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flsh nandflash之类的存储设备启动bootloader概述
NAND结构能提供极高的单元密度,可以达到高存储密度,并且写入和擦除的速度也很快。应用NAND的困难在于flash的管理和需要特殊的系统接口。优点:大存储容量,而且便宜。缺点,就是无法寻址直接运行程序,只能存储数据。另外NAND FLASH 非常容易出现坏区,所以需要有校验的算法。
任何flash器件的写入操作只能在空或已擦除的单元内进行
(1)NAND器件执行擦除操作是十分简单的,而NOR则要求在进行擦除前先要将目标块内所有的位都写为1。
(2)擦除NOR器件时是以64~128KB的块进行的,执行一个写入/擦除操作的时间为5s,NORFLASHSECTOR擦除时间视品牌、大小不同而不同,比如,4MFLASH,有的SECTOR擦除时间为60ms,而有的需要最大6S。与此相反,擦除NAND器件是以8~32KB的块进行的,执行相同的操作最多只需要4ms
(3)当选择存储解决方案时,设计师必须权衡以下的各项因素。
●NOR的读速度比NAND稍快一些。
●NAND的写入速度比NOR快很多。
●NAND的4ms擦除速度远比NOR的5s快。
●大多数写入操作需要先进行擦除操作。
●NAND的擦除单元更小,相应的擦除电路更少。
(4)接口差别
NORflash带有SRAM接口,有足够的地址引脚来寻址,可以很容易地存取其内部的每一个字节。
NAND器件使用复杂的I/O口来串行地存取数据,各个产品或厂商的方法可能各不相同。8个引脚用来传送控制、地址和数据信息。NAND读和写操作采用512字节的块,这一点有点像硬盘管理此类操作,因此,基于NAND的存储器就可以取代硬盘或其他块设备。
(5)容量差别:
NORflash占据了容量为1~16MB闪存市场的大部分,而NANDflash只是用在8~128MB的产品当中,这也说明NOR主要应用在代码存储介质中,NAND适合于数据存储。
(6)可靠性和耐用性
-寿命(耐用性)
在NAND闪存中每个块的最大擦写次数是一百万次,而NOR的擦写次数是十万次。NAND存储器除了具有10比1的块擦除周期优势,典型的NAND块尺寸要比NOR器件小8倍,每个NAND存储器块在给定的时间内的删除次数要少一些。
-位交换
所有flash器件都受位交换现象的困扰。位真的改变了,就必须采用错误探测/错误更正(EDC/ECC)算法。位反转的问题更多见于NAND闪存,在使用NAND闪存的时候,应使用EDC/ECC算法。用NAND存储多媒体信息时倒不是致命的。当然,如果用本地存储设备来存储操作系统、配置文件或其他敏感信息时,必须使用EDC/ECC系统以确保可靠性。
-坏块处理
NAND器件中的坏块是随机分布的,NAND器件需要对介质进行初始化扫描以发现坏块,并将坏块标记为不可用。在已制成的器件中,如果通过可靠的方法不能进行这项处理,将导致高故障率。
(7)易于使用
可以非常直接地使用基于NOR的闪存。在使用NAND器件时,必须先写入驱动程序,才能继续执行其他操作。向NAND器件写入信息需要相当的技巧,因为设计师绝不能向坏块写入,这就意味着在NAND器件上自始至终都必须进行虚拟映射。
(8)软件支持
在NOR器件上运行代码不需要任何的软件支持,在NAND器件上进行同样操作时,通常需要驱动程序,也就是内存技术驱动程序(MTD),NAND和NOR器件在进行写入和擦除操作时都需要MTD。
使用NOR器件时所需要的MTD要相对少一些,许多厂商都提供用于NOR器件的更高级软件,这其中包括M-System的TrueFFS驱动,该驱动被WindRiverSystem、Microsoft、QNXSoftwareSystem、Symbian和Intel等厂商所采用。驱动还用于对DiskOnChip产品进行仿真和NAND闪存的管理,包括纠错、坏块处理和损耗平衡。
(9)在掌上电脑里要使用NAND FLASH 存储数据和程序,但是必须有NOR FLASH来启动。除了SAMSUNG处理器,其他用在掌上电脑的主流处理器还不支持直接由NAND FLASH 启动程序。因此,必须先用一片小的NOR FLASH 启动机器,在把OS等软件从NAND FLASH 载入SDRAM中运行才行
