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阅读方法(持续更新中)

更新:17 APR 2016

一个人能力的成长有有很多种方式,阅读是其中最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一种。在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总会遇到需要读书以获取解开问题的技能的时候。当然,也存在为了陶冶性情的读书,或者单纯的消磨时间的读书。在我的读书经验中,我针对每种目的的阅读,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最高效的阅读方法和注意要点。

【通用方法】

【预读】

在我们从图书馆借书或者从书店、网店买书的时候,通常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你明确地知道自己需要买哪一本书、哪个版本,另一种是对某个领域有着了解的需求,或课程要求也好,或个人兴趣也好,只有对领域的大致限定,没有针对性。

在第二种情况下,我建议首先花简单4个步骤来确认此书是否为你所需:

1. 阅读封面(标题、作者及简介)封底(简单的书评)及封二封三(作者介绍、内容梗概),确认标题和封底的评论是否符合你的阅读需求;

2. 阅读目录,确认内容上是你所感兴趣或者能够满足你的需要的;

3. 阅读前言/序,大致了解书的内容概要、写作背景、评价等。教科书会在此处写明各章的介绍以及全书的重点,还有对读者知识水平的要求;

4. 随机选择数页阅读,体会文风和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这样的预读可以避免盲目购买、租借。必须理解,不是所有的书都是好书,不是所有的好书都能满足你的需求。能够读一本200字的书解决问题,为什么非要读一本800字的书?这无关功利,这是常识。

对于第一种情况,也应当完成预读。预读的目的在于初步了解,让人产生兴趣,或者产生问题。

【阅读兴趣或者问题】

必须承认阅读的动力是很重要的。我曾经为了应付课程强制自己阅读,几乎没有主动的动力。所谓主动的动力,我指的是对书籍本身的阅读动力;而应付考试、取得阅读的成就感、学习单词等等,都不是这种主动的动力。

这种主动的动力主要有二:兴趣和问题。

兴趣可以带着你一路飞奔。我在读《基督山伯爵》、《神秘岛》、《福尔摩斯探案集》、《基地》等小说的时候,就是随着自己的兴趣一路读下去。推理、悬疑类的小说天生就有着引发人的阅读兴趣这样的能力。此外剧情特别精致动人的小说、感情色彩运用灵活的小说往往也能引起人很大的读书兴趣。我也读过一些小说,不是那么有兴趣,比如《动物庄园》,虽然小说的描写、讽刺非常出色,但是我当时并不喜欢这种含沙射影的风格以及如此沉重的社会政治话题,读着读着就丧失了兴趣。确实,读书的时候,即使有兴趣读下去,也通常不会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兴趣去读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甚至每一章节。我在读《基督山伯爵》的时候,对剧情的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对其中法国式的重章叠句的程式化的寒暄客套实在是没有兴趣,也觉得其中偏离主线的乏味无趣,于是果断跳读。当然若是深入阅读,体会其中的近代法国文化及文学价值的时候,就不能这么读了。

问题是阅读理论书籍及教科书的动力。如果我们对某个课题或者领域没有问题,当然不必去读这方面的书;反过来说,凡是读这类的书,一定要对这个领域存有疑问,希望得到解答。比如阅读数学书的时候,可以问“这个定理如何证明?有什么应用?”“这个定理意味着什么?”“(某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是否可以用这个方法解答/有什么方法可以解答?”等等。带着问题单刀直入既能深刻理解,灵活运用,又能节约阅读时间,满足需求。

其实这里已经针对不同种类的书做了粗略的探讨。下面针对每一种书,总结自己的阅读方法。

【针对性方法】

【理论类】

理论书籍从对象上分可以分为教科书和一般的理论类书籍比如论文集等。教科书是学生阶段最常见的理论类书籍(暂且只谈高等教育的阶段),其特色是内容可靠性非常高,非常成熟,结构非常条理,文风明确、简洁,通常还会附有大量例证和习题,往往一本书针对一个领域(有宽有窄)的基础知识。

我们阅读这类书籍的方式,依照对内容的熟悉度来区分。

如果是第一次接触这个领域,假若知识水平达到书籍的要求,那么就应当能够理解并应用书中的理论知识。这时候应当从头按照顺序阅读(不需要读太慢),在每一章结束时,选择部分习题作为判断自己确实已经掌握本章的主要内容的依据。确认自己能够达到大体掌握的水平,就可以开始阅读下一章。这里不要求每一章都在第一次读的时候达到很高的熟悉度,一方面这样会拖慢阅读节奏,另一方面有的知识需要后面的应用或者升华来帮助理解。这样相对粗略的阅读过程中,遇到读不下去(感觉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或者遇到了没有经过解释的概念)的时候,说明前面的阅读存在遗漏,应当返回迅速查找其定义,解决问题后就可以继续阅读。如果无法完成每章的习题,也说明阅读过于粗略,应当适当减慢速度,配合简单的笔记或者归纳或者抄写;同时由于知道了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再回到这一章中阅读,便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所讲的内容。

