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ODBC/OLE DB/ADO概念与使用情况
一、ODBC
- ODBC的由来
1992年Microsoft和Sybase、Digital共同制定了ODBC标准接口,以单一的ODBC API来存取各种不同的数据库。随后ODBC便获得了许多数据库厂商和Third-Party的支持而逐渐成为标准的数据存取技术。
ODBC以当时的业界标准规范X/OpenCall-LevelInterface(CLI)和ISO/IEC9075-3Call-LevelInterface(SQL/CLI)为涵盖的范围,因而支持了广阔的数据库。虽然ODBC在初期的版本中执行效率不佳,而且功能有限,因此也为人们所贬低。但是,随着Microsoft不断地改善ODBC,使ODBC的执行效率不断增加,ODBC驱动程序的功能也日渐齐全。到目前,ODBC已经是一个稳定并且执行效率良好的数据存取引擎。不过ODBC仅支持关系数据库,以及传统的数据库数据类型,并且只以C/C++语言API(API就是一些C语言的代码,是最底层的程序,在windows中就是一些.dll的文件)形式提供服务,因而无法符合日渐复杂的数据存取应用,也无法让脚本语言使用。因此Microsoft除了ODBC之外,也推出了其他的数据存取技术以满足程序员不同的需要。(注:ODBC是面向过程的语言,由C语言开发出来,不能兼容多种语言,所以开发的难度大,而且只支持有限的数据库公司,对于后来的EXCEL等根本不能支持)
- ODBC的介绍
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互连)是微软公司开放服务结构(WOSA,Windows Open Services Architecture)中有关数据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建立了一组规范,并提供了一组对数据库访问的标准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这些API利用SQL来完成其大部分任务。ODBC本身也提供了对SQL语言的支持,用户可以直接将SQL语句送给ODBC。
应用程序要访问一个数据库,首先必须用ODBC管理器注册一个数据源,管理器根据数据源提供的数据库位置、数据库类型及ODBC驱动程序等信息,建立起ODBC与具体数据库的联系。这样,只要应用程序将数据源名提供给ODBC,ODBC就能建立起与相应数据库的连接。
二、 OLE DB
- OLE-DB的由来
随着数据源日益复杂化,现今的应用程序很可能需要从不同的数据源取得数据,加以处理,再把处理过的数据输出到另外一个数据源中。更麻烦的是这些数据源可能不是传统的关系数据库,而可能是Excel文件,Email,Internet/Intranet上的电子签名信息。Microsoft为了让应用程序能够以统一的方式存取各种不同的数
据源,在1997年提出了UniversalDataAccess(UDA)架构。UDA以COM技术为核心,协助程序员存取企业中各类不同的数据源。UDA以OLE-DB(属于操作系统层次的软件)做为技术的骨架。OLE-DB定义了统一的COM接口做为存取各类异质数据源的标准,并且封装在一组COM对象之中。藉由OLE-DB,程序员就可以使用一致的方式来存取各种数据。但仍然OLEDB是一个低层次的,利用效率不高。
- OLE-DB的介绍
OLE DB(Object Link and embed 即对象连接与嵌入。)是微软的战略性的通向不同的数据源的低级应用程序接口。OLE DB不仅包括微软资助的标准数据接口开放数据库连通性(ODBC)的结构化问题语言(SQL)能力,还具有面向其他非SQL数据类型的通路。 作为微软的组件对象模型(COM)的一种设计,OLE DB是一组读写数据的方法(在过去可能被称为渠道)。OLD DB中的对象主要包括数据源对象、阶段对象、命令对象和行组对象。使用OLE DB的应用程序会用到如下的请求序列:初始化OLE 连接到数据源 发出命令 处理结果 释放数据源对象并停止初始化OLE
OLE DB标准中定义的新概念----OLE DB将传统的数据库系统划分为多个逻辑组件,这些组件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通信。这种组件模型中的各个部分被冠以不同的名称:数据提供者(Data Provider)。 提供数据存储的软件组件,小到普通的文本文件、大到主机上的复杂数据库,或者电子邮件存储,都是数据提供者的例子。有的文档把这些软件组件的开发商也称为数据提供者。
我们要开启如Access 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用ADO.NET透过OLE DB 来开启。ADO.Net 利用OLE DB 来取得数据,这是因为OLE DB 了解如何和许多种数据源作沟通,所以对OLE DB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是很重要的。
- OLE DB 和ODBC的区别
