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美国银行:服务好得让人感觉有“阴谋”

        南方周末    2007-08-02 15:45:11

  □本报特约撰稿 张者 发自美国  
  
  我已经习惯了中国各银行服务员的白眼、漫无尽头的等待以及必须透过扬声器扯着嗓子大喊才能沟通的服务状态。所以,要我面对美国人亲切的笑脸、热情到有些过分的嘘寒问暖,以及端到面前的热咖啡,我开始怀疑:这是一场阴谋  
  
  我到美国的第一天,除了到学校注册外,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去银行开户存款。在俄克拉荷马州一家叫做“Mid-First”的小银行,我完成了对这个陌生国度金融体系的最初体验。
  在美国,用500万美元以上的资金就可以注册银行,所以大小不一的各种银行遍地开花。截至2005年底,美国共有银行7500多家,各地分行约7.5万处。虽然霸主依然是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和花旗银行(Citibank)等几家,但小银行也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我选择小银行Mid-First,一是因为它就在学校边上,非常便利;二是因为它开户无需社会安全卡号(Social Security Card number),对国际学生来说手续简单,只凭护照和学生证就可以搞掂。
  刚一进门,便有导入员笑脸相迎。当他们得知我要开户后,把我请入旁边的单间,进行一对一服务。这里完全没有国内银行柜台上的大栅栏、封闭式的防护玻璃和手要向下掏才能跟工作人员交接文件的金属槽,办公环境相当温馨,还有赏心悦目的植物。
  我几乎要怀疑这样的服务背后有什么阴谋——毕竟我已经习惯了长久以来,国内大多数银行的白眼、漫无尽头的等待以及必须透过扬声器扯着嗓子大喊才能沟通的服务状态;如今,要我面对亲切的笑脸和热情得有些过分的嘘寒问暖以及端到面前的热咖啡,难免有些受宠若惊。
  虽然比较土鳖的我完全不懂什么是储蓄账户(Saving Account),什么是支票账户(Checking Account),但操着半生不熟的蹩脚英文,也勉强弄明白了怎么填写一堆烦杂的表格。至于奔走盖章等各种手续,都是由工作人员进进出出为我办理好,多数情况下,我只需确认后在指定处签名而已。
  临走,工作人员还反复叮咛我怎样使用那本临时的个人支票簿,并且送了我一张30美元的购物卡。此外,我还从这个银行里拿了一个笔筒、两支圆珠笔以及一个记事簿——这些都是银行请顾客随便取用的纪念品。
  小恩小惠让我心情大悦,死心塌地不事二主。直到几个月后,我才被朋友强行拉去美洲银行开户并申请信用卡。原来,作为老顾客,每介绍一位新顾客前来开户,就可以获得美洲银行25美元的奖励。而我作为新用户,也有不菲的好处:除了可以立即获得一张透支额度为1000美元的信用卡,还能拿到75美元的开户奖励——前提条件是,我要把每月的奖学金、工资直接存入这里的支票账户。
  此后我才知道,为吸引客户,几乎所有的银行都会有一些类似的开户奖励:一般为几十到100美元不等的支票、购物卡,甚至游乐园的套票。各种小纪念品也是五花八门,从订书机、记事簿,到水杯、T恤等。很多银行还提供免费的咖啡、饼干甚至爆米花。此外,除了普遍的导入员和一对一开户服务制度,银行的很多其他服务也相当人性化。比如,很多银行开设了“汽车银行”站点。用户开车通过不同的车道,只需把要办理的业务文件——包括现金或支票等,丢进指定的窗口,稍等便可以由业务员将传输进银行的文档处理完毕,签名确认即可走人,甚至完全无需下车。银行内,即使办理普通业务,也很少需要排队超过10分钟的。而在中国国有银行的高峰期,至少需要1个小时。
  在美国相对完善的征信制度下,网上银行的业务也相当发达。从各种缴费,到跨行转账、信用卡还款,都可以便利地在网上进行。每个月银行都会给你寄来详细的账目清单声明,各种信息一目了然。若不放心,打电话确认或者办理业务也是非常容易的。
  通常情况下,除了开户、存支票,或提取大额现金,很少需要人们亲自去银行办理业务。而由于信用卡与个人支票的普遍运用,普通人除了零钱也并不喜欢大量使用现金。我刚到美国的时候出于对电子银行的不信任,曾连续两次掏出100美元面额的现金付账,被一个朋友看到后开玩笑说,“你家是贩毒的吗,怎么会有这么多现金?”
  为吸引顾客申领信用卡,银行也是使出浑身解数——似乎美国的大半垃圾邮件都是信用卡广告。除了免年费、积分、返点、个性封面设计等老套的手段,好多银行还都有自己的绝招。比如,美洲银行与美联航合推VISA卡,只要买够一定的机票里程数,就会赠送顾客美国国内任意两地的往返机票。还有一些银行更是直接送钱给持卡人。我曾经在朋友的指点下申领了一张Chase银行的Sony信用卡,轻而易举就得到了一笔150美元的馈赠,感觉相当不错。
  当然,资本主义银行温情脉脉的面纱下也还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我有两次忘记给信用卡及时还账,虽然只迟了一天,却都被毫不留情地处以罚款,每次45美元。
 

posted on 2008-02-29 11:36  巍巍边疆  阅读(585)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