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改变世界

GTD中定位篇

2015-09-06 21:51  甘超波  阅读(52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一:为什么要定位?

每天我们的大脑涌现很多想法和要处理很多事情,如果我们没有一套流模式处理这些想法和事情,我们大脑将会处于混战忙碌中,很快就被淹没。


定位的目的;

就是有一套流模式有序的分界我们想法和事情,让这些想法和事情能够有序进行处理中,并且能够合理的安排事情和想法,

在对的时间和对状态去对的事情。从而实现生产力最大化。

即人与事最优匹配,使生产力最大化。

如:

 

1:很多人想法很多,但是他们的想法是乱哄哄,一团糟,但是他们行动是瘫痪的,为什么了?

 

 他们不是不想做,而是他们的想法太多,他们不懂得如何把这些想法转化成行之有序的步骤,因此他们想法是不可能执行落地的。

 如果想法太多,但是不能执行落地,顶多算是一个空想家,一辈子庸庸碌碌的。

 

二:不定位的危害

A:如果我们没有通过早回去分配一天的工作量,此时我们大脑对今天要做的事情不是很清楚。

B: 此时大脑没有明确指令,外加上我们每天处理的事情非常多,脑中闪动的念头频率非常快.

C: 在众多事情和想法环绕这我们的大脑,此时大脑没有梳理想法与想法之间的流程和步骤。

D: 我们直接做起来会感到焦虑紧张,很快就会陷入混战忙乱阶段。

E: 最后被淹没。

1:从发之于内的角度讲

①:不定位则焦虑紧张

②:焦虑紧张会消耗大量能量

③:  做事情就乱冲乱撞

④;导致做事无助于帮。

例如:

有没有发现当我们手机上有几个程序发生冲突的时候,手机的温度会暴涨,耗电量特别大,其实你手机本没有做很多事情。其实人与手机是一样的,当你焦虑紧张的时候,会温度暴涨,消耗大量能量,做事乱冲乱撞。


2:从形之于外的角度讲

①:不定位则焦虑紧张

②:焦虑紧张则会陷入混战忙乱中

③:导致多工作业,来回切换,最后被淹没

④:最后导致心力交瘁

案例:

A: 谁最先涌进来,你就跑过去做谁 ——(要及时记录,判断事件重要性)


①:你手上正在做事情,忽然间脑中涌现你一个A想法,你是不加思索就跑过去做A想法。

②: 你手上正在做事情,忽然有一个人交代你去做事情,于是你直接扑过去做别人交代的事情了。




B: 谁叫的最凶,你就跑过去做谁——(要及时记录先前做的事情,便于事后回顾,断点续传) 你觉得哪一件事对你最有危机感,你就会停下来,扑过去做哪一件事。
①:有时候你手上正在做事情,你的上司叫“停下手上的事情”,来做A事情,于是你会立即去处理 嚷嚷的事情。

C:想起来落下什么,就跑过去做落下的事情——(要及时记录,判断事件重要性)

①:你在做手头上的事情,忽然间想到A项目的一个事情还有一个事情没有做完,于是你就切换过去做A项目的事情

 

三:如何将人与事做最优匹配

 

A: 对事主要从3个维度去考量(时间维度,状态维度,任务维度)

1:时间维度


A: 优先性 (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主要参考截止时间

B:比重性 (做这件事分配时间) 复杂事件分配时间块要大一点 简单事件分配时间块要小一点。
2:状态维度 A: 在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下做 是最佳状态,还是最差状态 B:是静态还是动态做 静态:(家里,办公室,图书馆) 动态: 散步,公交 (凡是听力完成的) 3:任务维度 A: 是单人干,还是多人协作 1)一人开发,自己可以做主(你爱几点做,就几点做,自主性很强) 2)多人协作需要协调 (你需要迁就别人的时间) B: 产能回报是大还是小 1)大石头——指的是对未来具有重大里程碑。 优化流程 突破自身瓶颈 2)玻璃球——指的是对现在能够维持不住的顶梁柱 贯穿执行大石头中分支(如DL项目中 Home模块,个人主页模块) 3) 小沙粒——微不足手中灰 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事后我们都不知道,我们讲过说明话,具体做过什么事情。

 

对人固定分区

A: 最佳状态区域

最佳状态区域是我们大脑非常清晰,心情很好,最适合做的是

1)复杂性的思考

思考怎样去优化我们系统流程?

思考怎样去突破我们系统瓶颈?


2)价值的输出

思考我们目标用户是谁,我们怎样更好的满足他们?他们愿意为什么价值买单?

