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眼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王阳明《传习录》25

读顾东桥书,是文中杰者,其文结构明晰,承递婉转,通畅上口,可为后世学。其所论之理,乃常人惯律,如知行说,似厨师必先拜师学艺,而后有成,终不能全凭自悟;如格物致知说,非学、问、思、辨以让人明理,学子从童蒙到学士、博士,逐渐知晓各种学识,似乎也如此;如无知难行说,社会赖各种典律支撑运行,都需先学而后承续。世之常理,其明而无误耶。

然,阳明所教者,修行人也,如依常人惯律,难达大成。如礼,孔子编定以教习未化者,使其弃野从常,其虽不知所以然,而能行依常者,修行人依礼修行,如缘木求鱼,愈行愈远。非说礼为错误,不同界也。阳明龙场大悟前,诸子百家,骑射异术,乃至仙佛经典,都尝遍历,其为人也,得进士,显家宦,亦非常人能及。及悟,心中明灯起,非向身外求,其间多少功夫、多少经历、多少福德。阳明答《顾东桥书》,辩的是修行功夫,非常理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顾东桥书》

近時學者,務外遺內,博而寡要,故先生特倡「誠意」一義,針砭膏肓,誠大惠也!但恐立說太高,用功太捷,後生師傳,影響謬誤,未免墜於佛氏明心、見性、定慧、頓悟之機,無怪聞者見疑。

所喻知、行並進,不宜分別前後,即《中庸》『尊德性而道問學』之功,交養互發,內外本末,一以貫之之道。然工夫次第,不能無先後之差。如知食乃食,知湯乃飲,知衣乃服,知路乃行。未有不見是物,先有是事。此亦毫釐倏忽之間,非謂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此為學者喫緊立教,俾務躬行則可。若真謂行即是知,恐其專求本心,遂遺物理,必有闇而不達之處,抑豈聖門知行並進之成法哉?

所釋大學古本,謂「致其本體之知」,此固孟子盡心之旨,朱子亦以虛靈知覺為此心之量。然「盡心」由於「知性」,「致知」在於「格物」。聞語學者,乃謂「即物窮理」之說亦是玩物喪志,又取其「厭繁就約」、「涵養本原」數說標示學者,指為晚年定論,此亦恐非。人之心體,本無不明,而氣拘物蔽,鮮有不昏;非學、問、思、辨以明天下之理,則善、惡之機,真、妄之辨,不能自覺;任情恣意,其害有不可勝言者矣。

教人以致知、明德,而戒其即物窮理,誠使昏闇之士,深居端坐,不聞教告,遂能至於知致而德明乎?縱令靜而有覺,稍悟本性,則亦定慧無用之見。果能知古今,達事變而致用於天下國家之實否乎?其曰:「知者意之體,物者意之用,格物如格君心之非之格。」語雖超悟,獨得不踵陳見,抑恐於道未相脗合?

謂致知之功,將如何為溫凊、如何為奉養即是「誠意」,非別有所謂「格物」,此亦恐非。

道之大端,易於明白,所謂「良知、良能」,愚夫愚婦可與及者。至於節目時變之詳,毫釐千里之謬,必待學而後知。今語孝於溫凊定省,孰不知之?至於舜之不告而娶,武之不葬而興師,養志、養口,小杖、大杖,割股、廬墓等事,處常、處變,過與不及之間,必須討論是非,以為制事之本,然後心體無蔽,臨事無失。

謂《大學》「格物」之說,專求本心,猶可牽合。至於六經四書所載「多聞多見」,「前言往行」,「好古敏求」,「博學審問」,「溫故知新」,「博學詳說」,「好問好察」,是皆明白求於事為之際,資於論說之間者,用功節目,固不容紊矣。

楊、墨之為仁義,鄉愿之辭忠信,堯、舜、子之之禪讓,湯、武、楚項之放伐,周公、莽、操之攝輔,謾無印證,又焉適從?且於古今事變、禮樂、名物,未嘗考識,使國家欲興明堂,建辟雍,制曆律,草封禪,又將何所致其用乎?故《論語》曰「生而知之」者,義理耳。若夫禮樂、名物,古今事變,亦必待學而後有以驗其行事之實,此則可謂定論矣。

posted @ 2013-10-24 11:18  弗然  阅读(23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