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934, 文章 - 0, 评论 - 247, 阅读 - 344万

导航

< 2025年2月 >
26 27 28 29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1
2 3 4 5 6 7 8

随笔分类 -  方法论

摘要:人口负增长,老龄化,抚养比增大,人口素质提升等等这些人口的变化情况是如何的? 对未来有啥影响呢? 中国人口走势情况 1、人口负增长 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近61年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比20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01-19 16:29 蝈蝈俊 阅读(62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刘易斯拐点(The Lewis turning point),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发展经济学的领军人物、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威廉·阿瑟·刘易斯(W. Arthur Lewis)提出的一个经济学观点,指的是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 上世纪50年代,刘易斯提出了“二元经济”理论,他认为:发展中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01-18 08:29 蝈蝈俊 阅读(371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卡诺模型(Kano Model)是由日本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Kano Noriaki)博士提出,揭示了需求与用户满意度的关系。 卡诺模型将需求分为五种: 必备型需求:具有这类属性的功能属于产品的基本功能,如果不满足该需求,用户满意度会大幅降低。但是这类功能也无法给用户带来惊喜,满意度不会因为这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12-27 10:30 蝈蝈俊 阅读(148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DDD是解决 软件复杂度 中的业务复杂度问题的,是微服务划分最好的实践。 业务复杂度主要表现在:客户的业务需求,比如业务流程多,参与者多等,而且这种复杂度往往会随着需求规模的增大而指数级增大。 在分析软件复杂度之前,先要了解业务价值所在。即DDD的领域与核心域这里所说的关注业务核心域。我们是要聚焦解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12-27 06:37 蝈蝈俊 阅读(21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波斯顿矩阵是由波士顿咨询公司发明的一种方法,最早用于分析市场增长率和市场份额。现在也被经常用于对需求的分析之中。 波士顿矩阵 波士顿矩阵由用户价值维度和公司价值两个维度将需求分成了四个象限: 明星需求 对用户体验有价值,对公司战略也有价值的需求。 明星需求是双赢的需求,需要优先得到满足。如一些促进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12-26 18:38 蝈蝈俊 阅读(670)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指的是: “用户愿意用、愿意付费” “团队有能力做” “用户易于使用” 开发MVP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快速获得用户对产品反馈,那么对于开发MVP来说最重要的三个维度就是: 时间成本,能不能快速做出来; 是不是最重要的几个功能; 能否展现产品特色; 优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12-26 17:24 蝈蝈俊 阅读(187)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DDD的事件风暴第三个阶段“领域建模”时,我们会根据场景分析过程中产生的领域对象,比如命令、事件等之间关系,找出产生命令的实体,分析实体之间的依赖关系组成聚合,为聚合划定限界上下文,建立领域模型以及模型之间的依赖。 本阶段的 输入: 上阶段DDD事件风暴 - 业务场景分析的业务领域知识和场景分类清单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12-24 07:54 蝈蝈俊 阅读(516)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软件工程里的时间,成本和质量,三者最多能做到两个,有时候是一个,更多时候一个都做不到。 “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样的好事在世上是不存在的。 在业务的不同阶段,我们会有对应取舍。 初创期,快速试错 业务快速扩张期 业务快速扩张,量大了后,保障质量、稳定变得重要了 这里的质量问题,包括下面: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12-09 11:18 蝈蝈俊 阅读(29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对智能感知的定义:更聪明的感知,通过引入新技术、人工智能,做到:感知范围全面,感知波动精细,知道影响根因,能抽象出实际业务架构图...。 智能感知关键工作: 感知影响范围; 感知波动变化(不仅仅是超阈值的报警,用于故障边缘的压测和演练,日常的运营); 感知影响根因(大家都有波动、报警时,是谁引起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12-08 16:40 蝈蝈俊 阅读(6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一、简单原则 常见的几个简单原则: 1、 KISS 原则 KISS 是英文 keep it simple,stupid 首字母的缩写。就是要把一个产品做得连白痴都会用,因而也被称为“懒人原则”。换句话说来,“简单就是美”。 