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剑】谈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系统的开发经验

探索高效率的内部评级系统开发模式

 

成功的银行总是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内部评级法视作机遇而不是障碍。国外经验表明,实施内部评级法的过程如果处理得当,可以为银行带来众多积极的变化,对银行的总体IT架构、交易模式、数据管理、业务流程和分析平台产生巨大的提升作用,使银行由此获得更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更有效的风险控制力。目前,国内一些先进银行已经开始研发内部评级系统,尽管他们采取的方式、路径和规模各不相同,但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许多共性的问题和难点,因此有必要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对科学、合理、高效率的内部评级系统开发模式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和总结。


一、 赢得最高决策层的重视和支持
对于国内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法无疑是一场革命性的重大变革。内部评级系统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工具,其实际应用中涉及众多的业务环节,对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形成了全面冲击,改变了过去随意性较强的信贷经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前台部门的主观决策权,所以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大阻力甚至责难。这就需要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把握战略性方向,对内部评级系统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对系统开发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障碍采取积极、开明的态度。如果一听到前台或分行有些不同意见就产生怀疑和退缩心理,那么即便该系统开发出来了,也很难真正发挥风险防范作用。5年前,花旗和美洲两大银行的高级管理层对内部评级法态度迥异,前者积极支持,后者含糊观望,而现在它们的风险计量水平已经产生了质的差别。决策层只有敢冒一定技术风险,推行信贷化的风险管理理念,鼓励工具方法的创新和应用,才能为内部评级系统创造一个良好的开发环境。


二、 坚持自主开发,辅以外部支持
时下,花钱“外包”似乎已成为一种时髦的系统开发方式,但对内部评级这一特殊系统而言,外包模式却未必是一种合理的选择。内部评级系统与一般业务系统不同,它不仅是风险计量的分析工具,也是银行从事风险管理的技术平台,因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特定性。该系统只有与银行自身业务特点精确匹配,才能发挥风险指引作用。所以,整个系统开发过程需要银行管理部门的全面参与和全过程跟踪。如果采取“外包”方式,国内没有会做这种系统的公司,所以只好找国外公司,这样做不仅成本高,而且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技术沟通困难,势必影响系统开发的质量和进度。即便系统开发完成,大量繁琐、细致的修改、调试和升级工作将在系统上线后一年内进行,而此时国外公司已经退场,而银行则因技术实力匮乏而难以应对。从国外情况看,先进银行的内部评级系统多为自主开发,如德意志、花旗、劳埃德等,纯粹依靠外包开发的成功案例并不多见。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外部技术支持,许多国外咨询机构在内部评级法方面有很多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加以借鉴、吸收,比如外部技术验证、特定模块咨询、技术培训等,或者在采取外包方式时,加入必要的保护性条款,以保证系统全面、顺利的投产使用。


三、 在实践应用中持续优化和升级
内部评级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管理工具体系。随着银行业务不断丰富和发展,信用风险的范围和特点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对内部评级系统必须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以适应日益提高的风险管理与内控的要求。为此,商业银行应培养和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化团队,负责内部评级系统的运行、维护、升级和创新,进而保证风险计量的系统性、准确性和敏感性。要特别强调系统的实际应用,好的系统工具不是某位“先知”一次性缔造出来的,而是在业务应用中反复磨合出来的。有些银行只是将内部评级系统当作花瓶、冲冲门面,在经营管理中不去真正应用,这样不仅白花了大量开发费用,而且中断了评级系统的发展进程,这样要不了多久它就会退化、萎缩。


四、 采取切实措施,夯实数据基础。
数据是内部评级系统的生命线,强化数据基础贯穿了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的全过程。对内部评级数据的处理基本上分为四部分:一是数据补录,国内许多银行数据基础较为薄弱,大量历史数据缺失,要以内部评级系统开发为契机,花大力气补足这个短边,这样不仅充实了建模基础,也巩固了信贷管理基础。二是数据整合,就是将内外部以及各部门、各渠道的原始数据,通过标准化方式加以整理合并,形成可用于风险计量的数据库。三是数据清洗,经过补录与整合的数据还可能存在不少缺陷,如数据遗漏、数据矛盾和数据错误等,对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系统化的查找、纠正。四是数据反欺诈,在上述三个阶段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进行逻辑关系校验和模型检验,识别和剔除不真实的业务数据。经过四次过滤,最终形成可用于内部评级的数据集市,该数据集市同时作为银行数据仓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 组建专业化模型试验室
好的模型不一定是最复杂的,但必须非常适合本国特点和银行的业务结构。这样的模型不仅可以提高风险预测的准确性,改善系统运行效率,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数据质量的干扰,使得模型所包含的智力资源和科技含量得以充分发挥。随着银行模型化程度不断提高,应该着手建立专门的模型试验室,为此需要引进、培养了一大批跨金融工程和业务分析的复合型人才。模型试验室的主要任务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开发出适合本土的风险评估模型。实验室的工作范围可以更广泛些,不仅涉及信用风险和内部评级,也可以涵盖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计量分析,甚至包括经济资本分配和绩效考核等。值得注意的是,银行依靠定性方式进行管理,固然存在很大风险,但随着量化分析大规模引入,模型风险正在日益上升,必须引起足够关注。模型实验室的另一任务就是通过标准化、程序化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手段,从源头上对模型风险加以控制和管理。


