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忙找工作
上一份干不下去,离职了。第二天开始找工作,期间有人回了一下我正好去给老人过生日,没看见。
现在有些着急起来,一直在比较紧张的氛围中。
突然想起来不应该这样。
做技术,更多关注对软件知识的迭代,对底层的理解。参加工作是最快的方式去消化这些内容,灵活应用并思考。不过工作定义的思考方向和自己需要去学习的方向不一样,想增加知识自己学的话会比较方便一点。
不是要增加知识,是编程的趣味性。做事情少了有趣的探索就不对了。对编程有自己的思考,有些知识还需要去学习和弄明白,以便开拓更大的视野地图。有更大的地图理解现有的知识,回答一些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或者给更多地探索坚定信念。想去有更远的探索,国外很多人都做得到,看起来很容易的样子;国内并没有人讨论很深的问题,比较少。学的东西用来灵活应用,除了工作,本身对这个语言的发展和创新有自己的思考,这样的人比较少。去探索新的东西。于是需要了解一路走来的样子。
创新,就像这份土地成长不出来一样。现在比以前好多了,至少框架有自己出的来给自己人用。
这说明有人在扎根,向技术深层扎根。
这本身是一个很有趣的世界,不能都让别人给探索了。进入一个新的大陆有规则定义权,站在最前沿遇到的都会是新鲜的事物。
所以会期待向前赶。
有的时候看一些技术书,看不下去。我没上过本科,除了没有指导外,这些书或许本来就不好指导。每个人有自己的学习历程,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看不下去的话就能留着回头再看。有的时候看不下去是因为一些更基础的知识没有掌握,把这些学了就可以了。学习基础的知识也可以很有趣,因为里边可以有很多自己以前会想到的思考,埋掉以前的坑就很舒服。从自己探寻的本质去学会好一点。
编程包括计算 缓存 运输和存储。总想知道程序占用的计算量和换存量,于是对堆和栈“有研究”。写代码猜到它运行到哪里,代码加载到哪里,空余出来多少栈,占用多少堆 以及它们的扩展。程序控制着计算机内部的世界,一个由各种硬件维护成的想象空间。程序机械式处理着一些劳作,同时面向对象的分类又把它变得充满生机。
很多代码有对内存控制的关注,这些如果能读懂的话就很高兴, 能觉得是用代码操控底层。有些手法是惯用手法,经常遇到类似的处理就有越来越多的思考积累。弄明白为什么的过程会发现很多有趣的思考,还有一些迎刃而解的困难。发现这些也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远大。
计算机外文书籍总是关注知识本身,并不在意它有怎样的表象或者“荣誉”。中文的话有些在意它的外表,就不容易探清技术深度。需要想办法保持一个简单的角度。也有一些书籍没有被影响,严谨地介绍着知识,至少在这样做着尝试。
总之,找工作的人,修的是技术。我认为先找感兴趣的技术内容,增加自己的技术深度,会容易去掉着急。一边找着工作,一边去整理一些技术的内容,补充到自己的知识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