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管理必须避开的六个坑
2021-03-08 23:07 zouhui 阅读(136) 评论(0) 编辑 收藏 举报很多职场人的工作奋斗目标是走向管理岗。毕竟管理岗意味着会有更多的资源,更高的视野,也更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今天谈谈一个很残酷的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管理者。对有的人来说,成为管理者反而意味着团队的噩梦和自己的迷失。
那么,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做管理?以我个人做管理九年的经验来谈六点:
01
缺乏正直的品质
这条是硬伤,是思维的缺陷。还有一句话:德不配位、必有灾祸。如果缺乏正直的品质,身处越高的位置摔下来也会越惨。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新闻,某某公司发动反腐活动、某某高管被拘留、某某高管和下属传来绯闻。他们有才华有能力但败给了自己的品质和欲望。
看一条阿里高管被调查的旧新闻:
说实话,当时看见这个新闻是极为震惊和惋惜的,阿里子公司总裁的级别已经非常高了。本来是职场的成功者,一下子失去职位和前景不说,如果问题做实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来了。
有人会问:一个职业这么高的人收入一定不菲,为什么还能涉嫌经济问题?
原因很简单,人的欲望可以说是贪得无厌,而自我的约束力量唯有依赖正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如果管理者缺乏正直的品质,就会成为公司和团队的灾难。
关于正直品质的重要性,管理大师德鲁克是这么说的:
如果管理者缺乏正直的品格,那么,无论他是多么有知识、有才华、有成就,也会造成重大损失——因为他破坏了企业中最宝贵的资源——人,破坏组织的精神,破坏工作成就。
管理者的正直是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依赖的基础,而不管管理学有多少条关于团队管理的建议,团队信任是一切的基础。
管理者请务必拥有正直的品质!
02
缺少开放的思维
不少管理者更愿意控制下属而不是放权让下属成长、给下属提供资源。人在判断自己的理性控制能力时会有一种幻觉,对于聪明理性的人更是如此,常抱有理性的自负。管理者们往往有过成功的经验,尤其在职业晋升时期一定成功过。
张一鸣最近在谈CEO的认知提升时,提到:计算机有两种处理任务的方式:一种是超级计算机,用一台计算机处理很密集的任务;一种是分布式的运算,让很多机器共同来处理任务,把任务分解,把任务所需要的资源分解。有两种企业管理的模式分别跟这两种运算方式类似。
第一种,把CEO当成超级计算机,CEO做战略设计,提出战略计划,逐层分解之后执行,执行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情况,会再往上汇报,CEO汇总信息,再次定出工作任务,这个过程中有审批、有流程,有很多的管理机制。过去很多企业都是采取这样的方式,主要包括:建构战略和控制流程。
第二种,有更多的人参与决策,让更多的想法自下往上涌现出来,而不是一个从上到下的战略分解,这个过程中需要更多人基于上下文Context做出判断,而不是根据指令来执行。
其实我认为不光是CEO要做到:Context not Control,管理者同样也要做到。管理者的职位越高,能制衡他的人就越少,在这种情况下理性的自负就会取代理性的自信。进而导致缺乏开放的的思维,对下属采取全面控制,听不见去任何反对意见。
我在360的第一任领导A君就是这样一个人。刚加入360,A君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我尝试在百度查找相关实现方法,这时候A君就说了:你居然这个都不会,还需要百度?这一次之后我做事就小心谨慎了,不敢在A君面前犯任何错误,也对我对工作输出产生了很大影响。
幸好,因为管理不善,A君很快被副总裁取消管理职能回归到技术专家定位。其实Control型的管理者都走不远,因为控制意味着创造力、自主性全面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奴性和服从。
管理者一定要有开放的的思维,记住这句:Context not Control。
03
缺少时间管理的能力
我之前带过一个下属管理者,他非常刻苦、勤奋,每天加班到12点。个人能力也很突出,但是团队绩效一直非常糟糕。
其实问题就在时间管理上。他总是在做重要且紧急的事情。比如团队大部分开发任务他都一人独揽,自己像头老黄牛拼命干,而他的下属呢,却闲的去做副业了。关于这个问题,跟他沟通他的答案是这样的:“我的开发速度最快,他们做的太慢,不能影响业务”。
听起来很合理,但如果他一直承担大部分团队的工作。那一定会导致团队方向、团队建设、团队长续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管理者一定要深刻了解「四象限法则」:
看看上图,「不重要不紧急」或「不重要紧急的事情」,这两个象限的事情,很多人都可以控制住少做或者不去做。
真正的陷阱就在于「重要且紧急」与「重要不紧急」这两个象限的时间分配之上。
管理者一定要给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分配足够多的时间!对于管理者来说:工作的目标&计划、和其他人的沟通、培养下属、学习充电、工作的结构化这些都属于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另外拿技术管理者来说,学习新的架构了解技术新的变革非常重要!那这种学习,自然是属于重要不紧急象限。而我见过的很多技术管理者知识体系陈旧跟不上时代,到最后要么是自己被淘汰、要么是团队无法应对更复杂的挑战!
