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 报文总结、外送两本电子书

写在前面的话:喜欢这个比喻:如果说HTTP是因特网的信使,那么HTTP报文就是它用来搬东西的包裹。

HTTP是一个应用层协议,研究它的内容的确很枯燥,没啥意思,都是规定好的,我们只需要知道是什么就好了,在此基础上如果能从协议的设计中得到一些实际开发中的启发,那就更好了

这篇算是我的读书笔记吧,看过权威指南的同学都知道,基本上是照抄过来的(不过绝对没有 ctrl-c 哦),

这里顺带捎带一句,读书笔记只是一个引子,详细内容还得从书中找,或者通过引子能回忆起详细内容,我这种读书笔记就有点粗放型了,谁让咱智商捉急呢。

我建议读书笔记使用某种思维导图工具比较好,逻辑性也清晰。

带着问题在书中找答案:



 没有目录的博文(读书笔记)都是耍流氓:

报文是如何流动的?

HTTP报文的三个组成部分

请求和响应报文之间的区别

请求报文支持的各种功能

和响应报文一起返回的各种状态码都什么意思?

各种各样的HTTP首部都是用来做什么的?



报文是如何流动的?

HTTP报文是在HTTP应用程序之间发送的数据块。这些数据块以文本形式的元信息开头,描述了报文的内容和含义,后面跟着的是可选的数据部分。报文在客户端、服务器和代理之间流动。术语“流入”、“流出”、“上游”和“下游”都是用来描述报文方向的。

流入和流出描述事务处理的方向,报文流入服务器,处理完成之后,会流出服务器,流入客户端。

上游和下游,所有报文的发送者都在接收者的上游(upstream)。不管发送者和接收者是服务器还是客户端或者是代理。

报文的组成部分?

HTTP报文是简单的格式化数据块。每条报文都包含来自客户端的请求,或者一条来自服务器的响应。

它们由三个部分组成:对报文进行描述的起始行(start line)、包含属性的首部块(header)以及可选的、包含数据的主体(body)部分。

起始行和首部是由行分隔的ASCII文本。每行都以一个由两个字符组成的行终止序列作为结束,其中包括一个回车符(ASCII码13)和一个换行符(ASCII码10)。这个终止序列可以写做CRLF。

报文的主体是一个可选的数据块。与起始行和首部不同的是,主体可以包含文本或二进制数据,也可以为空。

报文的语法

所有的HTTP报文都可以分为两类: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

请求报文会向Web服务器请求一个动作,响应报文会将请求的结果返回给客户端。两种报文的结构相同。

请求报文的格式

<method>  <request-url>  <version>
<headers>

<entity-body>

 

响应报文的格式

<version>  <status>  <reason-phrase>
<headers>

<entity-body>

对各个部分的简要描述

方法(method)

客户端希望服务器对资源执行的动作。比如GET、HEAD或POST等

请求URL(request-url)

命名了所请求的资源,或者URL路径组件的完整URL。如果直接与服务器进行对话,只要URL的路径组件是资源的绝对路径,通常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版本(version)

报文所使用的HTTP版本,其格式看起来是这样:HTTP/<major>.<minor>主次版本号都要是整数。

状态码(status-code)

这三位数字描述了请求过程中所发生的情况。每个状态码的第一位数字用来描述状态的一般类别(成功、出错)。

原因短语(reason-phrase)

数字状态码的可读版本,包含行终止序列之前的所有文本。

首部(header)

可以有零个或者多个首部,每个首部都包含一个名字,后面跟着一个冒号,然后是一个可选空格,接着是一个值,最后是一个CRLF(行终止序列)。

首部是由一个空行(CRLF)结束的,表示了首部列表的结束和实体主体部分的开始。

主体部分(entity-body)

实体的主体部分包含一个由任意数据组成的数据块。并不是所有的报文都包含实体的主体部分。

请求报文支持的各种方法

请求报文支持的方法有很多,但并不是每台服务器都实现了所有的方法,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

GET ,通常用于请求服务器发送某个资源。HTTP/1.1 要求服务器实现此方法。

HEAD,该方法和GET方法的行为类似,但服务器在响应中只返回首部。不会返回实体的主体部分。那么问题来了,没有主体部分的响应报文我们有什么用呢?

