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笔记
马原期末复习记录
导论
-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
-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
-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
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
1848年2月,《gcd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
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
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逝世,恩格斯于1895年8月5日逝世
-
马克思主义的四个特征: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其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集中体现为革命性,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是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的应有之义与必然要求。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和基本的观点,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品质
-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宏大视野、锐利目光、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 -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精神旗帜、精神动力、行动指南 -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性问题(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何者为本原)、同一性问题(思维能否正确地反应存在)。对此,分别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
对物质的正确理解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本质和规律的前提
-
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承认客观实在性,就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
运动,即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在这种绝对的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是对立统一的。
-
物质决定意识: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内容上客观、形式上主观 -
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
①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具有创造性
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④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
主观能动性和规律客观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而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
在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上:
- 从实际出发是前提
- 实践是根本途径
- 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即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 自然界是物质的
-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也是物质的
- 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
-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集中体现了总特征。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事物内部、不同事物、整个世界)、多样性、条件性(支持/制约作用、条件可以改变、改变/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
-
发展是事物变化中前进、上升的运动,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
唯物辩证法揭示的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提供了认识/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体现;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 使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 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 为对立面的转化、事务的质变创造条件
- 过渡的决定性力量
-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寓于特殊性(个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普遍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其内在矛盾运动以自我否定的方式实现的。事物会从肯定走向对自身的否定,再由否定进一步走向更高阶段的肯定(即否定之否定)。肯定因素维持现存事物的存在,否定因素促使现存事物灭亡。
-
唯物辩证法中的一些成对范畴: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他们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没有脱离偶然的必然,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现实与可能相互转化,主客观条件成熟,可能就会转化为现实。
-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中的核心内容,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
辩证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分析与综合的实质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矛盾分析方法。
-
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根本特征,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实践为基础,从整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内容。
-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中首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其他一切历史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
实践在整个社会生活及其矛盾运动中有变革作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
科学实践观的意义
- 克服旧唯物主义根本缺陷,为辩证唯物主义奠定科学理论基础
- 建立了科学、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 第一次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为创建科学历史观奠定理论基础
- 为人们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
实践的基本特征
- 客观实在性,同人的主观认识活动区别开来
- 自觉能动性,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 社会历史性,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其历史性,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
-
实践的三项基本要素构成了实践的基本结构:
- 主体(人)
- 客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 中介(工具、手段、程序、方法)
-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
-
实践形式的基本类型: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源头活水。有直接/间接经验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认识本质上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有反应特性、能动的创造特性,人的认识是反映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
反映和创造是人类认识同一本质的两个不同方面
- 创造离不开反映,创造存在于反映之中
- 反映离不开创造,反映是在创造过程中实现的
-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 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概念、判断、推理)
- 认识到实践: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是这一对矛盾在发展中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 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其客观内容的一元性(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 绝对性: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对客观性的承认)和发展的无限性(人类能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 相对性:指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广度、深度上有限度),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相对正确的反映。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
- 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
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歪曲反映:
- 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这种对立是绝对的(这种绝对一般只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真理和谬误存在原则界限
-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
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直接现实性是其客观实在性的具体表现。这两点决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
-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条件性(主客观条件制约、历史条件限制)
-
价值是一种积极意义,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价值离不开主体的需要,也离不开客体的特性;价值既具有主体性特征,又具有客观基础
-
价值的基本特性,表现价值本质:主体性(决定价值相对性)、客观性(主体性以客观性为前提,主体的存在和需要是客观的、客体的特性是客观的)、多维性(同一客体对主体的不同需要有不同价值关系)、社会历史性
-
价值评价的主要特点
- 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
- 评价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 价值评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
-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原则、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与导向作用。
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对民族与国家来说,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 -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受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人类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 -
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动力。
-
改造主观世界的核心是改造世界观。
-
自由是有条件的
- 认识条件: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最主要的是对客观事物运动发展规律性、必然性的正确认识
- 实践条件:能够将获得的规律性认识运用于指导实践
-
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必然与自由的关系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动力
-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实事求是是中国gcd思想路线的核心;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
-
实事求是是中国gcd人的根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是党领导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
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是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基础保障和关键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社会存在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其作用受社会发展状况(特别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
- 人口因素:受社会生产状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 物质生产方式: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而物质生产活动与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根据不同层次,社会意识可分为社会心理(低层次)和社会意识形式(高层次)。社会意识形式又可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意识形态部分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非意识形态部分主要包括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
-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 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
-
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又有其相对独立性
-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且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
-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突出表现。这种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
“两个划分”“两个归结”
- 社会生活各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
- 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进一步归结于生产力发展
-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凝聚力量
-
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
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资料/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劳动者(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最基本的)、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
-
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即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变化
-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推动生产力发展;不适合则阻碍
-
经济基础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即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所有制形式、交换形式、分配形式)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上层建筑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所采取的组织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
