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科举时代的“人生最优解”?

假如你生活在古时候的科举时代,并且拥有读书的机会,那么,你会如何来规划你的人生呢?历史上,无数的读书人做出了属于他们的选择,而最终,这些选择将他们的人生带往了不同的远方。今天,咱们就借着一本书,来聊聊这些古代读书人的百态人生。

我所要跟你分享的书,叫做《科举与士林风气》,它的作者,是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王炎平教授。从书名你也可以听得出来,咱们今天的话题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科举,第二个就是读书人。

我们知道,科举的创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它的出现,为古代的普通读书人提供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人生选项。它许诺,一旦你能依靠自己的能力把我这个游戏给打通关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不是梦。宋朝皇帝更是高调宣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你瞧瞧多直白,就怕你不知道读书的好处。

自打有了科举之后,无数读书人的人生轨迹就被改变了,很多人因为它而出人头地,也有很多人因为它而蹉跎终生。在当时不少人的眼中,参加科举几乎就是读书人的默认选项,甭管最后成没成,你都给我考了再说。

但是,在这看似毋庸置疑的默认选项面前,还是有少数头脑会去思考这样的问题:参加科举,就一定是他们人生的最优解吗?金榜题名真的就意味着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吗?还有,那些落榜了的读书人,他们最后又都过得怎么样呢?

这些问题的答案,似乎很难用一句是与否、好与坏来归纳。古人身在其中,也往往会受到很多的障蔽,从而看不清楚全貌。但是好在,咱们是后人,咱们拥有一个宝贵的上帝视角。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得见读书人们的成败得失,也看得见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看得见他们最初的样子,也看得见他们最后的结局。所以,听完这期书,相信你会有自己的判断。

接下来的内容,我将带你穿越到历史的上空,去俯瞰那个年代的士林群像。我们一起来看看,科举时代的读书人们是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的,而他们又是如何在命运的牵引下,一步步走向那个莫测的结局的。

好,我们就开始了。

1. 属于读书人的机会,来了

时间来到公元622年,也就是唐高祖武德五年。

就在前一年,秦王李世民先后攻灭了窦建德和王世充,占领了东都洛阳,唐朝一统天下的大势已然明朗。

这年的三月,唐高祖李渊下诏举行科举考试。十月份,全国各州应举的士人会集长安。十二月,在吏部考功员外郎申世宁的主持下,考试顺利举行。

这次考试总共录取了秀才1人,进士4人。没了。你没听错,就是这么点人。但是别看人少,这可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此次考试,是唐朝开国以来的第一场科举考试。在本次录取的5位考生当中,有一位叫李义琰的“贫困生”。这里咱先开一下“上帝视角”,这位李兄到后来是做到了宰相的。也就是说,这次考试彻底翻转了李义琰的人生。此刻,他正站在人生的新起点上,前途是一片光明。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他这次赶考的经历。书中说了,当时李义琰和兄弟李义琛、李上德一同赶考。哎,人名开始多起来了,这儿咱们先插一句,这期听书提到的人名会比较多,但是没有关系,这些名字你都不用记住,就把他们当成是张三李四王五就可以了。咱们重点要了解的,是发生在他们身上的这些事情。

好,话说回来,当时李义琰他们哥仨前往长安考试,路过潼关的时候,刚好就碰上了几天几夜的大雪。那可怎么办呢?只能找旅馆去避一避。结果,人家旅馆老板还不愿意收。有一种说法是说,这家旅馆的老板就是嫌弃他们几个太穷了,看不起他们。最后,狼狈不堪的李家三兄弟还是靠着一位好心的咸阳商人收留,才熬过了那几天。

你看,这是才不久之前发生的事儿,当时他们还落魄成那样。但是现在呢,除了我们刚刚说的李义琰考上了进士之外,其他那两位李家兄弟也都中了进士。换句话说,他们的人生都在这一刻完成了逆袭,“前一秒你还对我爱搭不理,后一秒我就让你高攀不起”。这拿的简直就是爽文的剧本。咱也不知道当时那位拒绝了他们的旅馆老板后来后悔了没有。

