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喱碗糕`

`∧ ∧︵
ミ^ō^ミ灬)~ ~我是只可爱的狐狸```
http://freedom2130.cnblogs.com
  博客园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http://www.sina.com.cn 2005/06/01 10:19  人民网-华南新闻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一负责人在日前启动的“2005关注中国大学生就业”系列活动上说,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要达到73%以上,即不低于去年水平,并表示,这个目标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如果不考虑“73%”实质的话,他所传达的讯息即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还是让人乐观的。遗憾的是,高校毕业生并不需要数字,因为数字并不能当饭吃。 “73%”的实际质 量才是大学毕业生和家长们所看重的。不客气地说,即便就业率在数字上达到了100%,也不代表大学毕业生就一定“找到”了工作。为了“就业率”这个数字, 有的高校将仅有意向的单位也列“指标”,甚至出具没有合格科目的“合格”成绩单,把毕业生“推向”中介人才市场。试问,这样的“就业率”还可信吗?

   “73%”就业率的目标,当然是有关部门的善意之举,但因就业率而导致的“虚假就业”,可能主管部门并不知情。但是,各个高等院校却视之如重锤,因为这 些数字是教育部门考核评估高校的一个重要评估指标,进而与各高校下一年招生计划挂钩。不达标,将会给第二年的招生带来“后遗症”,将会导致某些专业被取 消。因此,谁更需要就业率,自然明晰不过。

  面对即将告别大学生活的大学毕业生,想方设法找寻“栖身”之地是首要之举,而有些高校用“促 销”手法来提高就业率便成了他们的主要任务。如此就业率的实际质量自然让人乐观不起来。虚假的就业率会保证这些高校下一年的招生计划,带来更多的实际利 益,但同时也使得更多毕业生陷于“虚假就业”的老路上去。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必然会使大学生实际就业生态恶化,同时众多“虚假就业”稍后的无业也给社会带 来隐忧。

  一些相关部门和学校还没有完全意识到“73%”有什么不妥,相反却乐此不疲地用这些数字来表明某种业绩。笔者想要说的是,大学 毕业生不是就业数字的一个符号,淡化数字概念做一些脚踏实地的工作要比“达标”来得实在。既然就业与市场是双向选择的共同体,那么还是在专业的设置与市场 实际需求的比例上做好科学分析,合理招生,科学就业更得人心。高等学校要剔除功利思想,要多想给予学生什么样的职业技能与才干,才能摆脱数字达标概念的阴 影,而不至于把“招生”当成“摇钱树”,把就业当成“就业率”那么急功近利了。(文:那小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