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和ubuntu系列总结
copy from this blog
begin from this:
centos和ubuntu系列总结
- linux操作指南
前言:本篇主要为介绍linux常用命令以达到各位在国产化系统实施部署的时候能够更加顺利 , 也希望本篇手稿能作为初学者的一个参考文档 , 其中linux发行版本主要为(Fedora 和Debian)其中Fedora 其中包含centos 等,Debian包含ubuntu 等, 国产系统主要是针对这两个发行版本进行定制化其中大部分命令都是相同的 , 不过其中配置网卡和安装包的方式有所不同 , 后面我会加入差异说明。
img
一、远程登录
linux一般作为服务器使用 , 而服务器一般放在机房 , 你不可能在机房操作你的linux服务器
linux系统中是通过ssh服务实现的远程登录功能 , 默认是ssh服务端口号为22.
1.window系统登录linux
Window 系统上 Linux 远程登录客户端有 SecureCRT, Putty, SSH Secure Shell 等,本文以Putty 为例来登录远程服务器
Putty 下载地址:https://www.putty.org/
如果你下载了 Putty,请双击 putty.exe 然后弹出如下的窗口。
img
在Host Name( or IP address) 下面的框中输入你要登录的远程服务器IP(可以通过ifconfig命令查看服务器ip),然后回车。
img
此时,提示我们输入要登录的用户名。
img
输入root 然后回车,再输入密码,就能登录到远程的linux系统了。
img
2.如果是mac的linux系统那么直接用命令即可
ssh -p 22 my@192.168.56.11
-p 后面是端口号
my 是服务器用户名
192.168.56.11 是服务器IP
回车登录即可
二、系统目录结构
img
/boot Linux启动时, 需要的文件
/dev 设备文件
/etc 配置文件
/home 用户 家目录
/media 媒体文件
/mnt 挂载文件
/opt 第三放软件
/proc 虚拟化文件
/root 管理员的家目录
/run 进程文件
/srv 压缩过的文件
/sys 系统文件
/usr 安装的软件, 共享库
/var 可变数据,日志文件
/tmp 临时文件
/usr/bin 普通用户可以使用的命令
/usr/sbin 超级用户可以使用的命令
/usr/lib 32位库文件
/usr/lib64 64位库文件
在linux系统中 , 有几个目录是比较重要的 , 平时要注意不要误删除或者随意更改内部文件
/etc: 上边也提到了,这个是系统中的配置文件,如果你更改了该目录下的某个文件可能会导致系统不能启动。
/bin, /sbin, /usr/bin, /usr/sbin: 这是系统预设的执行文件的放置目录,比如 ls 就是在 /bin/ls 目录下的。
值得提出的是,/bin, /usr/bin 是给系统用户使用的指令(除root外的通用户),而/sbin, /usr/sbin 则是给 root 使用的指令。
/var: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系统上跑了很多程序,那么每个程序都会有相应的日志产生,而这些日志就被记录到这个目录下,具体在 /var/log 目录下
三、文件的基本属性
linux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多用户系统 , 不同的用户处于不同的地位 , 拥有不同的权限
为了保护系统的安全性 , linux 系统对不同的用户访问同一文件(包括目录文件)的权限做了不同的规定
在linux中我们通常使用一下两个命令来修改文件或目录的所属用户与权限
chown(change ownerp):修改所属用户与组
chmod(change mode):修改用户的权限
在 Linux 中我们可以使用 ll 或者 ls –l 命令来显示一个文件的属性以及文件所属的用户和组,如:
[root@www /]# ls -l
total 64
dr-xr-xr-x 2 root root 4096 Dec 14 2019 bin
dr-xr-xr-x 4 root root 4096 Apr 19 2019 boot
……
实例中,bin 文件的第一个属性用 d 表示。d 在 Linux 中代表该文件是一个目录文件。
在 Linux 中第一个字符代表这个文件是目录、文件或链接文件等等。
当为 d 则是目录
当为 - 则是文件;
若是 l 则表示为链接文档(link file);
若是 b 则表示为装置文件里面的可供储存的接口设备(可随机存取装置);
若是 c 则表示为装置文件里面的串行端口设备,例如键盘、鼠标(一次性读取装置)。
