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之于读书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

不求甚解之于读书做何解释?

我以为于我‘不求甚解’在读书的三个阶段中需持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其指导意义。

其一是识字阶段,我以为应当‘求甚解’,主要目的是积累词汇为以后的阅读扫清障碍。
在这个阶段中词汇量是阅读的障碍(如阅读外文和文言文),由于生词太多,以致于无法
清晰理解原文大意,在此阶段,见生字必查词典,深究其含义甚至来源。但必须辩证地
看到这种阅读方式对阅读耐心和兴趣的考验,可次多而量少进行,使得每次必有收获而
不至于打消阅读之积极性。

其二是大量阅读阶段,我以为应当‘不求甚解’,为着丰富见识即提高知识的广度的目的
进行阅读。那么,自然地应当采取面对生字词句时从上下文中猜测其含义的策略进行,
以达到粗略其含义且不打断阅读之目的,以此提高阅读速度。对于个别生僻字,如若不
影响理解全文大意,应当果断跳过,此时在第一阶段所养成的习惯可能成为新的阅读
障碍,应当警惕之。

其三是深入阅读阶段,我以为应当采取‘求甚解’和‘不求甚解’两种策略同时进行。此阶
段多以集中阅读某个人或某个领域的作品为主,以期形成对此个人或此领域的系统性的
认识。此时应当‘不求甚解’地通读选定书集,总结提炼树干(即对此人或此领域存在的
概念性的认识),复而‘求甚解’地阅读某个细小的分支,丰富树干上的枝叶,直至
满意为止。

毛主席说,空谈主义是要不得的,要坚持实践,在实践中寻找真理。

希望我能如上所说,长期坚持读书,达到陶渊明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的状态。

谨以此文记录读书路上的一点想法,以自勉。

posted @ 2024-09-04 10:03  谭光洪  阅读(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