上层建筑由观念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与政治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构成
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其统治地位并获得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
-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
交往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 促进生产力发展
- 促进社会关系进步
- 促进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是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普遍交往是世界历史的基本特征;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和路径
-
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而社会制度能集中体现社会形态的性质
-
社会基本结构包括经济结构(指生产方式)、政治结构(指政治上层建筑)、观念结构(主要为观念上层建筑)
-
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只有解决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才能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进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
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阶级斗争及其作用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 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 社会革命能够极大地教育和锻炼包括革命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
- 无产阶级革命将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创造条件
-
科技革命引起生产方式(改变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劳动形式、社会经济结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推动社会巨大进步
-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表现为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的对立。
-
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
社会历史就整体而言,是一定的群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成和演进过程
-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是源泉
-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群众学习
-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包括两个重要方面: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
唯物史观主张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
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而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是由领袖来主持的
-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经济条件(首要的、决定性的)、政治条件(直接的)、精神文化条件(重要因素)的制约
-
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是衡量生产力性质和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
商品经济发展经历简单商品经济与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
- 简单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
- 发达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存在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
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
使用价值是一种有用性,反映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脑力、体力耗费),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商品交换的比例。商品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价值本质指价值关系所反映的本质或生产关系。
-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反映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反映劳动的社会属性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也就是说在相同的劳动时间中,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
-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本质上体现了一种社会关系,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
-
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主要内容/客观要求: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自发波动
-
价值规律在市场配置资源中的作用
- 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 自发刺激社会生产力发展
- 自发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商品经济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存在社会分工(前提)、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决定性条件) -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中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
-
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实际经济生活中,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
-
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支配地位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
商品流通的目的是获得使用价值;而资本运动的一般目的是价值增值
-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者在法律上是自由人,能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劳动者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没有生活资料来源,不得不出卖劳动力
-
资本主义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的一种私有制形式。资本主义所有制是雇佣劳动赖以存在的基础,是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体现。
-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一方面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即价值增值)的过程
-
根据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其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因此称为不变资本(c)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不会转移到新产品中,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这一部分资本的价值是可变的,称之为可变资本(v)
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资本主义商品的价值W=c+v+m,其中m为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率m′=m/v
也可以用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
绝对剩余价值: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长度或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使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所生产的剩余价值。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超额剩余价值: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从实质上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资本积累的本质,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
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
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
-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
资本循环: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
- 购买阶段:购买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产业资本执行货币资本职能
- 生产阶段: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生产出物质财富并使生产资本得以增值,产业资本执行生产资本职能
- 售卖阶段: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转化,产业资本执行商品资本职能
资本周转的时间包括生产制造时间和商品流通时间
-
产业资本运动的基本前提条件: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存在(并存性),时间上依次连续(继起性)
-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可以分为: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由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v)、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
-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上(根据最终用途)可以分为: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
-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表现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从形式上看,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
剩余价值理论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核心内容和基石
-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这是一种相对过剩(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的商品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商品过剩)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
-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 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的核心思想,主要是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个人主义价值观
-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因而也是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上层建筑服务的
-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也称实物补偿)
-
资本积聚:指个别资本家通过把自身获得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资本家通过资本积累来增大自己资本量的过程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1870以前)、垄断资本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资料、劳动力、商品的生产)和资本集中(大资本吞并小资本、小资本合并为大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结果
-
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垄断组织通过联合实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作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
垄断不能消除竞争的原因:
- 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促进商品经济继续发展)
- 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内在动力、面临更强大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
- 社会生产复杂多样,不可能完全垄断社会生产
-
自由竞争与垄断条件下的竞争特点的比较
自由竞争 |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 | |
---|---|---|
竞争目的 | 获得更多的利润/超额利润 | 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 |
竞争手段 | 主要是经济手段 | 经济手段、非经济手段 |
竞争范围 | 经济领域,多在国内市场 | 还扩大到经济领域之外,在国际市场上竞争 |
-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金融寡头,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控制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上层建筑,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
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在政治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把代理人送入政府/议会、收买高官/议员、聘请高官担任高级职务)实现的
-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了决定性作用,阻碍资本在各部门之间自由转移,限制利润平均化趋势。
-
垄断价格形成的基础是垄断组织的垄断统治地位,其形式有
- 垄断高价:垄断组织在出售商品时规定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 垄断低价: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生产的生产资料时规定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其形成和发展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企业
- 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再生产过程(国家采购、津贴补助、社会福利开支)
- 宏观调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 微观规制(通过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立法禁止竞争性行业的垄断、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产业立法规制、立法规制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
金融垄断资本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
- 金融自由化:政府放松银行利率管制、取消外汇管制
- 金融创新:信用风险防范工具和融资技术不断推陈出新,金融机构综合经营各种金融业务
-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
- 借贷资本输出
- 生产资本输出:在国外直接投资,独立办企业、与国外资本合营、收购国外已有企业
- 商品资本输出:扩大市场
向世界范围的扩展是通过国际垄断组织形式——跨国公司实现的;
为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垄断,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会建立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为加强对各国垄断资本的协调和制约,防止激烈竞争引起的剧烈经济动荡、全球性经济危机,国际垄断资本建立国际经济调节体系。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
- 输出国内过剩资本
- 转移部分非要害技术,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
