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眼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王阳明《传习录》3

【13】愛曰:「先儒論六經,以春秋為史,史專記事,恐與五經事體終或稍異。」

先生曰:「以事言,謂之史;以道言,謂之經。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經,五經亦史。易是包犧氏之史,書是堯、舜以下史,禮、樂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謂異!」

释:‘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用事情去描述天理,是史,用道理去描述天理,是经;‘事即道,道即事’,事情背后是天理,道理通过事情去体现;‘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不论是史,还是经,讲的都是道理,都离不开事情的描述,史和传本质上有什么差异呢?

感:圣人眼里看什么都有相同处,这也是他们能够触类旁通的原因吧。

【14】又曰:「五經亦只是史。史以明善惡,示訓戒:善可為訓者,特存其迹以示法;惡可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奸。」

愛曰:「存其迹以示法,亦是存天理之本然;削其事以杜奸,亦是遏人欲於將萌否?」

先生曰:「聖人作經,固無非是此意;然又不必泥著文句。」

愛又問:「惡可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奸,何獨於詩而不刪鄭、衛?先儒謂『惡者可以懲創人之逸志』,然否?」

先生曰:「詩非孔門之舊本矣。孔子云:『放鄭聲,鄭聲淫。』又曰:『惡鄭聲之亂雅樂也。』『鄭、衛之音,亡國之音也。』此是孔門家法。孔子所定三百篇,皆所謂雅樂,皆可奏之郊廟,奏之鄉黨,皆所以資暢和平,涵泳德性,移風易俗,安得有此?是長淫導奸矣!此必秦火之後,世儒附會,以足三百篇之數。蓋淫泆之詞,世俗多所喜傳,如今閭巷皆然。惡者可以懲創人之逸志,是求其說而不得,從而為之辭」

释:‘善可為訓者,特存其迹以示法;惡可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奸’,历史中的可作为典范的人,记录他们的事迹以显示天道;历史中的可做为反面之戒的人,则保存被惩戒的内容而消减其它事情以杜绝奸邪。‘惡鄭聲之亂雅樂也’,厌恶郑国的邪淫之乐扰乱雅乐;

感:此文描述应该将美好的东西存续后世,善则务尽,恶则节略,这对现在的新闻传播方式是否也有借鉴意义。

【15】陸澄問:「主一之功,如讀書則一心在讀書上,接客則一心在接客上,可以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則一心在好色上,好貨則一心在好貨上,可以為主一乎?是所謂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專主一箇天理。」

释:陆澄问:“您说主一,是不是读书时则专心读书,接客时则专心接客,就是主一?”

守仁说:“好色则专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专心在好货上,能主一吗?这是追逐物欲,不是主一,主一指的是不论做什么事时,都不忘记天理。”

感:真有一片明,时刻照心中。

【16】问立志。

先生曰:「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則自然心中凝聚,猶道家所謂『結聖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馴至於美大聖神,亦只從此一念存養擴充去耳。」

释:守仁说:‘时刻不忘心中那片光明,就是立志。如果能时刻不忘,时间久了自然光明之性在心中凝聚,就像道家所说的‘结圣胎’。心中安详集聚,以至于超凡脱俗,都是从这一念养护扩展而得的。’

感:心无杂念,报真守德,道家所说的内容,怎么跑到王守仁那里了,看来,他受道家影响也很大。天理,就是心中光明时,透出的本善;有此本善,自然知如何孝亲,有此本善,自然知如何做事。

【17】「日間工夫覺紛擾,則靜坐;覺懶看書,則且看書,是亦因病而藥。」

释:白天如果觉得内心烦躁则静坐养心,如果坐累了就看书,看书累了就看画,这是虽然生病,但不觉得烦闷的原因。

感:顺其自然吧,不论做何事,保持内心安详那种状态吧。

【18】「處朋友務相下則得益,相上則損。」

释:和朋友相处,谦逊则得益,如果争强则互损。

感:真诚待人,不傲不戏,持重温厚。

posted @ 2012-11-16 11:22  弗然  阅读(26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