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不堪忍受的五个网络词语



一,晕
“晕”可以派生出很多其他类似的短语,比如“我晕”“晕倒”“晕死”,表达的基本上来说都是一种情感。作为一个正常的人,一般来说是很难晕过去的,除非你体质差到比林妹妹还不如,所以在一般的文学作品中,只有娇弱令人怜悯的娇羞小女生才会不断地“晕”。可是现在有些大妈大婶儿大老爷们儿,甭管肌肉多么健壮,体格多么正常,三句话不过,就冒出来个“晕”字,情况严重的就直接“晕倒”“晕死”了,你血压有那么高吗?荷尔蒙分泌有那么异常吗?动不动就晕,扮娇花惹人怜爱呢?想营造天真无邪,一触即碎的感觉,只能让人觉得恶心。

二,偶
偶就是“我”的意思。估计是现在人们处处想展示自己的个性,就非得跟别人不一样。关于“偶”代表“我”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真假弄不清楚,大体上和“茴”字的四种写法差不多变态。以前我不知道“偶”是什么意思,问人个问题,人说“偶不知道”,我还以为他说他配偶不知道呢。现在我弄明白了,使用这个词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女的,动不动就偶偶偶个没完,乍一听还以为吊嗓子呢。最不能忍受的是这些说偶的人还觉得自己前卫有个性,你不让她偶她偏要偶,一直把你偶死为止。

三,丫
丫是北京话,带有贬义。不知道是谁让这个字冲出京城走向全国了,反正我身边没一个北京人,却满耳朵都是“丫”,这年头北京户口金贵,可北京话咋这么不值钱呢?是人不是人都丫上几句,鹦鹉学舌有意思吗?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再加上时不时夹杂个“丫”字,听着别提有多难受了。说文雅点儿是邯郸学步,说难听点儿就是不伦不类。我敢保证,十个说“丫”的外地人里,有八个不知道这字是什么意思。现在我把标准答案说给那些装北京人的听听:在旧社会,北京话有“丫挺养的”一词,指“小老婆生的”,是侮辱性词汇。解放后,演变为“丫挺”,含义也有原来的意思演变为一般性侮辱词汇。看清楚了记准了,没事儿少丫丫两声。

四,滴
这个字是个后缀,当“的”用。单看这个字就够恶心了,“滴”,娇滴滴,嫩的滴水儿,你有那么娇贵吗?不知道抗战片儿里的日本鬼子经常说的“你滴死啦死啦滴”用的是不是这个“滴”字,反正听着就难受。更让人难受的是一般用这个字的人还经常配合其他恶心字,比如“偶滴”“系滴”,这都是装可爱呢,别人跟你说句话,你腆着个嘴头子蹦出这么几个字,吓唬谁呢?不能好好说话啊?水资源这么宝贵,你整天滴来滴去的,太缺德了。

五,呵呵
这是笑声。笑声有很多种,但这一种形成文字的最多。但实际上呢?你在现实中听到有几个人“呵呵”地笑?如果有人面无表情冷不丁地在你耳朵边儿上发出“呵呵”的声音,那我想听者只可能有两种感觉,一种是慎的慌,另一种是这人是傻子。现在这个词进化了,不仅代表笑声了,演变成了一种口头禅,有的人有事没事就“呵呵”一下,你跟他说个什么事儿,他便秘似的憋半天,憋出来“呵呵”俩字,什么意思啊?打太极呢?呵呵呵呵呵呵,哮喘犯了吧?
posted on 2007-10-29 20:52  巍巍边疆  阅读(67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