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

      “为什么是欧亚大陆统治全球,而不是人类摇篮的非洲或幅员辽阔的美洲?”作者通过新颖独特的观点,严密的科学逻辑推理,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也就是这本书。这是一本big history方面的绝佳读物,个人读完后有两个感想:第一,值得读第二遍;第二,相比《人类简史》,我更愿意接受这本书。

1简述

      白人来到新几内亚,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府,各类物资应用仅有,这类物品统称cargo。Yali(作者在新几内亚的黑人朋友)问:“为什么是你们白人有这么多的货物,并带到新几内亚。而我们黑人自己的货物却很少呢?”这个问题让作者陷入沉思,他不认同那些表面的原因,比如种族,于是溯本求源,分析历史发展种种不平等的内在因素,以及这些不平等如何塑造了当今世界。

      为什么小麦,牛马等重要产物都出现在某些地区而不是其他地区,为什么是欧洲发现了新大陆(而不是美洲发现欧洲)?如此多的不平等,原因看似各不相同。作者抽象出两个主因:Geography和Geobiology。

image

      如上图所示,欧亚大陆面积最大,同时是东西轴向,非洲较小,美洲尽管幅员辽阔,但两者的中轴都是南北向。作者并没有放过这个细微差别,而是分析出一整套的理论。

image

      东西轴线因为纬度相近,气候相似,同时欧亚大陆之间并无明显的阻碍物(山脉,沙漠等),便于物种之间的传播。再看看美洲和非洲,对于物种传播而言,气候差异大,安第斯山脉和撒哈拉沙漠也是难以逾越的天屏。

      物种传播的便捷导致了物种多样性,增大驯化成功的概率,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地区最先进入农耕时代。作者详细阐述了狩猎生活到农耕社会的过程。我最大的两点收获是:相比狩猎,农耕的优势在于单位面积的产出热量。食物越多人口密度越大,容易形成中央集权的社会,而人的协作和竞争,为社会带来创新,社会因此更强大。最终,农耕文明战胜了狩猎文明。由此得出第二点收获:社会倾向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而不以人的意志转移,也就是说,农民的生活不一定比猎人要幸福,但这种生活能让他们更易生存。

      这是一切的出发点,在这个基础上,疾病,文字,科技发明,各类因素最终决定了当今世界的格局。在文章中都有较为详细的阐述,不再赘述。

2人类的发展

      文章也描写了人类从非洲起源,迁徙到欧亚大陆的大概。介绍的不详细,自己对这块也很好奇,查了一些资料,有一些新的认识。

image

      人类进化史看上去一目了然,每一个里程碑都有代表性的猿人化石。人类起源于非洲,这个观点已经算是常识。其实,科学家为了揭开这幅拼图,走了很多弯路,数代人的努力,才勾勒出这个大概。当人们在非洲发现早期人类化石时,面对确凿证据,怀有偏见的权威人士拒绝接受;欧洲最早发现尼安德特人的化石,开始了人类进化史的研究,当一切水落石出后,通过DNA技术发现尼安德特人不是现代人祖先,才意识到人类进化也是诸多分支的竞争;英格兰地区伪造早期人类化石之谜;欧洲人冒着生命危险,JAVA岛丛林寻找化石。一代代人终其一生,只有少数人有幸勾勒数笔,完成这幅波澜壮阔的人类进化图,想到这,我也是一番感慨。诚然,他们的大多数人都是为了名和利,但不能否认,正是他们的执着,让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这让我想到了高更的《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image

      从人类的进化,到当今社会的复杂,我也在想,到底是人创造了社会,还是社会在支配每一个个体。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这就是我的另一点思考。

3人与社会

      有一章介绍发明创新。作者坦言,世界上那些伟大的发明,都是历史的必然。如果瓦特没有发明蒸汽机,如果爱迪生没有发明电灯,肯定有另一个他来做相同的事情。一项发明的最大动力在于社会对它的接受程度,而非个人的才智。

      另一个章节则讲到了人类迁徙的故事。当人类迁移到新西兰时,有一分支去了距离新西兰不远的一处孤岛,两个部落只经历了五百年的分化,本是同根生,却互相为敌,孤岛居民势单力薄,长期受到新西兰毛利人的奴役和残害。

      这让我产生一种困惑,作为个体,我们应该如何适应社会,发挥自己的价值;当对环境不满时,是自己的错,还是环境的错;换一个环境,这是一种短期的逃避还是长远的规划。

      KK曾说我们无法预测雨滴的轨迹,但因为重力的存在,我们能够肯定他们的趋势(向下)。我的一个初步想法是:面对这些选择,谁都不敢说自己的预测一定正确,不妨专注于自我提升,,尽量不作选择,顺其自然,随着自己认知的提高,长见识,更理性的做出取舍,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如上是我的几点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一些收获,也欢迎留言,分享自己的意见。

posted @ 2017-04-21 08:31  fu*k  阅读(405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