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模式
在代码中,我们想到代理,就会理解为是代码 增强,其实就是在原本逻辑前后增加一些逻辑,而调用者无感知。
代理模式属于结构型 模式,有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
public interface IDBQuery {
String request();
}
public class DBQuery implements IDBQuery {
public DBQuery() {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request() {
return "request string";
}
}
/**
* 代理模式用于实现延时加载,有效提升系统的启动速度
*/
public class DBQueryProxy implements IDBQuery {
private DBQuery query = null;
@Override
public String request() {
if (query==null){
query = new DBQuery();
}
return query.requ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DBQuery proxy = new DBQueryProxy();
String request = proxy.request();//使用时才创建真实对象
System.out.println(request);
}
}
代理模式在 Spring 源码中的应用
看一下 ProxyFactoryBean 核心的方法就是 getObject()方法,看一下源码:
- 在 getObject()方法中,主要调用 getSingletonInstance()和 newPrototypeInstance(); 在 Spring 的配置中,如果不做任何设置,那么 Spring 代理生成的 Bean 都是单例对象。 如果修改 scope 则每次创建一个新的原型对象
- Spring 利用动态代理实现 AOP 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类,一个是 JdkDynamicAopProxy 类 和 CglibAopProxy 类,来看一下类图:
Spring 中的代理选择原则
- 当 Bean 有实现接口时,Spring 就会用 JDK 的动态代理
- 当 Bean 没有实现接口时,Spring 选择 CGLib。
- Spring 可以通过配置强制使用 CGLib
<aop:aspectj-autoproxy proxy-target-class="true"/>
静态代理和动态的本质区别
- 静态代理只能通过手动完成代理操作,如果被代理类增加新的方法,代理类需要同步 新增,违背开闭原则。
- 动态代理采用在运行时动态生成代码的方式,取消了对被代理类的扩展限制,遵循开 闭原则。
- 若动态代理要对目标类的增强逻辑扩展,结合策略模式,只需要新增策略类便可完成, 无需修改代理类的代码。
代理模式的优缺点
- 优点:
- 代理模式能将代理对象与真实被调用的目标对象分离。
-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的耦合度,扩展性好。
- 可以起到保护目标对象的作用。
- 可以对目标对象的功能增强。
- 缺点:
- 代理模式会造成系统设计中类的数量增加。
- 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增加一个代理对象,会造成请求处理速度变慢。
- 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