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实战45讲00011

你好,我是LMOS。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数据同步问题的思路与方法。Linux作为成熟的操作系统内核,当然也有很多数据同步的机制,它也有原子变量、开启和关闭中断、自旋锁、信号量。

那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些机制在Linux中的实现。看看Linux的实现和前面我们自己的实现有什么区别,以及Linux为什么要这么实现,这么实现背后的机理是什么。

Linux的原子变量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Linux下的原子变量的实现,在Linux中,有许多共享的资源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整型数值。

例如在文件描述符中,需要包含一个简单的计数器。这个计数器表示有多少个应用程序打开了文件。在文件系统的open函数中,将这个计数器变量加1;在close函数中,将这个计数器变量减1。

如果单个进程执行打开和关闭操作,那么这个计数器变量不会出现问题,但是Linux是支持多进程的系统,如果有多个进程同时打开或者关闭文件,那么就可能导致这个计数器变量多加或者少加,出现错误。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Linux提供了一个原子类型变量atomic_t。该变量的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
    int counter;
} atomic_t;//常用的32位的原子变量类型
#ifdef CONFIG_64BIT
typedef struct {
    s64 counter;
} atomic64_t;//64位的原子变量类型
#endif

上述代码自然不能用普通的代码去读写加减,而是要用Linux专门提供的接口函数去操作,否则就不能保证原子性了,代码如下。

//原子读取变量中的值
static __always_inline int arch_atomic_read(const atomic_t *v)
{
    return __READ_ONCE((v)->counter);
}
//原子写入一个具体的值
static __always_inline void arch_atomic_set(atomic_t *v, int i)
{
    __WRITE_ONCE(v->counter, i);
}
//原子加上一个具体的值
static __always_inline void arch_atomic_add(int i, atomic_t *v)
{
    asm volatile(LOCK_PREFIX "addl %1,%0"
             : "+m" (v->counter)
             : "ir" (i) : "memory");
}
//原子减去一个具体的值
static __always_inline void arch_atomic_sub(int i, atomic_t *v)
{
    asm volatile(LOCK_PREFIX "subl %1,%0"
             : "+m" (v->counter)
             : "ir" (i) : "memory");
}
//原子加1
static __always_inline void arch_atomic_inc(atomic_t *v)
{
    asm volatile(LOCK_PREFIX "incl %0"
             : "+m" (v->counter) :: "memory");
}
//原子减1
static __always_inline void arch_atomic_dec(atomic_t *v)
{
    asm volatile(LOCK_PREFIX "decl %0"
             : "+m" (v->counter) :: "memory");
}

Linux原子类型变量的操作函数有很多,这里我只是介绍了最基础的几个函数,其它的原子类型变量操作也依赖于上述几个基础的函数。

你会发现,Linux的实现也同样采用了x86 CPU的原子指令,LOCK_PREFIX是一个宏,根据需要展开成“lock;”或者空串。单核心CPU是不需要lock前缀的,只要在多核心CPU下才需要加上lock前缀。

剩下__READ_ONCE,__WRITE_ONCE两个宏,我们来看看它们分别做了什么,如下所示。

#define __READ_ONCE(x)	\
(*(const volatile __unqual_scalar_typeof(x) *)&(x))
#define __WRITE_ONCE(x, val) \
do {*(volatile typeof(x) *)&(x) = (val);} while (0)
//__unqual_scalar_typeof表示声明一个非限定的标量类型,非标量类型保持不变。说人话就是返回x变量的类型,这是GCC的功能,typeof只是纯粹返回x的类型。
//如果 x 是int类型则返回“int” 
#define __READ_ONCE(x)	\
(*(const volatile int *)&(x))
#define __WRITE_ONCE(x, val) \
do {*(volatile int *)&(x) = (val);} while (0) 

结合刚才的代码,我给你做个解读。Linux定义了__READ_ONCE,__WRITE_ONCE这两个宏,是对代码封装并利用GCC的特性对代码进行检查,把让错误显现在编译阶段。其中的“volatile int *”是为了提醒编译器:这是对内存地址读写,不要有优化动作,每次都必须强制写入内存或从内存读取。

Linux控制中断

Linux中有很多场景,需要在关中断下才可以安全执行一些操作。

比如,多个中断处理程序需要访问一些共享数据,一个中断程序在访问数据时必须保证自身(中断嵌套)和其它中断处理程序互斥,否则就会出错。再比如,设备驱动程序在设置设备寄存器时,也必须让CPU停止响应中断。