接下来的字符中,以三个为一组,且均为 rwx 的三个参数的组合。其中, r 代表可读(read)、 w 代表可写(write)、 x 代表可执行(execute)。 要注意的是,这三个权限的位置不会改变,如果没有权限,就会出现减号 - 而已。
363003_1227493859FdXT
从左至右用 0-9 这些数字来表示。
第 0 位确定文件类型,第 1-3 位确定属主(该文件的所有者)拥有该文件的权限。
第4-6位确定属组(所有者的同组用户)拥有该文件的权限,第7-9位确定其他用户拥有该文件的权限。
第 1、4、7 位表示读权限,如果用 r 字符表示,则有读权限,如果用 - 字符表示,则没有读权限;
第 2、5、8 位表示写权限,如果用 w 字符表示,则有写权限,如果用 - 字符表示没有写权限;
第 3、6、9 位表示可执行权限,如果用 x 字符表示,则有执行权限,如果用 - 字符表示,则没有执行权限。
linux文件属主和属组
[root@www /]# ls -l
total 64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Feb 15 14:46 cron
drwxr-xr-x 3 mysql mysql 4096 Apr 21 2014 mysql
对于文件来说,它都有一个特定的所有者,也就是对该文件具有所有权的用户
同时,在Linux系统中,用户是按组分类的,一个用户属于一个或多个组。
更改文件属性
1、chgrp:更改文件属组
语法:
chgrp [-R] 属组名 文件名
参数选项
-R:递归更改文件属组,就是在更改某个目录文件的属组时,如果加上-R的参数,那么该目录下的所有文件的属组都会更改。
2、chown:更改文件属主,也可以同时更改文件属组
语法:
chown [–R] 属主名 文件名
chown [-R] 属主名:属组名 文件名
进入 /root 目录(~)将install.log的拥有者改为bin这个账号:
[root@www ~] cd ~
[root@www ~]# chown bin install.log
[root@www ~]# ls -l
-rw-r--r-- 1 bin users 68495 Jun 25 08:53 install.log
将install.log的拥有者与群组改回为root:
[root@www ~]# chown root:root install.log
[root@www ~]# ls -l
-rw-r--r-- 1 root root 68495 Jun 25 08:53 install.log
3、chmod:更改文件9个属性
Linux文件属性有两种设置方法,一种是数字,一种是符号。
Linux 文件的基本权限就有九个,分别是 owner/group/others(拥有者/组/其他) 三种身份各有自己的 read/write/execute 权限。
先复习一下刚刚上面提到的数据:文件的权限字符为: -rwxrwxrwx , 这九个权限是三个三个一组的!其中,我们可以使用数字来代表各个权限,各权限的分数对照表如下:
r:4
w:2
x:1
每种身份(owner/group/others)各自的三个权限(r/w/x)分数是需要累加的,例如当权限为: -rwxrwx--- 分数则是:
owner = rwx = 4+2+1 = 7
group = rwx = 4+2+1 = 7
others= --- = 0+0+0 = 0
所以等一下我们设定权限的变更时,该文件的权限数字就是 770。变更权限的指令 chmod 的语法是这样的:
chmod [-R] 755 文件或目录
[root@www ~]# ls -l
-rwxr-xr-x 1 root root 68495 Jun 25 08:53 install.log 这个就是755权限代表有执行权限
符号类型改变文件权限
还有一个改变权限的方法,从之前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发现,基本上就九个权限分别是:
user:用户
group:组
others:其他
那么我们就可以使用 u, g, o 来代表三种身份的权限。
此外, a 则代表 all,即全部的身份。读写的权限可以写成 r, w, x,也就是可以使用下表的方式来看:
image-20200915211604475
四、文件与目录管理
我们知道Linux的目录结构为树状结构,最顶级的目录为根目录 /。
其他目录通过挂载可以将它们添加到树中,通过解除挂载可以移除它们。
在开始本教程前我们需要先知道什么是绝对路径与相对路径。
绝对路径:
路径的写法,由根目录 / 写起,例如: /usr/share/doc 这个目录。
相对路径:
路径的写法,不是由 / 写起,例如由 /usr/share/doc 要到 /usr/share/man 底下时,可以写成: cd ../man 这就是相对路径的写法啦!
