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向图G中,如果两个顶点间至少存在一条路径,称两个顶点强连通(strongly connected)。如果有向图G的每两个顶点都强连通,称G是一个强连通图。非强连通图有向图的极大强连通子图,称为强连通分量。下图中,子图{1,2,3,4}为一个强连通分量,因为顶点1,2,3,4两两可达。{5},{6}也分别是两个强连通分量:
根据定义,用双向遍历取交集的方法求强连通分量,时间复杂度为O(N^2+M)。更好的方法是Kosaraju算法或Tarjan算法,两者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N+M)。本文介绍的是Tarjan算法。Tarjan算法是基于对图深度优先搜索的算法,每个强连通分量为搜索树中的一棵子树。搜索时,把当前搜索树中未处理的节点加入一个堆栈,回溯时可以判断栈顶到栈中的节点是否为一个强连通分量。定义DFN(u)为节点u搜索的次序编号(时间戳),Low(u)为u或u的子树能够追溯到的最早的栈中节点的次序号。由定义可以得出,Low(u)=Min { DFN(u), Low(v),(u,v)为树枝边,u为v的父节点 DFN(v),(u,v)为指向栈中节点的后向边(非横叉边)} 当DFN(u)=Low(u)时,以u为根的搜索子树上所有节点是一个强连通分量。
算法伪代码:
{
DFN[u]=Low[u]=++Index // 为节点u设定次序编号和Low初值
Stack.push(u)// 将节点u压入栈中
for each (u, v) in E // 枚举每一条边
if(v is not visted)// 如果节点v未被访问过
tarjan(v)// 继续向下找
Low[u]= min(Low[u], Low[v])
elseif(v in S)// 如果节点u还在栈内
Low[u]= min(Low[u], DFN[v])
if(DFN[u]== Low[u])// 如果节点u是强连通分量的根
repeat
v = S.pop// 将v退栈,为该强连通分量中一个顶点
print v
until (u== v)
}
接下来是对算法流程的演示。从节点1开始DFS,把遍历到的节点加入栈中。搜索到节点u=6时,DFN[6]=LOW[6],找到了一个强连通分量。退栈到u=v为止,{6}为一个强连通分量。
返回节点5,发现DFN[5]=LOW[5],退栈后{5}为一个强连通分量。
返回节点3,继续搜索到节点4,把4加入堆栈。发现节点4像节点1的后向边,节点1还在栈中,所以LOW[4]=1。节点6已经出栈,不再访问6,返回3,(3,4)为树枝边,所以LOW[3]=LOW[4]=1。
继续回到节点1,最后访问节点2。访问边(2,4),4还在栈中,所以LOW[2]=4。返回1后,发现DFN[1]=LOW[1],把栈中节点全部取出,组成一个连通分量{1,3,4,2}。
至此,算法结束。经过该算法,求出了图中全部的三个强连通分量{1,3,4,2},{5},{6}。可以发现,运行Tarjan算法的过程中,每个顶点都被访问了一次,且只进出了一次堆栈,每条边也只被访问了一次,所以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M)。
求有向图的强连通分量还有一个强有力的算法,为Kosaraju算法。Kosaraju是基于对有向图及其逆图两次DFS的方法,其时间复杂度也是O(N+M)。与Trajan算法相比,Kosaraju算法可能会稍微更直观一些。但是Tarjan只用对原图进行一次DFS,不用建立逆图,更简洁。在实际的测试中,Tarjan算法的运行效率也比Kosaraju算法高30%左右。
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707c0f0100xdh5.html
下面给出我自己的Tarjan算法的源码:
int n,m;
/*
*instack记录节点u是否在栈中
*dfn记录节点u第一次被访问是的时间戳
*low记录与节点u和u的子树节点中最早的时间戳
*belong记录每个节点属于的强连通分量编号
*/
int instack[N],low[N],dfn[N],stack[N],belong[N];
int times,top,cnt;
void tarjan(int u)
{
int v;
dfn[u] = low[u] = ++times;
instack[u] = 1;
stack[++top] = u;
for(int i = 0 ; i < g[u].size() ; i ++)
{
v = g[u][i];
if(!dfn[v])//节点v还没有被访问
{
tarjan(v);//递归访问每个子树
low[u] = min(low[u],low[v]);//更新每个子树中最早访问的时间戳
}
//u与v相连,但v已经被访问过了,且还在栈中
//更新子树节点最早的时间戳
else if(instack[v] && dfn[v] < low[u])
low[u] = dfn[v];
}
//第一访问的时间戳和最早时间戳相等,说明节点u是强连通分量的根
if(dfn[u] == low[u])
{
cnt++;
do
{
v = stack[top--];
instack[v] = 0;
belong[v] = cnt;
cout<<v<<" ";
}
while(u != v);
cout<<end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