类似的剧情,在此后大约一千三百年里还将继续上演。

隋唐以来,科举制开始在东方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并且茁壮成长。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游戏规则,它撼动了世家大族的地位,并且让全天下的读书人都看到了“鲤鱼跃龙门”的机会。

与此同时,整个社会的风气也在随之发生着改变。

唐朝高宗时期的宰相薛元超,一生享尽富贵,是一名标准的成功人士。但是,成功人士也有成功人士的烦恼,这位老薛这辈子有一个很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考过进士,他自己还把这件事情当成他的人生三大憾事之一。可见,对老薛来说,考进士这事儿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谋求富贵的渠道了,这都上升到人生意义的层面了。

除此之外,科举制也带动了当时全国各地的读书风气。

这其实很好理解。就好比说,大家从小都在一个村子里边一块长大,彼此之间的糗事那都是见过的,也不见得谁就比谁更高贵。但是突然有一天,老李家里那个爱读书的小孩咸鱼翻身了,人家通过了科举考试,变成大人物了。这种现实的冲击,给人带来的劝学效果,肯定是相当直接和有效的。

书中就提到了这么一个例子。话说还是在唐朝,一位叫李恬的少年考中了进士,于是有人写诗祝贺,说“若到清潭畔,儒风遍里闾”。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有了你李恬这样的榜样,你们那边必然会兴起一股崇尚儒学的社会风气。其中难免有吹捧的成分,但这种影响却是真实存在的。

最后,科举制的到来还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改变,那就是传统世家大族子弟的身份越来越不好使了。你们家族要是想维持你们的社会地位,就同样需要走科举这一条路。换句话说,你得下场跟寒门读书人竞争。赢了,你家的地位就能延续下去;输了,你家就会迅速衰败。

当然,世家大族的“护城河”也不是一夜丧失的。

一开始,科举只是选拔官员的一种辅助方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就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到了后来,整个朝廷的官员几乎都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上来的,正所谓“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所以,才有了那句“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科举的时代到了,属于读书人的机会,来了。

2. 黎明的前夜,无尽的拼杀

好,聊完了时代背景,咱们现在准备深入到古代读书人的人生里头去看看了。前面我们说过,借由科举实现人生逆袭,在古代,是摆在读书人面前的一个巨大的诱惑。

隋唐的时候,科举还处于草创阶段,它的名目还很杂,也存在着很多舞弊的空间。但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了,它有一套非常清晰的规则,就像那种打怪升级的游戏,从秀才,到举人,再到进士。每过一关,就会获得与之相匹配的待遇。而考上进士了,就意味着把这个游戏给打通关了。

当然了,也并不是说所有的读书人都有通关的野心。比如说,在明清时期,有些人就只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比如说考它一个秀才。我们知道,光是秀才是没有办法当官的。但他们觉得足够了,有这么一个身份,然后获得一些小小的优待,这辈子也就挺好的。

不过,还是那句话,把这个游戏打通关的诱惑可太大了。对于当时的读书人来说,不管是单纯地想出人头地,还是有更高的追求,比如说治国平天下之类的,想要追求儒家的理想,那么通关这个游戏,都能把他们的目标方向大大地推进一把。也正是因如此,历史上,无数的读书人前仆后继,立志要在这科考的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白居易曾经写过一首诗叫《早送举人入试》,诗里头就非常生动地描绘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们的辛勤、紧张还有兴奋。不过,白居易此个时候对科举的感情是复杂的。他说,“营营何所求,无非利与名”,这是在说,这些人把自己搞得这么累,无非就是为了名跟利;“春深官又满,日有归山情”,这是在说,这有什么好的,我老想离开了。

但是作者说,这会儿的白居易,处境跟心境已经跟那些年轻人很不一样了,所以才会说出这样的话。话说回来,老白啊老白,你还记得你当初来参加考试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要不要我们帮你回忆一下呢?

