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东白的架构课53
你好,我是郭东白。这节课我们接着讲Amundson和Scott南极探险的经历。
上节课我从目标、细节、决策等角度描述了后人对于南极探险的评论和观点,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观点也非常值得分析研究。
不过在这么多错综复杂的观点之中,究竟哪一个理论才是正确的呢?就像我们之前在架构决策中的讨论一样,每个参与者都有自己的观点。而作为架构师,必须对每个观点及其背后的证据进行甄别,找到最可信的那一个,或者提出自己的论点,这样才能提升架构活动的成功率。
接下来,我会先补充一下其他的观点,然后再讲解我对这些观点的判断与思考。
其他观点
Apsley认为,虽然Scott团队的南极探险是失败的,但是从整个人类的发展来看,他们从探险过程中获取了非常多的知识财富,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不小的贡献。这种观点的确有一定的道理,也被很多人所认可。比如Amundson的路径选择,其实也是基于英国人最初公开的资料而得出的。
在Apsley的传记发表之后,很多英国人把Scott视为民族英雄。事实上,Scott在探险过程中的确展现了非常高尚的品德。相对而言,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Amundson的行为就更激进一些。他被后人诟病最多的,就是去南极探险前没有征得赞助人的同意,甚至对自己的队员也有所隐瞒。
还有一个例子也可以作为证明。Amundson团队中的狗既是运输工具,也是队员的食物,这在我们当今的道德观里就很难让人接受了。但狗与狗之间也是有友情的,其中一条狗一口肉都没吃,而是在南极寒夜里选择走向死亡。
对比之下,Scott团队的行为从道德视角来看就非常值得称颂。Scott的队友发现自己的身体快要撑不住时,选择独自离开,避免拖累队友。Scott的体力是团队中最好的,但在危难时刻他也从未放弃自己的队友,而是选择和队友一起待在帐篷里,走向了死亡。
关于动物还有另外一个细节。Scott团队在将运送食物到储藏点时,原本的计划是将储藏点定在南纬80度。但由于他们的矮马受不住冻,队员也缺少食物,只好停在了距离储藏点的35英里之外。当时团队中的科学家Oates建议Scott杀了矮马作为食物补给,好支撑团队走到原定的目的地,但Scott出于人道果断拒绝了。
假设他们真的这么做了,肯定会提前到达原计划的食物储存点,而不是饿死在食物储存点附*了。而一起饿死的科学家Oates,到死的时候都还拉着重达14公斤的岩石。如果将这些岩石换成食物,整个团队也能安全回到大本营了。
时至今日,很多人仍然把Scott视为民族英雄和道德楷模。尤其是英国人,他们认为成败不重要,坚持道德底线更重要。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观点?
南极探险是个非常漫长、复杂和充满变数的过程。Apsley的传记有*千页,Amundsen的传记也有*500页。所有读过这些传记的读者,都能从各自的视角出发,对其中的故事在最大程度上产生共鸣。
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起初,Scott被当成虽败犹荣的民族英雄和道德楷模。但是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大家更看重成败和领导力,对领导者的决策错误不再简单地容忍,同时对道德和信仰层面的关注也逐渐变少。于是,Amundson在决策上的出色表现变得更让人敬佩。
当然,评论者在观点上的分歧与自身的利益和应用场景有关。Scott和Amundson的故事包含目标、决策、用人、宏观设计、管理细节等诸多因素,那么一个做领导力培训的人,会将其当作领导力的经典案例来分析。一个做系统复杂性研究的人,同样也能够从这个案例中找到大量论据。而一个做某种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者,也可以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从中寻找到合适的论据。
事实上,这种情形在架构相关的决策中也频繁出现。参与一个重大决策的人,往往带着自己的利益。虽然个别人会站在集体利益上做出最佳决策,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定位,因此个体的决策不可避免会受到其他视角的影响。
那么如何找到一个更通用、更有效的方法去鉴别不同的观点呢?假设我们能够从这个复杂的案例中抽象出一个方法论,那么这个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在未来的架构决策中做出更好的选择。
是否有这样的方法论呢?答案是有的,也就是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法。
寻找南极探险的第一性要素
事实上,虽然大多数这样的对错争论没有任何意义,但是我认为在南极探险这件事情上,还是有一个第一性的要素的。所谓第一性,就是它是其他要素的前提。有了第一性要素,其他要素都可以被解决。反过来,缺少第一性要素,其他要素的命运都不能被彻底改变。
那么什么是南极探险的第一性要素的呢?
我认为是时间。南极的夏天非常短,在这个时间窗口之外,天气过于恶劣,人们无法安全前行。在当时的条件下,无论制定的目标多么单一,装备多么先进,人才多么优秀,领导力多么卓越,系统设计得多么简单,其实都无法成行。
Amundson的行为就是一个很好的论证。Amundson为了确保自己能够有一个先发优势,不过团队的劝阻,把第一次出发的时间设在了寒冬还没有结束的9月8日。果不其然,出发后就遇到了零下58摄氏度的严寒天气,好几条狗都被冻死了,队友也差一点被冻死。Amundson被认为丢下队友不管独自逃命,团队差一点就哗变。
如果说Amundson在这次出发的过程中发生意外而冻死在南极冰原上,那么上节课总结的优秀的决策、装备、细节、领导力、目标等,就没有任何人会提起了。
我认为给Amundson带来最大胜率的要素,来自他的单个决策。他把自己的营地设在了Bay of Whales的Ross冰架上。
这个位置比Scott团队离极地*68英里,来回就是136英里。如果不考虑恶劣天气的等待,这相当于有了13天的时间窗口,算上五天的恶劣天气,就是18天的时间!南极的春夏季满打满算也只有五个月,这等于Amundson在比赛开始之前,就向上帝索要了足够的时间窗口。这个比赛,他是赢定了!
