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中的辩证法

一、辩证思维

1. 如果照顾父母,是以接受遗产为前提的话,那没遗产的父母就该扔墙头上了?讲责任本身就已经错了,说孝顺再加个美德就更错了。那应该是血缘关系的本来,本该如此。

2. 如果我孝顺的口碑是以我父亲的痛苦和尊严为条件的话,那这样的口碑我情愿不要。

3. 如果说养儿,就是为了防老,就别说母爱有多伟大了。您养来养去还是为了自己,那是交易。

4. 养儿防老,那父母就是你天然的债权人,而且这种感情比山高比海深,你永远想的就是还债报恩。所以这种文化就让每个人都直不起腰来。你看这个民族就是老弯着腰。而老人越是觉得养儿防老,就越容易觉得吃亏,心里就越苦。

5.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越是头脑简单的人越是需要点缀和填充,而头脑复杂的人则对简洁有着特殊的心理需求。

6. 他的每个毛孔里,都渗透着对世俗文化居高临下的包容。

7. 是女人就有贪、嗔、痴。没有贪、嗔、痴的女人是天国的女人。

8. 这个年代,执着于出人头地并不难,难的是不执着于出人头地。

9.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支配人的价值取舍行为的那个东西就是文化属性。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

10. 文明对于不能以人字来界定的人无能为力。

11. 《圣经》的理由是:因信得救了,上天堂;因不信有罪了,下地狱。用这种哄孩子、吓孩子的方法让人去信,虽有利于基督教的实践,却也恰恰迎合了人的怕死的一面、贪婪的一面。这样的因果关系已经不给人以自觉、自醒的机会,人连追求高尚的机会都没有,又何以高尚呢?

12. 如果神计划管理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那么饥饿、灾难、罪恶也该是神计划之中的事,所以人就有理由怀疑神是要拯救人还是要折腾人。如果神也是左手施舍的时候不让右手知道,那么全能的主就不需要这个永远的计划了,只需要以他的全能改变人性的罪性,注入人性的善性,人类就得以拯救了。但神没有这样做,神不想做无名救主,神需要报恩。《圣经》的教义如果不能经受逻辑学的检验,可能在实践上就会存在障碍。如果经受了逻辑学的检验,那表明神的思维即是人的思维,就会否定神性。换一种说法,神性如果附加上人性的期望值,神性就打了折扣。然而神性如果失去了人性的期望值,那么人还需要神吗?

13. 不因上天堂与下地狱的因果关系而具有的极高人生境界,就是窄门。

14. 感情这事不能证明,证明本身就是对感情的一种亵渎。

15. 咱们翻开历史看看,你从哪一行哪一页能找到救世主救世的记录?没有,从来就没有,从来都是救人的被救了,被救的救了人。如果一定要讲救世主的话,那么符合和代表客观规律的文化就是救世主。这个,就是你们的救世主。如果你根本就没打算自己站起来,老天爷来了都没用。

16. 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所以就只能在精神上跪着。

17. 传统文化毕竟是以皇恩浩荡为先决条件的文化,讲的都是皆空、无为、中庸的理,以抑制个性而求生求解。

18. 传统文化是皇天在上的文化,是等救世主、等着施恩的文化。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从骨子里就是弱势文化属性,怎么可能去承载强势文化的政治、经济?衡量一种文化属性不是看它积淀的时间长短,而是看它与客观规律的距离远近。五千年的文化是光辉、是灿烂,这个没有问题。但是,传统和习俗得过过客观规律的筛子。

19. 人家男人凭什么要养活女人?就是因为女人能让男人那个。我看过那种片子,男的使劲,女的叫唤,女人跟男人讨点吃穿还真不容易。女人为什么害怕第三者插足?就是因为她的那东西无效了,人家的那东西有效了,那东西得有效才能当吃当喝。你那还是嫁吃饭的观念,你认为男人靠不住,也不想为孤独去冒生存风险,吃饭毕竟比上床重要。当女人不需要通过支付性去换取生活资料的时候,当男人不需要支付生活资料而征服女人的时候,那时候你就愿意上床了。

20. 天是什么?天是神,是上帝,是创造万物者,是全能全知者,是遍在不可见者……一句话,天是道,是事物规律和自然法则。参禅悟道至天人合一的那种境界,就是天国。道法自然,不具美丑善恶的属性,有美丑善恶分别的是人,不是天。天国之女是觉悟到天国境界的女人,是没有人的贪嗔痴的女人。天国之恋,是唯有觉悟到天国境界的人才可能演绎出的爱情。

 二、佛家本非宗教

  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无戒无不戒,如是涅槃。

  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即障即尘蔽,无障不显,了障涅槃。觉行圆满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圆满即止,即非无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弥陀佛。佛法无量即觉行无量,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无是名究竟圆满。

  佛教以次第而分,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即是文化。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