由于OLEDB和ODBC 标准都是为了提供统一的访问数据接口,所以曾经有人疑惑:OLE DB 是不是替代ODBC 的新标准?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ODBC 标准的对象是基于SQL 的数据源(SQL-Based Data Source),而OLE DB 的对象则是范围更为广泛的任何数据存储。从这个意义上说,符合ODBC 标准的数据源是符合OLE DB 标准的数据存储的子集。
三、 ADO
- ADO的由来
虽然OLE-DB允许程序员存取各类数据,是一个非常良好的架构,但是由于OLE-DB太底层化,而且在使用上非常复杂,需要程序员拥有高超的技巧,因此只有少数的程序员才有办法使用OLE-DB。这让OLE-DB无法广为流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且让VB和脚本语言也能够藉由OLE-DB存取各种数据源,Microsoft同样以COM技术封装OLE-DB为ADO对象,(这一步是很重要的,实现了多种程序可以互相调,并且可以开发的语言也丰富了)简化了程序员数据存取的工作。由于 ADO成功地封装了OLE-DB大部分的功能,并且大量简化了数据存取工作,因此 ADO也逐渐被愈来愈多的程序员所接受。
- ADO的介绍
微软公司的ADO (ActiveX Data Objects)是一个用于存取数据源的COM组件。它提供了编程语言和统一数据访问方式OLE DB的一个中间层。允许开发人员编写访问数据的代码而不用关心数据库是如何实现的,而只用关心到数据库的连接。访问数据库的时候,关于SQL的知识不是必要的,但是特定数据库支持的SQL命令仍可以通过ADO中的命令对象来执行。
ADO被设计来继承微软早期的数据访问对象层,包括RDO (Remote DataObjects)和DAO(Data Access Objects)。ADO在1996年冬被发布。
ADO包括了6个类:Connection,Command,Recordset,Errors,Parameters,Fields
现在好多数据库都是基于ado.net框架实现的,oracle的oda,还有微软自己的EF框架,基本底层都用的ADO.NET。
四、说说自己的理解
说通俗点 OLE DB和ODBC都是最底层的东西,而ADO对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视化”,和应用层直接交互的组件,我们不用过多的关注OLEDB的内部机制,只需要了解ADO通过OLE DB创建数据源的几种方法即可,就可以通过ADO轻松地获取数据源。可以说ADO是应用程序和数据底层的一个中间层,ADO对象通过OLE DB间接取得数据库中的数据。OLE DB只是提供了通向各种数据库的一个通用接口,简单的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那么接下来用一些通俗易懂的图片解释下:
最早:数据库编程都是直接操作数据库厂商提供的API,每个数据库厂商的提供的数据库操作的API都不相同,如调用函数,操作语句等等。因此每个应用程序都只能对应一个数据库。如果想换数据库,需要重写一遍数据库操作代码,这样的代价是非常大的。
后来:微软开发的ODBC结束了直接调用数据库API进行数据库操作的方式.ODBC将所有数据库特定的,底层的操作细节(CLI)封装在驱动(drive)中,并提供一套标准的函数调用。使用时,ODBC会动态地加载数据库的CLI,将函数调用转换成各个数据库的CLI调用。这样应用程序与数据库API本身就隔绝开了,如下图所示。这样访问所有的关系型数据库都可以使用一套标准的ODBC API即可。ODBC成为最早的通用数据库访问技术。
再后来:随着面向对象的技术的发展,微软又推出了OLE DB。 在OLE DB中,将不会有drive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提供者(provider),每个数据库厂商都需要对象的OLE DB provider。需要注意的是,provider实现了基于COM的接口,这些接口封装了访问数据库的操作细节(CLI)。那么应用程序使用这些通用的接口来进行数据库的访问,而不用考虑数据库的细节。所以,可以理解OLE DB是规定了数据使用者和提供者之间达成了一种协议。请参考下图。
前面所述的是提供了provider的数据库。为了兼容一些没有提供provider的数据库,OLEDB也可以基于ODBC,即provider是基于ODBC实现的。这种实现会经过两层,效率会比较低。由于目前大多数数据库都提供了provider,所以这种方式比较少见。 可以看到,OLE DB与ODBC类似,但是原理上是不相同的。还有一点就是,ODBC只支持关系型数据库,而OLE DB除了关系型数据库外,还支持Excel等。
再再后来,微软为了简化OLE DB接口,推出了ADO来封装OLE DB的接口,实现与数据库的通信,使得用户更易于调用数据库相关操作。随着.NET推出,微软进一步进行升级ADO为ADO.NET。
JDBC跟上面几种数据库连接技术不太相同,它是面向JAVA的,是种用于执行SQL语句的Java API。下面会详细阐述JDBC与其他几种技术的异同。
转自:https://blog.csdn.net/xcymorningsun/article/details/53083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