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间尺度的全球季风:机制和未解之谜--笔记Part I

本随笔是对于汪先生2017年发表在ESR的The global monsoon across time scales: Mechanisms and outstanding issues一文的读书笔记。这篇文章是PAGES“Global Monsoon and Low-Latitude Processes: Evolution and Variability”工作组发表的第二篇总结文章,第一篇是14年发表在Climate of the PastThe global monsoon across timescales: coherent variability of regional monsoons

季风气候和其formation

现代的局地季风和全球季风系统

局地季风系统

在20世纪初,对于季风的定义仅仅基于一年内反向的表面风,这样的定义把季风限制在了东半球,包括亚洲、澳大利亚、热带非洲和印度洋季风系统。而现在的定义不仅基于反向的表面风,还有雨夏和干冬的季节差别。文中给出了一个季风图,绿色范围是季风区,其季风的划定标准是:1)夏季减去冬季的降水差要大于300 mm;2)夏季降水要超过全年的55%。图中共定义出了八个局地季风,值得注意的是季风区包含了海洋部分,这是在古季风研究中经常被忽略的。

图中除了东亚季风和南美季风的南支之外都属于热带季风的范围,热带季风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半球间或者海陆间的经向热力差异,通常来说它的特征是年内反向的经向风以及越赤道风。文中给出赤道季风风域的定义是在850百帕西风风速的夏冬之差要超出全年平均值的50%,即图中的黑线内区域。由风定义的热带季风(黑线)和由降水定义的全球季风(绿色区域)并不一致,但是它们在动力上是一致的:前者通常在后者的西边和向赤道侧,是由于降水热源(绿色区域)产生的西传的Rossby波而形成的(Gill,1980 这篇文献是低纬动力学的经典之作)。
最强的区域季风区——亚洲季风,可分为三个次季风系统:南亚、东亚、西北太平洋(菲律宾及附近海域)。地质记录和模拟都表明东亚季风比南亚季风对青藏高原隆升更加敏感(Wang et al., 2003a; Yanai and Wu, 2006; Chen et al., 2014),其ENSO相关的变率也更强(Wang et al., 2003a)。
造成季风区域性的原因。青藏高原在夏季作为热源,极大地增强了南北的温度梯度和印度夏季风。西非高地的存在,增强了跨赤道流和索马里急流,包括西阿拉伯海的上涌,和大的经向SST梯度都加速了西南印度季风。因为这些机制,所以ISM(印度夏季风)是最强的季风(这些机制我没太明白)。北非夏季风是更典型的季风区,因为它是由于强的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在赤道大西洋的冷舌和炎热的撒哈拉沙漠之间。在西半球,北美的低纬陆地相对较小,强的信风主导着东太和大西洋,再加之由于太平洋和大西洋冷舌的存在ITCZ常年在北半球,所以表面风并不支持经向的翻转,美洲季风的主要特征是强的季节性降水,要比东半球的季风要弱。

全球季风系统

统一的全球季风(GM)系统代表了全球热带和亚热带降水和环流年变化的主导经验正交函数(EOF)模式。

全球季风环流

全球季风系统的主导模式以降水和环流的总体赤道反对称(或半球反相位)模式为特征。总风场可以分解为辐散分量旋转分量(延伸阅读)。由于地球的旋转效应,全球季风环流被旋转组分所主导,即使是在热带。但是辐散组分直接地联系降水和纬向平均的经圈环流(哈德莱环流)。下图是高层(~12 km)的辐散环流图,它和产生云和降水的垂直运动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由局地夏季风降水加热所驱动。如图中所示,夏半球的雨季和高层的辐散(绿虚线)一致,而冬半球干季和沙漠和高层辐合(红虚线)一致。由于夏半球高层辐合,冬半球高层辐散,所以高层风从夏半球运往冬半球,而低层风从冬半球吹向夏半球。

在这种情况下,GM可以定义为行星尺度的环流系统,它具有三维季风环流的季节性反转,并伴随着季风降雨的经向迁移。所有区域性季风都是由入射太阳辐射的年度周期来驱动和同步的,并且由全球辐散环流相互联系。所以全球季风的综合观点从全球的角度阐明了季风动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季风响应的一些主要特征。

全球季风和ITCZ


上图中展示了八月和二月的ITCZ,它的定义是某经度上月平均降水最大值的位置。ITCZ可以被分为两个部分:季风槽信风辐合带。1.在季风区的ITCZ,有大的季节经向移动,而且在ITCZ的赤道侧的低层风会随季节反向(如图东亚部分ITCZ,其赤道侧八月为偏南风,二月为偏北风),这种被称为季风槽。2.与其相反的是,在中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区,ITCZ年位置的变化很小,而且其两侧的风(信风)并不随季节发生变化,这种位置称为信风辐合带。因为特殊的海气相互作用(如东太平洋的冷舌和一些能量约束等),信风辐合带的位置常年是在北半球的。从图中可以看出,季风槽(红实线)占了ITCZ的约四分之三,所以ITCZ的年移动很大程度上由GM系统驱动。但是这两种ITCZ对外强迫的相应是不一样的,信风辐合带可以简单地对岁差变化进行线性的响应,但是季风区就要涉及到海陆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全球季风和哈德莱环流

如上图a,在高空,北半球夏季风还向南越过赤道流动,这些气流沉入南半球冬季风区域,除了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之外;南半球夏季时同理。这种辐散的季风的经向分量叫做“侧向季风”,形成了哈德莱环流的骨干(这是说季风槽地区的哈德莱环流是由于季风造成的吗)。

全球季风,水循环和沙漠

GM系统在很大程度上驱动着降水的年变化和相关的水文循环。 在JJA期间,大约70%的热带-亚热带降水落在NH夏季风区域。从年平均角度看,季风总面积约占地球总表面积的19%,而季风总雨量约占全球降水的31%(Wang和Ding,2008年)。
传统观念上,亚热带干燥气候被解释为是哈德利环流下降分支的结果。然而,这仅适用于当地冬季。在当地夏季,下沉运动不是由哈德利环流驱动的,比如对于北半球而言,是由北半球夏季风引起的高层辐合(下沉运动)驱动的(这个还挺有意思,这个季风指的是仅季风槽还是所有的季风区?)。因此,夏季半球的季风—副热带高压联系通常很牢固。 这样的耦合是解释为什么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北部夏季(亚洲夏季风引起的下沉运动较强)而不是北部冬季期间更强的关键。
注意到干旱区通常在夏季风的西侧和向极侧,这是由于季风加热引发的Rossby波和它们向极侧的平均西风流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下降((Hoskins, 1996; Rodwell and Hoskins, 1996; Hoskins and Wang, 2006)。由此产生的季风-沙漠耦合相互作用控制了全球大多数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南美沙漠以及北半球的撒哈拉阿拉伯沙漠。而相反的是亚洲内陆的干旱区有更高的纬度,基本上和副高无关。中亚沙漠主要和喜马拉雅-青藏高原的水汽屏障和相关的热动力学效应、西伯利亚高压、离海洋的遥远距离有关(Chen et al., 1991; Kutzbach et al., 1989; Wang et al., 2005; Wu et al., 2012b)。而北美的沙漠是部分地由于翻越落基山的雨影效应(Kutzbach et al., 1989)。

季风气候的形式和变化机制

季风形式

posted @ 2020-12-17 16:52  卷积凉皮  阅读(116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