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语言中1.方法调用栈 2.栈帧 3.局部变量表 4.操作数栈 5.动态链接 6.方法的入参存储在哪里,生命周期是怎样的 7.局部变量存储在哪里,生命周期是怎样的 8.返回值存储在哪里,生命周期是怎样的

在 Java 语言中,理解方法调用栈、栈帧、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等概念非常重要,它们与方法的执行和内存管理密切相关。下面是对这些概念的详细解释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图片来源于https://blog.csdn.net/qq_35621494/article/details/107351237
原作者的博客写的更加详细,推荐阅读
Java8 内存结构图

1. 方法调用栈(Method Call Stack)

方法调用栈是每个线程维护的一块内存区域,用于存储线程执行时的 栈帧(每个栈帧对应一次方法调用)。每个线程有自己的调用栈,多个线程之间的调用栈是互相独立的。

  • 作用

    • 方法调用栈用于追踪方法调用链,当一个方法被调用时,Java 虚拟机(JVM)会在调用栈中为该方法创建一个栈帧。
    • 当方法执行完成时,栈帧从调用栈中弹出,控制权返回给调用该方法的地方。
  • 特点

    • 调用栈是 线程私有 的,JVM 为每个线程分配一个调用栈。
    • 方法调用栈的顺序是 后进先出(LIFO)

2. 栈帧(Stack Frame)

每当一个方法被调用时,JVM 会为这个方法分配一个栈帧,栈帧保存了该方法的执行状态和必要的运行时信息。栈帧包含 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链接信息 等。

  • 组成部分

    1. 局部变量表(Local Variable Table):存储该方法的局部变量和方法的入参。
    2. 操作数栈(Operand Stack):执行字节码指令时用于保存中间计算结果或操作数。
    3. 动态链接(Dynamic Linking):保存了指向运行时常量池的引用,用于支持方法调用时的动态链接。
    4. 返回地址:当方法返回时,知道将控制权返回给哪个方法调用点。
  • 栈帧与方法调用栈的关系

    • 每个方法调用都会对应一个栈帧,并且在调用栈中维护。
    • 当前正在执行的方法的栈帧位于栈顶,方法返回时该栈帧从调用栈弹出。

3. 局部变量表(Local Variable Table)

局部变量表是栈帧的一部分,用于存储方法的局部变量和方法的入参(包括 this 引用)。局部变量表以数组的形式存在,每个数组槽可以存储基本数据类型(如 intfloat)或对象引用。

  • 作用

    • 存储方法的参数和局部变量,每个槽可以存储 32 位数据(如 intfloat),64 位数据类型(如 longdouble)则占用两个槽。
    • 对象类型的引用也存储在局部变量表中,但对象本身在堆上存储。
  • 生命周期

    • 局部变量表的生命周期与方法相同,当方法执行完毕,栈帧从调用栈中弹出,局部变量表也随之销毁。

4. 操作数栈(Operand Stack)

操作数栈是栈帧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用于执行字节码指令时存储操作数和中间计算结果。操作数栈的大小是编译期确定的,指令在执行时从栈中获取数据,并将结果重新推回操作数栈。

  • 作用

    • 每个操作指令会从操作数栈中弹出一个或多个值,进行运算后再将结果压入操作数栈。
    • 用于实现 Java 字节码中的各种计算和方法调用。
  • 生命周期

    • 操作数栈随着栈帧的创建而创建,方法执行结束时操作数栈销毁。

5. 动态链接(Dynamic Linking)

动态链接是栈帧中的一部分,指向当前方法所属类的 运行时常量池,并用于方法调用的解析。在 Java 中,方法调用(尤其是虚方法)会在运行时进行解析,称为 动态链接

  • 作用

    • 支持方法调用的动态解析,如虚方法调用、接口调用等。
    • 动态链接允许 Java 支持多态特性,根据对象的实际类型调用对应的方法实现。
  • 与其他概念的关系

    • 动态链接的信息存储在栈帧中,指向常量池中的符号引用。

6. 方法的入参存储在哪里,生命周期是怎样的?

  • 存储位置:方法的入参存储在该方法栈帧中的 局部变量表 内。如果方法是实例方法(非静态),this 引用作为第一个入参存储在局部变量表的第一个槽位中,后续参数依次存储在局部变量表中。

  • 生命周期:方法的入参生命周期与该方法的栈帧相同。入参随着方法调用时栈帧的创建而分配,当方法执行结束,栈帧从调用栈中弹出,入参也随之销毁。

7. 局部变量存储在哪里,生命周期是怎样的?

  • 存储位置:局部变量(包括方法的局部变量和块级作用域的变量)存储在 局部变量表 中,与方法的参数存储在同一个区域。局部变量表是每个栈帧的一部分。

  • 生命周期:局部变量的生命周期与方法相同。当方法开始执行时,局部变量表被创建,局部变量随之分配。当方法执行结束,栈帧从调用栈弹出,局部变量表销毁,局部变量也随之销毁。

8. 方法返回值的存储位置和生命周期?

