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拐点(The Lewis turning point),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发展经济学的领军人物、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威廉·阿瑟·刘易斯(W. Arthur Lewis)提出的一个经济学观点,指的是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
上世纪50年代,刘易斯提出了“二元经济”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劳动力和其他资源由传统农业部门不断向现代部门转移的工业化过程。
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物质技术条件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量大于生产数量的农业产品所必需的劳动力的需求量。农业的季节性用工剩余(农忙人需要多,农闲需要人少)、替代性剩余(农机替代)、农活不饱和的剩余等这些都是农村剩余劳动力。
随着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逐渐转移,滞留在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毕之日,就是所谓的“刘易斯拐点”到来之时。
这个拐点的到来预示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用工成本的提高,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分水岭。
- 在“刘易斯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断的劳动力;
- 在“刘易斯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
这种情况下,必然会放弃一部分低技术粗放型企业,并加快产业升级,把传统制造业改造为先进制造业,以减少人工的使用。
中国刘易斯拐点时间
网上有下面几种观点,不过都认为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已过。
观点一: 2006年左右
自2003年以来,从珠三角开始,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发端于沿海地区并且蔓延全国的劳动力短缺不是暂时性现象,而是“刘易斯拐点”到来的征兆。
2004-2007年间,中国持续性出现了以青年普通民工短缺为特征的“民工荒”现象,并且恰恰在这个时期,农民工工资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持续性上升。
观点二: 2015年左右
另外有专家根据2011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认为人口红利窗口将提前关闭,原因是中国少儿抚养比的下降速度大大快于此前的预测,中国劳动人口存量将于2015年前后开始下降,劳动力总量的减少会加速刘易斯拐点的到来。
附:
- 少儿抚养比是指 0~14 岁人口占 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
- 老年抚养比是指 65 岁以上人口占 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
- 总抚养比为少儿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二者之和。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 年度数据(http://www.stats.gov.cn/tjsj/) - 人口 - 人口年龄结构和抚养比。
从上面少儿抚养比走势看,自2016年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以来,少儿抚养比变化仍然不大。
下图是日本、中国、印度的“刘易斯拐点”
拐点出现后的影响分析
刘易斯拐点出现后,将有下面的变化趋势:
产业迁移或产业升级
劳动力成本上升了,人口红利消失主要对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传统制造业)影响大,必然使得劳动力的供给不足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直接导致企业开工的不足和竞争力的下降,迫使很多企业不得不迁往成本更低的、劳动力供给更为充足的国家和地区。
全球纺织业的转移划分为6个阶段:
- 近代纺织工业化生产起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
- 美国在20世纪初接力英国成为新的纺织制造中心;
- 二战后全球纺织制造中心转向日本;
- 1970年代后又逐步转移到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
- 中国在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后开放程度提高,2001年加入WTO后对外贸易迅猛发展,顺利成为全球纺织制造中心;
- 近年来,东南亚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开始逐步承接其他国家部分低端制造产能,纺织品制造和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纺织制造中心有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趋势;
另外还有普及自动化生产,尤其是制造业的加工环节生产自动化,促进相关产业的升级。
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将形成
随着农村劳力投入到工业和服务业,农村劳动力减少。
工业的发展也会反哺农业,生产出更多的农机设备增加提高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从而可以解放出更多的劳动力。
逐渐的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的边际产品相等,也就是两个部门的工资水平大体相当时,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将形成。
这也就是“刘易斯第二拐点”,工、农业工资几乎没什么区别了。
总结
我国刘易斯拐点已出现近十年了,用工成本增大,迫使很多企业不得不迁往成本更低的、劳动力供给更为充足的国家和地区。或者普及自动化生产,尤其是制造业的加工环节生产自动化,促进相关产业的升级。
随后还会出现“刘易斯第二拐点”,工、农业工资几乎没什么区别,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将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