Linux控制CPU响应中断的函数如下。

//实际保存eflags寄存器
extern __always_inline unsigned long native_save_fl(void){
    unsigned long flags;
    asm volatile("# __raw_save_flags\n\t"
                 "pushf ; pop %0":"=rm"(flags)::"memory");
    return flags;
}
//实际恢复eflags寄存器
extern inline void native_restore_fl(unsigned long flags){
    asm volatile("push %0 ; popf"::"g"(flags):"memory","cc");
}
//实际关中断
static __always_inline void native_irq_disable(void){
    asm volatile("cli":::"memory");
}
//实际开启中断
static __always_inline void native_irq_enable(void){
    asm volatile("sti":::"memory");
}
//arch层关中断
static __always_inline void arch_local_irq_disable(void){
    native_irq_disable();
}
//arch层开启中断
static __always_inline void arch_local_irq_enable(void){ 
    native_irq_enable();
}
//arch层保存eflags寄存器
static __always_inline unsigned long           arch_local_save_flags(void){
    return native_save_fl();
}
//arch层恢复eflags寄存器
static  __always_inline void arch_local_irq_restore(unsigned long flags){
    native_restore_fl(flags);
}
//实际保存eflags寄存器并关中断
static __always_inline unsigned long arch_local_irq_save(void){
    unsigned long flags = arch_local_save_flags();
    arch_local_irq_disable();
    return flags;
}
//raw层关闭开启中断宏
#define raw_local_irq_disable()     arch_local_irq_disable()
#define raw_local_irq_enable()      arch_local_irq_enable()
//raw层保存恢复eflags寄存器宏
#define raw_local_irq_save(flags)           \
    do {                        \
        typecheck(unsigned long, flags);    \
        flags = arch_local_irq_save();      \
    } while (0)
    
#define raw_local_irq_restore(flags)            \
    do {                        \
        typecheck(unsigned long, flags);    \
        arch_local_irq_restore(flags);      \
    } while (0)
    
#define raw_local_save_flags(flags)         \
    do {                        \
        typecheck(unsigned long, flags);    \
        flags = arch_local_save_flags();    \
    } while (0)
//通用层接口宏 
#define local_irq_enable()              \
    do { \
        raw_local_irq_enable();         \
    } while (0)

#define local_irq_disable()             \
    do {                        \
        raw_local_irq_disable();        \
    } while (0)

#define local_irq_save(flags)               \
    do {                        \
        raw_local_irq_save(flags);      \
    } while (0)

#define local_irq_restore(flags)            \
    do {                        \
        raw_local_irq_restore(flags);       \
    } while (0)

可以发现,Linux中通过定义的方式对一些底层函数进行了一些包装,为了让你抓住重点,前面这些宏我去掉了和中断控制无关的额外操作,详细信息你可以参阅相关代码

编译Linux代码时,编译器自动对宏进行展开。其中,do{}while(0)是Linux代码中一种常用的技巧,do{}while(0)表达式会保证{}中的代码片段执行一次,保证宏展开时这个代码片段是一个整体。

带native_前缀之类的函数则跟我们之前实现的hal_前缀对应,而Linux为了支持不同的硬件平台,做了多层封装。

Linux自旋锁

Linux也是支持多核心CPU的操作系统内核,因此Linux也需要自旋锁来对系统中的共享资源进行保护。同一时刻,只有获取了锁的进程才能使用共享资源。

根据上节课对自旋锁算法的理解,自旋锁不会引起加锁进程睡眠,如果自旋锁已经被别的进程持有,加锁进程就需要一直循环在那里,查看是否该自旋锁的持有者已经释放了锁,"自旋"一词就是因此而得名。

Linux有多种自旋锁,我们这里只介绍两种,原始自旋锁和排队自旋锁,它们底层原理和我们之前实现的没什么不同,但多了一些优化和改进,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

Linux原始自旋锁

我们先看看Linux原始的自旋锁,Linux的原始自旋锁本质上用一个整数来表示,值为1代表锁未被占用,为0或者负数则表示被占用。

你可以结合上节课的这张图,理解后面的内容。当某个CPU核心执行进程请求加锁时,如果锁是未加锁状态,则加锁,然后操作共享资源,最后释放锁;如果锁已被加锁,则进程并不会转入睡眠状态,而是循环等待该锁,一旦锁被释放,则第一个感知此信息的进程将获得锁。

