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之于开发过程的一点理解

 

    写了这么久的代码,一直是照搬照套的成分居多,知道最近,自己设计和编码的内容变得多了,才逐渐感觉到数据结构对一个功能模块是多么的重要,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理解:


    首当其冲,我们设计功能模块无非是对数据的处理,一个好的数据结构,不但能够简化我们的数据传递,更能在数据处理的各个环节达到简化处理步骤的效果。


    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印象,编写模块之前,我们有了一个大致的数据结构,然后,开始逐步实现各个子功能,但是,发现原来设计的数据结构有所限制,这时候,我们要不是修改数据结构,简化处理步骤,要么就是通过增加处理分支来保证逻辑的正确,各有利弊。


    采用前者,会造成我们不断地重构,一般情况下,一旦优化了数据结构,之前编写的很多处理函数都需要进行适当地调整,这样就无形中增大了我们的工作量,使我们疲于奔命。如果采用后者,我们会发现,虽然模块可以正常运行,但是由于函数体内分支过多,导致了复杂度的增加,为维护增加了难度。那有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呢?


    个人意见,我们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如果我们维护的是一个原有系统,并可能提供一些新的功能,我们可能会偏向于使用增加条件分支的方式来做,一般不建议修改原有的数据结构来优化,因为可能会为我们带来许多关联问题,而当我们对这个系统不是100%熟悉的情况下,出现关联bug往往会成为我们的噩梦。

   
    相对的,如果我们开发的是一个新的系统地新的功能模块,我们可以采用不断优化数据结构的方式,因为这样能够保证代码的简单性,便于今后的再开发和维护。


    话又说回来,我们应该尽量在模块设计阶段,尽量考虑到系统地应用范围和逻辑功能,能够在设计初始就能保证该数据结构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的逻辑功能需要,但这往往需要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往往不能操之过急。

 

 

posted on 2010-02-21 08:55  酸甜西瓜  阅读(2272)  评论(1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