处理目录的常用命令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几个常见的处理目录的命令吧:
ls(英文全拼:list files): 列出目录及文件名
cd(英文全拼:change directory):切换目录
pwd(英文全拼:print work directory):显示目前的目录
mkdir(英文全拼:make directory):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rmdir(英文全拼:remove directory):删除一个空的目录
cp(英文全拼:copy file): 复制文件或目录
rm(英文全拼:remove): 移除文件或目录
mv(英文全拼:move file): 移动文件与目录,或修改文件与目录的名称
1.ls (列出目录)
在Linux系统当中, ls 命令可能是最常被运行的。
语法:
[root@www ~]# ls [-aAdfFhilnrRSt] 目录名称
[root@www ~]# ls [--color={never,auto,always}] 目录名称
[root@www ~]# ls [--full-time] 目录名称
选项与参数:
-a :全部的文件,连同隐藏文件( 开头为 . 的文件) 一起列出来(常用)
-d :仅列出目录本身,而不是列出目录内的文件数据(常用)
-l :长数据串列出,包含文件的属性与权限等等数据;(常用)
将家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列出来(含属性与隐藏档)
[root@www ~]# ls -al ~
2.cd (切换目录)
cd是Change Directory的缩写,这是用来变换工作目录的命令。
语法:
cd [相对路径或绝对路径]
使用 mkdir 命令创建 runoob 目录
[root@www ~]# mkdir runoob
使用绝对路径切换到 runoob 目录
[root@www ~]# cd /root/runoob/
使用相对路径切换到 runoob 目录
[root@www ~]# cd ./runoob/
表示回到自己的家目录,亦即是 /root 这个目录
[root@www runoob]# cd ~
表示去到目前的上一级目录,亦即是 /root 的上一级目录的意思;
[root@www ~]# cd ..
3.pwd (显示目前所在的目录)
[root@www ~]# pwd [-P]
选项与参数:
-P :显示出确实的路径,而非使用连结 (link) 路径。
实例:单纯显示出目前的工作目录:
[root@www ~]# pwd
/root <== 显示出目录啦~
4.mkdir (创建新目录)
如果想要创建新的目录的话
语法:
mkdir [-mp] 目录名称
选项与参数:
-m :配置文件的权限喔!直接配置,不需要看默认权限 (umask) 的脸色~
-p :帮助你直接将所需要的目录(包含上一级目录)递归创建起来!
实例:请到/tmp底下尝试创建数个新目录看看:
[root@www ~]# cd /tmp
[root@www tmp]# mkdir test <创建一名为 test 的新目录
[root@www tmp]# mkdir test1/test2/test3/test4
mkdir: cannot create directory `test1/test2/test3/test4':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没办法直接创建此目录啊!
[root@www tmp]# mkdir -p test1/test2/test3/test4
5.cp (复制文件或目录)
语法:
[root@www ~]# cp [-adfilprsu] 来源档(source) 目标档(destination)
[root@www ~]# cp [options] source1 source2 source3 .... directory
选项与参数:
-a:相当於 -pdr 的意思,至於 pdr 请参考下列说明;(常用)
-d:若来源档为连结档的属性(link file),则复制连结档属性而非文件本身;
-f:为强制(force)的意思,若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且无法开启,则移除后再尝试一次;
-i:若目标档(destination)已经存在时,在覆盖时会先询问动作的进行(常用)
-l:进行硬式连结(hard link)的连结档创建,而非复制文件本身;
-p:连同文件的属性一起复制过去,而非使用默认属性(备份常用);
-r:递归持续复制,用於目录的复制行为;(常用)
-s:复制成为符号连结档 (symbolic link),亦即『捷径』文件;
-u:若 destination 比 source 旧才升级 destination !
用 root 身份,将 root 目录下的 .bashrc 复制到 /tmp 下,并命名为 bashrc
[root@www ~]# cp ~/.bashrc /tmp/bashrc
[root@www ~]# cp -i ~/.bashrc /tmp/bashrc
cp: overwrite `/tmp/bashrc'? n <==n不覆盖,y为覆盖
6.rm (移除文件或目录)
语法:
rm [-fir] 文件或目录
选项与参数:
-f :就是 force 的意思,忽略不存在的文件,不会出现警告信息;
-i :互动模式,在删除前会询问使用者是否动作
-r :递归删除啊!最常用在目录的删除了!这是非常危险的选项!!!