我们先来看看Linux原始自旋锁的数据结构,为方便你阅读,我删除了用于调试的数据字段,代码如下。

//最底层的自旋锁数据结构
typedef struct{
volatile unsigned long lock;//真正的锁值变量,用volatile标识
}spinlock_t;

Linux原始自旋锁数据结构封装了一个unsigned long类型的变量。有了数据结构,我们再来看看操作这个数据结构的函数,即自旋锁接口,代码如下。

#define spin_unlock_string \	
    "movb $1,%0" \ //写入1表示解锁
    :"=m" (lock->lock) : : "memory"

#define spin_lock_string \
	"\n1:\t" \	
    "lock ; decb %0\n\t" \ //原子减1
	"js 2f\n" \	  //当结果小于0则跳转到标号2处,表示加锁失败
    ".section .text.lock,\"ax\"\n" \ //重新定义一个代码段,这是优化技术,避免后面的代码填充cache,因为大部分情况会加锁成功,链接器会处理好这个代码段的
	"2:\t" \	
    "cmpb $0,%0\n\t" \	//和0比较
    "rep;nop\n\t" \	//空指令
    "jle 2b\n\t" \	 //小于或等于0跳转到标号2
    "jmp 1b\n" \   //跳转到标号1	
    ".previous"
//获取自旋锁
static inline void spin_lock(spinlock_t*lock){
    __asm__ __volatile__(
    spin_lock_string
    :"=m"(lock->lock)::"memory"
    );
}
//释放自旋锁
static inline void spin_unlock(spinlock_t*lock){
__asm__ __volatile__(
    spin_unlock_string
    );
}

上述代码中用spin_lock_string、spin_unlock_string两个宏,定义了获取、释放自旋锁的汇编指令。spin_unlock_string只是简单将锁值变量设置成1,表示释放自旋锁,spin_lock_string中并没有像我们Cosmos一样使用xchg指令,而是使用了decb指令,这条指令也能原子地执行减1操作。

开始锁值变量为1时,执行decb指令就变成了0,0就表示加锁成功。如果小于0,则表示有其它进程已经加锁了,就会导致循环比较。

Linux排队自旋锁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100个进程获取同一个自旋锁的情况,开始1个进程获取了自旋锁L,后面继续来了99个进程,它们都要获取自旋锁L,但是它们必须等待,这时第1进程释放了自旋锁L。请问,这99个进程中谁能先获取自旋锁L呢?

答案是不确定,因为这个次序依赖于哪个CPU核心能最先访问内存,而哪个CPU核心可以访问内存是由总线仲裁协议决定的。

很有可能最后来的进程最先获取自旋锁L,这对其它等待的进程极其不公平,为了解决获取自旋锁的公平性,Linux开发出了排队自旋锁。

你可以这样理解,想要给进程排好队,就需要确定顺序,也就是进程申请获取锁的先后次序,Linux的排队自旋锁通过保存这个信息,就能更公平地调度进程了。

为了保存顺序信息,排队自旋锁重新定义了数据结构。

//RAW层的自旋锁数据结构
typedef struct raw_spinlock{
    unsigned int slock;//真正的锁值变量
}raw_spinlock_t;
//最上层的自旋锁数据结构
typedef struct spinlock{
    struct raw_spinlock rlock;
}spinlock_t;
//Linux没有这样的结构,这只是为了描述方便
typedef struct raw_spinlock{
    union {
        unsigned int slock;//真正的锁值变量
        struct {
        u16 owner;
        u16 next;
        }
    }
}raw_spinlock_t;

slock域被分成两部分,分别保存锁持有者和未来锁申请者的序号,如上述代码10~16行所示。

只有next域与owner域相等时,才表示自旋锁处于未使用的状态(此时也没有进程申请该锁)。在排队自旋锁初始化时,slock被置为0,即next和owner被置为0,Linux进程执行申请自旋锁时,原子地将next域加1,并将原值返回作为自己的序号。

如果返回的序号等于申请时的owner值,说明自旋锁处于未使用的状态,则进程直接获得锁;否则,该进程循环检查owner域是否等于自己持有的序号,一旦相等,则表明锁轮到自己获取。

