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最小堆、胜者树和败者树

前言

本文介绍三种外部排序算法:最小堆、胜者树和败者树,以及为什么外部排序往往用败者树。

最小堆

最小堆有以下特点:
1、最小堆是一颗完全二叉树
2、每个父节点的值总是小于等于左右孩子节点的值
3、每个节点的子树都是一个堆树

示例图:

最小堆树

堆常用一维数组结构存储,增删改查的时间复杂度都是 log(n)。操作流程举例:
1、插入操作
(1)将插入元素放到数组末尾
(2)从新插入元素位置开始,将数组头方向开始调整,或者树结构上说,就是向上调整

2、查询操作
(1)取出堆顶元素,并将数组最后一个元素赋值到堆顶
(2)树结构上,向下调整

胜者树

胜者树的特点:
1、胜者树,是一棵完全二叉树
2、每个叶子节点表示一个选手,记录选手的标号
3、每个非叶子节点表示一场比赛,记录胜者的标号,而每层也就表示一轮比赛

胜者树示例(数值小的胜出,非叶子节点对应 b 后面的标号):

胜者树结构

将 b3 替换成 11,胜者树重构示例:

胜者树重构

重构过程中,先取到父节点的值,拿到选手对应的标号,然后再根据标号拿到选手的值和新插入选手的值比较,胜者写到父节点。

败者树

败者树:
1、败者树,也是一颗完全二叉树
2、每个叶子节点表示一个选手,记录选手的标号
3、每个非叶子节点表示一场比赛,记录败者的标号,胜者晋级上一层。并且,因为树根节点记录的是败者的标号,会再新建一个节点记录最终胜者的标号。

败者树示例(数值大的失败):

败者树结构

将 b3 替换为 13,败者树重构示例:

败者树重构

重构上比胜者树有优化,只需要取父节点的值并进行比较。

为什么外部排序往往用败者树

从历史的发展上来看,首先选择用来做外部排序的是最小堆。它的插入和查询复杂度都是 log(n),可以说比较高效。不过,堆调整时,每个节点都需要和左右孩子进行比较,即需要两次比较,在外部排序中,也就是需要读取两次外存,那能不能再优化下呢?

于是,研究出了胜者树。胜者树只需要和兄弟节点进行比较,减少了一般的比较量。但是,胜者树还需要从父节点取一次值,并且,因为新插入的值取代了原先的最优胜者,这个新值向上调整的过程中,必定需要修改父节点的值,即必须要更新胜者。那能不能再优化呢?

既然有胜者树,那自然也有败者树。败者树解决了胜者树存在的弊端,只需要和父节点比较一次,并且新插入的值向上调整过程中,不一定要更新。

综上所述,目前外部排序大多采用的都是败者树算法实现的。侧面也反应出,外部排序(文件排序)的瓶颈在于访存,而不是计算。

参考

posted @ 2021-09-18 16:16  flowers-bloom  阅读(258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