诶,我们就来帮白居易回忆一下,咱们继续开一下“上帝视角”。其实白居易当时跟这些举子并无二致,他惴惴不安,缺乏自信,彷徨无助。他还写信给了一位姓陈的官员,希望人家能来肯定肯定他,给他提高提高信心。与此同时,他还希望人家的表扬能够提高他的声望,增加他考中的概率。可见,此时白居易所感叹的读书人为名利所困的情态,其实正是他自己年轻时候的模样。

而且,很多时候,读书人参加科举也不仅仅是为了他们自己,他们当中有不少人是肩负着改变家族命运的责任而来的。他们希望借由自己的努力,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不要再被别人欺负。

唐朝时成都有位读书人叫陈会,家里是卖酒的。在当时,这种做买卖的家庭,社会地位都是不高的,他自己还曾经被当地的官吏给殴打折辱过。所以,他的母亲鼓励他好好读书,要他在外头别回来了,老娘就在家里等着你成名的消息。后来,陈会果然成功登第了。消息传到成都,陈会家的社会地位立刻就尊显了起来。

此外,一些成家了的读书人身上还背负着妻子的殷切期盼。他们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那个让妻子感到骄傲的人。

有些颇为自负的才子还会在考试之前跟妻子着拍胸脯保证自己一定会成功,比如说,有一位叫彭伉的读书人,他就写诗告诉自己的妻子,说“不须化作山头石,待我东堂折桂枝”。这是在说,老婆,你等着,我肯定能行。当然,这位彭伉实力够硬,运气也够好,人家最后确实考上了。

不过,能有这种底气和自信的人终归还是不多的。毕竟,那么低的录取率就摆在那儿。很多考生的心态,其实更像是白居易所描述的那样,紧张,兴奋。“龙门变化人皆望”,他们都知道,自己即将要踏上的,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参加科举考试是一件极其辛苦的事情。书中引用了荆州读书人刘蜕的自述,咱们时隔千年来读这些话,都能感受到人家当时的不容易。

他怎么说的呢?“家在九曲之南,去长安近四千里……用半岁为往来程……又留二月为乞假衣食于道路”。这是说,我老家离考试地点长安有四千里之远,我来回一趟,路上就需要花掉半年时间。此外,我还得留两个月的时间来筹措资费,“膝下无怡怡之助,四海无强大之亲……是一岁之中,独留一月在长安,王侯听尊,媒妁声深”,这是在说,我没有亲人能帮衬,到了长安之后,我也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我要去拜见显达极难,要得到人家的赏识就更难了。这里补充说明一下,唐朝的科举除了考试以外,考前的这些拜访也是很重要的。

从刘蜕的例子可以看出,普通读书人参加一次考试的成本是极高的。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叫“风雨生白发,田园变荒芜”。更重要的是,他们费了这么大的功夫,能不能考上,这都是不好说的。

所以,对很多读书人来说,这种进京赶考的经历,都是人生当中刻骨铭心的回忆。

诗人翁承赞就曾写诗回忆过当初赴举路上终日奔波的情景:“雨中妆点望中黄,勾引蝉声送夕阳。忆得当年随计吏,马蹄终日为君忙。”

这都过去多少年了,对诗人来说,当年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那黄色的槐花、声声的蝉鸣,以及风雨中马蹄的嘚嘚声,都还清晰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回响在他的耳边。

3.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好,聊完了读书人们赶考时候的情景,接下来,咱们跳过他们考场的纵情挥毫和考后的煎熬等待,我们直接来看一看,放榜之后,读书人们的处境都发生了哪些改变。

既然是考试,其结果自然是有人金榜题名,有人名落孙山。在这一刻,读书人们的命运发生了分流。

考上了的人春风得意,正所谓“今日街头看御榜,大能荣耀苦心人”。皇天不负有心人呐,无尽的拼杀之后,我终于等来了这属于我的黎明。

在这批考上的人当中,最得意的,还得是那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就及第的年轻人。

咱们这里又得提到白居易他老人家了。白居易27岁初举及第后,就写下了这样一句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哎,你听听这多得意。但人家也确实有这得意的资本,头一次考就考上了,而且人家还是同期上榜当中年纪最小的。

当然,榜上有名这件事情,还不是最让考生们感到得意的事情。最让他们感到得意的,是随之而来的身边人的夸赞与艳羡。白居易自己就说:“擢第未为贵,贺亲方始荣。”