将刚刚在 cp 的实例中创建的 bashrc 删除掉!
[root@www tmp]# rm -i bashrc
rm: remove regular file `bashrc'? y
如果加上 -i 的选项就会主动询问喔,避免你删除到错误的档名!
7.mv (移动文件与目录,或修改名称)
语法:
[root@www ~]# mv [-fiu] source destination
[root@www ~]# mv [options] source1 source2 source3 .... directory
选项与参数:
-f :force 强制的意思,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不会询问而直接覆盖;
-i :若目标文件 (destination) 已经存在时,就会询问是否覆盖!
-u :若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且 source 比较新,才会升级 (update)
复制一文件,创建一目录,将文件移动到目录中
[root@www ~]# cd /tmp
[root@www tmp]# cp ~/.bashrc bashrc
[root@www tmp]# mkdir mvtest
[root@www tmp]# mv bashrc mvtest
注意:如果要重命名文件和目录那么使用mv
将刚刚的目录名称更名为 mvtest2
[root@www tmp]# mv mvtest mvtest2
五、文件内容查看
Linux系统中使用以下命令来查看文件的内容:
cat 由第一行开始显示文件内容
tac 从最后一行开始显示,可以看出 tac 是 cat 的倒着写!
nl 显示的时候,顺道输出行号!
more 一页一页的显示文件内容
less 与 more 类似,但是比 more 更好的是,他可以往前翻页!
head 只看头几行
tail 只看尾巴几行
你可以使用 man [命令]来查看各个命令的使用文档,如 :man cp。
1.cat
由第一行开始显示文件内容
语法:
cat [-AbEnTv]
选项与参数:
-A :相当於 -vET 的整合选项,可列出一些特殊字符而不是空白而已;
-b :列出行号,仅针对非空白行做行号显示,空白行不标行号!
-E :将结尾的断行字节 $ 显示出来;
-n :列印出行号,连同空白行也会有行号,与 -b 的选项不同;
-T :将 [tab] 按键以 ^I 显示出来;
-v :列出一些看不出来的特殊字符
检看 /etc/issue 这个文件的内容:
[root@www ~]# cat /etc/issue
CentOS release 6.4 (Final)
Kernel \r on an \m
2.tac
tac与cat命令刚好相反,文件内容从最后一行开始显示,可以看出 tac 是 cat 的倒着写!如:
[root@www ~]# tac /etc/issue
Kernel \r on an \m
CentOS release 6.4 (Final)
3.nl
显示行号
语法:
nl [-bnw] 文件
选项与参数:
-b :指定行号指定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b a :表示不论是否为空行,也同样列出行号(类似 cat -n);
-b t :如果有空行,空的那一行不要列出行号(默认值);
-n :列出行号表示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n ln :行号在荧幕的最左方显示;
-n rn :行号在自己栏位的最右方显示,且不加 0 ;
-n rz :行号在自己栏位的最右方显示,且加 0 ;
-w :行号栏位的占用的位数。
实例一:用 nl 列出 /etc/issue 的内容
[root@www ~]# nl /etc/issue
1 CentOS release 6.4 (Final)
2 Kernel \r on an \m
4.more
一页一页翻动
[root@www ~]# more /etc/man_db.config
Generated automatically from man.conf.in by the
configure script.
man.conf from man-1.6d
....(中间省略)....
--More--(28%) <== 重点在这一行喔!你的光标也会在这里等待你的命令
在 more 这个程序的运行过程中,你有几个按键可以按的:
空白键 (space):代表向下翻一页;
Enter :代表向下翻『一行』;
/字串 :代表在这个显示的内容当中,向下搜寻『字串』这个关键字;
:f :立刻显示出档名以及目前显示的行数;
q :代表立刻离开 more ,不再显示该文件内容。
b 或 [ctrl]-b :代表往回翻页,不过这动作只对文件有用,对管线无用。
5.less
一页一页翻动,以下实例输出/etc/man.config文件的内容:
[root@www ~]# less /etc/man.config
Generated automatically from man.conf.in by the
configure script.
man.conf from man-1.6d
- ....(中间省略)....