进程释放自旋锁时,原子地将owner域加1即可,下一个进程将会发现这一变化,从循环状态中退出。进程将严格地按照申请顺序依次获取排队自旋锁。这样一来,原先进程无序竞争的乱象就迎刃而解了。

static inline void __raw_spin_lock(raw_spinlock_t*lock){
int inc = 0x00010000;
int tmp;
__asm__ __volatile__(
"lock ; xaddl %0, %1\n" //将inc和slock交换,然后 inc=inc+slock
                        //相当于原子读取next和owner并对next+1
"movzwl %w0, %2\n\t"//将inc的低16位做0扩展后送tmp tmp=(u16)inc
"shrl $16, %0\n\t" //将inc右移16位 inc=inc>>16
"1:\t"
"cmpl %0, %2\n\t" //比较inc和tmp,即比较next和owner 
"je 2f\n\t" //相等则跳转到标号2处返回
"rep ; nop\n\t" //空指令
"movzwl %1, %2\n\t" //将slock的低16位做0扩展后送tmp 即tmp=owner
"jmp 1b\n" //跳转到标号1处继续比较
"2:"
:"+Q"(inc),"+m"(lock->slock),"=r"(tmp)
::"memory","cc"
);
}
#define UNLOCK_LOCK_PREFIX LOCK_PREFIX
static inline void __raw_spin_unlock(raw_spinlock_t*lock){
__asm__ __volatile__(
UNLOCK_LOCK_PREFIX"incw %0"//将slock的低16位加1 即owner+1
:"+m"(lock->slock)
::"memory","cc");
}

上述代码中的注释已经描述得很清楚了,每条指令都有注解,供你参考。这里需要注意的是Linux为了避免差异性,在spinlock_t结构体中包含了raw_spinlock_t,而在raw_spinlock_t结构体中并没使用next和owner字段,而是在代码中直接操作slock的高16位和低16位来实现的。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去银行办事,又发现人很多时,你很可能会选择先去处理一些别的事情,等过一会人比较少了,再来办理我们自己的业务。

其实,在使用自旋锁时也有同样的情况,当一个进程发现另一个进程已经拥有自己所请求的自旋锁时,就自愿放弃,转而做其它别的工作,并不想在这里循环等待,浪费自己的时间。

对于这种情况,Linux同样提供了相应的自旋锁接口,如下所示。

static inline int __raw_spin_trylock(raw_spinlock_t*lock){
    int tmp;
    int new;
    asm volatile(
    "movl %2,%0\n\t"//tmp=slock
    "movl %0,%1\n\t"//new=tmp
    "roll $16, %0\n\t"//tmp循环左移16位,即next和owner交换了
    "cmpl %0,%1\n\t"//比较tmp和new即(owner、next)?=(next、owner)
    "jne 1f\n\t" //不等则跳转到标号1处 
    "addl $0x00010000, %1\n\t"//相当于next+1
    "lock ; cmpxchgl %1,%2\n\t"//new和slock交换比较    
    "1:"
    "sete %b1\n\t" //new = eflags.ZF位,ZF取决于前面的判断是否相等
    "movzbl %b1,%0\n\t" //tmp = new
    :"=&a"(tmp),"=Q"(new),"+m"(lock->slock)
    ::"memory","cc");
    return tmp;
}
int __lockfunc _spin_trylock(spinlock_t*lock){ 
    preempt_disable();
    if(_raw_spin_trylock(lock)){
        spin_acquire(&lock->dep_map,0,1,_RET_IP_);
        return 1;
    }
    preempt_enable();
    return 0;
}
#define spin_trylock(lock) __cond_lock(lock, _spin_trylock(lock))

_cond_lock只用代码静态检查工作,一定要明白_spin_trylock返回1表示尝试加锁成功,可以安全的地问共享资源了;返回值为0则表示尝试加锁失败,不能操作共享资源,应该等一段时间,再次尝试加锁。

Linux信号量

Linux中的信号量同样是用来保护共享资源,能保证资源在一个时刻只有一个进程使用,这是单值信号量。也可以作为资源计数器,比如一种资源有五份,同时最多可以有五个进程,这是多值信号量。

单值信号量,类比于私人空间一次只进去一个人,其信号量的值初始值为1,而多值信号量,相当于是客厅,可同时容纳多个人。其信号量的值初始值为5,就可容纳5个人。

信号量的值为正的时候。所申请的进程可以锁定使用它。若为0,说明它被其它进程占用,申请的进程要进入睡眠队列中,等待被唤醒。所以信号量最大的优势是既可以使申请失败的进程睡眠,还可以作为资源计数器使用。