及第以后的读书人,他们很快就会被世人的殷勤所包围,所谓“到家拜亲时,入门有光荣,乡人尽来贺,置酒相邀迎”。听听这场面,都不用我再翻译一遍了,说得已经很直白了。正如书中所说,“世人的殷勤,把周边的气氛都变得滚烫了”。

所以,有些及第之后的读书人难免得意过头,甚至会表现得有些失态。那你说这是年轻人,年少气盛导致的吗?也不一定。不信你来看一看那些中年甚至老年及第的读书人的表现。

我们都听过孟郊那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你感受感受这种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得意劲儿,或者用本书作者的话来说,叫“癫狂情态”。你能想象得出,写这句诗的孟郊当时已经年过五十了吗?

咱们再来看另一位大龄考生,也就是考上的时候都已经“白发纷纷”了的刘沧。刘沧是这么写的:“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霁景露光明远岸,晚空山翠坠芳洲。归时不省花间醉,绮陌香车似水流。”这首诗讲的是刘沧及第之后曲江宴游的盛况,咱们也不用去深入剖析了,就光凭听这一遍的感受,什么“归时不省花间醉”,也能体会到人家那会儿要多快活有多快活了。

毕竟,考上的人从此就可以平步青云了,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条通往仕途的康庄大道。所以,人家高兴点、兴奋点,还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有句话说得好啊,“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这边都在狂欢庆祝了,另一边呢,还有一群极度落寞的人。这群人只会觉得那群人吵闹。

元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818年,有一位叫李廓的读书人落榜了。他写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诗中有这么一句,读着让人感觉蛮心疼的,他说“榜前潜制泪,众里独嫌身”。这是在说,他挤在人群当中,试图在榜单上寻找自己的名字。在确认了自己确实没有考上以后,他差点就当场哭出来了。

咱们也不能说是人家心理素质差,毕竟前面也说了,一个普通读书人来参加一次科举是多么的不容易。辛辛苦苦了这么久,结果白忙活了一场,尤其是如果这时候还想起了家人的期盼、社会的压力之类的,很难不产生这样的情绪。

而且,我觉得这个场景最让人心疼的点,在于这位李廓可能觉得,在这大庭广众的,直接掉眼泪是不是不太体面,所以哥们就强忍着泪水,害怕自己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在这一刻,他突然对自己生出了一种厌恶感,所谓“众里独嫌身”。

所以说,落榜的考生们要面对的现实其实还是蛮残酷的。

首先,落榜考生需要面对那些考上的人在那几天进行的大肆庆祝。全世界好像把鲜花和掌声全给了那些幸运儿了,而他们只会感觉到自己被抛弃了,所谓“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

其次,他们可能还会面对自己朋辈当中有人考上了的现实。很多人在这个时候,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出于礼貌,都得给朋友写贺诗。写着写着,想想,可能又会想起自己的失落。我在书中看到了一些贺诗,名义上是在祝贺,但内容上还是掩盖不住自己的伤感,比如“得水蛟龙失水鱼,此心相对两何如”,这是在说,你已经是蛟龙了,但是我还是条鱼。

当然,也有些人的心态是比较好的,毕竟没考上的还是占大多数嘛,这么一想,心里就宽慰了许多。很多年轻人也相对没有那么难过,尤其是第一次来参加考试的人,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就是抱着一种刷经验的心态来的。这个时候,如果他们看到他们的朋友考上了,可能反而会因此而看到希望,所谓“不有同人达,兼疑此道穷”。要不是兄弟你考上了,我可能都不太确信这条路是走得通的。既然你能行,那哥们我将来肯定也能行。

不过,年轻人心态好,主要是他们有的是机会。对于那些年纪比较大的落榜生来讲,情况就没那么乐观了。

在书里头,我读到了好几首十分凄凉的诗,我随便摘几句,咱们来感受一下,比如“鬓毛如雪心如死,尤作长安下第人”,再比如“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后面这句,是一位考了很多次都没考上的人写的,写这句诗的时候,他即将参加他人生当中的最后一场科举考试,结果,还是没考上。接着一语成谶,不久以后,他就死了,很可能就是伤心失意而死的。