- <== 这里可以等待你输入命令!
less运行时可以输入的命令有:
空白键 :向下翻动一页;
[pagedown]:向下翻动一页;
[pageup] :向上翻动一页;
/字串 :向下搜寻『字串』的功能;
?字串 :向上搜寻『字串』的功能;
n :重复前一个搜寻 (与 / 或 ? 有关!)
N :反向的重复前一个搜寻 (与 / 或 ? 有关!)
q :离开 less 这个程序;
6.head
取出文件前面几行
语法:
head [-n number] 文件
选项与参数:
-n :后面接数字,代表显示几行的意思
[root@www ~]# head /etc/man.config
默认的情况中,显示前面 10 行!若要显示前 20 行,就得要这样:
[root@www ~]# head -n 20 /etc/man.config
7.tail
取出文件后面几行
语法:
tail [-n number] 文件
选项与参数:
-n :后面接数字,代表显示几行的意思
-f :表示持续侦测后面所接的档名,要等到按下[ctrl]-c才会结束tail的侦测
[root@www ~]# tail /etc/man.config
默认的情况中,显示最后的十行!若要显示最后的 20 行,就得要这样:
[root@www ~]# tail -n 20 /etc/man.config
六、文件编辑vi 和vim
image-20200915220505313
vi/vim 的使用
基本上 vi/vim 共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输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线命令模式(Last line mode)。 这三种模式的作用分别是:
命令模式:
用户刚刚启动 vi/vim,便进入了命令模式。
此状态下敲击键盘动作会被Vim识别为命令,而非输入字符。比如我们此时按下i,并不会输入一个字符,i被当作了一个命令。
以下是常用的几个命令:
i 切换到输入模式,以输入字符(这里就可以编辑文件了)。
x 删除当前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 (按shift+;)切换到底线命令模式,以在最底一行输入命令。
若想要编辑文本:启动Vim,进入了命令模式,按下i,切换到输入模式。
命令模式只有一些最基本的命令,因此仍要依靠底线命令模式输入更多命令。
输入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i就进入了输入模式。
在输入模式中,可以使用以下按键:
字符按键以及Shift组合,输入字符
ENTER,回车键,换行
BACK SPACE,退格键,删除光标前一个字符
DEL,删除键,删除光标后一个字符
方向键,在文本中移动光标
HOME/END,移动光标到行首/行尾
Page Up/Page Down,上/下翻页
Insert,切换光标为输入/替换模式,光标将变成竖线/下划线
ESC,退出输入模式,切换到命令模式
底线命令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按 shift +;):(英文冒号)就进入了底线命令模式。
底线命令模式可以输入单个或多个字符的命令,可用的命令非常多。
在底线命令模式中,基本的命令有(已经省略了冒号):
q 退出程序
w 保存文件
七、文件压缩与解压缩
常用压缩格式:.zip .gz .bz2
打包命令:tar
常用打包压缩格式:.tar.gz .tar.bz2
1.zip 格式压缩
image-20200915214844155
2.gz格式压缩
image-20200915215007547
3.bz2压缩
image-20200915215319796
4.tar打包与解打包
image-20200915215053947
5.tar.gz 压缩与解压缩
image-20200915215341952
6.tar.bz2压缩与解压缩
image-20200915215357432
7.xz压缩和解压缩
.tar.xz****的解压命令
$ xz -d ***.tar.xz
$ tar -xvf ***.tar
八、文件搜索和内容搜索
1)文件搜索
1.1.locale
locate 文件名
这个是在后台数据库中按文件名搜索 , 搜索速度更块 可以用updatedb 更新搜索数据库
1.2 whereis
whereis 命令名
#搜索命令所在路径及帮助文档所在位置
选项:
-b: 只查找可执行文件
-m: 只查找帮助文件
1.3 which
which
#搜索命令所在路径及别名 PATH环境变量定义的是系统搜索命令的路径
1.4 find
find
在系统当中搜索符合条件的文件名 , 如果需要匹配 , 使用通配符匹配,通配符完全匹配
find 【搜索范围】【搜索文件】
如搜索/根目录下所有文件名为的install.log 文件
find / -name install.log
搜索条件:
-name 根据名字查找
-size 根据文件大小查找, +,-:大于设置的大小,直接写大小是等于
-user 查找用户名的所有者的所有文件
-group 根据所属组查找相关文件
-type 根据文件类型查找(f文件,d目录,l软链接文件)
-inum 根据i节点查找
-amin 访问时间access
-cmin 文件属性change
-mmin 文件内容modify
如查找/etc/目录下, 大于20K并且小于50K的文件