  佛法究竟真理真相的辩证思维,如是不可思议。但是,佛教包括了佛法,而佛法有别于佛教。佛教以佛法证一,进而证究竟,最终是为给心找个不苦的理由,成佛,无量寿,极乐。佛教以假度真的方便法门住福相、住寿相、住果相,是以无执无我为名相的太极我执,致使佛教具有了迷信、宿命、贪执的弱势文化特征,已然障蔽佛法。晚辈以为,如果佛教能依佛法破除自身迷障,不住不拘个人解脱,以佛法的如是不可思议究竟生产力与文明的真理真相,则佛法的佛教即出离宗教的佛教,成为觉悟众生的大乘法度。

 三、对佛的理解

  佛教以佛法证一,进而证究竟,最终是为给心找个不苦的理由,成佛,无量寿,极乐,佛教以假度真的方便法门住福相,住寿相,住果相,是以无执无我为名相的太极我执,致使佛教具有了迷信、宿命、贪执的弱势文化特征,已然障蔽佛法。

佛法

  什么是佛法?佛法首先是方法,方法就是工具,对这个工具可以提出三个问题。这个工具是谁发明的?这个工具长什么样?这个工具有什么用?

  先捡最好的回答,这个工具是佛发明的,紧接着又会产生一个问题,佛是什么,是人?是物?非人?非物?这个不好回答,这个如果知道了,就都知道了,这个如果知道了,仅仅是知道了字面上的游戏而已,所以这个答案就只能到这了,直接不行,那就间接吧,看看佛的工具长什么样,从佛的工具中认识佛,间接的去认识。那这个工具到底长什么样呢?

  佛法有很多种,这里只说一种法,佛法的根本法,别名真经。看丁元英是怎么说的:“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无戒无不戒,如是涅槃。”

  丁元英这段话也没有讲到这个工具到底长什么样,只是告诉你怎样得到这个工具,只有得到了这个工具,自然就知道这个工具长什么样了,只有得到这个工具就会涅槃,什么是涅槃,就是明因果,明因果就会涅槃,涅槃了,就会明了佛的境界,到了佛的境界,这个工具是谁发明的,结果自然也就知道了。所以问题的核心就是怎么样得到这个工具,得到这个工具的方法又是什么呢?

  有两条路,一个是修,一个是悟。修和悟到最后都能得到究竟法门。

  这个究竟法门就是不断否定的辩证法。

  这里着重说一下“修”,因为本篇讨论的主题是“佛教”。佛教主要是走“修”这条路的。“修”是必须先有信。没有这个信,进不了这个门,即使进了,也是假和尚,即是真的,必须有这个信,但这个信是迷信,因为是无明之信。等修到家了,自然就会破迷破念,破生破灭,进而明因果,得辩证究竟法门。

  为什么丁元英说究竟法门不可修,这个不可修的“修”指什么?这个“修”是没修到家的“修”,没有修到家的修只能是心行不合一,只能是“戒”。“戒”之后是“定”,“定”是什么?进了法门之后是什么?进了法门之后就是证。

  证什么?证一。证我物同一。证到一就达到“定”。

  如何证?以逻辑去证,以身心去证,以小宇宙去证大宇宙,这个必须有大无畏的精神才可去证。

  “一”之后是什么?是“无”?是“万有”?是“当下”?这些词都不究竟。哪个词究竟?下面这个词-究竟。

究竟

  究到无穷,竟得不得之得,由“定”而“慧”。

  以上对佛法,证一,究竟做了个解释,理解之后就会明白什么是佛教。佛教的本质是实践的,这是它真理的一面,佛教在它推广上首先是以一套理论方法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是为了方便世人去入门,如此在客观上,就给世人一个入门的理由,成佛、无量寿、极乐。给一个理由让人去信,这样的理由就成了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去信佛,让人迷信。为了这个目标去修,让人的命运形态格式化,宿了人的命。为了这个目标就会我执,执什么,执这个果位,这个果位就是以无执无我为名相的太极,这个执就是执这个太极之位。

  但是这个理由其实是假的,要变成真的就是要破除这个假的,这个方法就是以假度真,这个方法就是佛教的方法,这个方法构成了佛教的外衣。这个外衣让佛教具有了迷信、宿命、贪执的属性,这样的佛教外衣裹住了佛教的内核,障蔽了佛教的本质,障蔽了佛法。

  如何破除这个外衣?看丁元英是怎么讲的:“如果佛教能依佛法破除自身迷障,不住不拘个人解脱,以佛法的如是不可思议究竟生产力与文明的真理真相,则佛法的佛教即出离宗教的佛教,成为觉悟众生的大乘法度,慧于纲纪,泽于民生,是名普度众生。”大师听了之后思考良久,说了一句话:“得智的得智,化缘的化缘,烧香的烧香,坐禅的坐禅。”丁元英和了一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posted @ 2022-01-13 14:49  光何  阅读(130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