KISS 原则源于 David Mamet(大卫·马麦特)的电影理论,后来被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12-06 08:36 蝈蝈俊 阅读(840)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培根就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在当今人工智能时代,各大科技公司更是纷纷提出:知识图谱就是人工智能的基础。 一、什么是知识图谱? 知识图谱( Knowledge Graph)的概念由谷歌2012年正式提出,旨在实现更智能的搜索引擎,并且于2013年以后开始在学术界和业界普及。 知识图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12-01 19:38 蝈蝈俊 阅读(386)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一、什么是架构度量? 软件架构是一系列相关的抽象模式,用于指导大型软件系统的各方面设计。 架构的指导效果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不合适,不合适的架构表现(输出指标)在:接纳新需求难,交付周期长,加班严重,协调工作投入大,问题定位难..... 这些表现部分是架构不合理,架构腐化、耦合日益严重导致的,我们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11-30 16:34 蝈蝈俊 阅读(46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在 《人月神话》和《卓有成效的程序员》这两本经典的书籍中都提到: 软件设计与开发的核心就在于控制复杂度。 软件为什么会出现复杂? 有哪些复杂问题? 有什么通用的解决方案呢?我们从下面两种拆分方法来看: 一、空间 + 时间 + 人 在看软件复杂度时,除了时空信息之外,还应看人这个不确定因素。 空间复杂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11-30 09:31 蝈蝈俊 阅读(33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组织内部的会议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种:信息拉通会、汇报评审会、共创决策会。 信息拉通会,包括:早会、晚会、周会、项目启动会等; 汇报评审会,主要取决于项目情况、汇报人水平和评审机制; 共创决策会,包括战略研讨、头脑风暴或其他主题共创、决策等 其中的共创会之所以难,最根本的原因是每个参会人立场和思维方式不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11-29 08:48 蝈蝈俊 阅读(56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Cynefin Framework(肯尼芬框架)是在1999年由威尔士学者Dave Snowden供职于IBM时所创建,这个框架用于说明什么情况下, 适合使用什么解决方案,是一个帮助决策的方法论。 Cynefin框架把问题分成5个域: Clear-简单 Complicated-繁杂 Complex-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11-28 15:00 蝈蝈俊 阅读(122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5why分析法的进一步延伸就是U型思考。 一、什么是U型思考 U型思考是通过对问题的深度挖掘,找到核心问题、问题本质,继而解决问题。是由沈拓老师原创开发的一种深度挖掘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 直线思考 直线式思考的特点:直觉驱动、调用经验、见招拆招。 U型思考 U型思考的特点:理性驱动、调用逻辑、本质思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11-21 15:00 蝈蝈俊 阅读(1430)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各种职能或者基础服务团队都是要服务业务的,我们就会看到BP这个角色。相关定义如下: BP (Business Partner, 业务伙伴) 一般指后台职能部门向中前台业务部门派驻业务伙伴。 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的《大厂财务人力双BP研究报告》中提到的BP进化四阶段模型只需要稍加调整也适用架构、各中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11-18 10:07 蝈蝈俊 阅读(150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一、什么是敏捷? 凡是符合敏捷价值观和原则的方法论,都可以归到敏捷的大伞下。 敏捷 = 价值观 + 原则 + 一系列符合价值观和原则的方法。 单纯说敏捷是一种方法,肯定是片面的;但只强调它的价值观和原则,而不重视方法也是不对的,因为那样敏捷就飘在空中,不能落地了。 二、敏捷宣言(价值观)解读 2.1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11-17 16:02 蝈蝈俊 阅读(27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每个成功的下属都有一个欣赏他的上司。而每个有卓越行为的员工都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也要发挥上司的长处。正如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的:「工作想要卓有成效,下属发现并发挥上司的长处是关键。」 怎样才能发挥上司的长处,成就上司的同时,也成就自己。向上管理就成了下属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为什么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11-16 19:02 蝈蝈俊 阅读(50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微信分享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