书中还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位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的读书人,一生为了追求富贵,多次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屡屡落榜,最后在贫病当中客死他乡。这件事情是被一位叫廖有方的人记录下来的。廖有方说,他在宝鸡西界遇到了这个人,当时,这个人已经病得很重了,他向廖有方叩头,请求廖有方在他死后帮忙掩埋他的遗体。廖有方答应了。在帮这名陌生人办完丧事之后,廖有方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嗟君没世委空囊,几度劳心翰墨场。半面为君申一恸,不知何处是家乡。”奋斗一生,最终换得一个客死异乡。如果他知道自己人生的终局如此,不知道他还会不会选择踏上这样一条道路呢?

读到这一部分的时候,我内心突然有了一个很强烈的感受:科举考试像极了一股汹涌而来的浪潮,它会把大量的读书人卷入其中。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有少部分的人会化身为龙,他们腾飞到了空中,在阳光的照耀下炫耀着他们那金光闪闪的鳞片。而更多的人,则变成了被留在沙滩上的鱼,他们不甘心就此退回深海,他们不是不能走,而是不想走。他们就这样在沙滩上等着,忍受着那烈日的蒸烤,期待着下一次潮水的涌来。

4. 狂欢之后

不过,这个比喻准确么?也许在科考放榜之时,它暂时是准确的。但如果把目光放长远,放到人的一生呢?考上了,人生就走向了巅峰吗?或者反过来说,没考上,或者干脆就没考,人生就会沉入谷底吗?

接下来的这一部分,我们就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开启“上帝视角”,看看在科举考试之后,这些古代读书人的人生呈现出了什么样的演进状态。

我们都知道,古代能够通过科举考试的人,往往都是人中龙凤。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仁人志士,这些人读圣贤书,就是为了干大事儿的。还有一部分,则是为了谋求富贵。当然,这种划分也不是绝对的,更多的人很有可能是同时怀揣着两种愿望。

毋庸置疑,科举确实能够助力他们实现这些愿望。从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开始,通过科举入仕的读书人就已经在朝廷中占据重要职位了。到了唐玄宗时期,那些通过科举入仕的人,尤其是进士出身的,他们的前途就已经明显地好过那些通过其他途径入仕的人了。而到了宋代以后,能够做到宰相的,基本上都得有个进士出身。

所以说,由科举而通往显达,这一点是没有什么可怀疑的。要说举例子的话,你可能会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大堆名字。这里咱们就不赘述了。

但是,你要说,成功通过科举考试之后,人生就一定能够顺风顺水吗?那也不是绝对的。要是这样的话,就不会有《登幽州台歌》了。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代诗人陈子昂写这首《登幽州台歌》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悲慨的。他没有遇到他的伯乐。就算你有远大的志向,没有遇到欣赏你的伯乐,考上进士也是白搭。

陈子昂同学,就是一个通过了科举考试但仍然没过好这一生的人。他这辈子做官只做到了右拾遗,结果辞官返乡以后,还被县官迫害。

在古代,科举考试终究也只是一场考试。从科场到朝堂,这条道路走到后面,还会出现无数的分岔口。

同样不幸的,还有李商隐。

大诗人李商隐年纪轻轻就登了进士第,但就是命不好,仕途不顺,一辈子也就只做过像校书郎、县尉这样的小官,并且长期在各地漂泊,沉沦幕府,最后在穷愁当中死去,年仅46岁。

像这样通过了科举考试,但人生依然不得志或者不幸福的例子同样数不胜数。这个时候,我们再回想一下白居易的例子,他初次赴举时的惶恐、年少及第时的得意以及晚年对仕途的厌倦,咱们好像也就能多了几分理解。

这其实是一个我们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古人又何尝不懂呢?只是当他们还没有考上的时候,很多人会把通过科举考试当作是一件比天还要大的事情,并且不惜把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这场游戏当中。

但是,通过了科举考试之后,人生还会面临诸多的挑战。那么,为了这么一件事情,就投入了一辈子,就算最终考上了,真的有那么值得吗?