我在读完第一遍之后,大多数情况都要再开始读第二遍;如果教材对应的课程很重要,或者理论很艰深难懂,可能会读第三遍,或者更多。第二遍阅读的时候,由于对全书的脉络有了清楚的认识,读起来就可以前后联系加以理解,这就是逐渐将阅读的知识“内化”的过程。在第二遍阅读之后,就基本上没有什么不能读懂的地方了;如果有,可能就需要阅读更深入的书籍,或者向老师请教。

第三遍阅读实际上也很重要。教育学中的“费米法则”说,一个人是否真正领悟到了某个知识,可以从他能不能对一个门外汉讲清楚而看出来。这就是说,第三遍阅读,是一个再生产的过程。而且更实际地考虑,在若干年后很可能不读这类书籍,用的时候就会想不起来——岂不是白读了?所以笔记、总结、讲义之类的东西就很重要,它们能够帮你在最短时间内还原出这本书的内容(毕竟读与不读是不一样的)。所以笔记这些资料,都应当是冲着这个目标而整理的。我以前从来不看笔记——因为字太丑。但是确实会回忆不起来,重新阅读又会特别费时间。后面会讲记笔记的个人感想。

更多次的阅读,被形象地形容为“刷书”,这样的“刷”显然可以提高熟悉度。这与个人的需求有关。虽然说书是“常读常新”的,每次阅读,只要细心,都会有新的发现;但是如果你对这一领域只要求掌握80%即可满足当前需求,就没有必要多花80%的时间去搞那剩下的20%——留在需要的时候再度。但是如果有必要,刷书是可以极大地提高人对这一领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的。

综上,我可以总结:一般来说,读三次书(一般三周左右),就可以掌握一本书,第三次阅读留下的资料作为日后快速回忆的材料大有帮助。

【具体方法】

【超高速阅读】目的是了解书本内容,掌握知识体系的框架,扫描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单刀直入获取自己需要的内容。

1. 预读,确定自己基本具有阅读所需要的知识水平。

2. 列表,写大约10个具体的(越具体越好)问题,并标注预期在全书哪一部分会提。

3. 按照书本顺序,逐个解决问题,每个问题单独找一张A4或者letter纸记录,以解决问题为准,并在记录的条目后面标注页码行号。注意不要单纯抄书,要让自己在后面复习的时候花几秒钟就能看懂。

4. 上面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产生了新的前提性问题需要掌握,另外列出,当做一个新问题优先解决,解决之后返回当前问题。

5. 上面的问题解决完后,如果产生新的想要了解的问题,再一次列出,逐条解决。这样可以达到最大化地吸收。

6. 在解决问题时产生的疑问如果本书不能回答,则可以单独记录整理,向老师询问或者寻找其他的相关阅读材料。

【中速阅读】目的是系统地获得学科知识,完整地学习整个书本体系。

1. 预读,确定自己基本具有阅读所需知识水平。

2. 快速初读,读完每一章回忆并写出自己印象中这一章讲了哪些点、哪些点可能难于理解或非常重要,或者本章的知识点与前面知识点有何联系。

3. 正读,在看到数学推导的时候先自己想一想。多问为什么。多联系其他知识点以融会贯通。多体会作者叙述的思路。针对重点内容做记录。

4. 复述,可以理解为向他人讲一遍。在这之中会发现自己以为掌握然而还没有掌握的地方。记录下来。

5. 补漏,将知识点放在全书背景中理解。

 

【文学类】

对于一个非文科学生来说,读文学类书籍大多数情况是用来“娱乐”的,当然这种“娱乐”能够带给人明显的好处——比打游戏、看肥皂剧有意义(前提是书得选对)。对于小说、戏剧、叙事诗等有明确剧情的文学作品,直接按照顺序读下去,凭着自己的兴趣以及故事中设置的悬念,以及那种阅读的“畅快感”,一般都能够很快读完。

如果这是第一次阅读,那么在有些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第二次阅读:当我们遇到“咦这个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个伏笔是什么时候设下来的”这样的疑问的时候,——比如我在读《伊利亚特》(出场人物多)、《百年孤独》(人多且名字难记)、《水浒传》(多线剧情)、《基地》(时间跨度大)等小说的时候,往往需要回去重找,找到就会有“啊原来如此!”的奇妙感觉。所以如果有第二遍的话,很有可能是专门摘出一部分进行阅读。

阅读诗歌散文会大不一样,仔细揣摩和体会是必要的。当然某些诗歌第一眼看上去就很动人。对于其中的佳篇,不妨大声朗读乃至背诵,也许当前不理解的句子,突然在某天某个情景就突然理解了。

对于文科学生来说,特别是研究文学的学生,需要在读的时候更加注意其中的文学手法。这些深入的探讨也应当放在第二次阅读,避免打乱阅读节奏——那种连续的爽快的感觉。我在读《冰与火之歌》的时候,就会积累其中关于描写市井风情的段落(为了防止忘记,一般会加一个标签)。积累了100个,某一天突然用出了其中的1个,那就是极大的收获。

posted @ 2016-04-17 17:40  羽夜  阅读(43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