解法4)

插入排序

class Solution:
    def MySolution(self,arr):
        return self.insert_sort(arr)
    def insert_sort(self,arr):
        for i in range(1,len(arr)):
            key = arr[i]
            j = key-1
            while j >= 0 and arr[j]>key:
                arr[j+1] = arr[j]
                j = j-1
            arr[j+1] = key
        return arr

 (4)LRU缓存算法

  说明LRU缓存:

  LRU是一种常用的页面置换算法,在计算中,所有的文件操作都要放在内存中进行,然而计算机内存大小是固定的,所以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文件都加载到内存,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种策略对加入到内存中的文件进项选择。

常见的页面置换算法有如下几种:

  • LRU 最近最久未使用
  • FIFO 先进先出置换算法 类似队列
  • OPT 最佳置换算法 (理想中存在的)
  • NRU Clock置换算法
  • LFU 最少使用置换算法
  • PBA 页面缓冲算法

LRU原理

  LRU的设计原理就是,当数据在最近一段时间经常被访问,那么它在以后也会经常被访问。这就意味着,如果经常访问的数据,我们需要然其能够快速命中,而不常访问的数据,我们在容量超出限制内,要将其淘汰。

当我们的数据按照如下顺序进行访问时,LRU的工作原理如下:

  正如上面图所表示的意思:每次访问的数据都会放在栈顶,当访问的数据不在内存中,且栈内数据存储满了,我们就要选择移除栈底的元素,因为在栈底部的数据访问的频率是比较低的。所以要将其淘汰。
Java实现引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26440803/article/details/83795122

  在软件或系统开发中,缓存总是必不可少,这是一种空间换时间的技术,通过将频繁访问的数据缓存起来,下一次访问时就可以快速获得期望的结果。

一个缓存系统,关键核心的指标就是缓存命中率,如果命中率很低,那么这个缓存除了浪费了空间,对性能的提升毫无帮助。

  LRU是一种常用的缓存算法,即最近最少使用,如果一个数据在最近一段时间没有被访问到,那么在将来它被访问的可能性也很小, LRU算法选择将最近最少使用的数据淘汰,保留那些经常被命中的数据

题目:

设计LRU缓存结构,该结构在构造时确定大小,假设大小为K,并有如下两个功能
  • set(key, value):将记录(key, value)插入该结构
  • get(key):返回key对应的value值
[要求]
  1. set和get方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1)
  2. 某个key的set或get操作一旦发生,认为这个key的记录成了最常使用的。
  3. 当缓存的大小超过K时,移除最不经常使用的记录,即set或get最久远的。

若opt=1,接下来两个整数x, y,表示set(x, y)
若opt=2,接下来一个整数x,表示get(x),若x未出现过或已被移除,则返回-1
对于每个操作2,输出一个答案

输入:[[1,1,1],[1,2,2],[1,3,2],[2,1],[1,4,4],[2,2]],3

返回值:[1,-1]
说明:

第一次操作后:最常使用的记录为("1", 1)
第二次操作后:最常使用的记录为("2", 2),("1", 1)变为最不常用的
第三次操作后:最常使用的记录为("3", 2),("1", 1)还是最不常用的
第四次操作后:最常用的记录为("1", 1),("2", 2)变为最不常用的
第五次操作后:大小超过了3,所以移除此时最不常使用的记录("2", 2),加入记录("4", 4),并且为最常使用的记录,然后("3", 2)变为最不常使用的记录
(ps:还没有明白上面是示例具体什么意思。。。。所以代码实现看了也没有明白)

实现:

(5)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①关于二叉树前序、中序和后序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chinesekobe/article/details/110874773
简单来说,前序就是遍历顺序为:根左右
     中序就是遍历顺序为:左中右
     后序就是遍历顺序为:左右中
题目:分别按照二叉树先序,中序和后序打印所有的节点。
输入:{1,2,3}
输出:[[1,2,3],[2,1,3],[2,3,1]]
实现:
Class TreeNode:
    def __init__(self,x):
        self.val = x
        self.left = None
        self.right = None

Class Solution:
    def mlr_dfs(self,root)
        if not root:
            return None
        self.result1.append(root.val)
        self.mlr_dfs(root.left)
        self.mlr_dfs(root.right)
    def  lmr_dfs(self,root):
        if not root:
            return None
        self.lmr_dfs(root.left)
        self.result2.append(root.val)
        self.lmr_dfs(root.right)
    def lrm_dfs(self,root):
        if not root:
            return None
        self.lrm_dfs(root.left)
        self.lrm_dfs(root.right)
        self.result3.append(root.val)

    def threeOrder(self,root):
        result = []
        self.result1 = []
        self.mlr_dfs(root)
        result.append(self.result1)
        self.result2 = []
        self.lmr_dfs(root)
        result.append(self.result2)
        self.result3 = []
        self.lrm(root)
        result.append(self.result3)
        return result

 (6)二叉树层序遍历

题目:给定一个二叉树,返回该二叉树层序遍历的结果,(从左到右,一层一层地遍历)
例如:
给定的二叉树是{3,9,20,#,#,15,7},

该二叉树层序遍历的结果是
[
[3],
[9,20],
[15,7]
]

输入:{1,2}

输出:[[1],[2]]

实现:

 1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que
 2 class Solution:
 3     def levelOrder(self , root ):
 4         # write code here
 5         if not root:
 6             return []
 7         
 8         res = []
 9         que = deque()
10         que.append(root)
11         while que:
12             lt = []
13             # 这里一定要指定遍历次数!
14             for i in range(len(que)):
15                 node = que.popleft()
16                 lt.append(node.val)
17                 if node.left:
18                     que.append(node.left)
19                 if node.right:
20                     que.append(node.right)
21             
22             res.append(lt)
23             
24         return res 

 (7)二叉树的重建

思路:【算法】重建二叉树(前+中、后+中) - gzshan - 博客园 (cnblogs.com)

代码实现:https://blog.csdn.net/qq_41805514/article/details/82709032

 






 

posted @ 2021-06-14 13:33  小狼小狼G  阅读(7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