find /etc -size +20k -a -size -50k
2).文件内容搜索
2.2 grep
grep
#在文件当中匹配符合条件的字符串
选项:
-i 忽略大小写
-v 排除指定字符串
如要查找:进程中包含ssh的进程
image-20200927121442118
九、网络管理(配置IP及DNS)
centos和ubuntu网卡配置稍有不同:
1.centos网卡配置
在centos6.5 下编辑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文件
在centos7下编辑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o(后面的会有所不同)
修改内容 BOOTPROTO , ONBOOT, 并增加内容IPADDR、NETMASK、GATEWAY、DNS ,最终效果
BOOTPROTO=static //将“DHCP”改为“static”
ONBOOT=yes //将“no”改为“yes”
IPADDR=192.168.1.99 //增加IP地址
NETMASK=255.255.255.0 //增加子网掩码
GATEWAY=192.168.1.1 //增加网关
DNS1=8.8.8.8 //增加DNS
1.2重启网络服务器:
centos6.5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centos7.5 :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2 ubuntu网卡配置
2.1 用ifconfig 查看网卡命令
image-20200927113211696
2.2 编辑网卡文件
ubuntu16.04 :sudo vi /etc/network/interfaces
ubuntu20.04 : sudo vi /etc/netplan/*.yaml (这个可能名称不一致)
network:
version: 2
renderer: networkd
ethernets:
ens33:
addresses: [192.168.56.66/24]
gateway4: 192.168.56.2
nameservers:
addresses: [192.168.56.2, 8.8.8.8]
search:[]
image-20200927114113984
注意缩进严格对齐 , ens33 可以替换为你的网卡名称 , addresses栏[ ]和24必须要有 , 24 代表掩码是255.255.255.0 , 每个冒号后面都有空格然后才是内容
2.3 应用设置
上面的文件保存退出后 , sudo netplan apply
十、软件安装管理 apt-get和yum
1)光盘挂载(主要是针对不能上网的服务器)
光盘一般在服务器的名字为/dev/cdrom
这里需要新建一个挂载点来读取光盘里面的内容
mkdir /mnt/cdrom
挂载光盘/dev/cdrom 到/mnt/cdrom
mount /dev/cdrom /mnt/cdrom
挂载镜像 iso文件
mount -o loop /tmp/linux.iso /mnt/cdrom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进入/mnt/cdrom 目录看到光盘和iso文件里面的内容了
2)将光盘作为yum源
备份原来的yum源文件
备份原来的yum源文件
备份原来的yum源文件
mkdir -p /etc/yum.repos.d/backup && mv /etc/yum.repos.d/ /etc/yum.repos.d/backup*
新建yum源文件如dvd.repo (名字和自定义 但后缀必须为.repo)
vim /etc/yum.repos.d/dvd.repo
[c7-DVD] #随便命名
name=CentOS-DVD #名字可以自定义随便
baseurl=file:///mnt/cdrom/ #这里是
gpgcheck=0 #不需要认证
enabled=1 #开启从光盘读取yum源
image-20200927124808340
清理缓存
yum clean all
重新生成新的缓存
yum makecache
3)将光盘作为apt-get源
备份原来的yum源文件
备份原来的yum源文件
备份原来的yum源文件
mkdir -p /etc/apt/backup && mv /etc/apt/*. list /etc/apt/backup/
在sources.list首行加入
vi /etc/apt/sources.list
deb file:///mnt/cdrom juniper main
juniper :为版本代号 , 可以用lsb_release -sc 查看
清空并重载yum
sudo apt-get update
- yum基本使用
查询
yum list 查询所有可用软件包列表
安装
yum -y install 包名
选项:
install 安装
-y 自动回答yes
升级
yum -y update 包名
选项:
update 升级
-y 自动回答yes
卸载
yum -y remove 包名
选项:
remove 卸载
-y 自动回答yes
清楚缓存
yum clean all
从新生成缓存
yum makecache
5)apt-get基本使用
十一、进程管理
1.
十二、磁盘管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