我们先来看看Linux实现信号量所使用的数据结构,如下所示:

struct semaphore{
    raw_spinlock_t lock;//保护信号量自身的自旋锁
    unsigned int count;//信号量值
    struct list_head wait_list;//挂载睡眠等待进程的链表
};

下面我们就跟着Linux信号量接口函数,一步步探索Linux信号量工作原理,和它对进程状态的影响,先来看看Linux信号量的使用案例,如下所示。

#define down_console_sem() do { \
    down(&console_sem);\
} while (0)
static void __up_console_sem(unsigned long ip) {
    up(&console_sem);
}
#define up_console_sem() __up_console_sem(_RET_IP_)
//加锁console
void console_lock(void)
{
    might_sleep();
    down_console_sem();//获取信号量console_sem
    if (console_suspended)
        return;
    console_locked = 1;
    console_may_schedule = 1;
}
//解锁console
void console_unlock(void)
{
    static char ext_text[CONSOLE_EXT_LOG_MAX];
    static char text[LOG_LINE_MAX + PREFIX_MAX];
    //……删除了很多代码
    up_console_sem();//释放信号量console_sem
    raw_spin_lock(&logbuf_lock);
    //……删除了很多代码   
}

为了简单说明问题,我删除了很多代码,上面代码中以console驱动为例说明了信号量的使用。

在Linux源代码的kernel/printk.c中,使用宏DEFINE_SEMAPHORE声明了一个单值信号量console_sem,也可以说是互斥锁,它用于保护console驱动列表console_drivers以及同步对整个console驱动的访问。

其中定义了宏down_console_sem()来获得信号量console_sem,定义了宏up_console_sem()来释放信号量console_sem,console_lock和console_unlock函数是用于互斥访问console驱动的,核心操作就是调用前面定义两个宏。

上面的情景中,down_console_sem()和up_console_sem()宏的核心主要是调用了信号量的接口函数down、up函数,完成获取、释放信号量的核心操作,代码如下。

static inline int __sched __down_common(struct semaphore *sem, long state,long timeout)
{
    struct semaphore_waiter waiter;
    //把waiter加入sem->wait_list的头部
    list_add_tail(&waiter.list, &sem->wait_list);
    waiter.task = current;//current表示当前进程,即调用该函数的进程
    waiter.up = false;
    for (;;) {
        if (signal_pending_state(state, current))
            goto interrupted;
        if (unlikely(timeout <= 0))
            goto timed_out;
        __set_current_state(state);//设置当前进程的状态,进程睡眠,即先前__down函数中传入的TASK_UNINTERRUPTIBLE:该状态是等待资源有效时唤醒(比如等待键盘输入、socket连接、信号(signal)等等),但不可以被中断唤醒
        raw_spin_unlock_irq(&sem->lock);//释放在down函数中加的锁
        timeout = schedule_timeout(timeout);//真正进入睡眠
        raw_spin_lock_irq(&sem->lock);//进程下次运行会回到这里,所以要加锁
        if (waiter.up)
            return 0;
    }
 timed_out:
    list_del(&waiter.list);
    return -ETIME;
 interrupted:
    list_del(&waiter.list);
    return -EINTR;

    //为了简单起见处理进程信号(signal)和超时的逻辑代码我已经删除
}
//进入睡眠等待
static noinline void __sched __down(struct semaphore *sem)
{
    __down_common(sem, TASK_UNINTERRUPTIBLE, MAX_SCHEDULE_TIMEOUT);
}
//获取信号量
void down(struct semaphore *sem)
{
    unsigned long flags;
    //对信号量本身加锁并关中断,也许另一段代码也在操作该信号量
    raw_spin_lock_irqsave(&sem->lock, flags);
    if (likely(sem->count > 0))
        sem->count--;//如果信号量值大于0,则对其减1
    else
        __down(sem);//否则让当前进程进入睡眠
    raw_spin_unlock_irqrestore(&sem->lock, flags);
}
//实际唤醒进程 
static noinline void __sched __up(struct semaphore *sem)
{
    struct semaphore_waiter *waiter = list_first_entry(&sem->wait_list, struct semaphore_waiter, list);
    //获取信号量等待链表中的第一个数据结构semaphore_waiter,它里面保存着睡眠进程的指针
    list_del(&waiter->list);
    waiter->up = true;
    wake_up_process(waiter->task);//唤醒进程重新加入调度队列
}
//释放信号量
void up(struct semaphore *sem)
{
    unsigned long flags;
    //对信号量本身加锁并关中断,必须另一段代码也在操作该信号量
    raw_spin_lock_irqsave(&sem->lock, flags);
    if (likely(list_empty(&sem->wait_list)))
        sem->count++;//如果信号量等待链表中为空,则对信号量值加1
    else
        __up(sem);//否则执行唤醒进程相关的操作
    raw_spin_unlock_irqrestore(&sem->lock, flags);
}

