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理解数据?

拿到数据以后,如何理解数据呢?

 

第1步,要先弄清楚数据集里每一列的含义是什么。比如拿到一份excel数据集,要理解清楚每一列表示什么意思。不懂的地方,要和给你数据的人沟通清楚。

 

第2步,为了方便后期的分析,对数据进行分类。通常将数据分为下面3类:

1)用户数据:我是谁
用户数据是指用户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邮箱、年龄、家庭住址、教育水平、职业等。

2)行为数据:我做了什么
行为数据是记录用户做过什么的数据。比如淘宝app上,用户行为可以是用户在某个商品页面的停留时间,浏览过哪些商品,购买了哪些商品等。
行为数据主要包括用户ID,用户做了哪些行为,发生行为的时间等。

3)商品数据:卖什么
一个产品里的东西都可以看做商品,比如淘宝店铺里的商品,优酷上的视频,微信公众号里的文章都可以看做一个产品里的商品。
商品数据包括商品名称,商品类别,商品评论、库存等。

2、什么是指标?

现代管理学之父 彼得·德鲁克 提出用管理促进企业增长,他讲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如果你不能衡量,那么你就不能有效增长。

那么,如何去衡量呢?

就是用某个统一标准去衡量业务,这个统一标准就是指标。

二、常用的指标有哪些?

我们分别来看下用户数据、行为数据、业务数据相关的指标有哪些。

 

1.用户数据相关的指标

日新增用户,日活跃用户,留存率

 

如果把一款产品看作我的一个鱼塘,那么使用产品的用户就是鱼塘里的鱼。

 

为了扩大鱼塘的规模,我每天都会从外部渠道买新的鱼放到鱼塘里,这些新买的鱼就是鱼塘里的新增用户。

 

鱼塘里的鱼有一部分感觉鱼塘非常棒,还经常有好吃的,环境也好,经常在水里活蹦乱跳,很活跃,这些鱼就是活跃用户。

 

剩下的一部分鱼感觉鱼塘没啥意思,就不活跃,经常呆在一个角落里思考人生,这些鱼就是不活跃用户。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分鱼觉得鱼塘没意思,就离开跑到其他鱼塘里了,这些鱼就是流失用户。留下来的鱼就是留存用户。

 

你会看到,我的鱼塘有3种用户:新增用户,活跃用户,留存用户。其中活跃用户对应的是不活跃用户,留存用户对应的是流失用户。

 

村里有很多人都有鱼塘,为了成为村里的首富,娶到村长的女儿,实现人生逆袭。我必须找到合适的指标来衡量鱼塘的鱼,从而制定对应的运营策略,才能靠养鱼赚到钱。

 

对于新增用户使用指标:日新增用户

对于活跃用户使用指标:活跃率

对于留存用户使用指标:留存率

 

下面我们分布来看下这3个用户数据指标。

1)日新增用户

 

日新增用户:就是产品每天新增用户是多少。

 

微信公众号的日新增用户是指每天新关注微信公众号的人数。比如下面图片里是微信公众号最近30天的日新增用户,

将每天新增用户用折线连起来,就可以看出用户增长或者下跌的趋势。

为什么要关注新增用户呢?

 

一个产品如果没有用户增长,用户数就会慢慢减少,越来越惨淡,比如人人网。

 

同时,新增用户来自产品推广的渠道,如果按渠道维度来拆解新增用户,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渠道分别新增了多少用户,从而判断出渠道推广的效果。

 

2)活跃率

怎么定义活跃呢?是指某个用户登陆了app算活跃用户?还是打开使用了app里哪个功能算活跃用户?