其实,有的人刚考上了进士,就开始反思这个问题。

书中说,有些考了很多年才考上进士的读书人,在考上的那一刻,“回思二十年屡试不第之苦,不觉悲上心来”。有人会在及第欢游的时候,悲伤自己搭进去了很多宝贵的时光,往事不堪回首,来日又已无多。

还有一个叫费冠卿的人,为了好好备考,多年不回家,就待在京城。这其实也很好理解,那些家远的读书人,老是一来一回那就太折腾了,所以就不如暂居京城好好学习。元和二年,费冠卿终于进士及第,但就在这个时候,他母亲去世了。他伤心地说:“千禄养亲耳,得禄而亲丧,何以禄为!”我挣钱就是为了养我的老母亲的,今天钱到手了,母亲却去世了,你说我还要这钱干什么呢。于是他就跑去隐居了。

可见,参加科举考试,未见得是一件值得投入所有资源的事情。那么,咱们反过来讲,那些没通过科举考试的读书人,他们的人生就真的都完蛋了吗?

显然不是。书中也讲述了很多不同的案例。

比如说,北宋的程颐。程颐一生都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他主要的事业在教育上。他对读书人受困于名利场这件事情进行了反思,希望通过教育,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来扭转这种风气。最终,他成了从祀孔庙的儒学宗师。

再比如李时珍。他13岁就考上了秀才,但是很快就放弃了举业,专心从医,写出了《本草纲目》这样的大作。

还有清朝的吴敬梓。在厌弃了科举之后,吴敬梓用十年的时间,写出了《儒林外史》这本书。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专门描写科举与士林风气的长篇小说。换句话说,吴敬梓他换赛道了,靠着他多年参加科举的经验,积累了大量吐槽科举的心得,从而在小说这条赛道上做出了自己的成就。

《儒林外史》第一回开篇就写道:“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自古及今,那一个是看得破的!”你听听这吐槽,是不是就很直戳要害。

当然,前面说的这些,都还是在各个领域做出了自己成绩的人,这些人终归还是少数。那我们要问,那些没有做出成就的人呢?他们落榜之后,又能如何安顿自己的人生呢?

书中给我们讲了几个例子。

比如说沈千运。沈千运就是考了好几次,都没考上。但人家也就此看开了。他说,“人生老大须恣意”,功名就是个困人精神的陷阱,他决定放下了,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他还说,“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有薄田园,儿稼女织。偃仰今古,自足此生。”也就是说,他选择了满足于他现有的生活。

再比如说徐凝。徐凝这个人很有意思,他本来就对功名不太感兴趣,但是亲友老是劝他,要不去考考啊,就跟催婚似的。结果,他禁不住劝,就跑去长安晃悠了一阵子,也没混出什么名堂来。于是,他更深刻地感受到,他这个人的本性就是不喜欢世俗这些东西,他这辈子注定跟富贵是无缘了。但是人家接受得很坦然,就此跑去隐居了,也不以贫病为苦,书中说,他最后是“优悠自终”了。

可见,除了科举之外,古代的那些读书人们其实还有多种多样的选择的。就像书里所说的,“仕宦的官场固然热闹,幽栖的山林也并不真正寂寞。

结语

到这儿,这本《科举与士林风气》的重点内容,就为你分享完了。

此前,咱们站内解读过两本跟科举有关的书,都把解读的重心放在科举制度本身上。其中,《科举史》的解读侧重于介绍科举的演变历程和通关程序,有点像是一份“游戏介绍”;《唐代科举与文学》的解读则侧重于介绍唐代科举的备考过程,类似于一份“通关指南”。有兴趣的话,欢迎你去进一步了解。

今天咱们这期听书,开的是另外一个有趣的视角。我把解读的重心,放在那些读书人的人生上面。咱们也可以说,今天的内容,是一份“玩家故事集”。

在这期听书中,我们看到了这些“玩家”在赶考时所背负的期待与压力,看到了放榜时他们的喜悦与悲伤,也看到了他们在科举之外更为广阔和多样的人生。

回顾前人演绎过的这些人生剧本,不知道你是否会和我一样,对某些常见的道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呢?

posted @ 2024-03-15 09:59  freedragon  阅读(1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