六、 推进配套制度体系建设
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内部评级法不是简单地开发一套评级系统,而要将内部评级方法和技术运用到业务流程中去,使之成为一个嵌入式的管理工具,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决策支持作用。为此,银行应坚持管理制度与系统工具配套建设、同步推进的原则,在加快硬件建设的同时,研究、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内部评级在信贷审批、限额设定、贷款定价、贷后监控、信贷政策指引、绩效考核、损失处置等信贷流程各环节上的应用方式。制度体系建设的工作量可能比系统建设更庞大、更复杂。例如,一个以打分卡为基础的7级制客户评级体系,被以违约概率模型为基础的12级制的新客户评级体系所代替,将导致众多信贷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为了使这一变化不对正常业务运转带来负面冲击,需要前后台业务部门与IT部门合作,制定并实施一套周详缜密的配套制度体系的建设规划。


七、 采取循序渐进的滚动开发方式
按照巴塞尔新协议的要求,内部评级系统应涵盖国家、公司、零售、股权和机构等五大风险敞口,涉及到银行内部几乎所有业务部门,工程量十分庞大。如果待整个系统完成后一并上线运行,不仅建设周期长、见效速度慢,业务影响面巨大,容易给银行发展格局带来不利影响。况且这么大的工程长期在水下运行,如果发展方向不对,等察觉后再调整是来不及的。比较务实的做法是采取滚动开发模式,即将内部评级系统分为若干功能模块,按照银行整体发展战略,确定一个优先顺序,做到开发一个模块、推广一个模块。这样,既保证了已完成的系统及时投产使用,又便于及时调整方向、分散风险。


八、 实施以业务为主导的透明开发模式
    传统的瀑布式系统开发模式不能适应内部评级系统开发的技术要求。内部评级所涉及的风险计算流程和业务需求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而常用的结构化开发方式将业务需求、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系统测试和推广应用等个阶段划分得过于刚性,这对于较简单的管理信息系统或业务流程系统可能比较适用,而内部评级系统的每个系统单元都必须由业务分析人员、模型设计人员和系统开发人员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整个开发过程必须是开放和透明的,模型和程序每前进一步都要交给业务人员进行分析、反馈,以保证随时纠偏。正如穆迪分析师Lee.Carty所说,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保证开发出的系统是我们想要的东西。


九、 通过强化系统测试提高开发质量
内部评级系统正式应用于经营管理之前必须保证其运行高效和计算准确,所以项目组必须高度重视系统检测工作。系统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联调测试、用户测试、效率测试和压力测试等六项内容。前三项测试在项目组内部进行,它们贯穿了从程序编码开始的后半段系统开发进程。经过联调测试后,系统程序被提交给业务部门,进行全面的用户测试。在用户测试过程中,效率测试和压力测试由IT人员和业务人员合作完成。国外先进银行特别重视用户测试,这一环节被认为是内部评级系统能否成功的关键。经营部门或其他管理用户在测试过程中所提出的意见和需求,为系统进一步优化指出了方向。


十、 实现与其他系统的对接与嵌入
内部评级系统不是一个孤立的计算引擎,它必须成为一个嵌入式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只有与银行内部的业务流程系统、会计帐务系统、数据仓库以及外部信用登记咨询系统紧密对接,才能充分发挥风险预警和政策指引作用。内部评级数据可从信贷业务流程系统中直接获取,这样可以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前台的信贷业务流程系统与后台的内部评级系统处于平行运作状态。授信业务一旦开始,相关数据就会立即传送到内部评级系统,进行自动分析;计算结果生成后随即传递到前台,使其发挥决策支持作用。同时,业务流程系统和内部评级系统生成的全部过程记录和分析结果按照统一标准导入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内部评级系统定期所做的参数分析和返回经验都将基于数据仓库中的历史信息来完成。同时,银行内部的会计帐务系统和人民银行信贷登记系统都从不同角度为内部评级提供准确、及时的合同执行情况和违约记录信息。

posted on 2009-11-13 13:56  巍巍边疆  阅读(84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