在 Java 中,方法的返回值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存储与传递,其存储位置和生命周期取决于方法调用的具体时机和执行流程。让我们从方法返回值的 存储位置生命周期 两个方面详细探讨。

8.1. 方法返回值的存储位置

方法返回值的存储位置主要与 调用者栈帧操作数栈 相关。具体的存储位置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 被调用方法栈帧中的操作数栈

  • 当一个方法执行并准备返回值时,返回值会首先存储在 被调用方法的操作数栈(Operand Stack) 中。在 JVM 字节码中,return 指令会将返回值推到操作数栈中。
  • 操作数栈是每个栈帧的一部分,用于存储计算结果和方法的返回值。在方法执行过程中,操作数栈负责传递计算中间值;而当方法完成时,返回值位于操作数栈顶。

b. 调用方的栈帧中的操作数栈

  • 当被调用方法返回值后,该返回值会从 被调用方法的操作数栈 中弹出,并传递给调用方法。这个返回值接着被压入 调用方栈帧的操作数栈 中。调用方法可以从操作数栈顶获取该返回值。
  • 如果返回值需要进一步使用,比如赋值给变量或作为其他方法的参数,那么它可能会从操作数栈中弹出,存储到 局部变量表 中(例如被赋值给一个局部变量),或传递给下一个方法调用。

8.2. 方法返回值的生命周期

方法返回值的生命周期由 方法调用链 决定,具体过程如下:

a. 返回值的创建(被调用方法内部)

  • 方法返回值的生命周期从 被调用方法内创建返回值 开始。返回值可以是一个常量、表达式计算的结果,或是对象的引用。
  • 对于基本类型,返回值直接在栈帧的操作数栈中存储;对于对象类型,返回值的 引用 存储在操作数栈中,而对象本身位于堆(heap)中。

b. 被调用方法返回时

  • 当被调用方法执行完成,JVM 会通过 ireturn(整型返回)、freturn(浮点型返回)、areturn(对象返回)等字节码指令将返回值存储在其栈帧的操作数栈顶。
  • 然后,该栈帧从方法调用栈中 弹出,返回值被传递给 调用方的栈帧

c. 调用方获取返回值

  • 返回值从被调用方法传递给调用方后,存储在调用方栈帧的操作数栈中。
  • 返回值的后续处理
    1. 返回值可以被调用方的某个局部变量接收并存储在 局部变量表 中。例如:
      int result = someMethod();
      
      此时,返回值 result 会从操作数栈中弹出,存储到局部变量表中的一个槽位。
    2. 如果返回值需要立即用于计算或传递给其他方法,则返回值会直接被消费,而不会存储在局部变量表中。例如:
      System.out.println(someMethod());
      
      此时返回值直接用于 println 方法的调用,而不会有额外的局部变量接收它。

d. 返回值的销毁

  • 返回值的生命周期结束与 调用链 的完成相关。对于基本数据类型(如 intfloat),返回值在操作数栈中或者局部变量表中的数据会在栈帧被弹出时自动销毁,内存被回收。
  • 对于对象类型,返回值存储的只是对象的 引用,当没有任何对象引用时(包括方法返回值和其他局部变量对该对象的引用都被清除),对象本身会被标记为垃圾,最终由 垃圾回收器(Garbage Collector) 回收。

8.3. 返回值的具体存储过程示例

假设我们有如下的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result = add(5, 3);  // 调用 add 方法并接收返回值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打印返回值
    }

    public static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返回两个数的和
    }
}

这个过程可以总结为:

  1. add(5, 3) 方法的执行

    • 栈帧为 add 方法分配,局部变量 ab 被存储在局部变量表中。
    • a + b 的结果在操作数栈中生成。
    • ireturn 指令将返回值(8)压入操作数栈顶。
  2. 返回到 main 方法

    • add 方法的栈帧被弹出,8 被传递到 main 方法的操作数栈顶。
    • result = add(5, 3) 将返回值 8 存储到 main 方法的局部变量表中(即 result 变量)。
  3. 打印返回值

    • System.out.println(result) 使用局部变量表中的 result,并将其值压入操作数栈传递给 println 方法。
  4. 方法结束与栈帧销毁

    • main 方法执行完毕,main 方法的栈帧弹出,局部变量表中的 result 被销毁。

8.4. 返回值存储的特殊情况

  • void 方法:如果方法没有返回值(即返回类型为 void),则在方法结束时不会有返回值存储在操作数栈中。return 只是简单地将控制权返回给调用方法。

  • 异常情况:如果方法在执行过程中抛出异常,则方法可能没有正常返回值。在这种情况下,JVM 会跳过返回值存储的过程,直接将异常传递给调用方。

也就是说对于方法的返回值而言:

  • 方法的返回值最初存储在 被调用方法的操作数栈 中,返回给调用方后,存储在调用方 操作数栈 中。
  • 如果调用方对返回值进行了接收或后续操作,返回值可能会存储在 局部变量表 中。
  • 返回值的生命周期与方法的执行周期一致,随着方法栈帧的弹出和调用栈的回退而结束。对于对象类型,返回值的对象引用会存储在栈中,而对象本身位于堆上,其生命周期由垃圾回收器控制。

概念之间的关系

这些概念密切相关,共同构成了 Java 程序的 方法调用和执行模型

  1. 方法调用栈: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调用栈,存储方法的执行状态。
  2. 栈帧:方法调用时,调用栈为每个方法分配一个栈帧,栈帧用于存储该方法的局部变量、操作数和动态链接等信息。
  3. 局部变量表:存储方法的入参和局部变量,是栈帧中的一部分。
  4. 操作数栈:用于字节码指令的操作数和中间结果存储,同样是栈帧的一部分。
  5. 动态链接:栈帧中的动态链接用于方法的符号引用解析,支持多态和动态方法调用。
  6. 方法的入参、局部变量、返回值 都存储在栈帧中的局部变量表或操作数栈中,生命周期由栈帧决定,当栈帧弹出时,这些数据也随之销毁。

这些概念共同作用,确保了方法的调用、参数传递、局部变量存储、返回值处理以及动态链接机制在 Java 程序中的正常工作。

posted @   gongchengship  阅读(2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努力加载评论中...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微信分享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