在WinCE中用的最多的就是EBOOT,是一个基于网络的Bootloader,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带有命令行菜单功能,网络调试功能以及文件系统的相关功能。在这里我只谈ARM平台的引导,因为其他架构的CPU我没用过,就不吹牛了。一般基于不同的硬件设计,会有不同的引导方式:
NORFlash Boot:
一般ARM处理器的片选0都会接有NORFlash,这样在ARM上电以后,会从0地址开始执行程序,也就是从NORFlash的0地址开始执行。所以把EBOOT烧到NORFlash的0地址开始的地方,这样在上电以后,EBOOT开始执行,可以在NORFlash里面执行,也可以自拷贝到SDRAM中执行。最后加载WinCE image并运行。
NANDFlash Boot with EBOOT:
由于NORFlash容量小,价格贵,现在很多ARM处理器支持NandFlash引导。不同厂家的处理器对Nandflash的引导略有区别,具体要看datasheet。但是本质就是先从Nandflash中读出一个小的Loader来运行,这个Loader再从Nandflash中加载EBOOT到SDRAM中运行,最后EBOOT加载WinCE image,就是NK.bin。
NANDFlash Boot without EBOOT:
如果在NandFlash引导的时候不需要EBOOT,也可以不用EBOOT。这样就是系统启动后从Nandflash中加载一个小的Loader,小的Loader对硬件系统作基本的初始化,然后直接加载WinCE image,一般应该是NK.nb0,然后运行。
这里来说一下NK.bin与NK.nb0,两个不同的WinCE image。
NK.nb0:就是一个可以直接运行的WinCE映像文件,直接拷贝到SDRAM中就可以运行。
NK.bin:被称为Windows CE binary image data format文件格式,是一种包含了多个独立纪录(Section)的二进制文件。在加载的时候,需要分别加载,不同的Section加载到不同的地方。所以NK.bin需要Bootloader进行解释性加载。但是他的Size会比NK.nb0小。可以使用viewbin命令查询NK.bin中的纪录信息。
viewbin –rec nk.bin
前面已经讲过了一般系统会使用到的引导方式,下面介绍一下EBOOT。在WinCE中EBOOT一个作用可以加载WinCE image,还可以通过网络配合Platform Builder下载WinCE image进行调试。在开发一个新的BSP的时候,首先会基于一个相似的平台的BSP进行克隆,然后要做的就是要开发和调试EBOOT了,EBOOT的架构如图:
BLCOMMON:相当于EBOOT的一个基本框架,主要完成bootloader相关内存的分配,解析NK.bin文件并进行效验,初始化平台,通过网络下载image等功能。
OEM Code:主要是基于硬件平台,为BLCOMMON提供相应的接口函数,帮助完成相应的功能。
Eboot:一个小的网络协议栈,为网络下载image提供DHCP,TFTP,UDP等网络服务功能。
Network Driver:硬件平台的网络驱动部分,支持上层的网络功能。
Bootpart:为Flash设备提供分区功能,bootloader可以创建一个BinFS分区和一个文件系统分区。还可以用它来创建一个引导分区用来存放引导参数。
Flash Memory:硬件平台的Flash驱动。
3、其他启动方式
eeprom也是可以的,跟norflash启动方式一样。而rom就不行了,,因为她是只读的,不能对bootloader进行烧写。像norflash之类的存储设备不需要MTD支持,是因为她们有足够的地址引脚来寻址。而norflash则是地址、数据复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