跟线上紧急问题,必须立马做的事情相比,它们的确没有那么紧急。但如果你不做这些事,你的个人成长将极其有限、你的团队很快将分崩离析。
时间管理是很多初级管理者刚踏入管理梯队的第一个陷阱,很多人可能在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都陷在了整个泥潭里。
管理者必须打造高效的时间管理技能。
04
对工作缺少高标准
工作的高标准往往是由工作激情带来的,而对工作缺乏高标准的管理者会让下属堕怠、轻视工作、不思进取。进而无法让下属成长。
管理者必须对下属的成长负责,工作的高标准恰恰是下属成长最重要的源动力。下属走过的路管理者大多数都走过,很清楚下属在执行过程中的误差和错误。这个时候高标准意味着管理者能成为一个很好的教练。
人的成长除了努力还需要刻意练习,只有刻意练习能让人真正打破舒适区在学习区高速成长。拿软件开发工作举例,有很多复制粘贴工程师十年如一日的输出垃圾代码,当然自身问题是首要因素,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一定是他曾经的Leader对工作没有高标准。
我毕业加入的第一家公司是腾讯,在腾讯我遭遇了一个非常疯狂的上级。他要求我们的代码无论是架构、类的结构、函数甚至是换行和注释都严格按照最高标准。入职三个月我就形成了程序员的洁癖。这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帮助巨大。
而如果是一个缺乏高标准要求的团队,成员长期无法真正得到成长。有追求的优秀人才一定会快速离开这个环境,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很快这个团队就如死水一潭。团队的战斗力会急剧下降,最后导致团队业绩极差。
这种情况发生后,团队的管理者要么瞒上欺下保持位置,要么会被更高层的leader扫地出门。
05
处在愚昧山峰
不得不说,我们周围有不少人处在愚昧山峰。小有所成就觉得自己牛逼到爆,天下都是自己的。
看看达克定律:
认知格局有以下几个阶段: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知道
不知道自己知道
处在愚昧山峰的人,必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一个人之所以站上愚昧之巅,肯定是有原因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成功之后的自我感觉超级良好。
2009年~2010年,我就经历了这个阶段。因为自己工作一年多就被升职了,真心觉得自己很牛逼,开始目中无人、对下属颐起指使、对上级也是暗藏不屑。老子天下无敌的心态跃然纸上。
幸运的是,在做一个跨公司项目让我见识到了真正牛人的水平。这种巨大的差距感把我推向了绝望之谷,我也在2010年加入牛人所在的公司,从管理岗回到一个工程师岗位。很快再次升职,而这时候我已经不会再夜郎自大。
长期处于愚昧山峰的管理者,会拒绝下属和自己不同但合理的建议、会始终将自己的权威凌驾于团队利益之上。这样的管理者带出来的团队也会是一个缺乏透明、坦诚、开放的团队。
更可怕的是,站在愚昧山峰会让人停止成长,因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成长也就无从谈起,而管理者不成长,团队也就会停滞不前。
管理者请不要在愚昧山峰停留哪怕一秒钟!
06
缺少利他精神
人的天性一定是利己的,但要想在残酷的商业社会立足往往首先要有利他精神。很简单因为社会理性人都会拿投入产出比来衡量自己的付出和收益。利己为先的人可以驰骋一时,但一旦被身边的人看透,人设崩塌之后就再无信任可言。
而对于管理者呢?利他精神更重要。向下管理有几点最重要的法则:管理者需要对下属的成长和工作结果负责,同时管理者还要对团队目标负责。如果缺少利他精神,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和成长。团队的成员得不到成长,那整个团队一定会缺少战斗力。
没有利他精神的管理者往往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欺上瞒下。自己管理上犯错误不及时改正,而是想方设法隐瞒事实的真象,甚至要下属与自己同流合污或者想方设法不让上司、下属于知道自己犯的错误,有的甚至要下属帮自己承担责任。在下属取得进步之后,一心想独揽功劳,变成自己往上走的武器。而不顾及下属的利益。
没有利他精神的管理者还有一个特点:不愿意培养下属。只找下属要产出要结果,不负责过程帮扶和指导方向。而对下属的成长负责是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
这样的管理者,在职场生涯中不会有好口碑,管理之路也会越走越窄。同样,他们也很难打招一个愿意追随自己的核心高战斗力团队。
在我之前的文章:互联网人不相信眼泪,我提到一个人生商业模式:
人生的商业模式=能力*效率*杠杠
如果管理者没有利他精神,那他在杠杆这一环节得分就会非常低。我们来看看:杠杆=团队+产品+资本+影响力。
对于这样的管理者来说,团队是不存在的,对其他人只是利用关系,缺少互利。而这样的管理者影响力也会极其有限,口碑是具备传染力的,当大家都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的时候,你就不会有背书。
缺失利他精神的管理者,走不远!
写在最后的话:
关于管理,其实还有更多的坑,今天就先说以上六点。管理从来不是一条阳光大道,它更像一条独木桥。我们在走这条独木桥之时,首先要做好平衡,这样才能让你走好管理之路。
大家一起加油!
end