- 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 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
帝国主义的实质: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
本质上,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
经济全球化体现了社会化生产的要求 -
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
- 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 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 各国经济体制变革和国际经济组织发展是体制与组织保障
-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变化体现在
- 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私人资本所有制→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所有权、控制权不统一)→法人资本所有制主导伴随着国家资本所有制(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所有权、控制权统一)
- 垄断资本形式上:实体经济停滞,资本家日益依赖金融市场,金融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结合
-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上:由于劳动者个人技能不再对生产过程和结果具有决定意义,劳动对资本的隶属从形式上隶属变成了实质上的隶属。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
- 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上: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知识型服务型劳动者数量增加,劳动方式发生新变化
-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上: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强化市场调节、弱化政府干预
- 政治制度上:政治制度多元化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重视加强法制建设
-
在资本主义发生变化中
-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发展是根本推动力量
-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重要力量
-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重要影响
-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起到重要作用
二战后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
金融危机产生的问题
- 经济发展失调:虚拟/实体经济发展失衡、福利风险增加、债务负担沉重
- 政治体制失灵:西式选举难以选贤、政党利益可能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民主陷阱”阻碍国家治理
- 社会融合机制失效:社会极端思潮抬头、社会流动性退化
-
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 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生产力
- 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在战胜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起重要作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
-
社会主义必然替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一切冲突的萌芽”
- 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资本、管理社会化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
- 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
垄断利润的来源
- 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加强剥削
- 对他国劳动人民剥削,从国外掠夺利润
- 利用垄断价格控制市场,获得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 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
垄断利润主要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实现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其形成原因有
- 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垄断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无法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 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借助国家力量及政府反危机措施来对付危机,消除危机的影响
- 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资本主义国家介入国民收入再分配,调节利益再分配
-
国家垄断资本的积极作用
-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部分克服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
- 资产阶级国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 国家收入再分配,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 加快国家国民经济现代化进程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实质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为其发展服务,维护了私人垄断资本的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
空想社会主义(开山之作1516托马斯 - 莫尔《乌托邦》)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6 -17世纪)
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8世纪)
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
-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三次飞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gcd宣言》的发表)是社会主义实现从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
无产阶级革命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飞跃的具体途径
-
-
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并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从自发走向自觉,表现出改造社会、创造历史的巨大力量,这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提供了社会需要和客观条件;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1871巴黎公社革命,马恩总结出经验: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并保持胜利果实的首要条件是要有革命的武装;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新型国家;无产阶级政权是为人民服务的机关;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发挥党的政治领导作用
-
1864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诞生,在巴黎公社失败后自行解散;1889年7月,国际社会主义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标志着第二国际诞生,第二国际后期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最终导致其解体
-
1917年11月7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
-
在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提出的论述
- 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 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 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
导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最根本原因是政治方向出了问题
-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政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遵循
-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两个必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命题,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核心要义,其根本依据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深刻揭示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
- 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 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主要有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具有最关键的意义)、思想斗争。无产阶级革命是以政治革命为核心的社会革命,其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其一般形式为暴力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 社会主义社会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需要为生产的根本目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基
- 社会主义社会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 社会主义社会要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国家凝聚和激励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无产阶级政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依靠统一的纲领和严格的纪律形成强大的组织力量。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先进性和纯洁性
- 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并最终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突出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在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向共产主义过渡
-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实现共产主义是gcd人的最高理想
-
对待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科学态度
- 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反对任何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错误倾向
- 要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 紧跟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在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 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 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经济政治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不同、革命传统不同、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
- 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 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各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其进行活动的既定前提和基础
- 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适时地调整、选择世情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
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研究未来社会制度的科学方法);必须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社会的开放性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
在实践中开拓前进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开拓前进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gcd执政规律)
-
列宁从“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得出了“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者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这是他对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
共产主义的含义:
- 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即“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 共产主义社会
- 共产主义运动
-
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
-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 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 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对的认识
-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对各种细节作具体描绘
-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
-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大差别”指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 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
争取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不仅是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标志,也是全人类得到解放的根本要求和体现
-
“共同理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中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
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关系
- 时间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最终理想与阶段性理想的关系。只有通过实现一个个阶段性理想,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 层次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
- 范围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全人类理想与全体中国人民理想的关系
-
在共产主义社会,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
-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为了实现自身的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推荐】编程新体验,更懂你的AI,立即体验豆包MarsCode编程助手
【推荐】凌霞软件回馈社区,博客园 & 1Panel & Halo 联合会员上线
【推荐】抖音旗下AI助手豆包,你的智能百科全书,全免费不限次数
【推荐】轻量又高性能的 SSH 工具 IShell:AI 加持,快人一步
· Sdcb Chats 技术博客:数据库 ID 选型的曲折之路 - 从 Guid 到自增 ID,再到
· 语音处理 开源项目 EchoSharp
· 《HelloGitHub》第 106 期
· Spring AI + Ollama 实现 deepseek-r1 的API服务和调用
· 使用 Dify + LLM 构建精确任务处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