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换行换页与段落命令
换行换页与段落命令1
UTF8nsung
Abstract
文档在排版时往往要求每一行具有相同的长度, LATEX 为了对整段的文挡进行优化,将插入必要的换行和空恪。如果必要的话对于一行中不好放的单词,LATEX还将用连字符把它分开放在两行之中。一般倩况下每个文档段的首行按锯齿状缩进,段与段之间没有多余的空格。
1 换行命令
1.1 \\和\\*命令
\\[extra-space]
\\*[extra-space]
有时出于某种需要我们有必要显式地插入换行,我们可以使用这两条命令。此时 LATEX将换至新的一行而不开始一个新的段落。
\\*同\\命令功能相同,差别只是后者在强制换行后禁止换页。可选叁数 extra-space 指明下一行开始前预留多少垂直距离(可以为负值)。
1.2 newline
\newline命令只能在段落中使用,使文本
1.3 linebreak
\linebreak[number]
这条命令让 LATEX 中断当前行并将当前行己有文本拉长直至页边。如果使用了 number 可选叁数,则这条命令就变成了一个换行请求,换不换行由系统决定。number 的值只能从 0 到 4,值越大代表换涣行的意愿越强烈。
1.4 nolinebreak
nolinebreak[number]
这条命令与\linebreak正好相反。
1.5 连字与断字命令
需要连字符的时候一般 LATEX 都能够自动处理。如果LATEX 的断字算法找不到合适的连字点,我们可以便用下面的命令告诉系统怎样处理这种意外慵况。
hyphenation[word list]
worl list 中列出需要单独考虑的单词列表, LATEX 遇到需要对该列表中的某个单词进行连字符分割时,只有我们使用\- 命令的地方允许断开。如果我们在一个单词的中间使用了\-命令,则LATEX 不再用断字算法为该单词寻找另外的可行断点。列出的这些单词中不能含有符殊字符或符号,字母不论大小写,处理方法都一样。下面的例子使系统按照指定定的可行位置对"hyphenation" 单词断字,同时禁止将"FORTRAN","Fortan"或"fortran"断开:
\hyphenation{FORTRAN Hy-phen-a-tion}
1.5.1 mbox
多个单诃要一起保持在同一行中, 我们可以使用命令
\mbox[text]
这条命令使 text 叁数中的多个单词组成的字符串在任何倩况下都不会分开在两行中。
mbox mbox mbox mbox mbox mbox mbox mbox mbox mbox mbox mbox mbox mbox mbox mbox
1.6 sloppy与fussy:空格断字比例
\sloppy
\fussy
缺省时 LATEX 采用\fussy方式,这种方式的排版思想是尽量减少一行中单词之间的空恪数,但随之而来的缺点是断字较多。可以使用\sloppy使系统从此开始尽量减少断字情况,不过单词间空格可能会多起来。用户也可以用\fussy命令结束前面出现的sloppy命令的作用,恢复\fussy方式。
2 换页命令
2.1 newpage
\newpage
2.2 pagebreak
\pagebreak[number]
这条命令让 LATEX 从文本当前位置结束当前页。如果给出了可选叁数 number, 则此命令变成了一个请求,如何处理由系统决定。number 可以取值 0 到 4,值越大表示意愿越强烈。
2.3 nopagebreak
\nopagebreak[number]
2.4 enlargethispage
\enlargethispage[size]
\enlargethispage*[size]
这条命令按指定的尺寸增大当前页面的 \textheight 参数。如下面的命令将使当前页面的高度增大额外的一行:
\enlargethispage[\baselineskip]
星号版的命令尽量将当前页面中的内容往一块儿压缩, 通常与一条显式的换页命令\pagebreak一起使用。
3 段落命令
所谓段落(paragraph)就是用一个完全空白的行(甚至连一个注释标志%都没有的空行)结束的一段文本。空行不能出现在不允许段范开始的时机或地方,如数学状态下或分节命令的参数中等等。
3.1 indent
\indent
这条命令产生一块水平空白区域,其宽度等于段落的缩进距离值。在段落缩进被忽略或禁止的地方,如果想得到缩进的效果的话,可以使用这条命令。
3.2 noindent
\noindent
3.3 par
\par
这条命令与一个空行的效果相同, 使用它常常只是为了使文档中的命令或环境的定义更易于阅读理解。
Footnotes:
1文本整理:virhuiai
File translated fromTEXby TTH,version 4.03.
On 6 May 2012, 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