不同的产品定义不一样,所以看到这样的指标,一定要要搞清楚活跃是怎么定义的。

活跃用户数按时间又分为日活跃用户数(简称日活,DAU,Daily Active User),周活跃用户数,月活跃用户数。

日活跃用户数(简称日活,DAU):一天之内活跃的用户数。比如把打开微信公众号文章定义为活跃,日活跃用户数就是一天内打开微信公众号文章的人数。
周活跃用户数:一周之内至少活跃一次的用户总数。比如把打开微信公众号文章定义为活跃,周活跃用户数就是一周内打开微信公众号文章的人数。
月活跃用户数:一个月之内至少活跃一次的用户总数。比如把打开微信公众号文章定义为活跃,月活跃用户数就是一个月内打开微信公众号文章的人数。

月活跃用户要去重

 

需要注意的是,统计人数要去掉重复的数据,比如小明每天都在看我的微信公众号文章,每天活跃1次,一个月30天活跃30次。那么,月活跃人数是30吗?
当然不是,一个人一个月内活跃多次,也算1个人。所以活跃人数是1。

 

 

3)留存率

什么是留存?

通过渠道推广过来的新用户,经过一段时间可能会有一部分用户逐渐流失了,那么留下来的用户就称为留存,也就是有多少人留下来了。

 

所以留存和流失正好是相反的概念,好比一对分手的恋人,一个爱上了别人跑了,一个还爱着对方,留在原地。

我还是通过微信公众号来举例,把取消关注微信公众号的用户定义为流失,那么关注微信公众号的用户就是留存用户。上面图片里是微信公众号后台的数据,7月1日有117人新关注了我的微信公众号,其中有14人又取消了关注,那么这新关注人里,剩下的103人就是这一天的留存用户数。

 

再比如在游戏app中,通过渠道推来的新用户,在一段时间内还会再再次登录游戏账号的就是留存用户。

 

为什么要关注留存呢?

可以评估产品功能对用户的黏性。如果一个产品留存低,那么说明用户对产品的黏性就小,就要想办法来提高留存了。留存反映了不同时期获得新用户的流失情况,如果留存低,就要找到用户流失的具体原因。

反映用户留存的指标,用留存率来表示。

留存率:(第1天新增的用户中,在第N天还使用过产品的用户数)/第1天新增总用户数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过产品”,不同的业务这块定义的不一样,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比如微信公众号使用过产品是指还关注该公众号,比如一款app,使用过产品是指还打开过app。

 

根据时间,留存率又分为次日留存率,第7日留存率,第30日留存率等

次日留存率:(当天新增的用户中,在第2天使用过产品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

第3日留存率:(第一天新增用户中,在第3天使用过产品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

第7日留存率:(第一天新增的用户中,在第7天使用过产品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

第30日留存率:(第一天新增的用户中,在第30天使用过产品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


举个例子,某个app,我们把打开app定义为使用过产品。第一天新增用户100个,第二天这100个人里有40个人打开过app,那么次日留存率=40/100=40%。如果第七天这100个人人里有20个人打开过app,那么称七日留存率=40/100=20%

 

Facebook有一个著名的40-20-10法则,即新用户次日留存率为40%,7日留存率为20%,30日留存率为10%,有这个表现的产品属于数据比较好的。

 

 

三、总结

 

用户数据指标,记住这张鱼塘的案例图就可以了。用户数据指标有3个:日新增用户,活跃率,留存率。

 

3、行为数据指标

 

1.PV和UV是什么?

PV(访问次数, Page View): 页面浏览次数,用户每打开一个网页可以看作一个PV,用户看了十个网页,那么PV为10。

 

UV(访问人数, Unique Visitor):是一定时间内访问网页的人数。在同一天内,不管用户访问了多少网页,他都只算一个访客。

 

对应不同的产品,有时候指标名称叫的不一样,但是本质上是指PV和UV。上面图片里是我微信公众号后台的菜单分析数据,其中的菜单点击次数就是PV,点击该菜单的次数。菜单点击人数就是UV,点击该菜单的人数。

 

通过PV和UV,我们可以看到用户喜欢产品的哪个功能,不喜欢哪个功能,从而根据用户行为来优化产品。

2.转发率

现在很多产品为了实现病毒式推广都有转发功能。转发率=转发某功能的用户数 / 看到该功能的用户数。

 

