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OpenSSL命令---pkcs12
用途:
pkcs12文件工具,能生成和分析pkcs12文件。PKCS#12文件可以被用于多个项目,例如包含Netscape、 MSIE 和 MS Outlook。
用法:
openssl pkcs12 [-export] [-chain] [-inkey filename] [-certfile filename] [-CApath arg] [-CAfile arg] [-name name] [-caname name] [-in filename] [-out filename] [-noout] [-nomacver] [-nocerts] [-clcerts] [-cacerts] [-nokeys] [-info] [-noiter] [-maciter] [-nomaciter] [-nomac] [-twopass] [-descert] [-certpbe alg] [-keypbe alg] [-macalg digest] [-keyex] [-keysig] [-password arg] [-passin arg] [-passout arg] [-rand file(s)] [-LMK] [-CSP name][-engine e] [-des] [-des3] [-aes128] [-aes192] [-aes256] [-idea] [-camellia128] [-camellia192] [-camellia256] [-nodes]
选项说明:
PKCS#12文件在创建或分析的时候要依赖有一些选项。默认的是分析一个PKCS#12文件。一个PKCS#12文件可以用B<-export>选项来创建。
分析选项:
-in filename:指定私钥和证书读取的文件,默认为标准输入。必须为PEM格式。
-out filename:指定输出的pkcs12文件,默认为标准输出。
-password arg:指定导入导出口令来源。
-passin arg:输入文件保护口令来源。
-passout arg:指定所有输出私钥保护口令来源。
-clcerts:仅仅输出客户端证书,不输出CA证书。
-cacerts:仅仅输出CA证书,不输出客户端证书。
-nocerts:不输出任何证书。
-nokeys:不输出任何私钥信息值。
-info:输出PKCS#12文件结构的附加信息值。例如用的算法信息以及迭代次数。
-des:在输出之前用DES算法加密私钥值。
-des3:在输出之前用3DES算法加密私钥值。此项为默认。
-idea:在输出之前用IDEA算法加密私钥值。
-aes128、-aes192、-aes256:在输出之前用AES算法加密私钥值。
-camellia128、-camellia192、-camellia256:在输出之前用camellia算法加密私钥值。
-nodes:一直对私钥不加密。
-nomacver:读取文件时不验证MAC值的完整性。
-twopass:需要用户分别指定MAC口令和加密口令。
文件创建选项:
-export:这个选项指定了一个PKCS#12文件将会被创建。
-in filename:指定私钥和证书读取的文件,默认为标准输入。必须为PEM格式。
-out filename:指定输出的pkcs12文件,默认为标准输出。
-inkey filename:指定私钥文件的位置。如果没有被指定,私钥必须在-in filename中指定。
-name name:指定证书以及私钥的友好名字。当用软件导入这个文件时,这个名字将被显示出来。
-certfilefilename:添加filename中所有的证书信息值。
-caname name:指定其它证书的友好名字。这个选项可以被用于多次。
-password arg:指定导入导出口令来源。
-passin arg:输入文件保护口令来源。
-passout arg:指定所有输出私钥保护口令来源。
-chain:如果这个选项被提出,则添加用户证书的证书链。标准CA中心用它来搜索。如果搜索失败,则是一个重大的错误。
-descert:用3DES对PKCS12进行加密,这样杨浦可能会导致PKCS12文件被一些“export grade”软件不能够读取。默认的是用3DES对私钥文件进行加密,用40位的RC2对证书公钥文件进行加密。
-certpbealg:该选项允许指定证书的加密算法。任何PKCS#5 v1.5或 PKCS#12 PBE类型的算法都可以被使用。默认使用的是40位的RC2。
-keypbe alg:该选项允许指定证书私钥的加密算法。任何PKCS#5 v1.5或 PKCS#12 PBE类型的算法都可以被使用。默认使用的是3DES。
-keysig:设置私钥仅仅被用于数字签名。
-macalg digest:指定MAC摘要算法。如果没有被指定,则默认使用sha1。