 

B:最差状态区域----小沙粒

这个状态区域表示我们大脑迟钝,心智散乱的时候,我们不容易集中注意力,我很想集中注意力但是很快就被带跑了。

这个状态我们最适合做的是

1例行公事

例行公事指的是我们天天都做的事情,我们重复的次数已经足够多了,我们不用脑都可以完成的很好。


2碎形琐事

碎形琐事指的是每一次做这个动作不怎么花费时间,但是要重复很多次,每一次都会消耗你的注意力和精力。加总起来会很多,有可能上赢

如:刷微博,刷邮箱 。

①:你没有很明确界定你要学习的东西,你是很模糊的,

 

②:你就跑过去搜索,去阅读文章。它不是有针对性,它将会变成一种碎性琐事。

 

碎形琐事:本身这件事花费不了你太多时间,但是每一次都花费你的很多注意力和精力 ,不断去做,并且加总起来量很大。

 

例子:没有针对性看网页流程。

 

①:看网页之前,你没有很明确的目标,你直接去看网页。


②:你看到一篇文章中某一个连接感觉不错,在次点击进去。看完这篇,有在点。不断重复。


③:你整天无意识在链接与链接中来回跳转,或者 来回邮件来回跳转。


④:这就是碎形琐事。
 

 

C: 见机行事区域---玻璃球

见机行事区域我们的大脑不算敏捷,也算不上迟钝,我们用来做

A: 贯彻执行

我们把我们在最佳状态思考想清楚的画出的项目执行图,然后我们这个区域执行项目执行图的各个分支。

如:Home页面模块,做个人信息模块


B:与人沟通

特别是你要做这件事,牵涉到你与人沟通,你可以在这个区执行。

 

D:生态保留区域

①:饮食

食不定时则多病,如果每天饥一顿,饱一顿,时间长了很容易患胃病。


②:运动

人不运动则衰。

运动可以加快心跳,呼吸,新陈代谢。

运动可以让我们放松心情,释放压力,转移焦点,脑内分泌吗啡


③:睡眠

睡不定时则寝食难安

睡眠可以促进滋补人的身心和能量场。

当人处于睡眠状态的时候,此时身体处于一个充电状态,睡眠可以释放全身的阻力,让我们的身体得

到宇宙能源的加持,为我们全天工作和生活提供能量。
④:早会

A: 没有早会,就不能定性,我们将陷入混战忙乱中。

如果没有早会,我们直接扑过去做事情,我们会发现原本我们以为是节省时间,但是在做的过程中我们回来回切换,导致自己心力绞碎,最终被淹没掉。

结果是: 根本没有做什么生产力的事情,即使完成很多事情都是碎形琐事,对大局没有任何贡献。


⑤:晚会

A: 晚会回顾已完成的事情,让自己从已完成的事情做吸取成就感。

B: 晚会安排未完成的事情, 让自己新中有数,并且制定明天的计划

C: 当我们内心有很明确的计划,大脑就非常清晰,并且非常放心

D: 大脑就不会揪着未完成的事情不放,便可以放心休息。


一:为什么很多人对未完成的事情一直不放心,甚至熬夜去做?

原因:

A;对完成的事情不放心,说明我们对我们已经完成或未完成的事情还不是很清楚

B:  此时你内心对这件事不是很明确

C: 当内心不是很明确——>此时你的大脑没有明确的指令

D: 当你的大脑没有明确的指令之后,开始陷入混战忙乱阶段

E: 于是开始胡思乱想,结果睡不好

F: 就会进入浅眠状态

此时你可能内心有一种不安和亏欠感,于是你决定开始熬夜去做这件事。

说明:
熬夜做这件事未必是最有生产力的事情,即使你做出来的,你不会享受这个过程,你不会有任何成就感。



⑥:角色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面,我们每天都扮演很多角色,我在公司扮演角色员工,我在孩子面前扮演的角色父亲,我在妻子面前扮演的角色丈夫,我在父母面前扮演角色小孩。

如果我们不保留我们角色时间区块,很有可能我们会陷入纠结尴尬状态。

第一种情况

A:如果我们不保留我们角色时间区块,有时候我们在做手头的事情,可能就忘记了。

B;该尽的责任没有尽到,被受到影响的人开始不满,慢慢的怀恨在心。

C: 久而久之,最终将会良成大错。

D: 会导致家庭关系不和睦,家人对你的做事不支持

E:你做事的阻力越来越大,久而久之你的任何事都做不起来。



第二种情况

A: 如果我们不保留我们角色时间区块,当我们在履行角色义务的时候,有时候脑中会冒出一些想法“每天接送小孩对我们工作一点贡献都没有,反而浪费我很多时间”

B: 时间一长,冒出这样的想法够多时候,内心开始被拉扯“履行角色义务的时候,对自己工作一点贡献没有,反而浪费很多时间,但是不履行角色义务又不行,就会被人议论”你是怎样当人家的妈,你是当人家的爸“。

C: 结果陷入”做也是,不做也不是“的纠结中


所以保留角色生态去是很有意义的,你可以在履行的角色义务的过程中所一些事情。


其实角色生态区是家庭和事业的平衡点



12,3偏向于我的身体,如果我们没有运动,睡眠,饮食我们的身体就跟不上。
45,6偏向于我的心智,如果我们没有早回,晚会,角色,我们心智会混乱,导致我们整体失和,以后问题很大,不可能很享受每天做事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