上述代码中的逻辑,已经描述了信号量的工作原理。需要注意的是,一个进程进入了__down函数中,设置了一个不可中断的等待状态,然后执行了schedule_timeout函数。这个执行了进程的调度器,就直接调度到别的进程运行了。

这时,这个进程就不会返回了,直到下一次它被up函数唤醒。执行了wake_up_process函数以后,重新调度它就会回到schedule_timeout函数下一行代码,沿着调用路经返回,最后从__down函数中出来,即进程睡醒了。

Linux读写锁

在操作系统中,有很多共享数据,进程对这些共享数据要进行修改的情况很少,而读取的情况却是非常多的,这些共享数据的操作基本都是在读取。

如果每次读取这些共享数据都加锁的话,那就太浪费时间了,会降低进程的运行效率。因为读操作不会导致修改数据,所以在读取数据的时候不用加锁了,而是可以共享的访问,只有涉及到对共享数据修改的时候,才需要加锁互斥访问。

想像一下100个进程同时读取一个共享数据,而每个进程都要加锁解锁,剩下的进程只能等待,这会大大降低整个系统性能,这时候就需要使用一种新的锁了——读写锁。

读写锁也称为共享-独占(shared-exclusive)锁,当读写锁用读取模式加锁时,它是以共享模式上锁的,当以写入修改模式加锁时,它是以独占模式上锁的(互斥)。

读写锁非常适合读取数据的频率远大于修改数据的频率的场景中。这样可以在任何时刻,保证多个进程的读取操作并发地执行,给系统带来了更高的并发度。

那读写锁是怎么工作的呢?读写之间是互斥的,读取的时候不能写入,写入的时候不能读取,而且读取和写入操作在竞争锁的时候,写会优先得到锁,步骤如下。

1.当共享数据没有锁的时候,读取的加锁操作和写入的加锁操作都可以满足。
2.当共享数据有读锁的时候,所有的读取加锁操作都可以满足,写入的加锁操作不能满足,读写是互斥的。
3.当共享数据有写锁的时候,所有的读取的加锁操作都不能满足,所有的写入的加锁操作也不能满足,读与写之间是互斥的,写与写之间也是互斥的。

如果你感觉刚才说的步骤还是太复杂,那我再给你画一个表,你就清楚了,如下所示。

好了,我们明白了读写锁的加锁规则,现在就去看看Linux中的读写锁的实现,Linux中的读写锁本质上是自旋锁的变种。

后面这段代码是Linux中读写锁的核心代码,请你注意,实际操作的时候,我们不是直接使用上面的函数和数据结构,而是应该使用Linux提供的标准接口,如read_lock、write_lock等。