-nomaciter、-noiter:这个选项影响MAC值和密钥算法的迭代次数。除非你希望产生的文件能与MSIE 4.0相兼容,可以把这两个选项丢弃一边。
-maciter:加强完整性保护,多次计算MAC。
-nomac:不去规定MAC值的完整性。
-rand file(s):指定随机数种子文件,多个文件间用分隔符分开,windows用“;”,OpenVMS用“,“,其他系统用“:”。
-CApatharg:指定CA目录。该目录必须是一个标准证书目录:每个CA文件的文件名为XXXX.0,XXXX为其持有者摘要值。
-CAfile arg:指定CA文件。
-LMK:添加本地的机械属性到私钥中。
-CSP name:微软的CSP的名字。
-engine id:指定硬件引擎。
注意:
有一大部分选项将不会使用。对PKCS#12文件来说,仅仅B<-in>和 B<-out>需要被使用。对文件创建来说,B<-export>和 B<-name>使用。
如果B<-clcerts>、B<-cacerts>或 B<-nocerts>没有存在,所有的证书将会被依附到PKCS#12文件将会被输出。没有保证的是提出的第一个证书不一定匹配私钥。某些软件需要一个私钥和证书,来承担在文件中的第一个证书匹配私钥:经常没有这种情况。用B<-clcerts>选项能够解决问题,因为这个选项要输出与私钥文件相匹配的证书。如果CA证书是必需的,用B<-nokeys -cacerts>选项来输出文件,仅仅输出CA证书。
B<-keypbe> 和 B<-certpbe>算法允许明确的私钥加密算法和证书的详细说明。通常的默认是好的,但是偶尔的软件不能够处理经过3DES加密了的私钥。选项B<-keypbe PBE-SHA1-RC2-40>可以被用于减少40字节的RC2私钥加密。一个完整的所有算法的描述包含在B<pkcs8>手册中。
实例:
分析一个PKCS#12文件和输出到文件中:
openssl pkcs12 -in file.p12 -out file.pem
仅仅输出客户端证书到文件中:
openssl pkcs12 -in file.p12 -clcerts -out file.pem
不加密私钥文件:
openssl pkcs12 -in file.p12 -out file.pem -nodes
打印PKCS#12格式的信息值:
openssl pkcs12 -in file.p12 -info -noout
生成pkcs12文件,但不包含CA证书:
openssl pkcs12 -export -inkey ocspserverkey.pem -in ocspservercert.pem -out ocspserverpkcs12.pfx
生成pcs12文件,包含CA证书:
openssl pkcs12 -export -inkey ocspserverkey.pem -in ocspservercert.pem -CAfile demoCA/cacert.pem -chain -out ocsp1.pfx
将pcks12中的信息分离出来,写入文件:
openssl pkcs12 –in ocsp1.pfx -out certandkey.pem
显示pkcs12信息:
openssl pkcs12 –in ocsp1.pfx -info
BUGS:
有一些争论是PKCS#12的标准是一个大的BUG。
OpenSSL 0.9.6a以前的版本在PKCS#12的产生过程中有一个bug。在稀有的情况下用一个无效的密钥来加密并产生PKCS#12文件。这样做的结果是一些PKCS#12文件被其它的应用程序(MSIE或Netscape)会触发这个bug。因为他们不会被OpenSSL或相似的OpenSSL在产生PKCS#12文件时不能够被加密。产生的通道相当的小:在256中比1还小。
一方面这个Bug的固定影响是老的无效的加密了的PKCS#12文件不能够被固定的版本所分析。在这种情况下,B<pkcs12>会报告’ the MAC is OK but fail with a decryption error when extracting private keys’错误。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是用老的OpenSSL版本从PKCS#12中来提起私钥文件和证书,用新的版本、提取到的证书、私钥来重新创建PKCS#12文件。例如:
old-openssl -in bad.p12 -out keycerts.pem openssl -in keycerts.pem -export -name "My PKCS#12 file" -out fixed.p12
转自:http://www.cnblogs.com/pangblog/p/3424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