那么你可能要问了。这个决策是遥不可及的吗?其实不是的。在Scott和Amundson之前,人类的足迹已经抵达了南纬88度。南极点的附*是*地,这个知识在当时是公开的。极地右侧没有崇山峻岭,这个知识也是公开的。从高原上的冰川延展到Ross冰架上,这个知识也是公开的。那么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沿着冰川爬行,有没有通向南极高原的路径。
当然有。我是个户外爱好者,曾经走过不少冰川。冰川的尽头就是山顶,除非大部分冰川已经消融,否则只要是活着的冰川,尽头就会有不少登顶路径。而在100多年前,南极根本不会出现完全消融的冰川。
不过关于登陆点,的确流传着一个误区,就是英国第二批南极探险的队长Stockton亲自去过Ross冰架附*,他的结论是那一片地方不适宜登陆。
Amundson虽然没有去过Ross冰架附*,但他却根据自己在北极多次探险的经验判断Stockton的说法不对,并认为冰架附*应该有合适的登陆点。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Ross冰架的登陆点选择远不止一个,Amundson最终还选择了最*的一个。
那么为什么Scott没有改变自己的路径呢?Scott首先是轻敌了,他根本不认为一个民间探险队在第一次尝试时就能到达南极。不过当他在南极看到挪威国旗的时候,我认为这个打击对他而言是致命的。他和团队可能正是因此放弃了最后十公里的挣扎。
其次,Scott认为经验的积累更重要。他选的这条路径已经被证实可行,英国团队也已经是第三次尝试了。而Scott出发前并不知道Amundson的选择,但知道的时候也来不及改动自己的路径了。总的来说,就是过分相信经验,沿用了一条并不是最优的老路。
综上,就是我对这个探险案例的第一性原理的看法。不过我为什么是对的呢?我们靠什么判断第一性的要素呢?第一性的要素是可以推导出其他论断的,而其他论断却推导不出第一性的论断。在我们这个例子中,第一性是更稀缺、更有价值的,可以置换其他要素,而其他要素却置换不来它。
在南极,你有了18天的多余时间,就能换来试错的机会。事实上,Amundsen也的确用这个时间窗口挽回了一次决策失误。如果你感兴趣,可以试着用“时间优势决定成败”与其他观点进行比较,看看它是不是第一性。
独立的理性思考最重要
关于Scott和Amundson的南极探险经历,其实故事本身不重要,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故事,我期望能给你带来思考方式的变化:通过发现第一性要素来最终做出决策上的取舍。而不是随便从一个假设和逻辑起点开始,推导出一串结论,更不应该从一个利益点出发,找出一个支持自己的证据。
一个复杂的事件发生之后,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来发表看法。而你要做的,就是能够看到他的视角,理解他发表这个观点的动机和逻辑是什么,从根本上理解他人的思考。
通过这个案例,我也想分享另外一个观点,就是理性的决策,胜过了经验的积累和重复的尝试。我们中国人有句老话, 叫做“不听老人言, 吃亏在眼前”。其实真没必要听老人言,要听的是基于理性推导出的高质量洞察。最好的例子就是Amundsen拒绝相信亲眼看到过Ross冰架,并且曾经抵达地球最南端的Stockton的看法。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理性啊!
同样的例子还有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上,我认为这也是Amundsen的关键制胜因素之一。在这一点,他忽略了有南极探险经验的英国人的错误结论,采用狗拉雪橇的方式。除了他和爱斯基摩人共同生活了三年积累的经验外,也有非常完整和合理的逻辑支持。
这就是为什么我这么喜欢阅读Amundsen的作品。正是他优秀的思考力,才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探险家。
小结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身边听到的论断有很多,但是第一性的论断非常少。我分享这个例子,就是希望你不要被他人的论断所迷惑,要从大量事实和数据中寻找真相。
当然,对于Scott和Amundson南极探险的解释,我的理解也不一定正确,所以我更建议你也花时间去看看第一手资料,说不准能有更具突破性的思考。
思考题
三个作业,任选一个:
- 其实很多话都跟第一性有关,比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你有没有类似的话可以分享一下呢?
- 你有没有被一个错误的论断迷惑过?你后来是怎么判断这个论断是错误的呢?
- 跟南极探险类似的跨领域的经典案例,你有没有推荐呢?可以分享一下。不过不能是宫斗啊,必须是真实案例,我们要通过研究真实案例和剖析逻辑,来提升自己的思考力。
欢迎把你的思考和想法分享出来,下节课我会分享中台的思考案例!
本文来自博客园,作者:易先讯,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gongxianjin/p/17012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