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Her》来看AI时代下,未来的七夕我们将会如何度过?
人工智能是又火了一把。七夕将至,趁着人工智能的火热,小编不禁想起了 2013年的一部电影《Her》。
《Her》有点像《黑镜》都是探讨了未来科技进步与人际关系的问题。但是《Her》的表现形式却更为细腻深入和感人。《Her》一些场景取自魔都,上海浦东的雾霾配合着摩天楼,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未来感。
电影讲述了作家西奥多在经历了离婚之后,爱上了人工智能系统os1化身萨曼莎的故事。
电影就是有这样神奇的魔力,大胆的想像未来的世界,从而搬上荧幕。也许这些也就会发生在20年或者30年后,我们也许再也不用与屏幕交互,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人性化的人工智能,使用语音操控,智能机器人代替完成生活中的琐事,说不定年轻人也会有一个AI对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Her》中西奥多与人工智能萨曼莎的交互场景。
场景一
西奥多的工作是专门代人写信,他只需要通过语音输入信的内容,并且语音控制打印,萨曼莎就能帮他完成。场景二
全息影像的融入式游戏体验,不需要游戏操控设备,直接用手势操控游戏人物。
场景三
AI萨曼莎能快速清理垃圾邮件,整理联系人。
场景四
西奥多带着一个类似手机的玩意与"她"约会,而摄像头可以帮她了解主人公到来的环境。
场景五
西奥多带着AI女友萨曼莎参加朋友的聚会,四人约会。在未来,并没有人会觉得这样很奇怪。
AI除了能高速处理日常事务,更重要的是,随着AI与伴侣进行的沟通增多,她/他就会越来越了解这个人,人类伴侣则越来越依赖这种情感。而电影最后,随着系统的崩溃,主人公也接近崩溃的边缘,当他最终发现,人工智能在同时与631个人恋爱时,更是陷入了极度的痛苦。
电影中的台词至今令小编感到印象深刻“你能感觉到我就在你的身边么,就像我正在写一本书那样,一本我深爱的书。”这部电影将AI变得更人性化了,有了情感,有了温度。
曾经在奇葩说中有期节目的辩题是这样的, 爱上人工智能算不算爱情?
这场辩论赛也是看的小编热血沸腾,印象深刻。每个人的观点,都直击人心。
艾力:“人工智能为很多恋爱弱势群体提供新的可能。爱情的定义是流动的。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值得期待的。”
颜如晶:“每个人对爱情的期待不一样,满足了期待就有可能成为爱。人和AI一样也是编码产物。以假托真,仍然是真。”
姜思达:既然会对AI有各种共情,爱就不例外。爱情是主观体验,外人无从评判。
蔡康永:“天生用来服务的爱不是真爱。人工智能是消费不是爱。”
高晓松:“人工智能就是用来爱上的,在爱上真实的人之前,用来不寂寞。”
罗振宇:“人工智能是人类的延伸,是比人类维度更高的东西。人工智能=人脑的延伸+连接。”
而黄执中又把这道题上升到了一个高度。即人类在虚拟和真实中该做出什么选择。
人工智能哪里好了呢?应该是好的吧。它可以给你其他人不能给你的陪伴、安全感、默契、忠诚。试想,现在的低头族越来越多,科技也在不断的进步。未来人类有可能爱上自己的手机或者AI吗?未来的七夕就算我们没有伴侣,会和人工智能一块度过吗?
那么你又怎么看呢?明天就是七夕啦,各位打算怎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