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改变世界

Google Wave失败从产品层面的一些思考

2011-08-24 16:09  依水间  阅读(48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8月4日,Google宣布停止Wave作为一个独立产品(standalone product)的开发,原因是Wave的用户接受情况未达到预期。一年多前,也就是2009年5月28日,Google在旧金山总部举行的I/O大会上推出Wave时,业内好评如潮,被誉为“颠覆(disruptive)”、“革命(revolutionary)”的产品,Wave邀请码在ebay甚至被炒到70美元的高价!从互联网产品的专业角度考察,Wave无疑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极佳的分析案例,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按Google Wave发明人之一Lars的说法,Wave可以分成3个层次:产品(Product)、平台(Platform)和协议(Protocol)。我个人认为,Wave作为一个独立产品虽然失败了,但作为平台和协议将在企业协作(Enterprise 2.0, 即web 2.0 in business)领域继续发挥重要影响。而Wave背后的技术,据业内分析师观点,将在Google的下一个秘密产品“Google Me”中得到更充分有效地应用。


1.产品定位:Wave是闭门造车,不是致力解决用户真实存在的需求

Wave是什么,我能用它来干嘛?


一个成功的产品,应该能够用一句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来回答上面的问题。可是对Wave,恐怕没多少人能说上来,官方文绉绉的说法是“一个实时沟通与协作的Web新应用”,等于没说。你如果问一些谷歌粉丝,得到回答多是“什么都能干”、“没有Wave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更加一头雾水。Wave怎么用,你甚至需要看一个厚达195页的使用文档!


对Wave产品最多也是最中肯的批评,我听到的是“a solution without a problem”,屠龙之技。

Wave的由来,Lars和Jens兄弟的说法是,他们思考了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两种沟通方式,认为Email只是对书面信件的模仿,IM只是对语音电话的模仿,在Blog、Wiki、协作文档等产品流行的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大大发展了,需要一个全新的通信模式。然后提出了那个一时颇为流行的问题:“如果我们今天重新发明email,它应该是什么样?”


谷歌是典型的“工程师文化”,很遗憾我们没有听到对用户需求的追问:用户对Email,或者更广义地说,用户对异步沟通的方式,还有哪些未得到满足的真实存在的需求?这个需求的发生频度如何?用户为满足该需求的付费意愿或者即使不付费而甘愿忍受广告干扰的渴求强度如何?……

“闭门造车”,毕竟还有一个“出门合于辙”的反馈检验。可是Wave推出后,大量用户抱怨不懂怎么用,开发团队却拖了将近一年(11个月),也就是2010年4月21日,才为新建Wave提供6种模板(空白wave、讨论、任务跟踪、会议、文档、头脑风暴),以操作向导的方式告诉用户可以怎么用。


“互联网,唯快不败”,要求短迭代、快反馈、轻量级、敏捷、精益、迅速。Wave开发团队对用户的响应迟钝,不似Google,倒像微软。


2.产品推广:Wave的邀请(invite-only)机制,以及缺乏与Google其他产品的整合

可能是Wave产品不成熟,开发团队担心同时在线人数过多会引发问题,在产品推广上采取了非常严格的邀请(invite-only)机制,后来频频发生的不稳定宕机现象也证明了这一点。

对于一个定位在沟通、协作工具的产品,“网络效应”是推广时的首要考虑,而邀请机制可说是最大败笔!大部分拿到邀请码的用户,都只是新鲜了几天,就不再上来,为什么?因为自己的好友、团队成员都不在Wave上,甚至即使有资格帮他们申请邀请码都非常困难!很多用户抱怨Wave在故作神秘,搞“VIP Club(大佬俱乐部)”。著名技术博客Joel Spolsky称之为“The Segway Phenomenon(赛格威现象)”,就是“PR before there's a product people can buy(在用户还得不到产品之前大肆宣传)”。时隔一年,2010年5月18日,Google Wave才开放注册,可惜用户和媒体的新鲜感都已经丧失,最佳发展时机也已错过。

有人说Gmail和Facebook也采取了类似推广机制,但其中还是有很大不同。

由于Email协议的开放性,获得Gmail邀请的用户,仍然能够畅通无阻地与其他没有得到邀请的用户进行电子邮件通信,这并没有妨碍“网络效应”。

而Facebook在早期推广上,是一个校园一个校园地加入,相当于把用户所在的整个小网络一次性全部加入进来,也没有妨碍“网络效应”。

Wave在产品推广上,另一个重大失误是缺乏与Google其他产品的整合。

一般观点是建议与Gmail整合,我认为应该是与Google Docs整合。

什么是wave?官网说法是,“A wave is equal parts conversation and document. (wave既是会话,又是文档)”Wave强调“实时”特性,如“逐个字符显示”等功能;而Gmail是异步、非实时通信,在性质上两者是相异的。Wave更应该和Google文档整合,在业务协作上找到用武之地。可惜的是,直到一年之后,2010年5月18日,Wave才仅仅和Google Apps整合。

Wave在Google内部也缺乏推广,直到宣布项目中止前2月,2010年6月7日,才加入“Wave This”按钮。


3.产品管理:缺乏清晰的开发时间表、产品路线图和商业模式

此前提到,Wave既是产品,也是平台和协议,作为平台和协议就需要构筑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

做一个也许并不恰当的类比:Wave协议可以看成是J2EE规范;Google的Wave平台可以看成是Sun的J2EE服务器参考实现,其他公司也可以在Wave协议基础上,实现自己的Wave平台,提供对外的Wave服务,那就相当于IBM按J2EE规范实现了自己的WebSphere应用服务器;Google的Wave产品,可以看成Sun的PetStore(宠物商店)示范应用,基于Wave平台,第三方开发者可以实现各种各样的应用,在Wave这里就是Robot/Gadget。

所以说,即使Google自己的Wave产品失败了,基于Wave协议和Wave平台的其他产品,如Novell的Pulse、SAP的Gravity还有可能成功。

为什么Google的Chrome浏览器有成千上万的扩展,而Wave却只有寥寥可数的Robot/Gadget?因为Wave不能给第三方开发者以信心,大家看不到明确的未来。

Wave没有明确的产品愿景,没有清晰的开发时间表,没有重大里程碑的发布计划,没有产品未来走向何方的路线图。甚至,Wave未来将支持的文档格式,也不能给第三方开发者一个明确的回答。

Wave的商业模式也不清晰,Wave的Robot/Gadget应用商店管理混乱,信息描述常常过于简略,第三方开发者呼吁的应用认证也得不到反馈。

以上种种产品管理的失误,造成Google Wave不但作为产品失败了,而且Wave协议和Wave平台目前也不太成功。希望Novell和SAP能争气!


4.产品设计:Wave考虑不周的一些失误

以上三条都是比较大的教训,这里谈产品设计的一些细节失误。

Wave在用户界面的UI设计上,过于激进,虽然获得小圈子同行的注重创新的称赞,但违反用户心智模式和使用习惯,如争议较大、饱受诟病的Wave滚动条。

快速回复,约定俗成的快捷键是Ctrl+回车,而Wave中是Shift+回车,一般这个快捷键代表软回车。

逐个字符显示,是个特色功能,但也容易给用户带来困扰,不是每个人都想让别人实时看到自己所打的字,有时候需要一个字斟句酌的过程。

Wave产品一开始在权限管理上考虑不周,美其名曰“彻底透明的互联网圆桌会议”,如:任何人都可以邀请自己的好友参与到你的wave里,不管对方是谁、自己认识不认识,统统都加入到wave里,而wave发起者对此没有任何办法,哪怕不想让不认识的朋友看到这个w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