  1. 在不获取资源的情况下了解资源的情况(判断资源类型)
  2. 通过查看响应中的状态码,看看某个对象是否存在
  3. 通过查看首部,测试资源是否被修改了。

服务器开发者必须确保返回的首部和GET请求返回报文的首部完全相同。HTTP/1.1要求服务器必须实现此方法。

PUT,与GET从服务器读取文档相反,PUT方法会向服务器写入文档。PUT方法的语义是让服务器用请求的主体部分来创建一个由所请求的URL命名的新文档,或者,如果那个URL已经存在的话,就用这个主体来替代它。

POST,此方法起初是用来向服务器输入数据的。实际上,通常会用它来支持HTML的表单。表单中填好的数据通常会被送给服务器,然后由服务器将其发送到它要去的地方

TRACE,客户端发起一个请求时,这个请求可能要穿过防火墙、代理、网关或者其他一些应用程序。每个中间节点都可能会修改原始的HTTP请求。TRACE方法允许客户端在最终将请求发送给服务器时,看看请求变成了什么样子。

TRACE请求会在目的服务器端发起一个“环回”诊断。行程最后一站的服务器会弹回一条TRACE响应,并在响应主体中携带它收到的原始请求报文。这样客户端可以查看在所有中间HTTP应用程序组成的请求/响应链上,原始报文如何被修改过或者毁坏过。

该方法主要用于验证请求是否如愿的穿过了请求/响应链。它假定中间应用程序对不同类型的请求的处理是相同的,TRACE方法并不提供区别这些方法的机制,通常,中间应用程序会自行决定对TRACE请求的处理方式。

TRACE请求中不能带有实体的主体部分。TRACE响应的实体主体部分包含了响应服务器收到的请求的精确副本。

DELETE方法,请服务器删除URL指定的资源。但是,客户端应用无法保证删除操作一定会执行。HTTP规范允许服务器在不通知客户端的情况下撤销请求。

 

和响应报文一起返回的各种状态码都什么意思?

HTTP状态码被分为5大类,其中100~199是信息性状态码,200~299是成功状态码,300~399是重定向状态码,400~499是客户端错误状态码,500~599是服务器错误状态码。

每个状态码的意思我觉得没有必要一一列举出来,也没必要全记住,记住几个常见的就好了,其他的用的时候再查。书就是用来查的么 : )

各种各样的HTTP首部都是用来做什么的?

首部和方法配合工作,共同决定了客户端和服务器能做什么事情。

在请求和响应报文中都可以用首部来提供信息,有些首部是某种报文专用的,有些是通用的。首部可以分为五个主要类型。

通用首部:客户端和服务器都可以使用的通用首部。可以在客户端、服务器和其他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一些非常有用的通用功能。比如:Date 首部,说明构建报文的时间和日期。

请求首部:请求报文特有的,它们为服务器提供了一些额外信息,比如客户端希望接收什么类型的数据。

响应首部:响应报文特有的,为客户端提供信息,比如客户端在与哪种类型的服务器进行交互。

实体首部:用于应对主体部分的首部。比如,用实体首部来说明主体部分的数据类型。Content-type

扩展首部:非标准的首部,有应用程序开发者创建。



 

写在后面的话,协议是枯燥的,只是一种规定,我分享这篇博文主要是我的读书笔记,当然可能作为笔记内容多了点,其实书中说的已经很言简意赅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针对章节选择性的阅读。

HTTP权威指南中英文版下载链接:HTTP权威指南中英文版

posted @ 2014-11-28 09:55  桂城老托尼  阅读(43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