比如微信公众号推送一篇文章给10万用户,转发这篇文章的用户数是1万,那么转发率=1万(转发这篇文章的用户数 )/ 10万(看到这篇文章的用户数)=10 %

3.转化率

转化率:计算方法与具体业务场景有关。我们举几个栗子。

 

比如你有一家淘宝店铺,转化率=购买商品的人数 / 所有到达店铺的人数。假如双11当天,有100个用户看到了你店铺的推广信息,被吸引进入店铺,最后有10个人购买了店铺里的东西,那么转化率=10(产生购买行为的客户人数) /100( 所有到达店铺的访客人数)=10%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这里的购买商品的人数,到店铺的人数,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使用某个功能的访客人数UV。

 

广告转化率=点击广告进入推广网站的人数 / 看到广告的人数,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百度,搜索结果里会有广告,如果有100个人看到了广告,其中有10个人点击广告进入推广网站,那么转化率=10(点击广告进入推广网站的人数) / 100(看到广告的人数)=10%

 3.K因子

K因子(K-factor):用来衡量推荐的效果,即一个发起推荐的用户可以带来多少新用户。

K 因子= (平均每个用户向多少人发出邀请) * (接收到邀请的人转化为新用户的转化率)。

 

假设平均每个用户会向20个朋友发出邀请,而平均的转化率为10%的话,K =20*10%=2。这个结果还算是不错的效果。

 

当K›1时,用户群就会象滚雪球一样增大。如果K‹1的话,那么用户群到某个规模时就会停止通过自传播增长。

 

4.总结

行为数据相关的数据,记住这张图

4、商品数据指标

商品数据指标包括:

用来衡量业务总量的指标,比如成交总额,成交数量

用来衡量每个人平均的指标,比如客单价

用来衡量付费情况的指标,比如付费率,复购率

用来衡量商品数据的其他指标

1.总量

用来衡量业务总量的指标有:
成交总额,如果你经常看分析报告,会经常看到GMV,就是指成交总额,也就是零售业说的“流水”。需要注意的是成交总额包括销售额、取消订单金额、拒收订单金额和退货订单金额。

成交数量,对于电商产品就是下单的商品数量。对于教育行业,就是下单课程的数量。

访问时长,用户使用app,或者网站的总时长

2.人均

用来衡量每个人平均的指标有:
人均付费等于总收入/总用户数,人均付费在游戏行业也叫ARPU,在电商行业也叫客单价
付费用户人均付费(ARPPU,Average Revenue Per Paying User)等于总收入/付费人数,这个指标用于统计付费用户的平均收入。

人均访问时长等于总时长/总用户数,用于统计每个人使用产品的平均时长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截止2018年3月30日,过去12个月的人均消费,阿里巴巴是8732元,京东是4426元,拼多多是673.9元

3.付费

 

 

付费率,是付费用户占活跃用户的比例。

 

复购率:是重复购买频率,用于反映用户的付费频率。复购率指一定时间内,消费两次以上的用户数 / 付费人数。

比如在1个月内,有10个用户购买了产品,5个用户产生了重复购买,那么复购率=5个重复购买用户数 / 10(总购买用户数=50%  

 

4.商品

 

商品:是指从商品的角度去衡量哪些商品好,哪些商品不好。通过找出好的商品来进行重点推销,不好的商品去分析原因。

常见的几个指标是:热销商品,好评商品,差评商品的前几个有哪些。这里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灵活扩展使用。

对于微信公众号来说,每篇文章就是一个商品。我每个月会把微信公众号里的全部文章,按转发率来排名,从而找出大家最喜欢的文章有哪些。
然后按类别放到菜单栏“求职秘籍”里,这样就用数据保证了里面的内容是热销商品,也就是转发率高的文章。

5.总结

 

posted on 2019-07-30 15:36  foremost  阅读(77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