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你总是那么慢
记得上学的时候,当考的成绩不好的时候,老师们总是意味深长的说道
没有掌握学习方法,要多反思,多总结
,可当时尽管如何如何说多么多么的重要,却始终不得要领,最后不得已而终。
时至今日,才猛然发现,自己啥都学,却什么都学不好。
看了《好好学习》这本书,才发现自己一直停留在“低水平的勤奋陷阱”当中
成甲老师提出了一个概念,临界知识,指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
那么什么又是深度思考呢,
成甲老师举了两个例子:
有人问:为什么北京房价那么高?第一个回答:都是炒房团搞的!第二个回答:北京的土地供应稀缺,而高购买能力人群有过度集中,所以推高了价格。
有人问:怎么增加团队的认同感?第一个回答是:领导要经常开会强调!第二个回答:人的认同感来自全力以赴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其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共同参与的仪式感都很重要。
其中,很容易发现,第二个回答比第一个回答更有深度。
所以,有深度的认知能力是这样的,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而这些结论,就是我们所说的临界知识,那深度的认知能力又来源哪呢?
认知能力其实来自我们的知识或者说概念,通过对知识的管理来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
基于这个角度理解能力,我们一生需要学习三个级别的课程,
- 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
- 专业必修课:专业能力
- 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
所谓公共基础课,就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用到的执行能力,比如时间管理、资料保存、商务礼仪、沟通谈判等等。
而专业必修课,就是我们所选定的专业方向。
而通用必修课,就是要掌握临界知识,认知事物更加底层的结构与规律。
这就好比说,Word是什么?word是一种文字编辑工具,换一种说法,world由文字编辑,样式,排版等构成。
这样了解了word的本质,我们也能更加清楚word,
根据这个,我们大多数人投入80%的时间学习执行能力,投入20%的时间不完全地学习专业能力,而几乎没有投入时间提升结构能力。然而,二八定律告诉我们:
20%的知识决定80%的结果,所以,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结构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学习上,通过掌握临界知识做到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