//读写锁初始化锁值
#define RW_LOCK_BIAS		 0x01000000
//读写锁的底层数据结构
typedef struct{
    unsigned int lock;
}arch_rwlock_t;
//释放读锁 
static inline void arch_read_unlock(arch_rwlock_t*rw){ 
    asm volatile(
        LOCK_PREFIX"incl %0" //原子对lock加1
        :"+m"(rw->lock)::"memory");
}
//释放写锁
static inline void arch_write_unlock(arch_rwlock_t*rw){
    asm volatile(
        LOCK_PREFIX"addl %1, %0"//原子对lock加上RW_LOCK_BIAS
        :"+m"(rw->lock):"i"(RW_LOCK_BIAS):"memory");
}
//获取写锁失败时调用
ENTRY(__write_lock_failed)
    //(%eax)表示由eax指向的内存空间是调用者传进来的 
    2:LOCK_PREFIX addl	$ RW_LOCK_BIAS,(%eax)
    1:rep;nop//空指令
    cmpl $RW_LOCK_BIAS,(%eax)
    //不等于初始值则循环比较,相等则表示有进程释放了写锁
    jne	 1b
    //执行加写锁
    LOCK_PREFIX subl	$ RW_LOCK_BIAS,(%eax)
    jnz 2b //不为0则继续测试,为0则表示加写锁成功
    ret //返回
ENDPROC(__write_lock_failed)
//获取读锁失败时调用
ENTRY(__read_lock_failed)
    //(%eax)表示由eax指向的内存空间是调用者传进来的 
    2:LOCK_PREFIX incl(%eax)//原子加1
    1:	rep; nop//空指令
    cmpl	$1,(%eax) //和1比较 小于0则
    js 1b //为负则继续循环比较
    LOCK_PREFIX decl(%eax) //加读锁
    js	2b	//为负则继续加1并比较,否则返回
    ret //返回
ENDPROC(__read_lock_failed)
//获取读锁
static inline void arch_read_lock(arch_rwlock_t*rw){
    asm volatile(
        LOCK_PREFIX" subl $1,(%0)\n\t"//原子对lock减1
        "jns 1f\n"//不为小于0则跳转标号1处,表示获取读锁成功
        "call __read_lock_failed\n\t"//调用__read_lock_failed
        "1:\n"
        ::LOCK_PTR_REG(rw):"memory");
}
//获取写锁
static inline void arch_write_lock(arch_rwlock_t*rw){
    asm volatile(
        LOCK_PREFIX"subl %1,(%0)\n\t"//原子对lock减去RW_LOCK_BIAS
        "jz 1f\n"//为0则跳转标号1处
        "call __write_lock_failed\n\t"//调用__write_lock_failed
        "1:\n"
        ::LOCK_PTR_REG(rw),"i"(RW_LOCK_BIAS):"memory");
}

Linux读写锁的原理本质是基于计数器,初始值为0x01000000,获取读锁时对其减1,结果不小于0则表示获取读锁成功,获取写锁时直接减去0x01000000。

说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了,为何要减去初始值呢?这是因为只有当锁值为初始值时,减去初始值结果才可以是0,这是唯一没有进程持有任何锁的情况,这样才能保证获取写锁时是互斥的。

__read_lock_failed、__write_lock_failed是两个汇编函数,注释写得很详细了,和前面自旋锁的套路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看出,读写锁其实是带计数的特殊自旋锁,能同时被多个读取数据的进程占有或一个修改数据的进程占有,但不能同时被读取数据的进程和修改数据的进程占有。

我们再次梳理一下获取、释放读写锁的流程,如下所示。

1.获取读锁时,锁值变量lock计数减去1,判断结果的符号位是否为1。若结果符号位为0时,获取读锁成功,即表示lock大于0。
2.获取读锁时,锁值变量lock计数减去1,判断结果的符号位是否为1。若结果符号位为1时,获取读锁失败,表示此时读写锁被修改数据的进程占有,此时调用__read_lock_failed失败处理函数,循环测试lock+1的值,直到结果的值大于等于1。
3.获取写锁时,锁值变量lock计数减去RW_LOCK_BIAS_STR,即lock-0x01000000,判断结果是否为0。若结果为0时,表示获取写锁成功。
4.获取写锁时,锁值变量lock计数减去RW_LOCK_BIAS_STR,即lock-0x01000000,判断结果是否为0。若结果不为0时,获取写锁失败,表示此时有读取数据的进程占有读锁或有修改数据的进程占有写锁,此时调用__write_lock_failed失败处理函数,循环测试lock+0x01000000,直到结果的值等于0x01000000。

重点回顾

好了,这节课的内容讲完了。我们一起学习了Linux上实现数据同步的五大利器,分别是Linux原子变量、Linux中断控制、Linux自旋锁、Linux信号量、Linux读写锁。我把重点给你梳理一下。

锁,保证了数据的安全访问,但是它给程序的并行性能造成了巨大损害,所以在设计一个算法时应尽量避免使用锁。若无法避免,则应根据实际情况使用相应类型的锁,以降低锁的不当使用带来的性能损失。

思考题

请试着回答:上述Linux的读写锁,支持多少个进程并发读取共享数据?这样的读写锁有什么不足?

欢迎你在留言区和我交流,相信通过积极参与,你将更好地理解这节课的内容。

我是 LMOS,我们下节课见!

posted @ 2022-12-30 10:43  易先讯  阅读(6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